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枉凝眉》唱的是誰

《紅樓夢》中的《枉凝眉》唱的是誰

《紅樓夢》中的《枉凝眉》唱的是誰

紅樓賞析

"一個是閬苑仙葩......",攝人心魄,餘音繞樑的電視劇《紅樓夢》主題曲《枉凝眉》唱了二十多年了,至今幾乎無人懷疑這支曲是對寶黛愛情故事的概括,筆者有興趣對此探究一番,隨筆如下。

紅樓夢十二支曲中第一首唱了薛寶釵和林黛玉兩個人,第三到第十二首曲唱了後面的十位,這十一支曲把十二釵都唱到了,作為第二首的《枉凝眉》顯得有點多餘。專家們和紅學愛好者大都認為這首曲唱的是寶玉和黛玉。劉心武先生最近對《枉凝眉》有新的解釋,認為這首曲唱的是史湘雲和妙玉,這一觀點對紅樓夢問世以來的傳統看法提出了挑戰,曾作為電視劇主題曲的《枉凝眉》是專唱"寶、黛"的定論好像有點問題了。但是馬上有人提出疑問:第五、第六首曲是專唱"湘、妙"的,如果《枉凝眉》也唱此二人,豈不是把他二人唱了兩遍,而作為並列女一號的"釵、黛"都擠在第一首曲中,這場歌舞表演的文學統籌曹雪芹老先生會搞錯嗎?關鍵的命題凸顯出來:《枉凝眉》唱的是誰?

首先要說的是筆者基本贊同劉先生的觀點。如果要質疑"湘、妙"被唱了兩遍,那麼單把黛玉唱兩遍同樣也顯得欠妥。劉先生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提到了第五回中,寶玉在太虛幻境遇到了四位仙姑,認為這四位代表的是"釵、黛、湘、妙",回頭再看同在第五回的《枉凝眉》,以筆者之見,這首曲所唱的除了"湘、妙"之外,其中連續說了四遍的"一個",也同樣可以理解為是對上述四位仙姑的點評。且看原文,或許還可以這樣解釋:

"一個是閬苑仙葩",說的是史湘雲。劉先生關於絳株草與仙葩的論述有道理,這裡說的是"仙葩"而不是"葩仙",也就是說是"神花"而不是"花神",以"神花"海棠(筆者也不知海棠是否可作神花,姑妄論之)代指史湘雲,而不是通常所說的"花神"林黛玉。

