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與女伶(2)

丫鬟與女伶(2)

丫鬟與女伶(2)

紅樓心解

丫鬟與女伶(2)

   

本書描寫十二釵,或實寫其形容姿態,或竟未寫;但無論寫與不寫,在我們心中都覺得她們很美,這又不知是什麼伎倆。這裡且借了平兒紫鵑略略一表。實寫紫鵑的形容書中幾乎可以說沒有,只在第五十七回說過一些衣裝:

見他穿著彈墨綾薄綿襖,外面只穿著青緞夾背心。(六二二頁)

以外我就想不起什麼來了。他只寫紫鵑老是隨著黛玉,其窈窕可想,此即不寫之寫也。第五十二回還有較長的一段:

寶玉聽了,轉步也便同他往瀟湘館來。不但寶釵姊妹在此,且連邢岫煙也在那裡。四人圍坐在熏籠上敘家常,紫鵑倒坐在暖閣裡臨窗作針黹。一見他來,都笑道:「又來了一個,可沒了你的坐處了。」寶玉笑道:「好一幅『冬閨集艷圖』。」(五六三頁)

寶玉只一句話,有多少的概括!

至於平兒,書中也不曾寫什麼。即有名的「理妝」一回,亦只細寫妝扮,反正不會「妝嫫寶黛」的呵。她的出場在第六回:

劉姥姥見平兒遍身綾羅,插金帶銀,花容玉貌的,便當是鳳姐兒了。(六五頁)

似乎庸俗,不見出色。我以為正惟其庸俗,方一絲不走,在劉姥姥眼中故。又書中說,「劉姥姥雖是村野人,卻世情上經歷過的」(三十九回,四一五頁),平兒若不端莊流麗,劉姥姥亦不會無端誤認她為鳳姐也。

還有兩段,一反一正,都從他人口中側面寫來。如第四十六回鳳姐的話:「璉兒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兒這一對燒糊了卷子和他混罷。」(四九八頁)用燒糊了的卷子來形容她自己和平兒,信為妙語解頤,咱們也要笑了。若第四十四回,「那鳳丫頭和平兒還不是個美人胎子」(四七二頁),那倒是真話實說,賈母也是不輕易許人的。

B齡官、藕官、芳官——齡官為梨園十二個女孩子之首(第三十回,三一九頁),於寶玉眼中「只見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顰秋水,面薄腰纖,裊裊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態」者是也。她的事跡在本書凡三見。其一見於第十八回記元春歸省:

太監又道:「貴妃有諭,說齡官極好,再作兩出戲,不拘那兩出就是了。」賈薔忙答應了,因命齡官作「遊園」「驚夢」二出。齡官自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戲,執意不作,定要作「相約」「相罵」二出。賈薔扭他不過,只得依他作了。賈妃甚喜,命不可難為了這女孩子,好生教習。(一八四頁)

「遊園驚夢」在《牡丹亭》中,「相約相罵」在《釵釧記》中[39]。齡官為什麼不肯演那最通行的「遊園驚夢」,而定要演這較冷僻的「相約相罵」呢?據說為了非本角戲之故。所謂「角」者,角色,生旦淨末丑之類是也。齡官當然演旦角,而旦角之中又有分別,以「遊園驚夢」之杜麗娘說,是閨門旦,俗稱五旦;以「相約相罵」之雲香言,是貼旦,俗稱六旦。今謂「遊園驚夢」非本角戲而定要演「相約相罵」,齡官的本工當為六旦。——但事實不完全是這樣。在上文已演過四折,元春說齡官演得好,命她加演,可見齡官在前演的四折中必當了主角。那四折,旦角可以主演只兩折:「乞巧」與「離魂」。據脂批說:乞巧、「長生殿中」;離魂、「牡丹亭中」。「乞巧」即「密誓」,「離魂」即「鬧殤」。而「密誓」、「鬧殤」中之楊玉環、杜麗娘並為旦而非貼,可見齡官並非專演六旦的。因之所謂本角戲恐不過拿手戲的意思。齡官以為對「遊園驚夢」她無甚拿手,故定要演這「相約相罵」。

從戲中情節看,可能還有較深的含意。「遊園驚夢」的故事不必說了,「相約相罵」的故事已略見前注中。「相罵」表現得尤為特別。寫丫鬟與老夫人以誤會而爭辯,以爭辯而爭坐,雲香坐在老夫人原有的椅子上,老夫人不許她坐,拉她下來,雲香怎麼也不肯下來,賴在椅子上。結果以彼此大罵一場而了之[40]。聽說最近還上演這戲,情形非常火熾。在昆劇中丫鬟和老夫人對罵,怕是惟一的一齣戲,即《西廂記?拷紅》也遠遠不如。齡官愛演這戲,敢以之在御前承應,真潑天大膽!她借了登場粉墨,發其幽怨牢騷,恐不止本角、本工、拿手戲之謂也。元春不點戲,讓她隨便唱,原是聽曲子的內行,但假如叫她點,也怕不會點這「相約相罵」的。

只說這一點,齡官的性格還不很鮮明,再舉其二其三。第三十回「畫薔」,寶玉尚不知其名,到了第三十六回「情悟梨香院」,方知「原來就是那日薔薇花下劃『薔』字的那一個」。這二、三兩段實為一事之首尾,分作兩回敘出耳。在第十八回上有一段脂評:

今閱《石頭記》至原非本角之戲執意不作二語,便見其恃能壓眾,喬酸姣妒,淋漓滿紙矣。復至「情悟梨香院」一回,更將和盤托出。(己卯、庚辰、戚本)

他只從壞的方面看,上文還有優伶「種種可惡」之言,雖亦有觸著處,終覺不恰。《紅樓夢》之寫齡官為全部正副十二釵中最突出的一個。她倔強、執拗,地位很低微而反抗性很強。雖與黛玉晴雯為同一類型,黛晴之所不能、不敢為者,而齡官為之。第三十回記寶玉的想法:

「難道這也是個癡丫頭,又像顰兒來葬花不成?」因又自歎道:「若真也葬花,可謂東施效顰,不但不為新特,且更可厭了。」想畢,便要叫那女子說:「你不用跟著那林姑娘學了。」(三一九頁)

寶玉心中只有一個林妹妹,殊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也。寶玉能得之於黛玉、晴雯等者,卻不能得之於齡官。寶玉陪笑央她起來唱「裊晴絲」,又是遊園!你想齡官怎麼說?「嗓子啞了。前兒娘娘傳進我們去,我還沒有唱呢。」(三八○頁)這大有抗旨不遵的氣概。若此等地方,或出於有意安排,或出於自然流露,總非當日脂硯齋等所能瞭解者也。

齡官劃薔也表現了她的情癡和堅拗的品質,第三十六回寫賈薔興興頭頭的花了一兩八錢銀子買了一個會串戲的小雀兒來,卻碰了齡官一個大釘子(見校本三八○、三八一頁)。我十一歲時初見《紅樓夢》,看到這一段,「一頓把那籠子拆了」,替他可惜;又覺得齡官這個人脾氣太大,也太古怪了。她這脾氣也是有些古怪呵。她情鍾賈薔,而賈薔這個浮華少年是否值得她鍾情,恐怕也未必。此寶玉所以從梨香院回來,「一心裁奪盤算」而「深悟人生情緣,各有分定」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