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片雲何意傍琴台

五十七 片雲何意傍琴台

五十七 片雲何意傍琴台

紅樓夢憶

五十七 片雲何意傍琴台

   

劇組選景,在眉山三蘇詞拍賴大家花園宴客。因這齣戲中有柳湘蓮串戲,可謂戲中有戲,場面十分精彩。北昆顧鳳莉女士約好拍攝時要我一定去,我也極想去到眉山,瞻仰一下東坡學士的故鄉。可是遺憾的很,臨去眉山前一日,我因感冒發燒,情緒頹然,不得不回成都看病。三五日後,病好了。但眉山任務也已完成,大家都回到成都,我也不必再去眉山了。

第一次入川,來時只在成都住了一夜,便匆匆去了都江堰。這次未去成眉山,卻在成都住了幾天。對於這座仰慕已久的名城說,能逗留數日,也不虛此行了。

我住在撫琴台路民族飯店,這是僻處城西一隅的勝地。少陵詩云:「片雲何意傍琴台」。我居然在此作了幾天客,也是意想不到的機緣。似乎少陵此句,是為我所詠了。

住在這有古老地名的新式飯店中,如何想像那彈琴的司馬相如和美麗的卓文君呢?我簡直沒有去想。頭三天有熱度,幾乎沒有出房門。只因外出打針的關係,到對門王建墓散了散步。這是五代十國時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號「永陵」。王建以私鹽販子從軍,風雲際會。後來雄踞川蜀、並有漢中之地,作了皇帝,才修了這樣闊氣的墳。這墳墓在1942年被發掘出來,現在成了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我從來不參觀墳墓,總覺得這不是參觀遊覽的地方。不管是什麼十三陵,或是「秦俑」,都從無「雅興」去看。因而雖近鄰王建墓,也沒有買票去看墓道。只有一次,到王建墓前的陳列室中看了看。在陳列品中,我注意到王建的一條玉帶。這條玉帶是近五十年前出土的,為五代時的實物。用兩寸多闊、三、四分厚的皮革製成。皮革是幾層縫在一起,麻繩針腳十分細密。玉帶正面鑲有三大塊長方形羊脂玉,雕作龍蟋圖案,十分樸實渾厚。這做工不像明清以後的雕飾物那樣精工細緻,還保留有唐代博大的風格,讓人追想王建當年繫著這條玉帶時的模樣與派頭。

這天正是重陽第二天,秋光大好。院子裡陳列的盆菊,八分開放。偶然看到,目為之明,忽然興起強烈的季節感。因而想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一詩境也;「永陵散策處,偶見菊花開」。此又一詩境也。會心處常在「偶然」之間,可遇而不可求。

我過去收藏有成都「詩婢家」箋紙店的水印張大千折枝花卉詩箋全套,因抄家而遺失了。「詩婢家」店名是用鄭康成故事的出典。成都習慣起極典雅的店名,這是其中之一,現在還在。可惜我未去。在王建墓售品部看到也有箋紙,但印刷粗劣而價錢極高。張大千那樣用詩箋已難想像了。

回《紅樓夢憶》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