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一瞥

大觀園一瞥

大觀園一瞥

紅學研究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中國可以說是盡人皆知。那是一種淡雅柔美的江南風景,有一種讓人陶醉沉迷的閒散氣息。當然,兩者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別:杭州一切的美麗幾乎都是通過西子湖的自然風光來詮釋的。蘇東坡、白居易、范成大那幾首膾炙人口的詩詞,寫盡了西湖的嫵媚和雋永;而蘇州則更多的是通過其精緻幽雅的人造園林景觀來展現魅力的。

古代的官宦名紳大多喜歡造私家園林,與其說是附庸風雅,不如說是炫耀實力。不管怎麼說,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諸如拙政園、留園、郭莊等精美絕倫的藝術佳品,我們還是應該感激他們的。同樣,在《紅樓夢》裡,賈府抓住了元春省親的機會,請了著名的匠人山子野,用了「政府」白花花的銀子,「赦(奢)造」了美輪美奐的大觀園。「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銀子是第一推動力」,真是沒錯,那龐大的工程沒多久就「俱已告竣」。於是,在這一回裡,賈政、賈珍、寶玉和一群清客就遊覽了大觀園。

園內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俱安插的別具一格,超凡脫俗,美不勝收!大有巧奪天工的味道。

由於地理位置、規模等因素的限制,園林既沒有名山大川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和雄偉氣勢;也沒有名樓高閣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曠遠和博大氣魄;甚至都沒有閒山野水那種「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的幽靜和淡泊心境。

然而,中國園林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咫尺之內再造乾坤。以寫意山水的手法,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題詩作畫,創造出了「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的絕妙景觀,展現了深邃悠遠的傳統思想文化。這些,我們在文中描述的「曲徑通幽」、「沁芳」、「杏簾在望」等景觀處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通過虛虛實實、明明暗暗、曲曲折折的設計,表達了古人對宇宙萬物、人世浮沉的看法。我非常欣賞下面的一處景致:

「忽見大山阻路。眾人都道:『迷了路了。』賈珍笑道:『隨我來。』仍在前導引,眾人隨他,直由山腳邊忽一轉,便是平坦寬闊大路,豁然大門前見。」

這一「峰迴路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設計思想,不正寓意著世間萬物都在永恆的運動變化中嗎?它提醒塵世中的人們:在遇到困難挫折之時、處於人生低谷之地,不要被一時一地滿眼險惡的境況所嚇倒;繼續往前走,躍入你眼簾的可能就是一番「繁花似錦」、「碧水悠悠」的別樣天地和景觀了!正所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壯哉!中國古典園林!你無愧於世界文化遺產的稱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