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札記:曹雪芹家為何成了雍正的眼中釘

讀史札記:曹雪芹家為何成了雍正的眼中釘

讀史札記:曹雪芹家為何成了雍正的眼中釘

紅學研究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紅樓夢新證》作者 周汝昌

    《紅樓夢》裡隱藏了清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解讀了這件大事,也就窺破了《紅樓夢》的謎底。胤礽剛剛長到一歲半的時候,康熙即立此幼孩為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9月,康熙卻下令廢黜胤礽,決不再立嗣位人,有敢妄圖者定予嚴懲。雍正篡位後,他深知曹家是太子一「黨」,皇家一切內幕機密,他們瞭如指掌,怕一旦洩露了他的「天機」,

    所以必須找個借口「治」他們———這就是曹雪芹家為何成了雍正眼中釘的原因,也是一部《紅樓夢》中的「假語」「真事」。

    魯迅先生是第一個深刻思索《紅樓夢》的成因與曹雪芹身世的大學者。時當20世紀二十年代之最初,胡適、俞平伯諸位「紅學」專家都還沒有這種思力。例如,胡適認為曹家的敗落不過是「坐吃山空」的「自然趨勢」,魯迅卻說不然,

    他明白指出:「不知何因,似遭巨變」。這種大學者的思想穿透力(penetratinginsight)真是令人欽佩讚歎不已———因為那還是80年之前的預見!而直到今日,這才初步探索粗有成果,證實了他早已指出的「巨變」的遠因和近果。這「因」這「果」才是引發出一部《紅樓夢》的「謎底」。

    百年來異說紛紜的謎團

    在揭示這一重大謎底之前,先得讓我鄭重表明一點:謎底本是清代政治史上的一大事件,而《紅樓夢》是小說是文學———就是說,這涉及到歷史與文學的「關係」的問題。有不少人一聽說《紅樓》要講歷史,就「害怕」將文學(作品)錯當了歷史(紀錄)來看待了,是犯了「錯誤」,云云。殊不知,曹雪芹這位奇才和文學巨匠的奧秘和本領之不可及,正在於他極其巧妙地將二者「綜合」在他的筆下和紙上,人們熟悉的所謂以「假語」將「真事」隱去的涵義,正在於此。請聽我為君一解百年來異說紛紜的謎團———

    第一,小說裡面不止一次寫到榮府匾額是「先皇御筆」,這先皇指誰?就是曹雪芹祖孫幾輩人與他「同榮同難」的康熙大帝。康熙幼時不為父皇順治所鍾愛,他的生存與成長全得一位「嬤嬤媽」(漢語「保姆」)的心力辛苦(包括搶救痘疹生死之關、撫養愛護、教導一切禮數、言詞、行止、讀書做人的道理)。這位嬤嬤就是雪芹的曾祖母孫夫人———曹璽之妻,康熙終身視她為真正的慈母(生母佟太后早亡),為了孝恩而厚待於曹家,種種特殊恩惠,後世人不解了。康熙南巡時,重見孫嬤嬤,記載者說他還是稱她為「吾家老人也」———是作為「一家人」(亦即親人)來禮遇的。

    第二,小說裡寫到秦可卿喪殯之事時,特筆點出了一個「義忠親王老千歲」的名目。說他早年留下了一副好棺木(那時叫「板」),而後來因「壞了事」,就不曾用得———遺在薛家木店中,也「無人敢用」……這一筆,可就重要極了!這一筆,牽引著全部書的大命脈———實際上是「隱」著曹家大悲劇的一段「真事」,而名之曰「故事」。

    「義忠親王老千歲」又是誰?原來,康熙是個雄才大略之人,最喜的是上等人才,尤其文武雙全之、能辦大事的人。他為了身後皇位繼承的大計,費卻了不可計量的心血,也帶來了難以對人傾訴的煩惱和痛苦。

    化繁為簡地說:康熙在諸皇子中暗地觀察考驗,選中了次子,名喚胤礽者。於康熙十四年明詔以示天下,立胤礽為皇太子———是為「東宮」的「儲君」,即預定嗣位人。

    胤礽本來材質非凡,父皇鍾愛,為他選取了名師宿學作為師傅,並為他在暢春苑的西側,特建一所讀書居住之所在,名曰「西花園」(園址在今北京大學之西門對過兒)。

    正因如此,諸位其他皇子,遂皆抱嫉羨之情懷,而暗藏不良之異志。他們想方用計,圖謀「搬掉」胤礽,伺隙謀位。———而這其中,最陰柔、最深隱、最老謀深算、不動聲色表面「安靜」的,就是胤禛,注意:「禛」字左「」右「真」。請牢記:這個「真」字在清代成了一個極端神秘、不可觸及的最大最怪的「忌諱」!

