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問世
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突然賓天了。彼時,朝野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然而無人能究其實相。
其實,人們對實相也未必感興趣,感興趣的是陰毒殘暴的當今皇上總算死了。在一些深宅大院,有誰正悄悄地掩了門,捻暗了燈,與三五摯友圍幾而坐,頻頻地舉著手中酒杯。我想,其中自然會有曹雪芹。
這一年,曹雪芹剛剛20歲,卻已歷盡了人世滄桑,看遍了白雲蒼狗。他的祖輩父輩,均是康熙大帝的親信重臣,享受過烈火烹煎、鮮花著錦的日子,然而雍正繼位後,曹家便異兆發了悲音,到雍正五年,他家的世職被革,財產被抄,一家老少全被遣回了北京;呼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歷時百年的家業,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起初,年幼的曹雪芹未必明白,為什麼喜榮華正好,偏偏恨無常又到;為什麼當年是笏滿床,而今卻陋室空堂。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京畿,他漸漸看清了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各色人物,漸漸體悟到了興衰際遇、悲歡離合的塵世人生,勢必也會漸漸地萌生出一種將自己的感受和認知用筆墨記錄下來的念頭。
只是在雍正年間,文字獄如火如荼,曹雪芹身為獲罪之家的成員,縱然有萬千感慨,也不得不三緘其口的。
恰在這時,雍正死了。由於清王朝有著特殊的建儲制度,乾隆便順利地接過了國璽,時為1736年。
乾隆執政後,一改乃父之暴戾,力主開明新政,首先在思想文化領域,逐步營造出了一個寬鬆、寬容的氛圍。乾隆本人也一再強調:「從前的避忌之習,一概掃除。」並批准刑部的建議,凡舉報別人詩文悖逆譏訕,查無實跡者,一律以誣告反坐治罪。一時間,天晴日朗,政通人和,百姓樂業,盛世景象無處不在。多少年後,乾隆本人都不無自豪地說:「朕御極以來,從未以語言文字罪人。」事實確實如此。此間,以思想文字入罪的案子,幾乎沒有,直到乾隆十六(1751)年。
這期間,曹雪芹當為20至36歲。可以想像,他的《紅樓夢》就是在這段時間構思並完成初稿的;換句話說,若沒有這十多年比較寬鬆的政治局面,我們今天很可能就見不到這部巨著了。因為從目前看,《紅樓夢》早在1754(乾隆甲戍)年,脂研齋就已抄閱再評過了,那麼,脂研齋的初評本,乃至曹雪芹的手稿本,肯定是在此年份之前。
乾隆十六(1751)年夏天,社會上出現了一份假托工部尚書孫嘉淦名義的奏稿。這份奏稿長達萬言,直斥乾隆失德,有「五不可解、十大過」。乾隆帝惱怒了,下令追查,結果發現此奏稿早已傳遍了全國各地,連街上的腳夫都知道了。於是他便一改繼位以來的寬容政策,採取了比雍正更為嚴酷的手段,大興文字之獄。(在此後的32年間,文字獄多達l30起。)
一時間,萬馬齊喑,人人自危,像曹雪芹這樣的「黑五類」,更是驚恐不安。大概此後不久,曹雪芹為了避禍,為了完成他的夙願,不得不放出京城,去了西山。
在西山,曹雪芹對手稿「披閱十載、增刪五次」自是後話,可我每每捧讀《紅樓夢》時,都不由得捏出一把汗來。我想,如果乾隆爺一上台就是文網廣織,那麼這部書很可能會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