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水瀏楚雲菲——湘雲,半個少女賈母
在金陵名釵正冊中,湘雲雖然排在第四號,但是判詞只是暗示了湘雲少失怙恃、最終『水逝雲飛』的悲慘,而她的性格卻從『紅樓夢曲詞——樂中悲』裡看出,『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湘雲的個性,一如北方女孩的坦誠;這位枕霞舊友,在大觀園中活得坦誠可比『天地寬』,從容如湘江之水,『是其瀏矣』。
在紅中諸兒女裡,湘雲給人的印象是純雅、嬌憨、爽直、灑脫、率性、天真。正是看在湘雲 『與生俱來的胸無城府』上,黛玉就喜歡和她開玩笑,甚至達到奚落的地步。湘雲的愛說愛笑、敢怒敢言的天真直率很得賈母的喜歡,她每次來賈家都住在賈母那裡,在大觀園未建成之前,黛玉也是住在賈母那裡的,所以兩人接觸較多,互相瞭解對方的性格,都是愛說愛笑、敢怒敢言,只是黛玉『心機』重些,所以她們兩個經常打嘴仗。湘雲說話咬舌,又與寶玉要好,她和寶玉講話的時候,總是把「二哥哥」說成「愛哥哥」,湘雲的首次露面是在第二十回,當時黛玉正和寶玉鬧彆扭,湘雲的「愛哥哥」便招來黛玉的沒好氣的打趣,於是湘雲搬出寶釵來威脅黛玉,同時反唇相譏:「這一輩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著明兒得一個咬舌的林姐夫,時時刻刻你可聽『愛』『厄』去。阿彌陀佛,那才現在我眼裡!」氣得黛玉要追著『打』她。
湘雲雖然頑皮率性,但是她卻很尊敬那些對她很友愛的人,寶釵性情平和,處事行動穩重,對湘雲很是友善,湘雲對寶釵很尊敬,寶釵進賈府後,湘雲雖然說笑無拘無束,但內心對寶釵卻是保持著尊重。
湘雲聰明靈竅,才思敏捷,她第二次出場的時候,正趕上探春發起的詩社第一次活動剛剛結束,命作『詠海棠』,限十三元的「門」、「盆」、「魂」、「痕」、「昏」韻,湘雲一氣連做兩首,使『眾人看一句,驚訝一句,』於是被邀入社,詩社初名『海棠』。
湘雲的才思敏捷,放浪天真,使得她在後來的幾回中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第四十九回,瑞雪初霽,素裹銀裝,在蘆雪廣,湘雲雅興突至,牽來寶玉,炙鹿肉,燙燒酒。啖腥膻,品野味,天趣盎然。當聽到黛玉的打趣:「那裡找這一群花子去!罷了,罷了,今日蘆雪廣遭劫,生生被雲丫頭作踐了。我為蘆雪廣一大哭!」時,湘雲便故作『冷笑』回道:「你知道什麼!『是真名士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我們這會子腥膻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繡口。」聽了這話令人好不痛快,湘雲真是好不自在!那句『是真名士自風流』到現在不知道已被多少文學圈內人來引用!
第六十二回,賈府中的權人們不在家,正值寶玉、平兒、寶琴、岫煙四人生日,眾釵齊集,為他們慶壽,芍葯欄內,紅香圃中,好不熱鬧,湘雲等不得探春的『射覆』,便捋袖和寶玉猜拳,淋漓飲酒,行令時的那句『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那討桂花油。』堪稱《紅》中最俏皮的話語。在酣醉之際,湘雲便尋一方淨土,青石為床,落英為枕,花陰為帳,香夢沉酣於花叢之中,引來蜂碟頻撲。口中還『唧唧嘟嘟說:泉香而酒冽,玉盞盛來琥珀光,直飲到梅梢月上,醉扶歸,卻為宜會親友。』 湘雲好不愜意,好不灑脫,魏晉竹林之風、王微之的『乘興而來,興止而歸』之狀儼然重現。
第七十六回,中秋月明星稀之夜,笛韻悠悠,湘雲與黛玉信步「凹晶館」,對詩聯句,二人皆才思敏捷,而湘雲更是妙語連珠,一塊石子便投出 「寒塘渡鶴影」,詩情畫意,盡現其中;同時引出黛玉的『冷月葬花魂』的千古哀語。兩人的佳言妙句,引得高潔的妙語也詩興大發,完成了一首多絕排律詩《中秋夜大觀園即景聯句三十五韻》。
湘雲真是個放浪形骸,妙趣橫生,才華橫溢的才女!
從湘雲的身上,可以看到賈母在少女時代的一些端倪。賈母喜歡湘雲,喜歡湘雲的大說大笑,喜歡湘雲愛扮成公子的模樣,說明賈母和湘雲的心性很相通。賈母和湘雲,這兩代史家少女,體內流淌著同一祖先的血,她兩個都是天真的,爽直、灑脫而率性。或許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影響相對較多,或許是年老的緣故,賈母似乎沒有知識,賈母的愛好也和湘雲不同,甚至低俗些,賈母喜歡講笑話,自己也講,還命古板的賈政也講;賈母喜歡猜謎語,眾釵們作了詩之後,賈母便讓他們制些燈謎留待過年時猜;賈母喜歡看美景,劉姥姥來,便藉機會遊玩了一通大觀園,累得了一場病!賈母喜歡聽戲,卻不受戲的欺騙,於是有了著名的賈母『掰謊』;賈母更喜歡孫女孫子輩的人熱熱鬧鬧的說笑打趣,蘆雪廣眾釵詩社集會聯詩,那是雪後極冷的天氣,賈母不畏嚴寒,也來『湊熱鬧』,看了一下卻急著要去看惜春的畫,在回自己屋的路上看到寶琴在雪中佇立的美景,便要惜春將此景畫進去。賈母之所以也愛穩重平和的人,比如王夫人、寶釵,可能年老了,經歷多了,為大局著想的,但是賈母喜歡鳳姐、黛玉、湘雲等很能說笑而說笑卻很得體的人卻是事實。賈母的這些喜動不喜靜的性氣,愛說愛笑不愛緘口的脾氣,與她的侄孫女——湘雲有些相同的地方,所以可以從湘雲的身上看到賈母少女時代活潑的跡象,但是畢竟時代不同,兩人的生活條件不同,可以見得,賈母一生是很幸福的,少女時代有父母的呵護,婚後有丈夫的疼愛和尊重,老年又有兒孫輩的孝敬(雖然很多是表面上的不得已),但總起來是順順利利的,而湘雲則不一樣了,『襁褓之間父母違』,受著叔叔和嬸嬸的約束,在史家生活很鬱悶,只有到了大觀園,有了賈母——這位親姑奶奶的寵愛,才得以放縱,因而在賈家,湘雲的行為略帶點及時行樂的痕漬,所以湘雲顯得更加灑脫,更加放浪不羈。但是無論如何,賈母和湘雲性格脾氣上有些相似,說湘雲是『半個少女賈母』也不為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