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賈母創作素材再考

老祖宗賈母創作素材再考

老祖宗賈母創作素材再考

紅學研究

《紅樓夢》中的老祖宗賈母,因丈夫早逝,以未亡人之身份,撫育兩個兒子賈赦、賈政成人,保持了百年望族的偌大家業。因此在家族中德高望重,一言九鼎,子孫都稱呼她為,外人稱其為。她晚年不理家事,整天和孫兒孫女輩優遊林泉,集聚筵飲,看戲聽書,燈謎酒令,生活極為瀟灑。她對孫兒孫女極為慈愛,一往情深,平時多有饋贈,多有體諒,多加呵護,贏得孫輩的普遍愛戴。她大智若愚,每於關鍵時刻力挽狂瀾,輕描淡寫地化解了家族面臨的危難。

《紅樓夢》創作的這個活靈活現的,是否有生活原型呢?她的創作素材,又是取自於誰的故事呢?《紅樓夢》的作者是洪昇,作品的主要生活原型是。這個的形象,就是取之於杭州洪黃錢顧四大家族共同尊崇的,蕉園姐妹的引導者和保護神,洪昇的伯祖母顧若璞的真實事跡。

據《清代閨閣詩人徵略》載:顧若璞(1592-1681)字和知,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明上林苑丞顧友白女,同邑貢生黃東生茂梧妻。早寡,以賢孝聞。生而慧,幼承家學,好讀書,自經史百家及本朝典故,無不貫通,為明清之際杭州閨秀詩壇之冠,年九十仍不廢詩文,無疾而終。兩子及孫均賴其教養成人。

另據《杭郡詩輯》載:顧若璞,字和知,錢塘人。明上林丞友白女。參議黃汝亨子婦,副榜茂梧室。有《臥月軒稿》,又曰《嘯余吟稿》。

顧氏自滄江、西巖、悅庵、友白四世皆有文名,夫人以不櫛之賢纘其家業。歸黃東生,東生善病,結褵之後強半與藥壚為伍。歷十三年而寡,年甫二十八。支持門戶,拮据卒瘏,而教其二孤燦、煒,自小學至古文詞皆口授手畫,卒底於成。時年九十餘,所居臥月軒在湖墅半道紅,世所稱家是也。

顧若璞二十八歲開始守寡,忍苦成家,苦心孤詣撫育二子成人。為了撫育兒子,她跟隨公爹苦苦學習,操持之外日夜讀書,其刻苦精神令人感佩。她在丈夫死後所寫的《與胞弟》書中說:夫溘雲逝,骨鑠魂銷,帷殯而哭,不知死之久矣。豈能視息人世,復有所謂之作耶?徒以死節易,守節難,有藐諸孤在,不敢不學古丸熊畫荻者,以俟其成。當是時,君舅方督學西江,余復遠我父母兄弟,念不稍涉經史,奚以課藐諸孤而俟之成。餘日惴惴,懼終負初志,以不得從夫子子京也。於是酒漿組紝之瑕,陳發所藏書,自《四子》經傳,以及《古史鑒》、《皇明通紀》、《大政紀》之屬,日夜披覽如不及。二子者從外傳入,輒令篝燈從隅,為隱說我所明,更相率咿唔,至丙夜方罷,顧復樂之,誠不自知其瘁也。日月漸多,聞見與積,聖經賢傳,育德洗心,旁及《騷》、《雅》,共諸詞賦,遊焉自焉,冀以自發其哀思,舒其憤悶,幸不底予幽憂之疾。而春鳥夏蟲,感時流響,率爾操觚,藏者笥篋,雖然,亦不平鳴耳,詎敢方古班、左諸淑媛,取邯鄲學步之誚也。

為了讓兩個兒子安心讀書,她別出心裁,為兒子建造了一艘,泊在西湖水中,以便專心致志。有顧若璞《秋日為兩兒修讀書船泊斷橋作》為證:

聞道和熊阿母賢,翻來選勝斷橋邊。

亭亭古樹流疏月,漾漾輕鳧泛碧煙。

且自獨居揚子宅,任他遙指米家船。

高風還憶浮梅檻,短燭長吟理舊氈。

這樣一個獨立支撐百年望族黃家的青年守寡者,到了晚年,確實是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外人則稱其為。

