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鶚補作的否定(下)
《紅樓夢》第八十六回:
(一)在此回林黛玉「解琴書」一節文字裡,「程甲本」寫道:
(寶玉)一面瞧著黛玉看的那本書,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得。有的象「芍」字,有的象「茫」字;也有一個「大」字旁邊「九」字加上一勾,中間又添個 「五」字;也有上頭「五」字「六」字又添一個「木」字,底下又是一個「五」字。
(見「程甲本」1239頁)
然而在這一節文字上,「程乙本」卻將「中間又添個『五』字」寫成:
中間又添五個字。
(見「程乙本」1133頁)
對於這一個「五個字」,還是「個『五』字」的問題,林黛玉「解琴書」後邊還有這麼一段文字。「程甲本」寫道:
寶玉道:「我是個糊塗人,得教我那個『大』字加一勾,中間一個 『五』字的。」黛玉笑道:「這個『大』字『九』字是用左手大拇指按琴上『九徽』,這一勾加『五』字是右手鉤『五弦』,並不是一個字,乃是一聲,是極容易的。……」
(見「程甲本」1240頁)
「程甲本」這一節文字,「程乙本」全同。
從一段話裡我們可以看出:前一段話裡的「程甲本」的「中間又添個 『五』字」為正確,而「程乙本」的「中間又添五個字」為錯誤。
這是一個問題。
在這裡,還有另一個問題,是正確的東西卻出在什麼「程乙本」「引言」裡所說的「不及細校,間有紕繆」的初版的「程甲本」裡;而錯誤的東西卻出在「今復聚集各原本,詳加校閱,改訂無訛」的再版的「程乙本」裡。
難道這僅僅是一種排版的偶而疏忽?
(二)在黛玉「解琴書」一段裡,「程甲本」黛玉話裡有:
「書上說:師曠鼓琴,能來風雷龍鳳。」
見「程甲本」1240頁)
而「程乙本」卻寫成:
「書上說:師曠教琴,能來風雷龍鳳。」
(見「程乙本」1134頁)
「程甲本」與「程乙本」這一處文字,雖一字之差,卻謬在千里。「師曠鼓琴」來源於古典,「師曠教琴」卻無出處。
然而奇怪的是正確的東西又出自「不及細校」的初版的「程甲本」裡;錯誤的東西又出在「詳加校閱」的再版的「程乙本」裡。
(三)在「受私賄老官翻案牘」一節的知縣審問薛蟠一段文字裡,「程甲本」寫道:
知縣叫提薛蟠,問道:「你與張三到底有什麼仇隙?畢竟是如何死的,實供上來。」薛蟠道:「求老太爺開恩,小的實沒打他。為他不肯換酒,故拿酒潑他,不想一時失手,酒碗誤碰在他的腦袋上。小的即忙掩他的血,那裡知道再掩不住,血淌多了,過一回就死了。前日屍場上怕太爺要打,所以說是拿碗砸他的。只求太爺開恩。」知縣便喝道:「好個糊塗東西!本縣問你怎麼砸他的,你便供說惱他不換酒才砸的,今日又供失手碰的。」
(見「程甲本」1234~1235頁)
這一處文字,「程乙本」卻將「知縣叫提薛蟠」改為「知縣叫上薛蟠」,將「故拿酒潑他」改為「故拿酒潑地」,將「今日又供失手碰的」改為「今日又供失手砸的」(見1128~1129頁)。其它文字全同。
對於這一處文字,「程甲本」作為初版,「程乙本」作為再版,按理說應該愈改愈好,本應將「程甲本」中的「過了一回就死了」改為「過了一會就死了,」這樣方妥,誰知此處錯誤未改,卻更改了「程甲本」原來正確的東西。
比如說「程甲本」中薛蟠說的「故拿酒潑他」一語就很對,「程乙本」中薛蟠說的「故拿酒潑地」一語就講不通。又比如說「程甲本」中知縣說的「今日又供是失手碰的」一語用詞就很恰當,「程乙本」中知縣說的「今日又供是失手砸的」一語用詞就不恰當。對於這一問題,我想沒有必要多作解釋。
就這一處「程甲本」與「程乙本」文字的不同,也可以看出:為什麼正確的東西卻出現在「不及細校,間有紕繆」的初版的「程甲本」裡,而錯誤的東西卻又出現在「今復集各原本,詳加校閱,改訂無訛」的再版的「程乙本」裡。
這也難道是再版排版的偶然疏忽?
