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解夢》之解讀《螃蟹詠》(上)
小說第三十八回,眾女兒在寫了《菊花詩》之後,突然寫了三首《螃蟹詠》,小說中寫《菊花詩》之前是有計劃、有準備的,並且篇幅很長,似乎這一章專為《菊花詩》而作,最後出現的《螃蟹詠》似乎完全是出於無意和偶然。但霍氏不這麼認為,他認為《螃蟹詠》是小說中二百餘首紅樓詩中數一數二的重要詩篇,因為它披露出一段史實,即雍正暴亡後的八月二十三,曹天祐在做什麼!(至於如何推論出作《菊花詩》那天是八月二十三,霍氏在其他文章中將專門論及)
霍氏認為《螃蟹詠》這三首詩詠螃蟹是假,諷刺雍正是真。八月二十二日雍正已死,曹天祐大仇已報,興奮異常,又正值秋日,螃蟹正肥,因此天祐飲酒食蟹並作《螃蟹詠》,以諷刺雍正。作者恐後人不解其意,還特將《菊花詩》安排在《螃蟹詠》稍前,並借寶釵之口道出寫詩的宗旨:「又是詠菊又是賦事」,「賦景詠物兩關著」。在寫完《螃蟹詠》之後,眾人又說道:「這些小題目原要寓大意才算大才,只是諷刺世人太毒了些。」霍氏認為,這裡的「世人」並不是指常人,而是指世宗雍正。
霍氏認為《螃蟹詠》與整部小說一樣,具有一喉二歌的性質。它的二歌之一是詠物,它的二歌之二是賦事,因此,霍氏按照自己的理解將這三首詩逐一加以解釋:
螃蟹詠 其一 賈寶玉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卻無腸。
臍間積冷饞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試解如下:
持螯更喜桂陰涼。螯:蟹夾。
其一:手持蟹夾在桂樹陰中食之更令人歡喜。此句道出了食蟹時間是在秋天。
其二:正當秋高氣爽桂花飄香的時候,雍正的死訊傳來了。蟹用來比喻指雍正。食蟹在秋天,點出雍正死於秋天。因為蟹不死,如何食之?
潑醋擂姜興欲狂。
其一:將醋潑在搗碎的姜沫上,用蟹肉蘸著吃,令人興奮欲狂。蟹性屬陰冷,食蟹時蘸薑醋是為瞭解腥驅寒。
其二:此句寫出雍正的死使作者多麼喜悅,竟高興到幾乎要發狂的地步。
饕餮王孫應有酒。饕餮:貪饞之意。
其一:貪饞的王孫食蟹時應該有酒。因為肥蟹是極好的酒菜。此處的王孫是指寶玉。
其二:雍正死後,一定要飲酒慶祝。句中的王孫,是指曹雪芹。敦誠於乾隆二十二年秋,曾寫《寄懷曹雪芹》詩一首,其中有這樣的詩句:
少陵昔贈曹將軍,曾曰魏武之子孫。
君又無乃將軍後,於今環堵蓬蒿屯。
……
此詩這意是說曹雪芹有可能是魏王曹操的子孫,如果曹雪芹是魏王的子孫,自然堪稱王孫。
橫行公子卻無腸。橫行公子:喻指蟹。
其一:螃蟹本來就沒有腸。
其二:由於螃蟹喻指雍正,這句詩自然是罵雍正橫行霸道,沒有心肝,喪盡天良。
臍間積冷饞忘忌。
其一:由於貪饞竟忘記忌諱螃蟹腹中之膏黃性屬陰冷。
其二:因為急於害死雍正,竟然置由此帶給自身的危險於不顧。此處的冷與「三尺冷」的冷應該是相同的意思,即喻指寶劍。
指上沾腥洗尚香。
其一:食蟹後雖經洗滌,手指上仍然留下了螃蟹的香味。
其二:害死雍正雖然犯下了殺君之罪,但由於為世間除掉了一害而令人感到欣慰。
原為世人美口腹。
其一:肥蟹原來就是為人解饞充腹之物。
其二:雍正原已惡貫滿盈,死有餘辜。
坡仙曾笑一生忙。 坡仙:蘇東坡的自稱。
其一:難怪蘇東坡曾經譏笑螃蟹,一生忙碌,最後只落得被人煮食的下場。
其二:雍正竟似被人煮食的螃蟹般,曾經橫行霸道,不可一世,忙碌一生,到頭來卻不得善終。此處的「坡仙」句可能是作者借蘇東坡之口諷刺雍正,也可能蘇東坡確曾寫詩譏笑過螃蟹。
螃蟹詠 其二 林黛玉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
蟹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斯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
試解如下:
鐵甲長戈死未忘。鐵甲:指蟹殼。長戈:指蟹螯。
其一:螃蟹死後仍然保持著披甲執戈的雄姿。
其二:雍正的隨葬品中,大概有盔、甲、兵器等物。
堆盤色相喜先嘗。
