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去東宮見誰?

賈政去東宮見誰?

賈政去東宮見誰?

正解金陵十二釵

賈政去東宮見誰?

   

十六回有一段文字據說對揭開元春之謎非常重要,反映的是雍正的突然死亡以及乾隆的匆忙繼位。好在這段文字總共只有六百字左右,索性全部錄出,以便大家一起分析:

一日正是賈政的生辰。寧榮二處人丁都齊集慶賀,熱鬧非常。忽有門吏忙忙進來,至席前報說:「有六宮都太監夏老爺來降旨。」唬的賈赦賈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戲文,撤去酒席,擺了香案,啟中門跪接。早見六宮都太監夏守忠乘馬而至,前後左右又有許多內監跟從。那夏守忠也不曾負詔捧敕,至簷前下馬,滿面笑容,走至廳上,南面而立,口內說:「特旨,立刻宣賈政入朝,在臨敬殿陛見。」說畢,也不及喫茶,便乘馬去了。賈赦等不知是何兆頭,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賈母等閤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飛馬來往報信。有兩個時辰工夫,忽見賴大等三四個管家喘吁吁跑進儀門報喜,又說「奉老爺命,速請老太太帶領太太等進朝謝恩」等語。那時賈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佇立,那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紈、鳳姐、迎春姐妹以及薛姨媽等皆在一處,聽如此信至,賈母便喚進賴大來細問端的。賴大稟道:「小的們只在臨敬門外伺候,裡頭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後來還是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後來老爺出來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速請老太太領著太太們去謝恩。」賈母等聽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氣盈腮。於是都按品大妝起來。賈母帶領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轎入朝。賈赦、賈珍亦換了朝服,帶領賈蓉、賈薔奉侍賈母大轎前往。於是寧榮兩處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踴躍,個個面上皆有得意之狀,言笑鼎沸不絕。

這裡有幾個問題要弄清:

一、夏太監是報喪來了,還是報喜來了?

二、賈政「陛見」的是雍正還是乾隆?

三、賈政去東宮幹什麼?

四、賈府的人為什麼一開始十分驚慌?後來賈母等入朝見誰去了?

首先要說明的是,雍正雖然死得突然,但也不是什麼上午還好好的,突然到傍晚就傳出他駕崩的消息。據《清世宗實錄》等史籍記載,雍正從得病到死亡有一個明顯的從發病、加重、惡化到死亡的過程:八月二十日感到不適,二十一日病情加重,但仍然理政,皇四子弘歷等均在身邊侍奉。二十二日病情惡化,經御醫搶救無效於二十三日子時去世,頭尾四天。這比現在某些心腦血管病突然發作猝死時間已經長得多了。

那麼夏太監究竟幹什麼來了?這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是雍正死、乾隆即位這種天崩地陷的大事,決不會給賈政這種相當於今司局級官員的員外郎宣「特旨」入朝。因為雍正病重時皇四子寶親王弘歷和皇五子和親王弘晝「朝夕謹侍」,病危時雍正詔弟弟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和大學士張廷玉等幾位重臣入內顧命。雍正剛死,允祿等就遵遺命開啟雍正元年寫下的立皇太子密封,宣雍正遺詔,於是弘歷即位。允祿接著宣先帝遺命,由允祿、允禮、鄂爾泰、張廷玉為輔政大臣。還有許多重要的工作與人事上的具體安排,史有明載,與《紅樓夢》無關,故不贅述。所以,在雍正死去、乾隆即位的歷史性時刻,所有安排一絲不亂。等到賈政這種中級官員入朝時,他們早就已經聽說發生什麼大事了。在得知雍正皇帝已死的情況下,賈政絕對不敢在家大擺宴席,慶賀生辰,更不敢演戲,這些裡頭只要有一項,就是殺頭的罪,而且還必定會禍及全家。即使由於雍正駕崩乾隆登基,朝廷真的派人來宣特旨,也不會派主管後宮的太監來。夏太監沒有「負詔(騎馬時將詔書斜背在身上)捧敕(下馬後走路時雙手捧著聖旨)」,而是至簷前下馬,滿面笑容,走至廳上,南面而立,簡單地宣口諭,宣賈政立即入朝,在臨敬殿拜見皇帝。可見夏太監不是來報喪,報朝廷之喪;而是來報喜,報後宮之喜,就是元春晉陞為貴妃了。如果真是皇帝死了,夏太監居然「笑容滿面」,憑這一點他就該殺頭。

賈政先是奉旨「入朝,在臨敬殿陛見」。我們要弄清楚,賈政「陛見」的是誰?顯然不會是已死的先帝雍正,應該是已經即位的新帝乾隆。至於說賈政「又往東宮去」是指真實生活當中的一個重大事件……就是雍正的突然死亡以及乾隆的匆忙繼位。理由是東宮是太子的住所。

