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與池州的淵源 曹雪芹心中永遠的痛
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幾十年來考證研究曹雪芹的身世,獲得獨到的發現,著述甚豐,成就斐然,被學術界譽之為「曹學」。在其近作《文采風流第一人:曹雪芹傳》中(本文凡有關曹雪芹家世及引文材料,除註明者外,皆依據此書),就披露了曹雪芹先祖在安徽池州的活動:「……祖上留下的老譜,從彬公在江南池州命次子琮,整修了十八帙宗譜,記載了天下分居的曹氏源流。卷端有宗名賢題記纍纍,卻有八個字最好,道是『詩禮傳家,簪纓繼也』。……這八個字,北宋序者樊若水提出,南宋序者尹用了同樣的措詞。」並說:「誰知,日後他竟將此語寫進了他的書中。」
這一活動,為曹雪芹的家世提供了確鑿的根據,使他後來創作《紅樓夢》,有了一種構想的憑借,當作了賈府的背景材料和男主人翁賈寶玉的身世淵源。從這一點看,曹雪芹和《紅樓夢》就與池州有了天然的割棄不了的聯繫。能不憶江南,美麗的江南,是曹雪芹心中永遠的痛。從上述可知,曹雪芹的先祖曾在江南池州寓居生活過,並整修了記述曹氏源流的宗室家譜。曹雪芹,包括後人,正是根據這部視傳老譜,知道了曹氏不同凡響的家世承傳。同是在這部譜諜的卷首,有兩宋名人賢達的序文題記,其中「詩禮傳家,簪纓繼也」這八個字,精當地概括了曹氏家族綿沿不衰的歷史輝煌和傳家繼世之本。「日後」,曹雪芹將它直接入了《紅樓夢》。誠然,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一部虛構的文學作品,但它揉進了曹雪芹的家世背景和遭遇經歷,也屬不爭的事實。而曹氏這一支的家系來歷均載於池州老譜,只不過,他寫書的「日後」,已是七百多年以後,佔用它的卻是賈寶玉的賈氏家族了。
由此可見,目前,雖然無史料證實曹雪芹到過池州,但是他先祖在池州整修家譜,並由此引出盛讚其家系祖風的序文題詞,卻讓他感歎難忘,銘記於懷。然而,除了江南池州,更叫他刻骨銘心的,則是曾祖曹璽、祖父曹寅和父輩曹曹,一家三代四人在織造任上居住過的江南江寧(今江蘇南京),它承載過曹家在清康熙一朝「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般的盛況,也種下了曹家隨後在清雍正一朝陷於滅頂之災的禍因。貪困屈辱隨之而來,「秦淮舊夢」不堪回首。窮愁潦倒的生活,大起大落的人生命運,促使曹雪芹聯繫家門的興衰,冷峻地思考現實,激情縈胸,奮筆寄言。這才是他傾注畢生心血寫作大書奇書《紅樓夢》的真正動機。池州老譜的作用,僅是曹雪芹移花接木佐以生根的一方沃土。即便如此,《紅樓夢》與池州的瓜葛淵源,也顯得非同尋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