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讚美女性
紅樓夢之奇,在於出世之後令所有文人墨客都歎而觀止,她像茫茫草原之中突立的孤峰,滔滔流水之上跳躍的獨波,使她同期的作品都暗淡失色,正因為她的奇, 也使她最有爭議,今天我們讀解起來還是一頭霧水,各執一詞。不過,此書只是著意於閨中,故敘閨中之事切,略涉於外事者則簡,不得謂其不均也。作者所寫的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癡,或小才微善,亦無班姑蔡女之德能。但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推了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故欲使閨閣傳昭,也就是要讚美她們,這一點大概無人疑議,書中女性性格不同,貌美的個個可愛,將讚美的女性又概括為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側面,用詼諧的筆調描敘一朵朵鮮花怎樣從綻放到衰敗,令人無限的感歎和遐思。不談今天的擁釵、擁黛、擁湘派,就說其後的皇室中人慈禧太后都對紅樓夢愛不釋手,常常以賈母自喻,說明其描寫的人物果真細膩、真實、感人。而對男性的描寫,作者則用辛辣的筆觸,就連有自身影子的寶玉,也毫不留情地進行了剝離,誰也不值得我們欣賞,更沒有人會以其中的人物自居。為什麼有這種情況呢?按我個人的理解在這裡做些淺析。
一、如何讚美女性的
描述青年女性之美,寫閨房則極其雍肅也,而艷冶已滿紙矣;狀閥閱則極其豐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作者用極其簡練的描述慨括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紅樓夢》中還有不少苗條美女,「虞美人」代表就是林黛玉。書中很少直接描寫她有多麼清瘦,多是通過與她相貌身材相似的其他人物來折射。比如與她外貌相似的丫環晴雯,就是「削肩膀,水蛇腰」。這樣顯得秀頸頎長,避免了寬肩鎖骨,顯得文弱優雅,所以被認為是一等美人的表徵。尤三姐在跟賈珍兄弟喝酒時,「大紅襖子半掩半開,露著蔥綠抹胸」和「一痕雪脯」!突顯令人垂涎的一面。比如說「削肩細腰,長挑身材」的探春;「蜂腰猿背,鶴勢螂形」的湘雲等,但她們是瘦而不弱,健康昂揚,正是現代人最為欣賞的美人。此外還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的王熙鳳,是體形偏瘦但富於性感的成熟美人。丫環中的瘦美人還有「細挑身材」的花襲人,「細巧身材」的林紅玉,「蜂腰削背」的鴛鴦乃至「生得單弱」的秋紋等等。「燕瘦環肥」,體態丰韻的美女已不是我們現代的審美標準了,因為胖本身就給人以不夠輕盈的印象,能入美人之列的往往都是貨真價實的,有一個艷冠群芳的薛寶釵就確實令人難以忘懷,她生得「肌骨盈潤,舉止嫻雅」。曹雪芹僅用了八個字,就把一個珠圓玉潤雍容富態的胖美人描繪得躍然紙上。還有雍容華貴的元春、神秘末測的妙玉,雖不明顯,也是這種類型的美麗。
詩人形容王昭君的美麗時說「意態由來畫不成」,就是說女人的氣質與風情。氣質是女人最重要的化妝品,這樣的人動起來就是俯仰百變,難描難畫。這就是氣質的作用。
「寶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寶琴是大觀園裡最美的女孩,連她艷冠群芳的寶姐姐都比不上,她的美貌被賈母視為寶玉媳婦的第一人選,可是她也有氣質上的缺陷,雖然見多識廣才華出眾,但內心世界並沒有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個美麗但幼稚天真的小妹妹,缺少幽怨的淒美。
「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香菱是身世淒苦,惹人憐愛,讓人忍不住要去撫平她的心靈創傷。這是她的「幽」,是寶琴這樣養尊處優的闊小姐所不具備的。而「文」此處是指古人對女子 「悠閒貞靜」的氣質要求。通常只有累世富貴的大家閨秀才能養成悠閒從容的斯文氣質,幼經離亂隨遇而安的香菱不可能有這樣的鎮定自若氣派,這是她氣質上的一個缺陷。也是多數丫環所共有的缺陷。
