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 索橋情思
五十一 索橋情思
在二王廟拍攝十來天,工作是緊張的。早的時候,清晨6時就趕到現場;晚的時候,夜間十來點鐘還在現場。早晨遊人未到,晚間遊客已散,玉壘山下的二王廟靜攬到極點。走出廟門,都江邊日間熙熙攘攘的小攤販──賣涼粉的、賣抄手的、賣彌猴桃的、賣小玩藝的…… 都已帶著一天辛苦所獲收拾攤子回家休息去了;停車場上大客車、豪華旅遊車、雪亮的小轎車一輛也沒有了;那些南來北往的中外旅遊者都不知那裡去了。
然而,對我來說,這卻是最值得珍惜的時刻。漫步走上鐵索橋,走到兩節鐵索橋面間的橋墩上仁立,望著遠方的峨山那黑黝黝的朦朧影子,望著一川望不到頭、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鵝卵石,我突發聯想:同樣也是恆河沙數啊!低下頭來,凝視江面,只見帶著峨山太古積雪寒意的都江激浪,在橋下奔騰而過,嘩嘩作響。』在四周的寧靜中,江濤聲愈發大起來。此時此刻,被這樣一種氣氛包裹起來,不能不使人感到歲民匆匆,歷史無窮,太古渺茫,人生短促。
白天的鐵索橋上,十分熱鬧。走上去,晃晃悠悠的。第一次走這橋,真令人有些恐懼感呢。有兒個小演員膽子小,看了害怕,拉都拉不上去。這鐵索橋,最早是用竹索修建的,所以叫「索橋」,又名「繩橋」。《吳船錄》記「繩橋」云:
既謁謝子廟,倘佯三樓而返。將至青城,再度繩橋,每橋長百二十丈,分為五架。橋之廣,十二繩排連之。上布竹笆,港立大木數十於江沙中,輦石固其根。每數十木作一架,掛橋於半空。大風過之,掀舉幡然,大略如漁人曬網、染家晾彩帛之狀。又須捨輿疾步,從容則震掉不可立,同行皆共和。
現在過橋,其感覺仍如范成大所描繪的情況。不過這橋幾經興廢,早已非宋代舊物。它最早名「珠浦橋」,宋代改為「評事橋」。明末被毀,改用渡船。婦都江堰浪劇,渡船十分危險。清代嘉慶時,有塾師何先德夫婦,募集資金,重建索橋,以利行人安渡狂瀾,因名「安瀾橋」。俗名則叫「夫妻橋」,以紀念塾師夫妻。
今天的橋是近年重修的。改木樁架為水泥樁架,改竹索為鋼絲繩,自然更加堅固了。所幸修建者頭腦清楚,讓重修的鐵索橋仍保持了原來的風格。
站在索橋上,西望峨山,天晴時可見皚皚積雪。近處則是「都江堰魚嘴」,是主要的「分洪壩」,遠看像一條大魚,伏在江中,「魚頭」正對著奔騰而來的怒濤……
一天,和演惜春的胡澤紅同志在江邊鐵索橋獎觀賞。她拿著照相機,又想上橋拍張照,又不敢上去,還是被我拉了上去,請人用她的像機,代拍了一張合影。承她想的周全。記著送了我一張,現在還珍藏在我的像冊中。有時翻開看看,彷彿還聽到雪浪的濤聲……
回《紅樓夢憶》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