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會將論證「丫鬟著書」說
「《紅樓夢》曹雪芹的戀人所著?」續紅學專家軒中午否定王喜山觀點,但表示將請更多的學者予以研究
新聞回放:遼源老人王喜山,歷經25年研究,發現《紅樓夢》的作者另有其人,認為作者應該是曹雪芹的丫鬟、後來成為曹雪芹戀人的薛香玉,此後經過曹雪芹整理、批注和加工成書。而且,老人還解讀出,書中詳細記錄了清朝雍正皇帝死時的無頭之謎。目前,老人已經將自己的研究寫成了100萬字的書稿,暫定名為《解曹薛情盟——雍正無頭之謎》。
本報訊(記者苗穎)昨日,在記者撮合下,王喜山老人與紅學界專家、我省紅學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軒中午進行了對話,雙方在觀點上發生了激烈碰撞。我省紅學研究代表人物之一的軒中午是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吉林省紅樓夢學會副秘書長,他對王喜山的研究結論持完全否定的態度。「丫鬟著書」一說早就遭反對
報道刊發後,記者聯繫中國紅樓夢學會,想瞭解這位老人對紅樓夢另類解讀的價值。昨日下午,記者聯繫到了軒中午。軒中午開門見山地否定了王喜山的結論,據其介紹,上世紀90年代,有人就曾在《紅樓解夢》一書中闡述過「丫鬟著書」類似的觀點,但是該書認為《紅樓夢》作者為「竺香玉」,這一觀點遭到學術界一致反對,王喜山的結論大致與其相似。而王喜山的研究就是以此為基礎,這就使王喜山的研究很難被紅學界接受。「拆字、諧音」被認為不科學
軒中午還提到了王喜山所用的拆字、諧音等研究方法,據其介紹,這是研究者早在蔡元培之前所用的方法,被稱為「索隱」法,那時反滿情緒非常強烈,甚至認為「紅」為赤,就是在影射朱明王朝。但是到胡適的《〈紅樓夢〉新證》出版後,其引入的辯證的「實證法」成為「新紅學」的創始,使研究走上了科學的軌道,此後,因為「索隱」法的不科學而被學術界排斥。
軒中午表示,曹雪芹寫書時確實有意用「諧音」表達,如「原應歎息」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諧音,這是寫作的一種技巧,但是,如果把所有的字都按照這樣的方法拆分,那就失去了文學本身的意義。然而,王喜山老人堅決認為,自己的研究是從《紅樓夢》本身出發,不受外界干擾。一本「紅學」新著將問世
記者瞭解到,最近,軒中午撰寫的一本引起中國紅樓夢學會重視的學術研究專著將付梓。該專著對原著第五十三回出現的烏進孝的住址進行研究,有些人曾經認為,烏進孝來自「黑山莊」,理由是烏即黑。但是軒中午認為,應該根據烏進孝帶領323輛大車用了1個月零2天到達賈府,以及繳納的物資進行研究。軒中午找到當年吉林將軍每年向清宮進貢的貢品名目表,史料記載的從吉林到北京傳遞文件時間為29天,兩相對照,無論從行程還是貢品來源都可以確定,烏進孝來自吉林。
最終,軒中午表示,可以把王喜山的觀點拿到紅學會的會議上討論,屆時邀請眾多學者再做研究。 新聞編輯: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