「寶釵有其艷而不能得其嬌」:出身富貴的薛寶釵更具有雍容華貴端莊文雅的大家閨秀氣質,這樣的氣質是不可模仿的,而且她的容貌也是艷麗無比的,但寶釵太過端雅圓滑,老端著淑女的架子,令人難以琢磨,失去了少女的天真嫵媚。所以賈母雖然很欣賞她,但並不特別疼愛,黛玉珮服她的學問和美麗,卻也懷疑她虛偽藏奸。襲人在人前的氣質與寶釵頗為相似,被晴雯譏為「道學」,被賈母稱作「沒嘴葫蘆」,卻給王夫人留下了識大體的印象。但她很聰明,在人前是端莊乖巧的氣質,私下在寶玉跟前則表現得溫柔嬌俏,更接近於可卿的性感氣質。
「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比起寶釵那冷美人似的端莊,秦可卿的性感嫵媚顯然更討異性的喜歡。天生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做人極為成功。但她「擅風情,秉月貌」,這也許是她的嫵媚風情外溢招來的禍端,這也是多數美女難以把握的魅力與自重之間的平衡。過分有魅力的女人往往缺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秀逸冷傲的風骨。與之氣質相似的還有尤二姐,嫵媚溫柔之中帶點輕浮。
「鳳姐有其麗而不能得其雅」:鳳姐也是「神妃仙子」一般的美人,為人又聰明潑辣,經常打扮得俏麗多姿,惹人喜愛。然而她有著致命的弱點就是沒文化,顯得俗氣,這樣的女人再美麗也不能進入一流美人的行列,因為她不夠風雅,丫環中與之氣質相似的還有晴雯司棋寶蟾等人,在古代士大夫嚴格的審美眼光中,這種女人雖可愛,但難登大雅之堂。
「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要說雅致,三姑娘探春可稱是風雅典型。她不但漂亮有文化,愛詩詞擅書法能持家,更有著不甘受人欺侮的烈火般個性。人家說她像玫瑰花,又紅又香又多刺,確實是這樣。《紅樓夢》中與之個性相似的還有鴛鴦,另外還有金釧和尤三姐。不過後兩者比探春更多些嫵媚與風情。探春雖「香」卻有些俗氣,比如見了賴家的花園能賺錢就開始琢磨算計起大觀園的收入來,連寶釵都看出了她的利慾熏心,另外探春也過分要強,處處希望擺脫自己的生母,只認王夫人為自己的母親,名利心和等級觀念太強的女孩,失去了本身應有的清純。
「湘雲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韻」:湘雲比起探春來要清純得多,雖然也經歷過不幸,卻依然擁有活潑樂觀的性格。她健康俊美,瀟灑昂揚,而且雅擅詩詞,但在心理上比較晚熟,情竇未開,不解風情,也沒有什麼深刻的思想和淒美的幽怨,所以就少了些許成熟性感的韻味。
真正在氣質上最符合古代士大夫審美觀念的還是女主角林黛玉,以上女子的氣質缺陷她都沒有,她不但有柔弱的體態,還有著柔弱的氣質,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在古代文人眼中,這正是性感的極致!她在相貌上不見得是最美的,才華上也沒到無人可及的地步,才幹能力和處世技巧也不是最佳,甚至還有不少惹人厭的缺點,比如刻薄小性子,講話尖酸傷人,愛挑剔愛賣弄才華等等。她不是個寬厚的好姐妹、賢良的好媳婦,甚至不是個聽話的好孩子,但她絕對是個魅力無可匹敵的好情人。寶玉作為大觀園唯一的男主角,可挑揀的女子甚多,卻偏偏覺得」遠近閨英閨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除了「情人眼裡出西施」和「木石前盟姻緣天定」這兩種解釋外,黛玉在意態氣質上與眾不同的性感可愛是造成她獨一無二魅力的重要原因。
僅僅表現美麗,作者的寫作技法十分高超,用當時比較少見的烘雲托月,背面傅粉,千皴萬染諸奇手法,這是國畫常用的技巧,竟然熟練地用入文學作品中來,透過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著筆刻畫了中國傳統社會的眾生百態,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審美價值,對延綿數千年的華夏文明特徵的揭示,讓讀者更多地反思和啟迪。紅樓夢作者先是把她們進行對比、對立來刻畫其美感,並不需說誰最完美,但讀者心中卻有各自的完美形象,這還不夠,又用鮮花將主要人物進行比附。寶釵是牡丹花,黛玉是芙蓉花,湘雲是蘭花,妙玉是梅花,元春是杏花,探春是玫瑰花,風姐是芍葯花,李紈是梨花,寶琴是桂花,襲人是桃花,晴雯也是荷花(應該是海棠花),云云等等,基本上美女都有鮮花可比,拋開詩人的成見,拋開人們的各種隱喻,僅僅就花而言,牡丹群芳之首的花中之王,無疑是最美麗的,它艷而不俗,色澤華美,富貴高雅。蘭花顯得寒酸,梅花顯得小氣,荷花顯得孤僻,在作者心中芙蓉花又是最高雅的,實際上是「三生石畔」裡的仙草,就不能再談誰比誰遜色了。
