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和《紅樓夢》之比較
【作者】張訓
《西遊記》是明中葉產生的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紅樓夢》是清前期問世的一部現實主義人情小說,乍看起來,兩部書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細細研究、慢慢品味、認真比較之後,卻發現兩書有許多被人們忽視的共通處。無怪清人張新之說:「《紅樓夢》脫胎在《西遊記》,借徑在《金瓶梅》」(《紅樓夢卷》第154頁)。「脫胎者」,是說《紅樓夢》是由《西遊記》孕育變化而產生的;用今天的話說,即《紅樓夢》的創作,在許多地方是借鑒和繼承了《西遊記》的優良傳統,並發展了這些傳統,從而使《紅樓夢》成為「登峰造極」的曠世傑作。現對兩書作一比較,以求教於先學.
一、兩書開篇有相通之處
首先,《紅樓夢》裡有許多地方都引用了《西遊記》中的故事來作為說笑話的材料,既生功,又活潑。如第十九回,寧國府唱戲唱的是《孫行者大鬧天宮》等戲文,第二十二回薛寶僅過十五歲生日點戲時,她就點一折《西遊記》;第三十九回李紈取笑平兒道:「我成日家和人說笑,有個唐僧取經,就有個自馬來馱他;劉智遠打天下,就有個瓜精來送盔甲,有個鳳丫頭,就有個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總鑰匙」;第四十九回,林黛玉取笑史湘雲穿一件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以裡子裡外發燒大褂子,是個「孫行者來了」;第五十四回元宵之夜賈母講笑話,講的是「一家子養了十兒子,娶了十房媳婦」,只有第十個媳婦聰明伶俐心巧嘴乖,因此公婆最疼:另外九個媳婦便商議說:「咱們九個心裡孝順,只是不像哪個小蹄子嘴巧」。大媳婦出了個主意,到閻王廟裡去求問閻王,在托生時,為什麼只給小媳婦一張巧嘴。第二天她們真的到閻王廟裡去燒香,不想都在供桌底下睡著了,九個人的靈魂專等閻王駕到。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正著急時,忽然見孫行者駕著仙斗雲來了。九個媳婦使請求孫大聖發個慈悲。孫行者說,因「為你們小嬸子在托生對,吃了我的尿,所以嘴巧,你們如今要伶俐嘴乖,再撒泡你們吃就是了」這個故事惹得大家都笑起來。第七十三回,趙姨娘的小丫頭小鵲跑來報告寶玉,說趙姨娘在老爺跟前搗咕你。寶玉一聽,「便如孫大聖聽見了緊箍咒一般,登時四膚五內一齊皆不自在起來」等等。一部書裡引用《西遊記》中這麼多的故事,在其他小說裡實屬少見,可見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受到《西遊記》影響自不待言。
其次,兩部小說開宗明義的第一回裡都有一塊石頭幻化入世的神話故事,一為猴,一為人。
《西遊記》的第一回寫道:「這部書單表東勝神州。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在「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厲二十四氣……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胎一日進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石猴」。這是孫悟空的來歷。他的出身和人沒有關係,是天、地、日、月的產物,而且經過很長的時間,是開天闢地以來就受造化之真秀,感自然之精華,通聖明之靈意而育化出來的。
《紅樓夢》第一回也寫道:「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下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然後又經過一個和尚 「唸咒書符,大展幻術,將一塊大石頓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關玉」。後來,便化為賈寶玉出生時銜在口中的那塊「通靈玉」,它一直掛在寶玉的脖子裡,成為寶玉的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