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與《紅樓夢》的詩化意蘊

王維與《紅樓夢》的詩化意蘊

王維與《紅樓夢》的詩化意蘊

紅樓典藏

 光明日報文章:王維與《紅樓夢》的詩化意蘊。盛唐詩人王維全面的藝術造詣使之對後世詩學以及藝術理論形成了很大的籠罩力。《紅樓夢》的文本較為充分地反映出王維對後世的強大而深遠的影響力。對渾融蘊藉、興象玲瓏詩美和高度情景交融藝術的繼承和發展,是促使《紅樓夢》「詩化」藝術形成的重要因素。

曹雪芹通過《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香菱學詩的情節,明確標舉王維詩歌。黛玉要香菱首先讀《王摩詰全集》,而不是李白、杜甫的作品,並且要求香菱「細心揣摩透熟了」,比對李杜的詩歌所作的「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體現出曹雪芹對王維詩歌的格外重視。俞平伯先生認為「黛玉跟香菱談詩,不妨視為悼紅軒的詩話。」而香菱對於王維詩歌體會入微,得其神妙的鑒賞,實際上就是曹雪芹對王維詩歌的品賞之見,香菱對王維詩歌發表的那番精微的鑒賞,已多為後人論王維詩歌寫景如畫,精於煉字藝術時所引用。

《紅摟夢》中的大量詩文曲賦多有對王維詩歌字句、意象到立意的襲用和借鑒,可見出作者對王維詩歌的熟悉和欣賞。《紅樓夢》中的各種描寫景致的文字,多通過對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句和詩意的借鑒和化用,來營造一種寧靜幽美、清雅如畫的境界。如賈寶玉所作《蘅芷清芬》「輕煙迷曲徑,冷翠濕衣裳」(第十八回)一聯,取意於王維《山中》「山路原無雨,空翠濕人衣」。而《贊會芳園》中「石中清流激湍,籬落飄香。樹頭紅葉翩翩,疏林如畫」(第十一回)幾句,則頗有《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的如畫意境。賈寶玉所作藕香榭對聯上句「芙蓉影破歸蘭槳」(第三十八回)以動寫靜,顯然源自王維《山居秋暝》中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一聯的特殊寫法。第五十回《蘆雪庭即景聯句》中,李紈的詠雪詩句「寒山已失翠」,翻用了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詩中「寒山轉蒼翠」。第七十六回《中秋夜大觀園即景聯句》中的「振林千樹鳥,啼谷一聲猿」的妙對,也受了王維《送梓州李使君》「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意境的啟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