顧若璞不僅是顧氏家族的女性大家長,而且也是一個著名的女學問家和女詩人,對四大家族詩禮傳家有重要貢獻。據《名媛詩話》載:若璞文多經濟大篇,有西京氣格。常與閨友宴坐,則講究河漕、屯田、馬政、邊備諸大計。每夜分執卷吟諷曰:使吾得一意讀書,即不能補班昭十志,或可詠雪謝庭。嘗於食頃作七夕詩三十七首,一時歡其敏妙。

顧若璞《秋日過偕隱園》一詩,道出了晚年淡泊寧靜的心情和的文學創作生活:

自分窮愁合喧研,便攜竹杖到西園。

蕭蕭三徑人跡絕,寂寂雙扉樹影繁。

舒捲無心雲出岫,升沈莫問月臨軒。

紙窗閑靜無此事,自寫幽芳寄九原。

顧若璞的文學成就,主要的並不在於自身的文學創作,而是培養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批女文學家和女詩人。顧若璞是顧氏家族三代女詩人的創始人和啟蒙者。在顧若璞的影響和帶動下,其娘家夫家顧黃兩氏幾乎滿門女詩人。據《西冷閨詠》載:其侄女顧之瓊字玉蕊,工詩文駢體,有《前後北徵賦》、《擷芳初集》、《序初陽台》、《西溪漁父》、《河渚花島》、《淨慈寺》諸詩。其長子璨娶丁氏,名玉如,字連璧。甚賢孝,能詩。

另據《杭郡詩輯》載,其諸孫亦能詩。一日雪中,孫啟圻斐然有作,次孫啟均、啟埏、啟疆奮筆繼和,已而塨峻。垣三女孫袖中簌簌有聲,夫人索視之,亦各成一篇。笑曰,幼女童孫皆知好學,可藉手報地下矣。其外孫女顧姒、顧長任均為名重一時的女詩人。顧姒字啟姬,有《靜御堂集》、《翠園集》;顧長任字重楣,號霞笈仙姝,有《謝庭香詠》、《梁案吟》。其孫女黃智生早慧,詩名遠播,惜未婚早逝。

顧若璞的婦女觀是傳統保守的,但她又決不反對婦女從事文學創作。她在自序《臥月軒集》時指出:這種矛盾的思想基礎,與《紅樓夢》中的老祖宗賈母議論女孩子行為本分時所表達的思想異曲同工。

顧若璞對中國女性文化的最大貢獻,是培養和組織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女性組成的文學團體--蕉園詩社。蕉園詩社分前後兩期。前期稱,組織者為顧之瓊,招諸女作蕉園詩社啟。五子者,徐燦、顧姒、朱柔則、林以寧及之瓊女雲儀也。後期稱,組織者為林以寧。七子者,柴靜儀、錢雲儀、錢靜婉、馮又令、顧啟姬、毛安芳、李端芳也。

蕉園詩社前後兩期的組織者顧之瓊和林以寧,是顧若璞的娘家侄女和外孫媳婦,她們只是名義上的組織者,其組織女性詩社的最大後台還是這個老祖宗顧若璞。據《雲蠖齊詩話》載,顧若璞年未三十即稱未亡人,享高年。諸孫及諸女孫輩皆能拈韻賦詩,和知顧而樂之,有之句。丸膽含飴,足慰半生燈青髮白之感矣。顧若璞還曾親自為其孫媳錢鳳綸序《古香樓集》。可見顧若璞晚年,確實經常與孫女輩一起,在杭州山水間過著風雅生活。

可以想見,在清朝初年的杭州,蕉園詩社的十二個年輕女詩人,簇擁著一個鶴髮童顏的,徜徉在西湖、西溪、西泠山水間,分韻賽詩,詠梅詠柳,燈謎酒令,亦莊亦諧。這是什麼?這就是《紅樓夢》中賈母攜其諸多孫子女和外孫子女,優遊大觀園生活場景的故事素材!這就是活生生的無可置疑的《紅樓夢》人物原型!

顧若璞晚年生當,其遭遇也是很悲慘的。先是其孫女智生(梭兒)夭折,娘家孫女顧重楣早逝。繼之侄女顧之瓊丈夫錢開宗,因江南科場案殺頭抄家,全家械系京師。再繼之其外孫洪昇、洪昌因離家出逃,在顛沛流離中夭亡或苟延殘喘。其孫黃式序久滯科場,功名不遂;孫媳錢鳳綸因夫家和娘家雙重災難而坐困愁城。顧若璞就是在這一系列災難紛至沓來的時候駕鶴西歸的,享年九十歲。這些經歷,也與《紅樓夢》中的賈母晚年遭遇如出一轍,難道還看不出她就是賈母的生活原型和素材來源嗎?