    當然,曹雪芹開卷就特意先寫一個「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不可言,只好說「假」。即是說,「假語」和「滿紙荒唐言」是手段,是逼出來的,是不得已的「反面《春秋》」,但其目的卻仍然是要等待後來「具眼」之人能從(今曰「透過」)假中覷破「消息」得到本真。這就是我們今日還要講述雍正為何下毒手毀滅曹家之原由。

    康熙廢黜胤礽的原因

    清代皇室有幾個英才皆不幸成為悲劇性人物者,第一個是順治,第二個便是胤礽(另兩個可舉胤禎與光緒,茲不枝蔓)。胤礽是文武全材,故為康熙鍾愛,但也還另有一層特殊的感情關係,即:這位皇二子降生的當日,他的生母孝成皇后便死去了,康熙深感悲痛,是以對這個終生不知其母的幼孩倍加憐惜,善待他,也就是對亡後的一種難以言宣的悼念之情。所以胤礽剛剛長到一歲半的年齡,康熙即頒告天下,立此幼孩為皇太子,為東宮嗣位之人。因作為特殊盛典,以「覃恩」普封臣僚,加惠官民。正是在這一次大典中(順治帝少亡,未及立嗣,臨終匆忙急迫中方選中了第三子玄燁,即日後享名海外的康熙大帝),雪芹的高祖父曹振彥也受到了誥封。

    時為康熙十三年(1686年),那年康熙才21歲,雪芹之祖父曹寅年方17歲,正在康熙身邊任侍衛,寅父璽已在江寧久任織造官了。

    說到康熙對胤礽特加憐愛的原由,此時便提「文武全材」,實在可笑———因為他才兩歲(虛歲),那「文武」又從何而可知?非笑話而何?這兒的真正奧秘,乃是康熙自傷自慰的心理作用是其主要原由:康熙自己降生後,生母佟太后不久薨逝,他孩幼失母,是以孫嬤嬤為其實際的慈母而長大的;而自己的得立為太子嗣位,是一件臨時「抓」的巧事,帶著極大的偶然性與戲劇性。如此,他今見次子的處境與當初的自己十分相似,於是悲喜情懷,百端交集———遂下定決心早早將這可憐的幼兒立為太子,以免日後的不測風雲,旦夕福禍。

    好了———明白了這一層要義,這就「聯」上了曹家的災禍。你聽了這句話,大約心生疑怪:這怎麼講?哪兒會有這樣的「邏輯」?這與曹家有何干涉?

    其實,道理不難悟知:失母年幼的太子胤礽,需要由一位極其重要的嬤嬤,由她負責將小太子帶養、撫育、教導,直到長大成人。這恰恰就是康熙自己的嬤嬤孫夫人的「影子」;而當時要挑選認定胤礽的嬤嬤時,康熙肯定是要請孫夫人指示的,她幾十年的高標準的經歷經驗,具備了這種識力資格和身份地位。

    我還說不清胤礽的嬤嬤是何姓氏,只知她是凌普的妻子。凌普是滿語譯音記字,也寫作靈普,他是「嬤嬤爹」,漢語只好叫「乳公」(實與乳母無關,乳母只管餵奶一事),正好相當於曹璽之為康熙帝的嬤嬤爹,兩代太子的撫養輔佐人,關係至為緊要。凌普其人如何?始且慢表,單說他對胤礽的影響,就與曹璽之於康熙大大不同了。

    兩代保姆皇兒的嬤嬤家世的關係,那已是緊密相聯,但推其遠源,還更富文化意義———胤礽生母孝誠後是滿洲赫捨裡氏,祖名碩色,在那時代兼通滿、蒙、漢語文,給努兒哈赤(清太祖)掌管文案,實為異才。子名索尼,也是身備內廷顧問。索尼長子生女,即孝誠後,索尼為胤礽的外祖父。但對清初政局有重大作用的卻是索尼的第三子索額圖,即胤礽的外叔祖。這已是索氏第三代名人,他精於鑒定古青銅器,喜招聚文士文人,可知這是那時的一大文化世家,所以與曹家的關係,實質上沒有離開有清一代開國初期的文化建設與發展的重要聯繫。曹家和幾姓文臣(范、傅、蔣……)都是老親舊友,鄉緣世誼。

