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曹雪芹的土地承包意識
淺析曹雪芹的土地承包意識
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使農民們有了施展手腳的空間,為大家開闢了一條康莊大道與美好前景。廣大農民笑逐言開,使農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糧多了,農民富了。可是提起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的是誰?大家一定會說是安徽省小崗村的農民較早。這當然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此前有沒有比他們更早,提出土地承包思想意識的人呢?回答是肯定的,當然有。那就是眾所周知的大文學家曹雪芹。在他的小說《紅樓夢》第57回中,通過賈探春之口,表述了土地承包這一思想。請看「探春……第二件,年裡往賴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園子比咱們這個如何?平兒笑道:「還沒咱一半大,樹木花草少多了。」探春道:「我因和他家女兒說閒話,誰知那麼個園子,除她們帶的花,吃的筍菜魚蝦之外,一年還有人包了去,年終足有二三百兩銀子剩。從那我才知道,一個破荷葉,一個枯草根子,都是值錢的。」
在賴大家的啟發下,探春萌生了將大觀園的土地承包給個人耕作的念頭。賴家的做法,曹雪芹沒詳細說。把筆墨著在了臨時管家的這位三姑娘身上。賴家叫探春明白了許多道理,使她看到了賈家的奢侈浪費,盛極必衰,也如她自己所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空架子。當及早興利除弊,實行節儉。她通過仔細測算大觀園的土地面積,如果分包給個人,一年下來除園中吃喝用度外,還可收入數百兩銀錢。於是探春抓住自己管家的機遇,大膽實行了改革。將園中可耕的土地,全部分包給了個人運作。種植瓜果竹木花草,菜蔬稻稗糧豆之類。極大的調動了土地承包人的積極性,可以說探春為賈家作了一件絕妙的好事。雖然探春的這一行動,是在賴家的影響下完成的,但探春是見先進就學,沒有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可謂女中豪傑,管家的高手。曹雪芹通過賴家的承包,引發了探春。再由探春詳細的一步一步的具體實施,來展現曹雪芹自己的改革創新意識。賈府僅一個大觀園,那麼在全國有多少個有如賈府的大觀園呢?要是那些園子,也如探春一樣,實行土地承包,可使農民得到多少好處。解決多少人的吃穿用度,更能發揮多少人的才慧。在那個封建制度下,可使多少人獲得自由度。曹雪芹這一鮮明積極的進步思想,在那個時代是相當超前的。無疑是對社會進步的一種創造,也是對封建制度下,給農奴們的一個呼喊, 一種追求解放的意識。可惜曹雪芹的這一先進思想和作法,沒能被人們發現和接受。只把他的小說《紅樓夢》,當作一本消遣書來看,用以消愁解悶,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安徽省小崗村的村民,實行了土地承包責任制,才使二百多年前曹雪芹的這一思想,得以真正變為現實,老百姓也從中得以受益。
2006年4月10日寫於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