錯了!因為雍正雖然在他即位不久的雍正元年八月就秘密立了太子,親筆書寫了將來誰繼位的名字,但是卻從未宣佈,而是將這個密詔藏在乾清宮當年順治皇帝親筆書寫的「正大光明」匾額上。所以直到雍正臨終,弘歷的頭銜都是「皇四子寶親王」,而不是太子。是雍正死了,莊親王允祿等開啟雍正元年立下的密封,宣佈弘歷即皇帝位。儘管當時許多大臣都看出來弘歷會繼位,但是弘歷始終沒有當過太子。所以弘歷不可能住在東宮。

即使弘歷(乾隆)住在東宮,據說賈政往東宮去,是去見乾隆,因為這是雍正的暴亡和乾隆將從東宮移到主宮去當皇帝的這樣一段史實,那可就又構成悖論,自相矛盾了。既然雍正已經暴亡,賈政方才「陛見」的應該是乾隆,那麼賈政再去「東宮」做什麼?賈政「陛見」和去東宮見的那位是同一人還是兩個人?

而且這裡還有一個問題:乾隆將從東宮移到主宮去當皇帝,這個「將」字使事情成了將來式。也就是說,在賈政「陛見」皇帝時,乾隆還在東宮。那麼方才賈政「陛見」的究竟是誰?雍正死是乾隆知道得早還是賈政知道得早?當然是乾隆。那麼他在父皇剛剛死了,還會繼續在東宮接受賈政這種中級官員的朝賀麼?而且還要等賈母等一大批女眷來麼?顯然不會。

根據某種說法,應該是雍正的突然死亡。這個消息傳來以後,小說裡面的賈家慌作一團……暗示政局突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小說寫道,只「有兩個時辰工夫」,賴大等管家氣喘吁吁地回來稟報讓賈母等「進朝謝恩」。那麼也就是說,在雍正暴亡的情況下,剛剛登基的乾隆就冊封元春為貴妃。這是不符合清代禮制和史實的,是不可能的。

如果十六回是寫雍正的暴亡,和乾隆將從東宮移到主宮去當皇帝這樣一段史實,那麼,一,雍正當時死於圓明園,乾隆「移」到哪個「主宮」去呢,是紫禁城還是圓明園?二,在雍正「暴亡」的情況下,新帝登基只會立自己的一位妃子為皇后,而不會在此國喪期間冊封皇妃。根據《清史稿》的記載,乾隆是「以(依照先帝)遺命尊奉妃母(弘歷生母)為皇太后,復奉(皇太后)懿旨以(而)上(晉陞)元妃為皇后」。這位「元妃」是富察氏,雍正五年,雍正冊封她為四皇子弘歷的嫡福晉。

乾隆會不會在他登基之後馬上就晉陞元春為貴妃,並由於她揭發秦可卿有功,不僅不問賈府藏匿罪人之女大逆之罪,而且讓她準備回家省親。我們只要看看《清史稿》上記載的乾隆本人在喪禮問題上的鮮明態度,就明白有沒有這種可能性了。

雍正死後,乾隆不顧群臣反對,堅持「定三年喪制」,身體力行。雍正是八月下旬死的,第二年即乾隆元年(1736)正月他正式改元,距離雍正死已經一百二十餘日。先換了素服「詣(到)雍和門行禮畢」。後來在太和殿接受群臣朝賀時,「不作樂,不宣表(以示一切按先帝時的章程辦)」。雖然早已決定立嫡妃富察氏為皇后,但仍然到乾隆二年十二月才正式冊封。乾隆三年八月,乾隆帝親自率領王公大臣到泰陵行三週年祭禮,這樣才算完成了三年喪制。所以說從十八回後半元春省親起到五十三回前半回這三十五個回次,寫的是乾隆元年的事,實在是不可想像的,在實際生活中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為什麼?

因為元春省親雖然據說是乾隆元年的事,但是她晉陞貴妃和皇帝讓她及其他妃子可以回家省親卻是頭一年定下來的,也就是說,成了雍正一死——從小說描寫來看,時間還遠未到八月,雍正還活著——乾隆就晉陞元春為貴妃了,並准許她們可以回家省親了,於是各家大興土木,賈府還到蘇州去採買戲子。對禮制嚴格到極點的乾隆怎麼可能這麼做?何況他當時還只是皇四子,不是太子,更不是皇帝,他怎麼能夠冊封貴妃?他自己在乾隆元年正月的一天在太和殿接受群臣朝賀,「不作樂」,卻讓元春浩浩蕩蕩隨著音樂伴奏(十七、十八回有賈府等候的人遠遠「聞得隱隱細樂之聲」)地回家省親,而且賈府還演戲,而這些小戲子顯然來到大觀園就一直在排練,因為一切準備工作實際上頭年十月份就已經完備。雍正是八月下旬死的,當時還在百日國喪期間,賈府豈敢如此嚴重違制?這樣做是要殺頭的。我們只要看看下面的例子就明白了。

