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春判詞

賈元春判詞

賈元春判詞

紅樓賞析

關於"紅樓死結"的四大謎題,第一個便是關於"賈元春判詞"的謎題。紅學界向來認為"賈元春判詞"是頗具爭議的。所以,到現在為止,紅學界還沒有一個標準的,統一的解釋。那麼,關於"賈元春判詞"到底是什麼"判詞"呢?所以,要瞭解"判詞",就必須知道什麼是"賈元春判詞"!

《紅樓夢》文本裡,在第五回所寫到的就是秦可卿帶著賈寶玉去午睡,賈寶玉翻閱《金陵十二釵正冊》的這麼一個故事。那麼,什麼叫《金陵十二釵正冊》呢?曹雪芹在寫《紅樓夢》時,為什麼要在第五回安排賈寶玉去玉翻閱《金陵十二釵正冊》呢?為什麼在秦可卿首次出場時,恰好賈寶玉也看到了《金陵十二釵正冊》?要瞭解賈元春判詞之謎,就必須從《紅樓夢》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的文本入手。

(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甲夾批:悲險之至!--《金陵十二釵正冊》。看官:此曲寫元春早死,最後一句則是她自己的忠告。她囑咐父母,道:"須要退步抽身早"。就透露出她獨特的眼光,是何眼光?明言賈府日已不長久。據批註:曹寅在時,常拈佛語說:"樹倒猢猻散。"就是說所依靠的大樹一倒,則猢猻沒有依靠了,在這裡意同事殊。此處是指"元妃"(賈元春)這棵大樹已經倒了,她的家族的人沒有依靠了,也就是賈政等人。然而,曹雪芹所指的大樹就是康熙!所謂康熙一死,曹家必敗!為甚?此處不予詳述。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裡有兩個人物是頗有爭議的。一個是秦可卿,另一個就是賈元春。有人指出,說這個秦可卿是"曹家"的重要人物,重要到什麼程度呢?可以說,秦可卿是決定"曹家"命運的人。那我為什麼要講這個"曹家"呢?不是看秦可卿是賈家裡的人嗎?《紅樓夢》不是寫的是回大家族嗎?這回大家族可沒"曹家"啊?對,但請注意,我在這兒寫的"曹家"是有引號的。關於秦可卿是怎樣和曹家有關係的,而且現實生活中的曹家是很有關係的。至於是什麼關係,為什麼秦可卿這個人物形象這麼特殊,在這兒不是我討論的重點。我且先將秦可卿的原型告訴你,她的原型是一個地位顯赫的人,她是公主級的人物。從原型探究入手的劉心武先生對秦可卿這一個原型的探究,可以說是非常詳實的。所以,這個秦可卿的地位是相當大的。那麼,我講了秦可卿的地位和她的生活原型那底是有什麼有意呢?和賈元春判詞有關係嗎?是很有關係的。因為賈元春的生活原型也是一個地位相當高的人,可以說地位極高。至於賈元春的原型到底是誰,我在這兒賣個官子。我不告訴大家是有原因的。

說了這麼多,到底和"賈元春判詞"有關係嗎?首先,我們還是先來看這"判詞"究竟是什麼?先來看關於賈元春的判詞。賈元春在太虛幻鏡薄面習廚中的《金陵十二釵正冊》裡,是排在第二位的。在她那一頁上,畫了一張弓,弓上掛著櫞 ,劉心武先生在賈元春判詞之謎一講中提出他自己獨特的看法;他說畫弓當然是為了讓我們聯想到"宮",香櫞哪聯想到"元",了有時凶器,被掛在上面不是什麼吉兆。為什麼講弓掛在上面不是什麼吉兆呢?說明賈元春的背景是很有研究的!下面我們就可以來品讀這"判詞"了。

蒙:春困葳蕤擁繡衾,恍隨仙子別紅塵。問誰幻入華胥境?千古風流造孽人。萬種豪華原是幻,何嘗造孽,何是風流?曲終人散有誰留,為甚營求?只愛蠅頭!一番遭遇幾多愁,點水根由,泉湧難酬!這是第五回的回前批。所謂個人都有個人的歸宿,"何嘗造孽,何是風流?曲終人散有誰留,為甚營求?"此批極妙,可謂:總領全文之意,蓋之詳實!