"一個是美玉無瑕",說的是妙玉。劉先生關於"濁玉"與"無瑕之玉"的說法有道理。如:作者對妙玉的描寫用"畫著一塊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等句;對寶玉則用"古今不肖無雙"、"臭皮囊" "扭股兒糖似的"等,很難把寶玉解釋成"美玉無瑕"。實際上"凡界"之人一定有"瑕",只有在"佛界"的妙玉才有可能被稱為"無瑕",所以這裡說的不應是寶玉,寶玉的"瑕"太多了,即使寶玉是作者的化身,作者也從未打算把自己塑造成"無瑕"的角色。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這一句說是寶玉偏又遇著黛玉,或是寶玉偏又遇著史湘雲,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筆者認為後一種解釋較為合理。筆者認為,這十二支曲本來就是在天上唱的,是警幻仙姑為了在寶玉面前賣弄自己的未卜先知,而把凡界人間將要發生的故事提前表演給寶玉看,但如果說警幻仙姑把寶玉這個本屬於天界的神瑛侍者曾經在天界的一段灌溉絳珠草的故事也作為讖語,算作凡界故事中的一個情節,顯然不符合邏輯;而且從警幻仙姑對寶玉的態度來看,警幻似乎並不認得這位神瑛侍者,只是受寧榮二公之托來開導寶玉的,還有如警幻說寶玉"爾凡眼塵軀,未便先知的"、"癡兒竟尚未悟!"等情節;所以"今生偏又遇著他"說的應該是寶玉在凡界與"他"久別後再次遇到"他",不包括在天界的那一段。天界的那一段筆者認為是作者為了增加小說的藝術性而特意虛構的情節,與作者成竹在胸、"不敢稍加穿鑿"的實際故事以及與這些故事對應的十二支曲不是一回事。再看凡界實際發生的故事:"寶、黛"二人在孩提時代相遇,而且同吃同睡,這樣就被稱之為"奇緣"有些牽強;在後面的故事中,也沒有寶玉"偏又"遇著黛玉的情節,所以筆者認為這裡的"他"指的不是黛玉。在後四十回中應有寶玉和史湘雲於落難之際因為有"奇緣""偏又"相遇,並結為患難夫妻的情節。原本沒有夫妻緣的"寶""湘"得到這樣的結局當然是"奇緣",也符合小說藝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境界。筆者也認為寶玉與湘雲的結合是恰當的結局,另外那三位多少都有些矯情。參與了《紅樓夢》創作的那個叫脂硯齋的人或許就是史湘雲的原型之一,這個人大概也是常以"英豪闊大寬宏量"自詡,也是經常著男裝以鬚眉自居,而且其文筆不讓"薛、林"。 "偏又"二字的另一層意思應是指寶玉與曾作為候選對像之一的湘雲結合時,後者應該是二婚(當然寶玉也是再娶)。以此結論為依據再看四位女主角便會發現,只有對湘雲的描寫沒有被作者使用帶有成見的貶損之詞,但另外那三位多少都受了些作者的嘲弄。可以想像,作者在創作《紅樓夢》時,"湘雲"就在身旁。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幾位主角都有理由說自己"心事終虛化",筆者認為這裡說的是寶玉和妙玉。書中與"虛"有關的描寫大多與佛界或天界有關。上一句的"奇緣"是"偏又遇著他"俗緣,這裡的"奇緣"應是指"超凡"的佛緣。在紅樓夢眾多的人物中,只有寶玉和妙玉對佛學的真諦有較深的理解,只有他二人心有靈犀,惺惺相惜,有可能發展成為同門神仙,但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情,致使妙玉"風塵骯髒違心願"而"脫俗"並遇難,更不幸的是寶玉最終出家時已不見了妙玉,四位女主角中最後一位的迷失,由不得寶玉要向蒼天問一聲:為什麼我所有的心事都沒有實現呢(對應之詞有:王孫公子歎無緣)?

"一個枉自嗟呀",說的是林黛玉。"嗟呀"就是發牢騷,是知書達理的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像秀才遇上了兵一樣只能因無奈而發的一些牢騷,現代的"憤青"們也會"枉自嗟呀"。最符合上述定義的"憤青"只有林黛玉。且看整個《紅樓夢》中,最為悲愴的嗟呀莫過於《葬花詩》中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等句,這種對封建綱常制度禁錮人性的如撕心裂肺般的哭訴,從一個抱定了"質本潔來還潔去"的抗爭態度的弱女子的口中喊出,怎麼能不是"枉自嗟呀"呢?這樣的重頭戲當然是專為女一號黛玉所撰。史湘雲若被冠以"枉自嗟呀",則與作者和讀者心目中的作為湘雲形象符號的"憨氣"和"豪氣"相悖,而且湘雲也沒有與主要故事情節有關係的可發之牢騷,所以這裡說的應該是林妹妹,不是史湘雲。

