譭謗篇:晴雯之逐
首先說明,這裡討論的是晴雯被逐之事。在我看來,晴雯的問題,和芳官、四兒是不同的。她屬於被「譭謗」,是無中生有(因為無「密」可告)。
在「惑奸讒抄檢大觀園」一節中,提到了王善保家對晴雯的進讒。
「這王善保家正因素日進園去那些丫鬟們不大趨奉他,他心裡大不自在,要尋他們的故事又尋不著,恰好生出這事來,以為得了把柄。」以王善保家的為人,自以為是有些體面的,別人不「趨奉」她,於是便懷恨在心、伺機報復。這是個典型的無事生非的小人。可以想見,以晴雯的品格,大約是其中最不「趨奉」她的一個了,說不定會給她什麼難堪呢。這從抄檢大觀園時的表現也可見一斑。
王善保家的道:「別的都還罷了。太太不知道,一個寶玉屋裡的晴雯,那丫頭仗著他生的模樣兒比別人標緻些。又生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的像個西施的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掐尖要強。一句話不投機,他就立起兩個騷眼睛來罵人,妖妖趫趫,大不成個體統。」
王夫人聽了這話,猛然觸動往事,便問鳳姐道:「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裡罵小丫頭。我的心裡很看不上那狂樣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說得。後來要問是誰,又偏忘了。今日對了坎兒,這丫頭想必就是他了。」
然後,在王善保家的唆使下,王夫人決定召見晴雯。王夫人道:「寶玉房裡常見我的只有襲人麝月,這兩個笨笨的倒好。若有這個,他自不敢來見我的。我一生最嫌這樣人,況且又出來這個事。好好的寶玉,倘或叫這蹄子勾引壞了,那還了得。」因叫自己的丫頭來,吩咐他到園裡去,「只說我說有話問他們,留下襲人麝月伏侍寶玉不必來,有一個晴雯最伶俐,叫他即刻快來。你不許和他說什麼。」
可見,此時的王夫人,有印象的就只有襲人和麝月兩個。她對晴雯的印象,也不過是罵小丫頭的樣子。當時,連她的名字都叫不上來的。
一見晴雯,「見他釵嚲鬢松,衫垂帶褪,有春睡捧心之遺風,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覺勾起方纔的火來」。於是大怒,冷笑道:「好個美人!真像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你幹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著你,自然明兒揭你的皮!寶玉今日可好些?」
「晴雯一聽如此說,心內大異,便知有人暗算了他。」這裡,施了「暗算」的,自然就是王善保家的了。於是,晴雯編了個小謊,說自己並不親近寶玉。王夫人信以為真。
這個細節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王夫人對晴雯的情況確實不大瞭解。這說明,在此之前,並沒有什麼人在王夫人面前提起過晴雯。
可是,這仍然無法改變王夫人對她的厭惡:「阿彌陀佛!你不近寶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勞你費心。既是老太太給寶玉的,我明兒回了老太太,再攆你。」因向王善保家的道:「你們進去,好生防他幾日,不許他在寶玉房裡睡覺。等我回過老太太,再處治他。」喝聲「去!站在這裡,我看不上這浪樣兒!誰許你這樣花紅柳綠的妝扮!」
「王夫人原是天真爛漫之人,喜怒出於心臆,不比那些飾詞掩意之人。」
可見,從這個時候起,王夫人已生逐晴雯之意了。只是按常規來講,既然要攆人,還有一些「手續」(向老太太請示,因晴雯是從那裡出來的)要辦,所以還沒有立即把晴雯趕出去。
這裡王夫人向鳳姐等自怨道:「這幾年我越發精神短了,照顧不到。這樣妖精似的東西竟沒看見。只怕這樣的還有,明日倒得查查。」從這話可以看出,晴雯是已經確定要趕走的了;但是,她擔心寶玉身邊還有這樣的人,於是有了後面到寶玉房中看人的舉動。
常被人提到的是這段話:「原來王夫人自那日著惱之後,王善保家的去趁勢告倒了晴雯。本處有人和園中不睦的,也就隨機趁便下了些話。王夫人皆記在心中。因節間有事,故忍了兩日,今日特來親自閱人。一則為晴雯猶可,二則因竟有人指寶玉為由,說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裡的丫頭們不長進教習壞了。因這事更比晴雯一人較甚,【庚辰雙行夾批:暗伏一段。更覺煙迷霧罩之中更有無限溪山矣。】乃從襲人起以至於極小作粗活的小丫頭們,個個親自看了一遍。」
可見,書中說得很清楚,晴雯是被王善保家的告倒的。當然,「本處」和「有人」可能也會說晴雯的壞話,但這也不過是更增加了王夫人驅逐晴雯的決心罷了。如同一個人已經被一刀殺死;其他的人,也不過是在屍首上補砍幾刀罷了。當然,若要追究兇手,自然還是那頭一個作了致命一擊的人。在晴雯的事件中,這就是王善保家的。
以晴雯的性格,是比較容易得罪人的。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那邊的人,她居然都得罪了。在我看來,晴雯就死於眾人的「譭謗」。
在「琉璃世界白雪紅梅」一節中,湘雲對寶琴說:「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園裡來,這兩處只管頑笑吃喝。到了太太屋裡,若太太在屋裡,只管和太太說笑,多坐一回無妨;若太太不在屋裡,你別進去,那屋裡人多心壞,都是要害咱們的。」
可見,太太屋裡,幾乎就是個是非窩了。這個「本處」的人,大約都是些愛惹事生非的「害人精」了。當然,她們說的壞話,可能還不止於晴雯。「和園中不睦的」,大約就是指她們和園中的丫頭之間的矛盾吧。
王夫人到寶玉處看人後,幾乎把寶玉房中所有的丫頭都看了一遍。結果,幾乎「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這些,大約就是「本處」人員的功勞了。
當然,從後面的章節來看,王夫人實際上並沒有向賈母請示,而是來了個先斬後奏。為什麼呢?