乾隆十三年隨皇帝東巡的皇后富察氏在德州死了,依順治年間制訂的喪儀,包括各種祭奠禮儀與規矩,「與大(皇帝)喪禮同」。這裡有哪些和人們有關的規定呢?《清史稿》卷九十二「皇帝喪儀」記載: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死了,「聖祖(玄曄,即康熙)截髮辮成服,王、公、百官、公主、福晉(皇子之妻)以下,宗(室之)女、佐領、三等侍衛、命婦以上,男摘冠纓截發,女去裝飾剪髮」,這些男女分別在紫禁城的不同門外,「鹹縞素,朝夕哭臨,凡三日」。「至四日,王公百官齋宿凡二十七日。過此則日哭臨一次,軍民服除。

音樂、嫁娶,官停百日,軍民一月。百日內票本用藍筆,文移藍印。禁屠宰四十九日。京城自大喪日始,寺、觀各聲鍾三萬杵……」乾隆在實行這個帝王喪儀上特別嚴格。富察氏死後,有一些總督、巡撫、都司、知府等高中級文武官員,自以為天高皇帝遠,自己就是這個省、這個府的土皇帝,不到百日就剃髮(把額前約一寸的頭髮剃光)了,被人密報,乾隆大怒,結果有兩位從一品的總督被賜自盡,還有一些也都受到嚴厲處罰。乾隆的聖旨還特別強調:「申明祖制,禁百日內剃髮,違者處斬。諭載入會典。」死的這位是皇后,而雍正是乾隆的父皇,他在禮制上肯定要更加嚴格、嚴厲得多。因此乾隆是決不可能在他父皇剛剛死去就封貴妃並讓她們準備省親大搞歡慶如此放肆地折騰的。

如果十六回是寫雍正的暴亡,和乾隆將從東宮移到主宮去當皇帝這樣一段史實,那麼,一,雍正當時死於圓明園,賈政陛見並去的「東宮」和賈母等要去謝恩的地方是紫禁城還是圓明園?二,在雍正「暴亡」的情況下,新帝登基只會立自己的一位妃子為皇后,而不會在此國喪期間冊封皇妃。這種時候夏太監怎麼會來「道喜」?「寧榮兩府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踴躍,個個面上皆有得意之狀,言笑鼎沸不絕。」國喪期間一個官宦之家竟然如此放肆,豈非死罪!從夏太監宣旨到皇帝決定讓妃子們回家省親,時間不長。如果雍正剛死,乾隆怎麼會作出這種決定?這種時候夏太監怎麼會來「道喜」?

所以小說中寫的內容與生活中的雍正死乾隆登基毫無關係,不可能是乾隆元年的事。賈政陛見的那位皇帝是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只不過沒有成為藝術形象而只是一個藝術符號而已,不能將他坐實為清代的哪個皇帝。這個小說中冊封貴妃的皇帝和賈政「陛見」的是同一個人,但是和賈政去東宮見的那位則是兩個不同的人。賈政先是陛見皇帝謝恩,後來去東宮是去見剛剛被冊封為貴妃的元春。賈政讓僕人回來通知賈母等都去謝恩——自然是向皇帝謝恩,但是通常只是到宮中的某個門外跪謝而已,由太監代領和稟報皇帝。如果能夠到皇宮正殿丹墀(台階)下跪謝,那就榮幸得不得了了。那麼貴妃元春怎麼會住在東宮呢?太子確實住在東宮,因此往往以東宮代表太子。但是住在東宮的不僅僅是太子,還可以有別人。何況雍正朝十三年根本就沒有宣佈誰為太子,所以住在東宮的不是太子。有的朝代,比如北魏,東宮除了太子住著外,還是保衛皇宮的大批禁軍駐紮的大營呢。

至於為什麼聽說夏太監要來降旨,賈府上下惶惶不安,其實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封建專制時代,皇帝派太監降旨,禍福難料。再說,曹雪芹寫得也很有分寸,「唬的賈赦賈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因為宣旨必須在正房大廳進行,而此時賈府正在大廳為賈政生辰大擺宴席,必須馬上迅速全部撤除,晚一點都是對皇帝的大不敬。而賈政走後,雖然「賈母等閤家人等皆惶惶不定」,但已經有夏太監的「滿面笑容」在前,所以只是不放心而已,是很正常的不安而已。

回《正解金陵十二釵》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