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高堆導江樓
五十二 高堆導江樓
站在鐵索橋上往東看,則是著名的「離堆」。當年李冰父子將玉壘山西南一角懸崖鑿斷,讓所份內江水從這一缺口流出,直注成都平原。《吳船錄》所謂「分江水一派入永康以至彭蜀,支流自朗以至成都」是也。最狹窄處水流湍急,浪花雪湧,便是有名的「寶瓶口」。「離堆」現為公園,建築物仍是道觀「伏龍觀」舊名。流傳神話:說李太守鎖孽龍於離堆之下。《吳船錄》記載,宋時伏龍觀有孫太古所畫李冰父子象。自然現在早已沒有了。
然而,近年出土的漢建寧元年(168)李冰父子不刻造像,現在卻陳列在伏龍觀裡。這是極為珍貴的漢提像,造型渾樸,藝術價值極高,和武梁石室風格近似。李冰為坐像,拱手袖中,面都笑容如掬。李冰之子石像,頭部已斷,現只剩齊肩以卞部份。但衣服細部花紋如新刻者。且雙手握鍬之姿態,極為生動。二王廟亦有新塑之李冰父子像。但全不講求歷史,如化裝之越劇演員,庸俗浮淺,無藝術價值可言,只能稍博道觀香火資罷了。
離堆下的南橋,風光極好。這南橋原是光緒時所建,現已毀。今天的南橋,為近年所建,十分雄偉。全橋建有樓根,飛簷畫棟,色彩鮮明。橋下激浪飛瀉,巨木順流而下,輕如一葉。在急浪邊,居然有釣魚的人,把魚線、魚鉤一併扔到急濤雪浪中,大是奇觀。但我沒有親眼看見釣上魚來。
橋頭有酒樓,名導江樓。是兩層樓飛簷古建築。簷前掛有大招牌,大宇寫「酒樓」、「茶樓」字樣,很是氣派。讓人看了,馬上聯想到「武松殺嫂」中的獅子樓,「李逢奪魚」中宋江、張順等人吃酒的洛陽江酒樓。我和幾位青年朋友,加上攝像霍康力、化妝歷敏、藍嵐三人,逛完離堆公園,隨意走過南橋,來到「導江樓」上喫茶。一面望著離堆上面的古木樓台、寶瓶口的都江激浪,一面望著南橋琉璃瓦頂的飛簷雄姿,頗有氣象萬千之感。平心而論,灌縣真是個好地方──只是馬路上太髒了。
南橋題詠甚多。名聯不少,現抄錄一付供讀者觀賞:
離堆開鑿以來,濺玉飛花。流不去秦時明月;長橋竣工而後,跨虹截浪,直視同漢代仙搓。
這次,我也有小詞留念,調寄一《減字木蘭花》。詞云:
導江樓上,茗話憑欄閒眺望;好夢秋惰,又聽南橋激浪聲。 離堆卷雪,萬木浮波如箭發;風月人問,遊客常思太守賢。
回《紅樓夢憶》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