再說她們的才情,也是用同樣的手法,雖然不見美女們有多大的政治抱負,也沒見拜過哪位高師,但其才華橫溢,令世人自歎不如,棋琴書畫是樣樣精通,而且各有各的高招,在寶釵、黛玉、湘雲還沒完全比出詩詞的高低之時,又冒出妙玉這個世外高手,她的敏捷和高雅立刻讓湘黛二人稱師,就不用直接說元春還會有多高超了,可見這些聰明伶俐,令人目不暇接的美女都集中在大觀園裡了,同時也讓讀者領教了作者的奇思妙想。
作者並沒有滿足,他的創作如金線織錦,繪晨光彩霞,幾令讀者心蕩神怡,再次強調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將文學思想以現實主義和爛漫主義相結合,讓人既感到真實、殘酷,又覺得虛幻、美好,如夢如醉。他把人物及場景再進行拔高。在太虛幻境中警幻仙姑唱到: 「應慚西子,實愧王嬙。奇矣哉,生於孰地,來自何方,信矣乎,瑤池不二,紫府無雙」,將賈府冠名是「紅樓」,在這裡又說是「紫府」,就是大紅大紫的紫禁城,另外,作者還在書中多次提到象趙飛燕、楊玉環、王昭君、西施、虞姬、紅拂、綠珠等等的人物,這些人物有著特別的背景,有著很強的影射效果。讓讀者產生無限遐思。作者還有一怪招,用了當時流行的「推背圖」,將人物的命運先行展示,使讀者對人生的價值有更新的感歎,進一步灌輸作者要宣傳的主題。我們明顯的感覺到寶釵與元春有楊玉環的影子,探春有王昭君的影子,就舉一個實例吧!趙飛燕是漢成帝劉驁的第二任皇后,她妖冶冷艷,舞技絕妙,開始為激起成帝征服之心,欲擒故縱,一連拒絕成帝三夜召幸。後受成帝專寵近十年,權傾後宮,雖得專寵,但從未懷孕,她們害怕別的嬪妃懷孕生子,威脅後位,就瘋狂地摧殘宮人。宮女曹宮生一男孩,竟被逼死,成帝死後六年,大司馬王莽以趙飛燕殺害皇子之罪,迫其自盡。而王熙鳳誘賈瑞墮落如飛燕誘惑成帝,害尤二姐和秋桐與飛燕害宮女是如出一轍,榮府當家,協理寧府,亦如飛燕權傾後宮,王熙鳳也就有趙飛燕的影子。因此,我們看到的這些人物,是作者從歷史的長河裡捨取精華,概括出來的多層面華夏女性,展現她們的優劣性、生死觀、審美觀、價值觀。對其描述和讚美女性的意義要有更完整的理解。
二、為何讚美女性
說「紅顏薄命」那是對女性不幸命運的一種哀歎,說「紅顏禍水」則是傳統思想對女性的一種共同評價,後一種說法更是歷史學家記史時的思維方式,魯迅有一著名的諷刺評論就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翻開我們的史書,又有幾個人真的去讚美女性,特別是讚美一群女性的呢?沒有!筆者在同紅迷討論這個問題時,也有很多人是贊同的,子曰「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聖人引得其後人從不把女性當人看,讚美個別女性,那是說她的美,是將其當玩物在欣賞,是「食色性也」,從女性的角度分析,不管是漢人還是滿人,只要是男人,那以前就不可能真正從心底發出讚美女性的呼聲,紅樓夢作者也許是個獨例?所以,我們在討論這個話題時,很多人沒有考慮過,認真想起來就難煞紅迷了。這就不得不要分析作者是誰了,只有分析作者的創作動機,才能清楚說明原因,而問題就更大了。為了簡便起見,這裡就不嚴格論證了,簡要地說說我的觀點。
第一、紅樓夢作者應該是多代人的。筆者就紅樓夢之前有底本作過論述,只是再補充幾點。我們不要隨便認定古人造假,那時現在人的習慣,但有人因為想掩飾及認識錯誤產生的證據是另外。紅樓夢的寫作思想的凌亂、故事情節相對混亂,說明了這個問題。曹雪芹自己也承認他是在增刪,那是事實。作者有意將年代、地點、人物虛化也不能說就沒有這方面的因素,如果說曹雪芹膽小,我是不贊同的,就連現代人並不清楚那段歷史的人都隱隱感覺到有影射,那當時的權貴就是那麼傻嗎?作者何必要將大觀園及相關人物提高到最上層呢?如果說他膽大,他死後朋友們(脂評者)要出書了為何還不敢說出真相?明明是全本為何只拿出半本來?太多的可疑之處了。再者,在高鶚續書之前,該書是傳抄本,脂硯齋多次作評,多達六評,那麼每改一次,作者還要將評論同時也抄一次,再加上其他評論者,且這些人並不是一直在一起,否則,怎麼叫「四評」呢?作者書都沒寫完,評論怎麼還完整些呢?他們應該是共同創作,而且有一個底本是參考。更有意思的是瑤華、永忠、明義、裕瑞、敦敏等人對《紅樓夢》的批語、文章和詩也是在出書之前的,看到的是全本,明義是見到書沒見過作者的,那他和作者的關係不能算親密吧!為何能有這種機會呢?