後來,王夫人向賈母匯報。在說到晴雯時,王夫人有又有這麼一句:「三年前我也就留心這件事。」從這話中,又似乎早知道晴雯的。這和前面所說對晴雯沒有什麼印象似乎有些矛盾。不過,王夫人這一段話是為了應付賈母的,其中的實話也沒有幾句。所以,此話恐怕也未必可以當真的。
王夫人為什麼不向賈母請示呢?以她一貫的風格,對賈母的表面功夫是做得很夠的。有時,竟然像一個受氣的小媳婦。據我分析,王夫人在聽了王善保家的和「本處」等人的讒言,下定決心要去了晴雯。
不過,她大概打聽了一下晴雯的情況,知道賈母比較喜歡晴雯。如果向賈母請示的話,有可能會通不過。於是,才有了那樣的舉動。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王夫人要逐晴雯的決心。也許,她寧可受賈母的一點苛責,也要把晴雯趕出去的。當然,以賈母的性格,聽說這事,自然也是無可奈何。婆媳之間,也不會為了一個丫頭就怎樣的。
在後來的逐芳官和四兒一節中,並未寫王夫人怎麼逐晴雯的過程。以我的理解,晴雯應該算是看過了吧,這次自然是不用再看了。她一來,大概就是直接攆人了。至於其他的丫頭,才是一個個地看過的。
寶玉疑襲人之事,常被作為襲人進讒的一個間接依據。在我看來,是因為他並不知王善保家的和「本處」之事。因此,便很自然地想到嫉妒上。況且,以襲人的地位,做這種事情,確實有極大的便利。
若說襲人進饞,那麼直到抄撿大觀園之前,王夫人怎麼都不太知道晴雯呢?從第三十四回襲人向王夫人進諫,到第七十四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中間過去了四十回。這麼長的時間,要說晴雯的話,早就說了。
晴雯逐後,寶玉哭道:「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襲人道:「太太只嫌他生的太好了,未免輕佻些。在太太是深知這樣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靜,所以恨嫌他,像我們這樣笨笨的倒好。」寶玉道:「這也罷了。咱們私自頑話怎麼也知道了?又沒外人走風的,這可奇怪。」可見,襲人對晴雯被逐原因的解釋,寶玉還是基本認同的。
在我看來,晴雯和寶玉有些類似,都是容易被誤解的人物。晴雯被人認為是「狐狸精」,正如寶玉之被認為是「淫魔色鬼」。就連多姑娘,也是偷聽了兩人的梯己話,才相信他們兩個真的沒有什麼「偷雞盜狗」的事,才知道是「委屈」和「錯怪」了他們。
寶玉挨打,晴雯被逐,都是由於世人對他們的誤解。對於寶玉,只有在經驗豐富的多姑娘一試之下,方知傳言之偽;對晴雯來說,不是朝夕相處,非常瞭解的話,也很難相信她不是「狐狸精」。
一般人大約很難想像,寶玉整天在女孩堆裡鬧,還會有那種單純的情感。同樣,晴雯如此美麗風流,也很難讓人相信她就沒有一點想法。沒有幾個人會有多姑娘那樣的豐富經驗和一試真偽的機會。因此,作出像王夫人那樣的判斷,也並不奇怪。
就比如褒似,她是否「勾引」幽王,是無從知曉的;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幽王為她幹的荒唐事。於是,就把亡國的罪名加到了她的頭上。其實,這個「紅顏禍水」論本身,就是冤案。就像王夫人,她不說寶玉有什麼錯,只說是丫頭帶壞了他,也是一理。
世人多以為,是她的美麗風流被人嫉妒而造成的--這也正是懷疑襲人的根本原因。但是,在我看來,晴雯只是有一張「狐狸精」的皮罷了。她的獨特價值,不在於美麗風流,而是她的品性高潔--而世人所不容的,正是這一點。她這樣的人,注定是要為王善保家的這樣的惡俗小人所嫉,正所謂「高標見嫉」、「直烈遭危」(見《芙蓉女兒誄》)。
書中也說了,王善保家的進饞,是因園中的丫頭不肯「趨奉」她所致。於是,抓住機會,告倒了晴雯。但是,在進讒時,卻偏拿「狐狸精」來說事--這也恰好對上了王夫人的心思。可歎,晴雯對自己的美貌,從未想過拿它來謀取什麼,最後反倒成了被攻擊的借口。想來,果然是被自己的好所誤了。
綜上所述,在我看來,進了讒言、告倒晴雯的,就是王善保家的和王夫人身邊的人。作者大概是極恨王善保家的了。於是,讓探春狠狠地給了她一個巴掌,可謂餘音繞樑、三日不絕。這大概是紅樓中最大快人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