其一:可喜的是熟螃蟹堆放在盤中時,其顏色、形態由我首先看到。蟹肉的鮮美由我首先品嚐。
其二:雍正死後的色、相是由我首先看到的。
蟹封嫩玉雙雙滿。嫩玉:喻螯中之蟹肉。
其一:封在那雙蟹夾中的蟹肉,細嫩潔白如玉。
其二:此句是啊說雍正肢體肥壯。
殼凸紅脂塊塊香。紅脂:指蟹黃。
其一:形容蟹黃肥美鮮香。
其二:形容雍正身肥體胖。
多肉更憐卿八足。卿:對螃蟹的愛稱。
其一:更可愛的是螃蟹那多肉的八隻腳。
其二:此句可能隱指雍正腳上多肉。因為螃蟹除了夾子上有肉外,小腿子上已經沒有肉了。而蟹腳向來只有兩層皮,此處寫出足上多肉,的確令人覺得奇怪。小說第三十八回,曾寫到平兒、鴛鴦與鳳姐等人一邊吃螃蟹一邊笑鬧,被賈母聽到後說:「你們看他可憐見的,把那小腿子臍子給他點子吃就完了。」鴛鴦等笑著回道:「這滿桌子的腿子,二奶奶只管吃就是了。」
霍氏認為,這些吃螃蟹的人,除了吃蟹黃、夾子肉之外,連螃蟹的大腿都不一定吃,小腿子與臍子已入不可食之列,更何況蟹足!多肥的蟹,足上也沒有肉,這是事實。可作者為何要偏寫「多肉更憐卿八足」,霍氏認為這有可能是指雍正有六趾的原因。在《清史稿》卷九,本紀九《世宗本紀》中,有記載說雍正「生有異征」,霍氏認為有可能是說雍正足上多肉吧。
助情誰勸我千觴。觴:酒杯。
其一:為助食蟹之興,誰勸我飲酒千杯。
其二:誰勸我飲酒千杯,以助除掉雍正之興。
對斯佳品酬佳節。斯:指肥蟹美酒。
其一:以肥蟹美酒來酬謝這美好的節日。
其二:以肥蟹美酒來酬謝這美好的節日,這節既不是中秋又不是重陽,而是雍正的死期!《螃蟹詠》作於八月二十三日雍正「賓天」之後,而曹雪芹卻將這日作為「佳節」,可見曹雪芹對雍正的仇恨到了何等地步!
桂拂清風菊帶霜。
其一:清風吹拂,桂花飄香之時,菊花帶上了一層霜。
其二:在清風吹拂,桂花飄香之時,竺香玉守寡了。霍氏認為,此句中「霜」應為「孀」,將更恰當。此句詩的隱意是說,在清風吹拂,桂花飄香的時節,那個在《菊花詩》中奪魁的林黛玉孀居了。詩中的菊不是指物,而是喻人。霍氏這樣認為,理由有三。其一,按節氣算,作《螃蟹詠》的日子是八月二十三,中秋剛過,重陽未到,此時菊花正要進入盛開之時,又未到下霜的節令,為何會「菊帶霜」呢?其二,小說中賈母在八月二十五日為了給湘雲還席,特帶劉姥姥等人游大觀園時,曾寫到碧月帶了一大盤鮮艷的菊花來,給眾人簪鬢。賈母撿了一朵大紅的簪於鬢上,鳳姐還給劉姥姥插了滿頭的菊花,那麼在八月二十三日菊花更不可能遭霜打了。霍氏由此判斷,詩中之菊不是指物,而是喻人。其三,小說第三十七回,寶釵說過的一段話曾暗示了《菊花詩》中詠菊的含意:「……如此又是詠菊,又是賦事,前人也沒有作過,也不會落套。賦景詠物兩關著。」所以霍氏認為,書中詠菊是假,借助詠菊賦事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為了讓讀者在菊與黛玉之間產生聯想,特意安排黛玉在《菊花詩》中奪魁,詩中之菊已成了竺香玉的代稱。只有這樣,緊隨在《菊花詩》之後的《螃蟹詠》中出現的「菊」,才有可能被讀者理解。
這首詩中還隱了「紅玉」二字,正是香玉的小名。霍氏認為,這首詩很有可能是當時做了雍正帝娘娘的香玉作於八月二十三日後的某一天。香玉不想讓這首詩落入他人之手,因此小說中黛玉作完詩後只給眾人看了便拿過來撕碎,還令人將碎片燒掉。因為曹天祐看過這首詩,所以記住了並將它寫進書中。因為只人娘娘才有機會首先看到雍正的死態。只有娘娘才最清楚雍正死後,棺木中置入了盔甲及兵器。也只有娘娘,才知道雍正足上比別人「多肉」。因此霍氏認為,黛玉所作的這首《螃蟹詠》正是她真實身份的披露。關於香玉要害死雍正一案,作者曾借鳳姐之口透露出來。書中鳳姐曾有一句名言:「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霍氏認為,這不是一句戲言,而是香玉要置雍正於死地的宣言書。社會上流傳著雍正死於俠女刀下的說法,霍氏認為,這個女俠不是別人,正是小說中香玉的化身——黛玉。小說中賈政曾說寶玉有一天會鬧到「殺父弒君」的地步,這也是曹天祐曾參謀了毒害雍正一事,要「弒君」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