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何開卷讀紅樓?

緣何開卷讀紅樓?

緣何開卷讀紅樓?

紅學研究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癡,

誰解其中味?

那時年幼,懵懂之間只記住了這幾句,再就是林妹妹流不盡的眼淚了。隱隱地彷彿能感受到作者賦予紅樓的悲哀和巨著之中蘊藏著的生命內涵。可惜,那時候什麼也不懂。應該說,初讀《紅樓夢》不過是被其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寶黛之間的愛情是婦孺皆知的,特別是黛玉葬花和焚稿的淒慘深深印刻在我腦海之中。於是,便想方設法在學習的空檔裡偷偷讀起了紅樓。

這一讀,如走馬觀花,且花未賞盡,馬便失蹄。當年,我只是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喜歡看些亂糟糟的書,自恃學習成績不錯,常常看得通宵達旦。那一天,終於被父親發現,父親極寵愛我,看是《紅樓夢》,臉色卻沉了下來,毫不通融地命我還了書,並不准許我再看。我一直在父母寬容的環境中成長,那時候精神生活很貧乏,父母常常帶著我看電影,看單位的大屏幕的投影電視,似乎也沒有顧忌過內容。而這一部《紅樓夢》卻是他們唯一禁止過的,我已經無法設想當年隨意亂翻之下究竟能讀懂多少了,只記得那時看了許久卻總是走不進寶黛的愛情裡面,懊惱間只能早早地退出了。我能理解父母當時的作法,父母愛孩子,有時很難鑒定一種行為的對與錯。

而我與紅樓這一別,便是漫長的二十年了。

那日在QQ上與「老魚翁」直言紅樓,他大驚:「居然開卷不讀紅樓夢,還有這樣的人!」我想像著老魚的表情,不知是不是氣得直吐泡泡,忍俊不禁笑得差點噴了滿屏的茶水。

老魚繼續教訓:「哼!你看看那論壇上的,哪個不讀《紅樓夢》啊?你看看紅樓夢研究版那些帖子,一個比一個好!」

有事要下,不能再聆聽老魚的教誨。不過,這句話我倒記在了心裡——紅樓,不可不讀。可紅樓,也不可不認真讀!

又想起當年姐姐在大學裡的時候,我翻看她的課本,什麼《古代文學史》、什麼《現代文學作品選》、什麼《古代漢語》等等。有兩本書的名字吸引了我,一本是《紅樓夢研究》,一本是《莎士比亞研究》。當時就想,曹雪芹憑著一部紅樓,便囊括一門課程了,便能與莎士比亞幾十部風格各異的戲劇與上百首的詩歌比美了,可見紅樓內容之博大文采之精深,不知我這門外之人是否能看透?好像就有那麼一絲絲距離橫在了我和紅樓之間。

有位網友打來電話,說著說著話題轉到了莎士比亞。開口之間,朗朗吟誦起莎劇中的名句,還說,「莎士比亞使人類文明的藝術之光綻放在英格蘭的上空……」這讓我佩服,不知是佩服莎士比亞,還是佩服這位網友。

今日再看紅樓論壇,不僅僅是認識紅樓,品味紅樓,論壇之上,篇篇之中,到處是沉浸於紅樓,融化於紅樓的思想。在我佩服的同時,想起老魚說過的話,不得不汗顏了!

對於一部偉大的作品來說,它在反映現實生活的同時,必定會注入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獨特的審美觀。兩個世紀以前,曹雪芹在貧病交加中寂寞地死去,唯獨留下了一本尚不完整的《紅樓夢》,且敷演故事,把自己的憤滿與嚮往隱藏其中。「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在這樣的悲慘境地中,曹雪芹傾情刻劃了各式各樣的美,尤其是生命之美、終極之美。這種美隱含在巨幅的文字之中,帶有無限的悲涼和脆弱。他怎麼會想到百年之後,紅樓竟會被「愛玩鼓掌」、「讀而艷之」?!這對曹先生來說,是一出人生的大悲劇,還是一幕落至最後的喜劇結尾?於我這俗人來說,我寧願捨了這喜劇的落幕,也不要如此的人生悲涼!

而一部紅樓吸引無數世人研究,恐怕每個人對作品的感受都不盡相同,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人鍥而不捨地沉迷於紅樓。對我這樣一個始終沒有認真讀過紅樓的人來說,我喜歡紅樓,只是潛意識裡喜歡紅樓裡大觀園的紛紛攘攘中,始終貫穿的如水的女兒心態和唯美的情感。但是,我不能徹悟其中隱藏著的敏感,無法審視語言中不可捉摸的情節,和對命運的演示。我取下書架裡藏著的大部頭——好重的書啊,而更沉重的恐怕是我的思維了!於是,我又怕了紅樓。我讀書,歷來率性,隨感而發,不解其味,要領悟其中的隱寓,追尋本真而不負作者一番苦心,這對我來說,是不是太難了?

