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偷看《紅樓夢》的小孩 揭秘劉心武
著名作家劉心武自去年起在《百家講壇》揭秘《紅樓夢》後,又一次引發了我國「紅學熱潮」的興起。身為作家的劉心武為什麼會走上研紅之路?《紅樓夢》對他的人生經歷有著怎樣的影響?面對大眾的追捧與「紅學界」的棒殺,他是如何應對?現實生活中,劉心武又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7月10日,《百家講壇》特別節目《揭秘劉心武》,將請出久違熒屏的劉心武,講述他的紅學人生。
老來出名的欣慰與遺憾
自從揭秘《紅樓夢》引起巨大社會反響後,劉心武覺得有一點自己還是感到挺欣慰的,「寫《班主任》時,我30多歲,現在我60多歲,應該退休了。可是你看,我還能介入社會,而且介入到這種程度,引起大爭議,讓年輕人都知道原來中國還有《紅樓夢》這麼有趣的書,讓我自己感到挺欣慰。」但是,劉心武也有感到不開心的地方,「我不太願意再拋頭露面,不太願意再成為社會的一個熱點。我到百貨商場,就有人說,你是不是講《紅樓夢》那個老頭啊?我就特別難為情。有一次,我到一家餐館去吃飯,大堂經理就過來了,『你是劉老師嗎?歡迎你。』我特不願意讓人知道,當時就說,『對不起,我不姓劉。』當時經理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了。」劉心武還笑言,有一次他去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簽名售書,看見有人背上貼著一個大紅心,寫「劉心武骨灰級粉絲」,「當時,我看了嚇一跳,什麼意思?是不是咒我呢?後來才知道,現在流行最鐵桿的叫『骨灰級』。另外還有一個寫著『我愛李宇春,更愛劉心武』,也讓我一愣,但這種我也得接受,因為人家支持你。」
「不應把研究模式凝固」
對劉心武的《紅樓夢》研究持不同意見者認為,他進行的原型研究,在歷史中找尋人物來跟小說中的人物作對比,使得他的整個研究帶有一種偵探小說的色彩,質疑他是在編故事,把他寫小說的才能用在了學術研究上。對此,劉心武表示,「我覺得現在所有《紅樓夢》研究者都遇到一個共同的困難,就是真實可靠的歷史記載的欠缺。包括曹芹究竟是不是《紅樓夢》的作者,最近就起碼出了兩本書。雖然我是站在《紅樓夢》的作者是曹芹的立場上,但是我很尊重人家的不同看法。在一個社會,對一個事物有多種多樣的看法供大家去選擇,這個社會不就是一個和諧社會嗎?」
背著父母「偷看」《紅樓夢》
劉心武回憶,他是在上小學的時候接觸到《紅樓夢》的,「當時,我發現父親睡覺用的枕頭特別高,好奇地掀開一看,結果就發現了《紅樓夢》。雖然不是線裝的,但是印刷的年代非常古老,裡面還有繡像。」這部舊書,一下子就吸引了小劉心武的全部注意,「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就向父親要求,讓我看看行嗎?但是父母覺得我還太小,不提倡我看。」可對於《紅樓夢》的渴望,還是讓他忘記了父母的「禁令」,偷偷從枕頭底下拿出來看,「父母發現後,也沒有說我,當時,我大概12歲。」
那時候的劉心武最喜歡看《紅樓夢》中打架、鬧學堂的片段。他笑言,「那時,我在學校裡一直比較內向,是肢體語言比較少的人。我讀這些片段,就覺得書裡的人替我發洩了。」劉心武坦言,一直到青年時期,他才漸漸感悟到《紅樓夢》的味道,「差不多是文化大革命後期。我讀《紅樓夢》開始有了自己的心得,那種人生的滄桑感出來了。過去讀,比如書中人物林紅玉(小紅)說,『千里搭長棚,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根本不為所動。可是那個時候,在我經歷了很多事情以後,我開始讀出書中的味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