《紅樓夢》第八十七回:
(一)在黛玉「感秋深撫琴悲往事」一節裡,「程甲本」關於寶玉昔日送給黛玉的手帕的文字時寫成這樣:
(黛玉)只見內中夾著個絹包兒。黛玉伸手拿起打開看時,卻是寶玉病時送來的舊手帕,自己題的詩,上面淚痕猶在。……這黛玉不看則已,看了時,也不說穿那一件衣裳,手裡只拿著那兩方手帕,呆呆的看那舊詩。
(見「程甲本」1248頁)
而「程乙本」卻寫成:
(黛玉)只見內中夾著個絹包兒。黛玉伸手拿起,打開看時,卻是寶玉病時送來舊絹子,自己題的詩,上面淚痕猶在。……黛玉……手裡只拿著那兩方手帕,呆呆的看那舊詩。
(見「程乙本」1141頁)
這裡不論「舊絹子」也好,「舊手帕」也好,反正是一回事。但是「程甲本」卻用得很對;因為前後兩處皆用「手帕」一詞。但「程乙本」卻不然,前一句用「舊絹子」,後一句用「手帕」,這在用詞稱謂方面來說就很不一致。
這又說明「程甲本」用對了,而「程乙本」用錯了。當然自然也反映出一個問題來:為什麼正確的東西卻出在「不及細校,間有紕繆」的初版的「程甲本」裡,而錯誤的東西卻出在「今廣復集各原本,詳加校閱,改訂無訛」的再版「程乙本」裡。
(二)此回寶玉、妙玉聽黛玉「撫琴」一段文字裡,「程甲本」寫道
二人走至瀟湘館外,在山子石坐著靜聽,甚覺音調清切,只聽得低吟道:風蕭兮兮秋氣深,美人千里兮獨沉吟。望故鄉兮何處,倚欄杆兮涕沾襟。
歇了一回,聽得又吟道:
山迢超兮水長,照軒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銀河渺茫,羅衫怯怯兮風露涼。
(見「程甲本」1252頁)
而「程乙本」卻將「只聽見低吟道」寫成「只聽見低琴道」(見1149頁),而其它各個文字全部相同。
我們從此處抄錄的「程甲本」文字和「程乙本」的文字對比來看,「程乙本」的「低(】琴道」的「琴」字乃一誤字。
正確的東西又出在初版的「程甲本」裡;錯誤的東西卻又出現在細加校對後的「程乙本」裡。
這難道也是簡單的一個再版「程乙本」的排字偶然失誤嗎?
三、此回末關於「棋譜」一段文字裡,「程甲本」寫道:
(惜春)又翻開那棋譜來,把孔融、王積薪等所著看了幾篇。內中「荷葉包蟹勢」、「黃鶯搏兔勢」都不出奇;「三十六回殺角勢」,一時也難會難記;獨看到「八龍走馬」,覺得甚有意思。
(見「程甲本」1255頁)
而「程乙本」卻將「荷葉包蟹勢」寫成「茂葉包蟹勢」;將「八龍走馬」寫成「十龍走馬」。
對此處的文字,我們暫不談「程甲本」文字對,還是「程乙本」文字對,但是可以說明,「程乙本」決沒有按「程甲本」文字簡單的抄襲。
除此之外,還有這兩個章回中「程甲本」每每用「衣服」一詞,而「程乙本」卻改寫成「衣裳,」;「程甲本」每每用「和」字,而「程乙本」每每改寫成「合」字。如「程甲本」黛玉叫雪雁將「小毛兒衣服晾晾」(見「程甲本」1248頁),「程乙本」卻改寫為將「小毛兒衣裳晾晾」(見「程乙本」1141頁)。如「程甲本」「黛玉道:『你們就把那湯和粥吃了罷』」(見「程甲本」1247頁),「程乙本」則改寫為「黛玉道:『你們就把那湯合粥吃了罷』」(見「程乙本」1140頁)。這樣例子屢見不鮮。
例子就不舉了,我想有這些例子也夠說明問題了。
「程甲本」是初版,「程乙本」是再版;而且據「程乙本」程高二人「引言」裡寫的,「程甲本」是「初印時不及細校,間有紕繆」,而「程乙本」卻是「復集各原本,詳加校閱,改訂無訛」的,那為什麼「程乙本」在這些問題上還不如「程甲本」呢?而且愈「改」愈「訛」呢?
