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正確評價四大名著

應當正確評價四大名著

應當正確評價四大名著

紅樓消息

    緣起:

近來有少數人發表文章,對我國古典四大名著提出疑義,認為它們不是精華而是糟粕。

在一些較有影響的網站上,90%以上的讀者抨擊質疑以上看法

,有的學者也站出來反駁。

這裡,本報特邀請著名作家王蒙和李國文,文獻學家、南開大學前圖書館館長來新夏,明清小說史專家、南開大學教授陳洪來談談這個問題。

特邀嘉賓:

明清小說史專家、南開大學教授 陳洪

 

文獻學家、南開大學前圖書館館長 來新夏

 

著名作家 李國文

著名作家 王蒙

  不能持非此即彼的絕對化態度

記者:有一種觀點說,隨著今天社會文化的高度進步,應該用現代的眼光和意識來重新評價經典古籍。從這個基點出發,您認為應該怎樣評價四大名著?

王蒙 是偉大精華果實,但也含有糟粕。而且不僅中國的四大名著,外國的一些名著也一樣。

李國文:記得英國人有一種說法,他們寧可失去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亞。這種引以為傲的心情,是一種民族的自尊,也是一種對於本民族這份豐厚文化遺產的自豪。我對於老祖宗留下來用白話文寫成的四大名著,還包括不在其列的《金瓶梅》、《儒林外史》、《三言》、《二拍》等不朽作品,從來看作是中國文學史上能與今天聯繫起來的主脈。「五四」以後,文言文終結而出現的白話文,追本溯源,是延續著這條主脈發揚光大的。

來新夏:我認為對經典名著的看法,也就是對傳統文化的看法。對這一問題不能持非此即彼的絕對化態度。

  歷史上對四大名著的論爭

記者:聽說歷史上就有貶低四大名著的,請介紹一下當時爭論的情況。

王蒙 不僅有貶低的,而且有禁止的,四大名著都曾是禁書。就在《紅樓夢》上,薛寶釵也給林黛玉講過不可讀《西廂記》、《牡丹亭》之類的雜書的道理。

陳洪:細考究其過程,四本書得享大名,一半是「捧」出來的,一半是罵出來的,《水滸》、《紅樓》尤甚。

明中葉田汝成是「罵派」的早期代表,其《西湖遊覽志余》講:「(羅貫中)編撰小說數十種,而《水滸傳》敘宋江等事,奸盜脫騙機械甚詳,然變詐百端,壞人心術。」這種觀點在其後的百餘年間流傳很廣,在《續文獻通考》、《東西兩晉演義序》等不少著述中一遍遍地重複著。清乾隆十八年、十九年連續下旨查禁《水滸傳》,稱:「《水滸傳》以兇猛為好漢,以悖逆為奇能,跳梁漏網,懲創蔑如。實為教誘犯法之書也。」《三國演義》也曾遭出自名家的嚴厲批判。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西方文學觀念的影響,人們對小說空前重視起來,甚至把救亡圖強的希望寄托到小說身上。於是有了對舊小說空前高的評價,如稱「《水滸》一書純是社會主義」、「倡民主、民權」云云。但同時也有了完全相反的論調,把民孱國弱的責任歸結到《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身上,而其調門最高的是梁啟超的小說「有毒」論。

「通俗文學」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鑒

記者:在封建社會,小說作為俗文學的一種,是不能登上詩詞歌賦大雅之堂的。然而今天的小說,已經成為稱雄文壇的第一體裁,「通俗文學」為什麼能發展得這麼好?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鑒?

王蒙 恰恰因為它們不僅是某種思想某種意識形態的載體,而且是對於生活、對於人、對於情感的生動描繪。當然也有只要載體的三流文人,只知道是載體的二流批評家。其實我也早寫過《三國演義與前現代》的批評文字,但我並不因為《三國演義》的英雄觀與當代的觀點大相逕庭而抹殺這部小說。不准談糟粕,有點傻。發現了一點糟粕就否定,有點渾折騰。

陳洪:小說在文學四體中後來居上,原因很多,不只是雅俗孰勝孰敗的問題。比起雅俗因素,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西學東漸,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人的文學觀念和文藝批評的標準;另一個原因是社會生活的變化,這使人們感受生活的方式和對於文學活動的心理需求發生了變化,古典詩文之類的創作方式和審美趣味不能適應這種變化,便自然被擠到了邊緣的位置。

古代的小說不能簡單地稱之為「通俗文學」,如《紅樓夢》其實是雅俗文學結合部的作品,其內涵更多的是雅文學的結晶。今天的小說就更不能籠統稱為通俗文學了。至於四部(其實更多)古典小說被經典化,與俗文學、雅文學的消長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在揚棄中繼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記者:當前為什麼會有人質疑四大名著?

王蒙 首先是為了炒作吧,也迎合那種走火入魔的民族虛無主義。但這絲毫無損於四大名著。讀者對各種議論也應該逐漸善於應對。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化現象,我們的讀者肯定會變得更成熟,更善於選擇。

李國文:我想,作為讀者,對於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質疑,未為不可。但無端的否定一切,這就是唐人杜甫那首詩所指:「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所批判的對象了。老實說,古典名著都是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中,在深厚的文學積累上,精心創作出來的不朽之作,數百年來的顯赫存在,直到今天仍長盛不衰的事實,也不是隨便幾個人菲薄幾句,就能輕易否定掉的。其實,有這份刨祖墳的勇氣和力氣,還不如下工夫寫出超過老祖宗的作品,才是正經。

來新夏:我認為當前出現質疑四大名著的原因,主要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和所謂「全球化」思潮在作怪,也就是否定歷史文化存在的必要。其實這不是什麼新鮮東西,上世紀30年代曾有人提出過「西洋文化就是世界文化」,要求「全盤西化」。這是要削中國之足適西方之履的錯誤想法。近年來似乎有那麼一些人以「全球化」的牌子,在否認和排斥民族意識,我不贊成這種做法。

陳洪:我們反對用一些過分的話語來炒作嚴肅的話題,並不意味著反對重新闡釋經典古籍,相反,站在新的高度剖析文化遺產是學術研究的重要任務,也是建設新文化之必須。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在揚棄中傳承、發展的。承載文化精神的文本,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就不可避免地被不斷詮釋、不斷批判。而這種詮釋與批判,往往激活了經典文本的深層蘊含,使其具有了新的認識和審美價值。重要的是應該做好引導工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