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奪目紅》之「綠蠟春猶捲」?
元春省親時曾命寶玉作詩,寶玉曾作了一首《怡紅快綠》:
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
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
憑欄垂絳袖,倚石護青煙。
對立東風裡,主人應解憐。
「卷」與「捲」是同一個字,不過我看到很多版本的《紅樓夢》裡都是用「卷」字,可能比較通俗易懂吧。不過在周汝昌老先生所著的《紅樓奪目紅》裡他是用「捲」這個字的,即「綠蠟春猶捲」。對於「綠玉」改「綠蠟」的情節,相信每個讀過《紅樓夢》的人都不會陌生。不過對於「卷」字,我卻從未留意過。本人對詩詞本就一竅不通,而對於書中的無數典故,如果沒有人講解,更是無法理解了,所以就我本人來講,很少去琢磨詩中的每個字以及它所包含的深意了。
近日看周汝昌所著的《紅樓奪目紅》,他對於「捲」字很有意見,認為是誤傳。他認為原詩應該是「綠蠟春猶倦,紅妝夜未眠。」「綠蠟」一詞出自唐朝錢珝(《紅樓奪目紅》裡寫的是「韓翃」,不知是不是有誤?)的詩,說芭蕉似畏春寒,故猶捲而未展,像一隻綠蠟。可是在寶玉的這首詩裡,用「捲」字就解釋不通了。「春猶倦」,指「睡而未醒」,與下句的「夜未眠」對比反襯。「倦」是說芭蕉尚未展開,還在「休息狀態」,故與「眠」對仗。周老認為,如果改成「捲」字,此詩便失其妙意,化活為死。
聽周汝昌這麼一解釋,我也認為用「倦」比用「捲」字好,希望曹雪芹的本意也是這樣吧,不然反倒辜負了周老的一片苦心了。
附詩:
未展芭蕉 唐五代‧ 錢珝
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
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