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紅樓夢》再續評書緣

劉蘭芳:《紅樓夢》再續評書緣

劉蘭芳:《紅樓夢》再續評書緣

紅樓文化

    十年前,一部名叫《岳飛傳》的長篇評書曾伴隨多少人走過青春歲月;十年後,收音機已不再是人們娛樂的惟一,但是精彩的評書卻並沒有漸行漸遠。著名評書藝術家劉蘭芳先是7月28日亮相抗非故事會,本月3日又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開講百集評書《紅樓夢》。昨天,記者帶著往日的情緒,拜訪了這位評書人。她雖已年屆五十,但得體的衣著、洗練利落的言談以及端莊大方的舉止無言地流露出一個評書人特有的魅力。

    

    「才子佳人」不好演繹

    記:據說五十年前就有人想改編《紅樓夢》為評書,但是因為太雅,很難說成書。這次為什麼迎難而上呢?

    劉:這事其實挺偶然。早在三年前,北京二十四中的龐立仁老師曾給我說過,想把《紅樓夢》改編成評書。搞我們這行的都知道,像《紅樓夢》這類才子佳人的名著不好改,我當時也沒太在意,就說讓他改改看吧。誰知,三年過去了,龐老師真的拿著改好的本子來找我。龐老師雙腿殘疾,能把《紅樓夢》改成腳本60多萬字的評書,真了不起。沒什麼話可說了,剩下的工作我應該來完成。

    記:在您看來,把《紅樓夢》改編成評書難在哪?

    劉: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它不僅行文非常細膩,詩詞歌賦較多,有大量的景物與人物描寫,而且情節複雜,晦澀迂迴之處非常多,所以200多年來很難普及。《紅樓夢》改評書難就難在既要尊重原著,又要用通俗的語言把曲折的故事說清楚,與原著貼得太緊,觀眾聽不懂;離得太遠,表現不出原著的韻味。

    我過去說過《岳飛傳》、《楊家將》、《三打烏龍鎮》、《趙匡胤演義》等評書,早年唱東北大鼓時也唱過《紅樓夢》的某個片段,卻從來沒有說過這樣才子佳人的書。

    設懸念吊起胃口

    記:那您是如何處理這些難題的?

    劉:我從已經錄過的六十集中逐漸摸索出了一些經驗,原文不能改動太大,只改寫過時的或不適合口語表達的語言,力求保持它原汁原味的氣韻,故事情節要相對集中,著重把工夫下在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以及一些細節上,比如王熙鳳的惡毒,賈母的善良,寶玉的可愛,惜春的機靈……

    原著中對賈府以及對大觀園的描寫都很細緻,但在評書中就要一表而過。而某些細節卻不能放過,比如劉姥姥進大觀園、黛玉葬花等,要把人物的內心世界描繪出來。

    在情節的改編方面,我們是根據評書的章節與思路來設定的,一集二十五分鐘的評書或者三集連播的評書,開始一定要有懸念,這樣才能吊起聽眾的胃口。

    記:您眼中的《紅樓夢》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您喜歡《紅樓夢》中的哪些人物?

    劉:在我粗淺的認識中,我認為《紅樓夢》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不管放在任何時代讀都不會過時,比如書中所描寫的官場交易、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奴才壓制奴才等情節,成為一個社會的縮影,而其中反對科舉、反對八股文的制度以及反對父母包辦婚姻爭取自由的精神仍然值得後人稱讚。

    在我看來《紅樓夢》中人物形象塑造最好的是王熙鳳,但是她的心眼太狠毒了,我不喜歡;寶釵太圓滑有心計,也不喜歡;探春公正,平兒會處世,林黛玉天真無邪,史湘雲活潑開朗,有才氣,見人大大咧咧的,這些角色我都喜歡。

    說一集評書三人收一百二

    記:從1959年開始說第一部評書到現在,四十多年過去了,說了一輩子的評書,您厭煩過嗎?

    劉:喜歡一個東西怎麼會厭煩呢?說了大半輩子,真還沒有厭煩過。從小家裡窮,父母都是搞這個的,所以我也就學這個了。學評書苦著呢,要不是家裡窮,當時也難說能從事這一行。

    記:既然這麼苦,那後來怎麼沒有想著改行呢?

    劉:苦是苦了點,但苦中有樂。我也因它成名,因它得利,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曲藝也總得有人搞,就得順著這條路走下去,或者真像別人說的,我今生與曲藝有個約會。

    記:問您一個個人隱私,講一集《紅樓夢》評書能獲多少錢?

    劉:說了你可能不相信,一集評書扣完稅之後一百二十元,而且這就是我們三個主創人員的全部收入。但說回來,因為這是公益事業,不在於收入多少。

    不願意孩子學說書

    記:一般來說,培養一位評書演員需要多長的時間?

    劉:評書演員沒有十年的工夫上不了台,沒有二十年的工夫就到不了火候。過去的說書藝人,一個段子不練上一千遍左右是不敢登台的。現在來說,一個評書演員也至少要學會10到20部書,否則就不能稱職。

    記:既然這樣,那您鼓勵您的子女從事曲藝事業嗎?

    劉:雖然我喜歡評書,但是我不願意我的子女走上這條路,太苦了,而且這行淘汰率太高,具體到我那一撥人,一個班三十多學生,現在就剩我自己。我的子女都干曲藝,但是沒有說評書的。

    記:如您所說,既然這麼苦,那誰還敢去學呢?那評書後繼還會有人嗎?

    劉:不是一句話叫「說書自有後來人」嗎?你不說總有人說。

    記:站在您現在的位置上看,您認為曲藝事業目前的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劉:曲藝界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後繼乏人與教育的滯後。後繼乏人的直接原因就是後備人才的培養不足,曲藝必須打破長期以來的師徒口傳心授的傳承模式,應該接受正規的高等教育,這是曲藝後備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但是,據我所知,除了馮鞏在中戲開設了相聲大專班外,至今還沒有一所專門的高等曲藝院校或在高等藝術院校中開設曲藝專業,這已經影響了曲藝的發展。

    記:您對傳統曲藝的地位有信心嗎?

    劉:儘管在流行文化的衝擊下,曲藝的確受到了影響,可每年的春節晚會曲藝節目卻是必不可少的大餐,這說明曲藝仍然有它的觀眾與市場。現在全國有三千多曲藝創演人員,我們有理由相信曲藝在藝術的天地中地位越來越強。

    

    劉蘭芳簡介:

    生於1944年,滿族,遼陽人。從小隨母學唱東北大鼓,16歲入鞍山市曲藝團。曾拜孫惠文、趙玉等著名藝人為師。從1976年演唱東北大鼓《千里送嬰兒》以來,她先後說了《刑場婚禮》、《楊家將》、《包公巧斷螃蟹三》、《三打烏龍鎮》、《白牡丹行動》、《趙匡胤演義》、《劉金定大戰南唐》、《小將岳雲》等三十餘部評書;1979年與王印權合作整理編寫評書《岳飛傳》;近期將《紅樓夢》搬上評壇。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