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兩出嬋娟
在寶玉的是多情的,他很容易愛上某個女孩兒,所謂觀花心切慕,無端動柔腸,有時甚至不必「觀」,也能動柔腸:一個從未謀面的傅秋芳,他都能對人家遐想遙愛;茗玉在劉姥姥的故事中,只是個早夭女孩兒,也能惹他牽掛,一片柔腸無處排遣,以至要去關愛她的朔像。
這樣多情的寶玉,一生中愛過多少女孩兒呀,然而對他的生命產生了重大影響的,應當是金陵十二釵中的「二金」與「二玉」,金陵十二釵有八人是寶玉族親,姐妹、嫂嫂和侄兒媳,這些人和寶玉是不會產生什麼瓜葛的(至於太虛幻境中隱寫了可卿與寶玉的曖昧關係,別當別論,在此只能討論明寫的),剩下的就是「二金」(有金鎖的寶姐姐和有金麒麟的雲兒)「二玉」(黛玉、妙玉)了,竊以為她們都在不同的時期與寶玉有著情感和婚姻的瓜葛。至於釵黛是前八十回已經頻頻提及的而且顯而易見的了,就不說她們,只說湘雲與妙玉吧。
先說湘雲,湘雲的判詞裡有「廝配的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之句,除了「神瑛侍者」轉世的寶玉,「仙郎」這個詞應該不是隨便用的,確指寶玉無疑,說她「廝配的」,也就是既成婚姻的意思,而後邊又說「終久是雲散高唐,水固湘江」,則又指最終別離之意了,她們應該是有過一段婚姻生活,不久又被迫分離了而已;再看書中也有伏線,湘雲正傳的回目就是「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眾所周知「白首雙星」指牛郎織女這一對被迫分離的夫妻,這樣明確地比喻,豈可能是泛泛之筆?而湘雲與寶玉離別後應當都是終身未婚了,寶玉或許另有原因,而湘雲的選擇應該是性格使然,她曾經滄海難為水。記的論壇中早有人談論過,電視劇設計讓湘雲淪為歌妓的情節是失敗的,也許改編者憑雲兒一句「也宜牆角也宜盆」就判斷她是個隨遇而安的人,覺得就可以讓她成為歌妓,其實錯了,隨遇而安不等於人盡可夫,細細想想,以湘雲的個性,她是不可能接受娼妓的生活的。做個很殘忍的假設:如果逼迫姑娘們去為妓,如果有人妥協的話,可能是鳳姐兒、迎春、和李紈,但湘雲絕不會。湘雲的個性是單純的,她骨子裡其實很深情也很剛烈,這樣的深情與剛烈,使的她離開夫君寶玉後終身未嫁。
再說妙玉,她的判詞裡有「又何須,王孫公子歎無緣」之句,竊以為判詞中凡提及「美玉」、「仙郎」、「公子」、「王孫」之類的詞,應當都是指寶玉,比如晴雯的「多情公子」、襲人的「誰知公子無緣」等,凡書中寫明與寶玉有瓜葛的人,判詞中都有這樣的字眼,而別人的就不會有--作者下筆真是謹慎。既說「無緣」,妙玉與寶玉自然也如寶黛一樣,只是個水月鏡花,未能成其夫婦,然而她篤定與寶玉產生了深厚情感,給寶玉的生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八十回前對於寶、妙之間的遙愛之心,已做了多處鋪墊,看那綠玉斗的茶杯、「遙扣芳辰」的貼,那樣一個好潔成癖的妙玉,把自己「平常用的」杯子讓寶玉用;看妙玉在中秋作的那首詩,才情實在諸芳之上,然而,全書她也只留詩一首,除了那貼「遙扣芳辰」外,她就沒讓別的文字傳入世間了--細想想,這些東西都是珍品呀,要是後來沒有了下文,簡直辜負這些東西,作者的「閒文」,一貫起著千里伏線的作用。妙玉因為什麼原因與寶玉無緣,如今不得而知,但看她判詞裡的「風塵骯髒違心願」、「無瑕白玉遭泥陷」,以及靖藏本中關於她的那句脂批:紅顏固不能屈從枯骨(據說排字順序有爭議,大體如此),應該可以大致想像她的結局。而對我來說,難以想像的是像她這樣的個性,到底是什麼原因能使她「違心願」地「屈從」於「遭泥陷」呢?莫不是因了寶玉麼?歎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