"一個空勞牽掛",誰牽掛誰呢?以"寶、黛"論為依據對此句的解釋是寶玉牽掛黛玉;劉先生認為此句是說寶玉牽掛妙玉;筆者以為,這裡說的是薛寶釵牽掛賈寶玉。筆者認為,曹老先生是以感情投入的深淺而不是以結婚與否來定義"空"的含義。寶玉與黛玉之間相互牽掛的戲很多,但不能說是"空勞牽掛",他們都得到了對方的真愛;再看薛寶釵與牽掛有關的戲:送燕窩給黛玉;送棒傷藥給寶玉;為了討好王夫人而送衣服給金釧做壽服;以賈家准媳婦的身份幫著探春和李紈辦理家政等等,更有甚者還要規勸未來的夫君要留心"仕途經濟",真不把自己當外人,都說黛玉要自由戀愛,寶姐姐又何嘗不是自主擇偶!付出了這許多的牽掛卻沒有得到寶玉的真愛,恰可謂"空勞牽掛",想來比黛玉更加可傷可歎。另一方面,如果說是寶玉對妙玉 "空勞牽掛",那就難免要被問到"證據何在"。

"一個是水中月"說的應是史湘雲。電視劇中寶玉在水中月下撲騰騰奔向湘雲的花船,相擁而泣,哭作一團,伴隨著揪心的"愛哥哥""雲妹妹"一通亂叫,這一段戲雖非曹公之原筆,想來也非全是杜撰。由此就聯想到經典的兩句詩:"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林妹妹好像沒有與"水中月"相關的故事線索,但"葬花魂"三字所喻之人只能是黛玉。這兩句詩或可解釋成(恕筆者妄言):冷月(寓水中月、亦或還有麝月)湘雲幫著寶玉在自家寒舍送花神黛玉駕鶴西遊去了。

"一個是鏡中花"說的應是妙玉。寶玉與"釵"、"黛"、"湘"大約都有身體接觸,唯獨對如"鏡中花"的妙玉可望而不可及;妙玉虛無縹緲的神秘形象與"鏡中花"三字也最為相符。

上兩句如果以"寶、黛"論為依據來解釋,那麼"水中月"、" 鏡中花"哪一條安在寶玉頭上合適呢?如果硬要說寶玉是水中月或鏡中花(有點怪怪的感覺),那麼有什麼故事可以與這種說法對應呢?所以筆者認為"水中月"、" 鏡中花"指的都應是女性。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就這一句來說,如果說是黛玉為寶玉在哭大約可以解釋得通,但通過前面的分析可知,這首曲中的主角構成是以"寶、黛"二人為中心的解釋並不確實,那麼誰還有資格在這裡哭呢?筆者認為是寶玉代表作者在哭,"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作者在哭,為四位女主角的悲慘結局"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湘江水逝楚雲飛"、"終陷淖泥中"而哭,為自己情感的失落而哭;句中的"秋""冬""春""夏"恰為賈家"忽喇喇似大廈傾"的那段日子,四位女主角就是在這四季輪換的日子裡相繼落難。禍不單行、雪上加霜、屋漏偏逢連陰雨,這些俗詞作者都不用,卻說流眼淚,堪堪的流了一年。

還有一些情節現象可以佐證前面的分析結果:

1、十二支曲中的前兩首是寶玉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在自言自語,是寶玉在講述未來將要發生的故事中的人和事,是在預演"俺"與"她們"的故事。與後面的十首曲都是由哪一位"釵"自述或被描述的寫法完全不同,後面十首曲中每一首的主角都是獨立的一位"釵",但前兩首曲中的主角都不是"釵" ,卻是個男人--繡房裡的大馬猴賈寶玉。

2、也許作者擔心太深奧的啞謎把本意也給淹沒了,又特意在前兩首曲唱完之後將演出暫停,加了一小段敘述文字:"寶玉聽了此曲,散漫無稽,不見得好處,但其聲韻淒惋,竟能銷魂醉魄。因此也不察其原委,問其來歷,就暫以此釋悶而已。"然後再把剩下的曲目唱完。這一段文字好像無關痛癢,但筆者認為,作者不會在作為總綱的第五回裡隨便寫一段廢話,這幾句話的作用是把十二支曲分成了兩段。

