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的酸筍
寶黛二人去薛姨媽家,姨媽拿出自家糟的鵝掌鴨信給他們下酒,再做酸筍雞皮湯,端上來,寶玉痛喝了兩碗,又吃了半碗碧梗粥。看了多遍紅樓,每每看到此處,就會對酸筍雞皮湯垂涎三尺。至於為什麼喝湯之餘不吃乾飯而要繼續喝流質的粥,倒沒有細想過,估計是寶玉腸胃不好,年紀輕輕,還比不上他祖母。賈母再喜歡野雞崽子湯,也不會用它下稀飯,而是另要了炸來吃,「鹹浸浸的,吃粥有味兒」。
我對吃興趣濃厚,卻一向孤陋寡聞。去年到了廣州,才見識了酸筍。第一次吃是在石牌,中午,妹妹帶我去吃桂林米粉,她熟門熟路,我亦步亦趨。進到店裡,幾乎想摀住鼻子,什麼味兒啊,這麼臭!妹妹安慰說,酸筍聞上去臭,吃起來香。聽上去跟臭豆腐似的。以前在成都,冬天的黃昏,好幾次在街邊吃現炸的臭豆腐,味道真不賴。等米粉上來,吃了兩口,既酸又辣,開胃之極。後來又在不同的地方吃了很多次桂林米粉,都要酸辣的,有時候嫌酸筍不夠,就加兩塊錢筍,再多估計就扛不住了,怕酸倒我那日漸老去的牙。
但是米粉裡的酸筍是炒制的,不作湯料用。
去年九月底去陽朔,在西街口那家「西街傳人」吃酸湯魚頭,吃了琵琶鴨,都是招牌菜。琵琶鴨印象不深,酸湯魚頭很好,酸鮮可口。吃了魚頭和酸筍,再有一碗沒一碗地盛湯喝。吃的時候不覺得,談笑間湯酒俱下。等回旅店的時候,顫巍巍的,胃裡是超量的酸湯和啤酒,如此縱容口腹,真是罪過。
這一餐,體味到了酸筍入湯的妙處。酸筍雞皮湯應該也是以清鮮取勝,富貴人家,雞湯天天備著,下點切成細絲的酸筍,再撒幾粒切得碎碎的香蔥。清簡爽利,寶玉還是識貨的。
臆測終究不令人放心,去網上查了查,找到西雙版納的一個地方特色菜———酸筍煮雞,據說是傣族同胞愛吃的。做法是將酸筍加水煮透,再把準備好的雞肉放入鍋裡同煮。隨後將辣椒、姜、蔥等作料放入油鍋裡炒出香味,再把酸筍雞汁倒入鍋裡回一下鍋。這樣的做法,酸辣爽口是跑不了的,只是辣椒下油鍋這些程序,明擺的江湖菜手段,寶哥哥那麼嬌弱的人,肯定是消受不了的。再說,這菜必定湯少肉多,沒清雅可言,只適合我等肉食動物,吃到高興處,把雞骨頭都嚼碎了,嚓,嚓,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