    康熙朝,開始局勢十分複雜險惡,小康熙8歲即位,雄才大略,剪除了權臣鰲拜(似有不軌之心),索額圖於此有功;官至大學士(宰相級),又以皇太子的外祖、監護人自居,富貴榮華勢傾朝野。胤礽受他的影響很大。

    但索額圖後來逐步失去了康熙對他的信任,先是由於「撤藩」的大計,後即關係到胤礽的廢、立的「國脈」問題了。

    撤藩是怎麼回事?講這麼多「頭緒」又與本題何干?請諸君耐耐心性:要懂歷史真實,把事簡單化以圖「省事」(美其名曰「簡明」),最是害人的做法。「三藩」指明末三大將領投降了清廷,即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此三人軍權在握,兵力充盈,若一「反側」,就會動搖新朝大局勢,故此少年的康熙對這種「危險人物」不敢信任,起意撤消他們的權位兵力。但大臣們害怕朝命一旦下達,三人會立即反叛,無法收拾。這時,唯有大學士明珠(即詞人納蘭成德之父)獨翻眾議,一力贊成。這是明珠得到康熙寵任的主要原因———而索額圖卻無此膽識,反對「撤藩」之計。由打這兒,康熙早期朝政兩大派系遂構成了明爭暗鬥的局面。對曹家來說,更加麻煩的是明、索兩家都是總管內務府大臣,是「頂頭上司」,要在這種複雜而危險萬分的政局之下當差服役,公私百事,哪兒出一點「錯」,都可能家破人亡,禍從天降!曹璽、曹寅幾代人的內心苦楚,既不敢言宣,也無法盡述。

    雍正下毒手毀滅曹家的原由

    這再回來說太子胤礽。索氏要在政局上佔上風,取得皇上的繼續器重信任,身為太子的「叔外祖」是一個十分重大的「資格(或資本)」,於是他便百般「照顧」胤礽。這當然又加倍助長了胤礽已漸趨驕縱的性情和行為。似乎可以說,索額圖實際上「害」了胤礽。

    康熙朝前期兩大軍事行動,一是平定了「三藩」之叛,二是征討厄魯特部噶爾丹之亂。康熙帝兩次親征,皆太子留守京師處理政事,十分稱職,材器不凡,已可證驗。但皇帝回京後即聽到胤礽的許多不良行徑,結交壞人,肆行暴戾———這裡面有真實,也必然包含有嫉者一派的讒言誣謗。事情發展到康熙四十七年9月,康熙帝於極端痛怒中召集百官大臣,令太子跪聆父皇揭其罪狀,明令廢黜他的嗣位人的資格(凌普即遭查抄家產,生死未詳)。

    這件大事,康熙「哭倒於地」

    ———透露胤礽以至「以劍相逼」:要弒君父以為索額圖「報仇」(索已下獄)!是後,康熙亦已覺察胤礽雖自身有過,但亦暗有異圖者想毀掉胤礽為太子。最後,終於不可救藥,再次廢黜。再後,幾位大臣貴戚勸康熙重新選立太子者,皆因康熙之震怒,進言者有的處決,有的全家逮問,幾乎遭到滅門之禍。皇帝表示決不再立嗣位人,有敢妄圖者定予嚴懲。(所以,康熙至終未立他人,胤禛所說的他有父皇遺詔,是個大騙局———然不讀清史者至今仍然相信這一大陰謀謊話。)

    這些驚天動地的事變,在曹寅奏折中隱約可以尋見蹤影。如一次康熙忽然問他胤礽的師傅熊賜履(在南京居住),就是暗訪那一派人的「動態」,並囑應送禮與熊。曹寅深知這種萬分複雜而危險的關係,回奏與熊並無往來(這是要點),實際上早已送銀200兩……