有人說,紅樓是一部有關人生憂患的大書。所以會有無數的「紅學」研究者們執著於其中。這些「紅學」研究者們反覆考證每一回的真實可靠性,逐字逐句地解析作者的情結所在,斤斤計較書中人物的個性脈絡。我不知道隨手拾起一篇紅學研究的論文,會不會是紅樓的真實精神?曹雪芹先生的人生感懷在這個年代裡究竟有多少知音?其實這些並不重要,我的問題自然是找不到答案的,紅樓已經是一座豐碑,步入文學的殿堂,或者是跨越文化界線,又或者僅僅只是悠遊於文字領域,紅樓都是必經之地,這也是老魚痛扁我「開卷不讀紅樓」的原因了!

而我偏偏不屑。這似乎有點耍賴的味道了。記得那年考《外國文學》時,同時我也在參加《免疫學》、《兒科學》的考試。課程當然是要有主次之分的,全力以赴對待本專業,外國文學也就棄之不顧了。最後那天還是進了《外國文學》的考場,看著考卷心裡直髮怵,幾個分析論述題全是我沒讀過的作品。我拿著筆,一咬牙,權當是在作文章吧,反正是洋洋灑灑填滿所有的空白吧。只記得最後那道題是分析海明威的作品《老人與海》,我從沒讀過,只是聽說過而已,根本就是雲裡霧裡在隔山空談,自己安慰自己,就算是在練字吧——想想那時的情景還真是可笑!成績下來後,我好半天對著它發愣,我竟然通過了,分數當然很糟,剛過及格線。那天挾帶著一本《外國文學作品分析》與我同進考場的老師,打來電話,詢問我考試成績,忍不住嘟囔著:沒理由啊,我背了不少作品分析內容,都是照書上背的,沒理由不及格啊!言下之意,憑什麼你胡亂答題也能過關?我呵呵笑著掛了機,合格證是拿到了,心裡卻依然沒底。也許是批卷的老師頭暈著,看我長篇大論的,懶得細批,給個及格也就算了。可我還是傾向於另個一個感受,那就是——文字,往往能築一個美麗的陷阱!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語言是人們交往的重要通道。能言善辯者,不知不覺就會被罩上一個絢麗的光環,這光環就來自於語言。就我的工作經驗來說,語言還有可怕的一面。譬如詢問病史,尤其是傳染病病史,刻意隱瞞者,總會用語言繞起一個完整的圈子,不讓人鑽進去。譬如症狀的描述,誇大其詞者與隱忍負痛者竭然不同。再譬如,同樣的治療,醫生的巧言就勝過默默無聞,所謂「心病還需心藥治」,這心藥,在對症的同時還需要熨貼的語言功夫。這些只是口語,對於文字來說,更是精心雕琢,無形之下輕易就能構築成一個美麗的陷阱了。

我扯得似乎是越來越遠了。

回到紅樓,不知曹先生當年是以怎樣的一種心態去創作這樣一部長篇巨著,投入進作品中的一定是滿腔的熱情,這熱情裡又充滿了極度的憤憤不平,獨具匠心的審美情結最終在人生理想的破滅中化作欲說還休的文字,這文字便潛藏著謎——無數的謎吸引著無數的人前來,猜度、考證、解析、欣賞……便有無數人跌入這陷阱之中,牽腸掛肚,寢食難安。當年曹先生奮筆疾書時,又怎麼會想到這些呢,筆下百年,流傳千載,名亦隨紅樓不朽了,我為其幸,亦為其哀!

這種欲罷不能的現實,遠遠超脫了書籍中暗藏的悲哀,這緣於文字的魅力,書的魅力,紅樓的魅力。再看論壇——「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亦枉然」——又見到方金的一段話:「朋友們聚集於此,是因為有個共同的愛好,喜歡《紅樓夢》這部書。然而,讀《紅》的時間有長短,認識有深淺,角度有側重。《紅樓夢》之偉大,如果不是字斟句酌,又如何能解得其中三味?因此我們提議重回文本,逐回細讀,大家交流。」想來方金對紅樓是愛到極至了,讀到如此地步,依然要重回文本,逐回細讀,這讓我般的門外之人如何是好?

這紅樓,我究竟入得不入得?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