3、十二釵中只有"釵、黛、湘、妙"有資格成為寶玉的配偶,另外的八個人中有五位是姓賈的血統,另三位已婚。對於善於意淫的寶玉來說,這四位當然是夢中情人。

根據上述三條線索筆者認為,作者是在告訴讀者:前兩首曲和後十首曲是兩層境界,第一層說的是讓男主角"銷魂醉魄"的與愛情有關的情感世界,第二層才是介紹"釵"、講故事。"金玉、木石"的說法包含上述兩層意思,是全書的主線,用第一首概括作為總綱;"湘、妙"在作者心目中以愛情(或友情)的深淺來排位是第三和第四位,又因他二人與男主角都互有情意,所以在第二首中作者安排用寶玉之口將他們帶出,但在這裡他二人也是配角,主角還是賈寶玉。各曲主角的總排序應該是:賈寶玉(附寶玉自認的內人:釵、黛、湘、妙),元春 ...... 。

下面是這兩首原曲與筆者結論的對照:

《終身誤》

(寶玉說)

都道是金玉良姻,(寶釵)

俺只念木石前盟。(黛玉)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寶釵)

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黛玉)

(寶玉)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

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與十二釵正冊對應之詞: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枉凝眉》

(寶玉說)

一個是閬苑仙葩(史湘雲),

一個是美玉無瑕(妙玉)。

若說沒奇緣, 今生偏又遇著他,(寶玉又遇史湘雲)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寶玉與妙玉無緣)

一個枉自嗟呀,(林黛玉總是愛抱怨)

一個空勞牽掛,(薛寶釵太世故)

一個是水中月,(撈了一個過水之月史湘雲)

一個是鏡中花。(心靈之鑒妙玉)

(寶玉)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十二釵正冊中只有十一份檔案,沒有與此曲對應之詞。

這兩首曲的文法也大致相同:第一首前四句唱兩個人;同樣,第二首前四句也唱兩個人;第二首接著的四個"一個"對這四位女主角作概括性點評;兩首曲的最後幾句都是寶玉對自己與四位姐妹感情經歷的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筆者還認為,前兩首曲的曲名可以解釋成是寶玉對自己擇偶經歷的自責之詞:首先是寶玉面對"釵"、"黛"以為自己有權選擇娶那一個,但結果不對,是"終身誤";其次是對"湘"、"妙",選擇權不在寶玉,只能"枉凝眉",這樣的解釋與整個故事情節也可以算是一種契合吧。如果再拍紅樓夢影視劇要唱主題曲的話,筆者認為就不應再選第二首《枉凝眉》作主題曲了(即使是曹老先生可能也會疑惑為什麼要用第二首),要唱就兩首一塊唱。

這樣的分析結果可能會引起一些疑問:十二支曲唱的應該是十二個"釵",如按筆者的解釋,大主角"釵""黛"卻沒有自己獨立的曲子對嗎?筆者認為:作者是以全書的故事結構來設計這十二支曲的,要預演四位女主角的故事如果把寶玉排除在外豈不是潑洗澡水把孩子也給潑出去了,用寶玉作主角、四位女主角做配角來構造作為總綱的前兩首曲是劇情使然,作者這樣安排也是在提醒讀者,與寶玉有感情糾葛的四位女主角是寶玉心中的"自家人"。

小結:第一首《終身誤》唱"俺"與"釵、黛";"多餘的"第二首《枉凝眉》續第一首未盡之詞,接著唱"俺"與"湘、妙",然後"俺"再對"釵、黛、湘、妙"作簡明扼要的點評;兩首的最後都是對"俺"與四位姐妹情感經歷的感慨。

上述筆者之議論,大抵以原著故事情節和文法為依據,再行反推《枉凝眉》之喻意。但紅樓巨著,精深博大,晚生管窺之見,亦當難逃掛一漏萬、穿鑿附會之轍,或有見笑之處,權當"釋悶"罷了。

孫武峰 (Tel:010-62876657)

二OO七年一月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