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瑞一命歸陰(3)
賈瑞一命歸陰(3)
雖然是自己姐姐的喪禮,秦鍾心裡的悲哀之情,早被這熱熱鬧鬧的喪禮場面沖淡,心裡只想著智能的巧笑倩兮。這個晚上,大夥兒一歇息,他就到後面廚房找智能去,眼見四下無人,只有智能一個人在那裡洗碗,摟著她要親嘴。
智能急得跳腳,叫道: 「你這是做什麼?我可要叫人了。」秦鍾已向天借膽,堵了她的嘴說道: 「好妹妹,我已經急死了,你今天再不依著我,我就死在這裡給你看!」
智能聽他這麼一說,只是做個樣子推推他: 「你想怎麼樣,也得等我出了這牢坑再說呀……」秦鍾說,「我當然願意等你,但是,只怕現在……已經是遠水救不了近渴!」說完,一口氣把燈火吹熄了,趁著滿屋子的漆黑,將智能抱到炕上,解開她的衣褲。智能一邊兒怕,一邊兒肯,怕驚擾了別人,稍稍掙扎了一番,便依了他。
誰知道正在渾然忘我時,秦鍾背後出現了一隻手,將他牢牢按住,兩個人都動不了,嚇得魂飛魄散。不多久,那個人撲哧一聲笑了,原來是寶玉。秦鍾驚魂甫定,翻起身來,向寶玉抱怨: 「你這算什麼,太不夠意思!」
寶玉說: 「你要是有什麼不滿,我們就叫人來評評理。」這時,智能乘機逃走,留下兩人在那裡理論。到底是秦鍾理虧,陪笑道: 「好哥哥,你只要不告訴別人,我什麼都依你!」
秦鍾老大不情願地回到自己的被窩裡,心裡卻老惦念著智能和他未完的好事。次日一早,賈母和王夫人命令人來看寶玉,叫他沒事就回家,秦鍾唆使寶玉求鳳姐再留一天。寶玉自己也沒玩夠,哪裡肯馬上打道回府?鳳姐為了處理尼姑淨虛拜託的那件事,也同意再住一夜。
鳳姐這三千兩銀子賺得不難。她找了寧府的管家來旺處理,來旺找了個專門幫人家寫信的相公,假托賈璉之名,送到長安縣給節度使,不到兩天工夫,已經把事情擺平。果然在節度使的勸說下,守備家忍氣吞聲,同意金哥家退聘。但結果卻是重情義的姑娘張金哥得知退了前夫,悄悄上吊自殺,守備公子聽說金哥自縊,也投河而死。最後張家人財兩空,惟鳳姐獲利,三千兩銀子安然到手。自此以後,鳳姐嘗了甜頭,這一類的事,越做越上手了。
辦完喪事不久,就是賈政的壽辰。寧、榮二府人正聚集慶賀時,忽然看門的來報: 「六宮都太監夏老爺特來降旨!」賈府的人嚇得撤去了酒席,擺香案接旨。夏太監笑盈盈地宣佈,皇帝宣賈政入朝。因為不知底細,一家人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是好。賈母率眾子孫戰戰兢兢地等了許久,管家們才氣喘吁吁地衝進來,大喊: 「喜事!喜事!速請老太太率領太太們進宮謝恩!」
原來,寶玉的大姐元春,剛被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於是都按照品秩換上朝服,魚貫入朝,人人喜形於色。全家上下歡歡喜喜,卻只有寶玉一個人不開心。自從水月庵回來後,秦鍾便生了病,病未好時,秦鍾家裡又厄運加身: 智能私逃入城找秦鐘,被秦鐘的父親秦業發現,狠狠打了兒子一頓,將智能趕走,自己氣死了。秦鍾受了笞杖,又見老父被他氣死,病情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使得寶玉擔心不已。姐姐受封,就要回來省親,全家上下為了整修房舍忙成一片,他雖是個愛新鮮好玩的,卻一點也沒能解除他的愁悶。一個人日日發呆,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直到聽說黛玉就要回來,他才高興起來。
賈璉和黛玉一踏進賈府,寶玉聞聲趕忙迎接。看著黛玉,他的眼淚竟像斷線的珍珠—樣,嘩啦啦地掉了下來。哭完了,他又目不轉睛地打量黛玉,只覺得好些日子不見,黛玉越發標緻了。他喜滋滋地把北靜王送給他的寶貝念珠拿出來,要送給黛玉。
黛玉卻說: 「我才不要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東西!」
秦鐘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這一天,賈寶玉有了空,想去探望秦鐘,沒想到他的書僮茗煙來通報: 「秦相公……不中用了。」
寶玉聽了,以為茗煙騙他: 「前幾天看他還好好的,怎麼會不中用了?」
寶玉稟報賈母后,帶了李貴和茗煙,急急忙忙往秦府去。秦鍾已昏迷一整天,面如蠟色,呼吸微弱;寶玉一見了他,失聲痛哭。這一哭,秦鍾僅餘的一口氣也離開了軀殼,寶玉再怎麼也喚不回他的七魂六魄。
眾人忙著為貴妃省親蓋新園、訓練歌伎,寶玉日日傷懷,心裡悼念不已,根本不掛心家中諸事。
再傷心的事也會被時光沖淡。
不知不覺間,新園內的工程大部分都完工了,獨缺花柳亭園的匾額與對聯。賈政想來考考兒子的學問,趁天氣暖和,帶了賈府養的一些賓客逛新園,命令寶玉跟著,一起出主意。
賈政踏入正門,對這五間正門的式樣即讚賞不已。它的門窗上都是精心雕琢的新花樣,牆上不塗朱粉,設色清淡,下面是白石台階,左右是雪白粉牆,不落俗套。賈政素來喜歡淡雅,看了甚為歡喜。
開門進去,只見一座假山,擋在前頭。眾清客都稱讚這山擋得好。賈政也說: 「如果不是有座山擋著,一進來,一眼就把這園裡的東西收進眼簾,就無趣了。」山後正是一條羊腸小徑,賈政命令賈珍當前導,寶玉在身旁,彎彎曲曲地走出山口,抬頭忽然看見山上有面光滑的白石,想必是該留題的地方了。
賈政於是回頭看看眾賓客們,問: 「各位先生請看看,這裡題什麼字好?」一下子眾說紛紜,有說該題「疊翠」的,也有說應該題「錦嶂」,又有說該題「賽香爐」或「小終南」。不過,這些賓客也都是聰明人,深知賈政想借此試試寶玉的才氣,大多拿些俗套來敷衍,讓寶玉有機會在父親面前表現。
賈政對這些俗套並不滿意,於是問寶玉意見。寶玉說: 「這裡並非主要景致,不過是探景的路途而已,不如就用古人的句子為題,叫『曲徑通幽處』如何?」
賓客們聽了,紛紛讚美: 「妙極了,妙極了,公子果然有才情,不像我們這些死讀書的!」賈政心裡也十分滿意,嘴裡卻要大家不要誇獎寶玉,只說他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