大家注意:第五回有一首歌詞云:

二十年來辨是非,

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甲夾批:顯極)

虎兕相逢大夢歸。

王玉林云:"康熙死於壬寅(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元年是癸 ,正是虎兕相逢,曹家敗落。"

好,知道了這四句話,我們應該從這裡瞭解到關於這四句話的含義。可能有人會發出疑問,為什麼判詞中有"二十年"這一比較清晰的時間概念呢?根據劉心武先生的點評,他認為"二十年"並不是一個普通的時間概念,應該很有研究價值的突破口。為什麼他會這樣講呢?我們還是看《紅樓夢》文本。

按脂批來講,"二十年來"是一個很清晰的時間段。哪個時間段呢?就是自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康熙第六次南巡,曹寅第四次接駕,至雍正五年底(丁未,1727年)下旨抄家整二十年。且不談此說法對錯與否,就歷史時間段來談似乎是合理的,也沒有爭論。

《紅樓夢詩詞選注》對"二十年來"這一時間概念也有詳述。二十年,《紅樓夢》第九十五回說元春"存年四十三歲",她選入宮中做女史時應不超過二十歲,故其在宮中作皇帝的妃子是到了"那不得見人的去處"。

《金陵十二釵正冊》:"林黛玉 情情;薛寶釵 冷情;賈元春 宮情;賈探春 敏情;史湘雲 憨情;妙玉 度情;賈迎春 儒情;賈惜春 絕情;王熙鳳 英情;巧姐 恩情;李紈 槁情;秦可卿 情可輕。"

"三春者,迎、探、惜。"此言一出就有人覺得的確合理。因為,賈元春已經"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了。而且,曹雪芹早就在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給我們寫了:

"賴大稟道:'小的們只在臨敬門外伺候,裡頭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後來還是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後來老爺出來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速請老太太領著太太們去謝恩。'賈母等聽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氣盈腮。"庚辰側批:字眼,留神。亦人之常情。

所以,賈元春的命途通達,絕非一般人等可以料想。但請注意:"【秦氏生魂先告鳳姐矣。】"。這就與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王熙鳳協理寧國府)遙相呼應了,更能說明《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了。所謂:"秉刀斧之筆",作者當真用心良苦。所以,詳端《紅樓夢》一來是對曹雪芹的敬仰,二來是充盈自己文學造詣。仰望雪芹,吸其精華!閒話休提。

我們還是來談"三春"。我們都清楚,在《紅樓夢》裡,賈迎春的結局是最淒慘的。有詞為證:"【喜冤家】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蕩貪還構。覷著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歎芳魂艷魄,一載蕩悠悠。甲戌雙行夾批:題只十二釵,卻無人不有,無事不備。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那何為"中山狼"也?有人批:"傷迎春而斥負恩之人"。我們應該特別注意"歎芳魂艷魄,一載蕩悠悠。"這句話。為甚?因為它給你傳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賈迎春最後是死掉的!這就是我為甚說她是淒慘的。關於賈迎春的故事還有許多有研究價值的地方,我在這不談。所謂:閒話休提。

再來看賈惜春。詞曰:"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初看這首詞,我自驚恐一番,爾後才恍然大悟。正是:"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寫惜春勘破世情,返依佛門,勘破紅塵,不願隨世俗而消沉,故而思西方寶櫥也。所以,惜春到最後是出家了,了卻塵緣。

看官:你道賈探春是何結局?依有詞曰:"【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寫探春遠嫁,生離猶如死別,當真是"分骨肉"啊!曲調悲哀淒惻而又無可奈何,特別是最後二句,當真哀音似訴,淚灑心魘!故有人言:"雪芹之筆,總能曲盡其意。"

那麼,如果講"三春"就是迎春,惜春,探春的話,似乎是成立的。《紅樓夢詩詞選注》中將:三春,春季有三個月,依次稱為孟,仲,季三春,這裡寓指迎春,惜春,探春。所以,"三春時光怎及那早春美景"。這就更說明了"喜榮華正好"的"榮華"寓意著元春的地位,"加封賢德妃"了。通過判詞裡的"蛛絲馬跡"所洩露出來的隱語就可以瞭解賈元春的原型。但是,"三春"果真指人嗎?通讀《紅樓夢》你就會發現問題,什麼問題?賈迎春結局是死去了,從【喜冤家】一曲就可看出來。那麼,就剩下"二春"了,怎麼能叫"三春"呢?退一萬步說,假如把元春也放進來看的話,元春雖然"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但她後來也是死去了,"虎兕相逢大夢歸"嘛。所以說,將"三春"理解為三個人的判論是有異議的,是不符合《紅樓夢》第五回的判詞的。

故劉心武先生在他的《揭秘紅樓夢》中就大膽而睿智地指出來,將"三春爭及初春景"中的"春"理解為人物是"大錯特錯"。他認為,"三春"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三度逢春",也就是"三年好日子"的意思。"三春爭及初春景",就是說三年的好日子裡,惟有頭一年最好,後來是一年不如一年。"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這是秦可卿給王熙鳳托夢是講的,且有批注。甲戌側批:此句令批書人哭死。甲戌眉批:不必看完,見此二句,即欲墮淚。梅溪。這就更明白地指出,三年的好日子過完後有大難臨頭,禍從天降了。正是:"家亡人散各奔騰,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