附顧若璞詩詞:

暮雨

澗草依依浮玉,堤楊拂拂迷煙。

江上蒲帆欲沒,樹中桑女爭還。

和夫子西溪落梅

邐迤入西溪,溪深深幾曲?

斷岸掛魚罾,茅簷覆修竹。

翠羽何啁啾?滿林香撲簌。

晴雪飛殘英,坐愛傾蟻綠。

鹿門跡未湮,與子同歸宿。

搗衣篇

自惜盈盈十五余,不施粉黛歎幽居。

忽驚流浪雙頭鯉,帶得交河一紙書。

讀書宛轉愁不息,徵人正在天山北。

天山高插礙星流,漫駕紅鸞過十洲。

君掛雕弓控輕騎,妾聞胡雁怨高樓。

滿眼風光轉眼歇,昨夜紅顏換白髮。

搗衣聲斷咽霜風,掩袖唬多慘秋月。

秋月孤幃漏正長,香奩寶篋耀華堂。

嗚璫四面鴛鴦結,羅賬團回錦繡香。

鳴璫羅帳芙蓉錦,華燭蘭膏明未寢。

解將珠鏡光如刀,留待君來照鴛枕。

飲盡金罍不見君?湘簾怨臥煙氤氳。

羽書猶欲征邊塞,願逐巫山一片雲。

江上繅絲曲

桃花花繁楊柳垂,纖腰嫩臉香風吹。

鶯兒調聲聲正滑,堂上絲車鳴軋軋。

少年騎馬挾金彈,青冪朱舷紛夾岸。

繅絲終日不忍看,寒螿早晚唬秋幔。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理釵頭玉。思君湘水深,啼痕猶在竹。

自君之出矣!鸞鏡不曾開。思君如璧月,皎皎照妝台。

自君之出矣!羅幔月娟娟。思君如絡緯,輾轉一絲牽。

湖中

湖光渺渺冷煙微,江鶩沙鳧佇不飛。

恰欲抱琴輕別去,芰荷分綠上羅衣。

(以上見《晚晴簃詩匯》)

感懷

不堪愁病強搔頭,二十三年感百憂。

卻也不知方寸內,如何容得許多愁。

憶王孫

年年雲錦織天孫。

銀漢無情勞夢魂。

烏鵲聲聲隔岸聞。

怨黃昏。

煙鎖瓊樓月到門。

長相思

春先到。愁先到。嫩鶯故對新叢叫。懶把雲和抱。

愁先到。春先到。花輕蝶亂東風裊。捻卻花相照。

減字木蘭花·月夜聞沈媚請大人吹簫

雨收風細。一片清光疑是洗。秦女樓頭。吹出柔腸幾許愁。

花枝掩映。素腕金環頻弄影。香軟寒輕。寂寂簾幃夜不扃。

憶秦娥

曉鶯嘔。懶梳雲鬢上秦樓。上秦樓。一簾春色,惹起新愁。

楊花飄蕩弄輕柔。殘紅零落倩誰收。倩誰收。鳥鹽歌罷,倦倚箜篌。

玉樓春·晚春三橋看月

花飛錦帶春波起。殘月流輝明水底。

萬珠的鑠照新妝,故掬嫦娥纖手裡。

柳線牽煙輕重綠。漁燈高下鴛鴦宿。

無情花柳送歸春,不管離人腸斷續。

浣溪沙

嫩柳牽絲覆綺窗。起來無緒理明璫。惱人最是日初長。

三尺烏雲隨意挽,雨條卻月待蕭郎。胡琴閒放竹方床。

前調

綠水紅蓮一帶妍。荷衣欲剪惜金錢。可憐鸂鶒不同眠。

紈扇看來心已碎,迎涼盼不到秋天。算來又怕說秋天。

長相思·春詞

梅子青。荳子青。飛絮飄飄撲短襟。風褰羅袖輕。

送芳辰。惜芳辰。春事支離些個情。眉峰恨幾層。

(以上見《國朝杭郡詞輯》)

2006年11月於長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