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後四十回」討論會
四十四 「後四十回」討論會
怡紅院第一階段的戲拍完之後,攝像機移到稻香村拍攝,主要拍小紅傳話的戲,事見原書第二十七回。稻香村按照曹雪芹描寫:應該是「忽見青山斜阻」、「一帶黃泥牆」、「幾百枝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分畦列畝,佳疏菜花,一望無際」等等。但北京大觀園的稻香村,以上這些,都未體現,顯得太單薄了。而且設計構思不明顯,未到院門,先在角上一個亭子,綠柱茅草頂,便有些不倫不類,莫名其妙。如在此建一井台,裝上誰護,茅亭低些,用帶樹皮的圓木作柱子,可能會好些。
這個「亭子」在電視「試才題對額」時,也出現了。按書中所寫,賈政在此還發了兩句議論。景物不能烘托劇情,似乎為作戲而說話,影響演員表演,太遺憾了。北京大觀園第一期工程中,以稻香村建築最不夠理想。過兩年,樹木長起來,風光可能好些,但僻處一隅,恐怕總難展現曹雪芹所描繪的意境。
劇組集中在稻香村拍戲時。我卻因另外的任務,離開了兩三天。一是連著開了兩天會,研究後四十回的劇本im是接待了幾位專家,參觀了拍戲的現場和大觀園;三是去了一天正定,看了「榮國府」的工程,回來還參加了一次來今雨軒招待日本客人的「紅樓宴」。
這裡先說幾句研究後四十口劇本會議情況。後四十回改編為電視劇本,是周嶺同志執筆的。沒有按照高雞所續四十回改編;而是根據前八十四種種暗示、「脂硯齋」批語、以及長期紅學研究的成果,另起爐灶,作了種種設想改編的。其突出的意圖,就是使「紅樓」故事的結局,成為一個徹底「好了」的悲劇。這當然是一個非常大膽而危險的嘗試,是要冒很大危險的。
早在半個多世紀前,俞平伯先生在《論續書底不可能》一文中就說過:「雖明知八十回是未完的書,高氏所續有些是錯了的,但決不希望取高鵲而代之。因為我如有『與君代興』的野心,就不兔自蹈前人底覆轍,我寧可刊行一部《紅樓夢辨》,決不敢草一頁《續紅樓》」。從俞先生的文章中,可知此事之難了。
但是續書是續書,改編電視是改編電視,二者自不能等同。周嶺兄在改編的紅樓電視中,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是大膽的,但又是有根據的、嚴肅認真的。當然是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接受,那是另外的問題。報上討論文章很多,是必然的。百家爭鳴嘛!
這次會議由總監製戴臨風同志、電視製作中心阮若琳主任主持,胡文彬、周雷、周嶺和我都參加了討論,對修改稿提了意見,爭論也不少。兩天會對劇組後來工作起了重要的鞏固作用。
回《紅樓夢憶》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