我們談談後四十回,高鶚續書時說的很清楚,是收集整理出來的,有人說他是奉乾隆旨意續的,那真是笑話。有趣的是雖然續書思想和水平不能同日而語,但還是目前較理想的續書,連電腦都分辨不出,高鶚也不是傻子,他應該是有分辨力的,至少他是相信是曹的手稿的,除了沒收集完整的部分是親自動筆外,也沒必要將問題搞複雜化。更奇怪的是《金玉緣》和續書內容有如此的相似,《金玉緣》是當時或後來的偽書嗎?又不大可能。它內容更真實可信,但文筆差得多,寫書人是不會明明知道有比自己寫得好的成書,再厚臉去比拚的,應該是先期草本。從紅樓夢描寫的時間看,好多明顯有改朝換代年代背景,《金玉緣》更是寫明了時間的,就更能證明確實有底本的。
第二、紅樓夢作者應該有女性參與。書中的人物刻畫是那樣細膩,給人以活龍活現的真實感,沒有一定的生活閱歷,沒有超人的洞察力,是寫不出這樣有影響的宏著來的。如很多爭峰相對的對白和心理刻畫對男性作家來說,還是相當困難的,該書以前基本沒有這種表現方式,戲曲也沒這樣仔細,又只有女性有這一強項,也只有女性才能這麼注意同類,只有女性參與才可能真心讚美女性。有趣的是,作者大概嫌讚美的女性還不夠全面,又加上了林四娘,這個人物形象是不好寫進大觀圓中的,就另外寫詩讚美她。有人說是夫妻合著,也是不合情理的,因為作者把最陰暗的一面都寫出來了,他愛黛玉這麼深,其妻子能受得了嗎?
土默熱先生的「寫妓女的《紅樓夢》與寫愛情的《石頭記》」一文論證了書中的女性很多行為和詩詞明顯和人物不符合,書中的「紅樓二尤」,是典型的妓女形象,二姐吐滿嘴食物渣子賈蓉來舔食,三姐對著賈珍賈璉兄弟穿著暴露、舉止粗野並粗口漫罵,都是地道的低級妓女行為,任何良家婦女,即使是放蕩的良家婦女,也是不可能做出如此粗野低俗的舉動的。書中那些舉止文雅的貴族「女兒」,身上也不時流露出妓女生活的蛛絲馬跡。清代著名的大詩人袁枚,在他的《隨園詩話》中,明確記載了明我齋(明義)所看到的那本《紅樓夢》,書中「某校書尤艷」。這些是有說服力的。
那麼以柳如是與陳子龍的「木石前盟」及與錢謙益的「金玉良緣」為主線,以「四大家族」、「真假太子」、「三春四艷」、「阮大鉞」等為背景,創作的一部小說(也可能是傳奇體裁)。當時的設計是以「神瑛絳珠」還淚的神話系統作故事緣起,用「絳珠還淚」淚盡而逝作故事結束,中間展示出南明小王朝爾諛我詐、紙迷金醉、英雄氣短、兒女情多的廣闊社會場面。以柳如是或者其熟悉她的生活背景的朋友是有這樣的能力和水平的,也是有寫作條件的。
然而,高鶚是在北京找到的手稿,又怎麼解釋呢?應該說前面寫好的書,傳抄面很窄,通過名妓帶到北京是很正常的事情,曹雪芹得到這部抄本,也許確實不知道作者是誰,脂評中就有好幾處說到這個問題,來了一個知情的「客」,以為是「石頭」再世,還想到青埂峰找「石頭」。說明他不是原著,但發現自己有如此相近的坎坷,不惜花十年精力,將自己的家世再次溶入,就形成了今天這樣的局面,既像醒世勸人的說理,又像花前月下的情文,還像憤世嫉俗的記史。成為紅迷心中各自的紅樓。如果我們把作者分為幾個階段,從內容中分析,第一次寫作應該是在1680年左右,再次增加材料估計是在1710年左右,後來就是曹雪芹時期。再談不同時期作者要宣傳的主題又各不相同,就能合情合理的解釋各種古怪現象了,也許讚美女性並不需要什麼理由,作者具體是誰問題也不是大多數人所真正關心的,但紅樓夢的藝術思想卻是我們永遠研究的話題。
石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