    然而,曹寅心裡明白:自己亡父曹璽卒於江寧任上時,只有熊大學士作輓詩,意義非同小可。再看胤礽的嬤嬤爹凌普,到江南向曹寅處取銀就達8.5萬多兩!其它「關係」,那有百端千緒,只不過是無人敢以文字記之罷了。

    再讓我提醒你:《紅樓夢》中的「義忠親王老千歲」隱指太子胤礽,還不算,重要的是「榮禧堂」御筆(康熙所題)的下面,又有「同鄉世教弟勳襲東安郡王穆蒔拜手書」的鑲銀(相對於大匾是「赤金」,明示皇帝與東宮的「級別」)大對聯,就是指的太子胤礽的手跡。胤礽的一幅對聯,幸由名詩家王漁洋(士禛)記在他的《居易錄》中,是一寶貴文獻,大可與《紅樓夢》中的聯文對看。

    總結幾句話:雍正四十多歲上才謀得篡位的機會,他深知曹家是太子一「黨」,皇家一切內幕機密,他們瞭如指掌,怕一旦洩露了他的「天機」,所以必須找個借口「治」他———「你們這些人混賬貫【原文如此,應作『慣』,是雍正寫的白字】了」,這是雍正親手「批示」曹畹幕埃】純湊餼洌塗傘 ∫浴安撾頡繃稅桑懇蛭茴幾代o,並不「混賬」,江南的人民口碑具在,所作所為皆是仁惠功德之事,文化貢獻更是巨大。

    曹寅是康熙的伴讀,也以熊賜履為受業師輩。然而卻有人說沒有這回事,曹寅自言與熊賜履並無往來,可證……,云云。他對本文所粗敘的這些清史內幕真情,大約是全不知曉,我希望他多讀點書,或可曉然自省,那種「論史」批人的邏輯,也太簡單膚淺了。

    草草敘明瞭何以雍正忌恨曹家,但「曲終」還有「餘音」:到乾隆登位後,胤礽之子名弘皙,聯合了皇室中對雍正奪位、殘害骨肉懷有「世仇者」,竟組成了「影子政府」,並要乘乾隆在塞外秋獵時刺殺之,為乾隆察覺,鐵腕制服了這場史家罕及的大政變。而雪芹一家的再次抄家,徹底淪亡,正是又被弘皙大案株連的慘痛結局,這又是引出「紅樓」一「夢」的近因。

    詩曰:生了皇兒死孝誠,東宮一位有人爭。外家索氏須深諱,卻把明珠混玉兄。

    壬午重陽佳節寫訖於味紅軒

    【附語】乾隆讓和珅對人宣揚,說《紅樓夢》是寫「明珠家事也」,這是「索隱派」學者受騙的起因;殊不知乾隆是深心毒計:把索額圖、胤礽這個重要「內核」宕開,而把人引向明珠那邊去,迷惑真相。這也就是「紅學史」上派別爭論的真正根由。但世人解者極罕,故略為提端引玉。

    涉及《紅樓夢》作者家世而講這麼多的清史問題,常常引起疑惑,總以為這是「外務」,「離了本題」;殊不知這才是問題的根本和內核之所在。例如,康熙帝於四十七年上將太子廢黜後,次年即又復立,而當此之前不久,即命曹寅探訪熊賜履情況,可見此皆寓有深意,曹寅身歷一切內情,豈有不悟之理———甚至曹寅進京,康熙必向他密談太子之事。及太子至康熙五十一年廢之前不久,曹寅即染病去世。臨終謂「虧空」無力還清,雖死不能瞑目……

    奏報之遺言似簡而關係重大(即隱言此皆多次南巡太子隨駕,其手下眾人貪婪勒索之所致,而無法明言,而事若一發,即累及家門覆滅之禍。故康熙亦再三諄囑「小心小心……」。二人心照不宣,各有極大的難言之苦。曹寅之卒,實以「心病」憂懼為主因。凡此,後人不能知,史家亦不曾言,唯拙著《紅樓夢新證》一一考列明白。有閱史興趣的讀者可以檢看,足以補充本文的簡略之文。欲知雍正何以忌恨曹家,全在於茲,蓋胤礽自康熙十三年生、至五十一年卒,在世之歲月,即曹家幾度「大驚大險」(賈母之語,她說的「五十四年」的風波經歷),恰恰就是從康熙十四年到雍、乾之際的那一段時間,若符契之合也。又記。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