這一切到底為什麼?
而且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以上這些「程乙本」上的部分錯誤文字雖異於「程甲本」初版;但它卻與「夢稿本」上的錯誤文字完全相同。
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對於「夢稿本」一事,我在《版本問題》一章裡已經申述過,也給大家複印了一頁稿紙的複印件:它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稿本」。
看來,在後四十回的版本問題上,「程甲本」、「程乙本」與「夢稿本」的關係問題上,只能是這麼一個事實:
(一)「程甲本」的出版是以「夢稿本」為底本,程高在「引言」裡雖有「因急欲公諸同好,故初印時不及細校」,但它畢竟還是花費了一定時光的,也即一年多的光景。所以「程甲本」還是改正了「夢稿本」一些錯誤的東西。如第八十六回黛玉「解琴書」中,「程甲本」將「夢稿本」的「又添五個字」校改為「又添個『五』字」。又如第八十七回「撫琴悲往事」中,「程甲本」將「夢稿本」的「低琴道」校改為「低吟道」。
(二)程高「引言」裡所說的「程乙本」企圖「詳加校閱,改訂無訛」和「且不欲盡掩其本來面目」的話是可信的。比如說第八十七回,「程甲本」在以「夢稿本」為底本排印時,很可能如同我們今天的《紅樓夢》版本校閱者一樣,由於在「棋譜」中根本就查不到「十龍走馬」這一棋勢,而「棋譜」卻有「八王走馬」這一棋勢,所以程高二人在校閱此回時,依據「八王走馬」,保留「龍」字,更改了「十」字,將「十龍走馬」改寫為「八龍走馬」。但在再版「程乙本」時,為了恢復原「夢稿本」的「本來面目」,也仍然保留了「夢稿本」的「十龍走馬」這一用語。所以就形成了「程乙本」、「夢稿本」和「程甲本」、在「十龍走馬」和「八龍走馬」用語上的區別。
(三)在再版「程乙本」時,程高二人確實力圖恢復「夢稿本」的「本來面目」,所以有以「夢稿本」為底本,將「衣服」改為「衣裳」、將「和」字改為「合」字一些異字出現。但是,在校改時,也由於時間倉促(僅七十餘天),所以在再版「程乙本」時,卻留下了一些完全與「夢稿本」文字相同的不應出現的文字錯誤復原。它就如我前邊說過的將「添個『五』字」復原為「添五個字」,將「低吟道」復原為「低琴道」。
以上是對《紅樓夢》八十六回、八十七回幾個版本文字變異的校對情況。由於我手中沒有「夢稿本」,我僅從胡文彬手中要來了八十六、八十七兩個章回複印件,所以也只能查對此兩回了。不過我想也足夠說明問題了。
以上是「程甲本」「程乙本」、並結合「夢稿本」三個版本的八十六、八十七回文字變異的校對情況。
綜如以上「程甲本」、「程乙本」、「夢稿本」三個版本文字變更的對比,我們將會發現「程本」程偉元和高鶚所寫的序言和「引言」中的話是完全可信的。即後四十回確實為程偉元歷年搜集所得;高鶚僅僅對後四十回作了一些「改訂」。這裡根本不存在什麼後四十回為高鶚所補的問題;也根本不存在什麼「夢稿本」的「後四十回,其未改前的原文系從高氏一個初稿本抄來,其刪改的文字則是據一個高氏的修改本校改」(吳世昌的結論、抄自《初探》20頁)而來的問題。這裡只有一個:就是初版「程甲本」後四十回,是以「夢稿本」為底本,並在「細加厘揚」,即更正了一些錯別字和語病之後方刊行的版本;而「程乙本」後四十回,則是力圖恢復「夢稿本」原樣,而又用「夢稿本」從新對「程甲本」作以倉促修訂後才出現的復原版本。
從以上的研究,我們應該得出這麼一個結論:認為後四十回為高鶚所補是不真實的;大罵高鶚之詞也是沒有道理的;程偉元和高鶚對《紅樓夢》是有功的。當然,還有一個問題是,程偉元與高鶚二人並不懂《紅樓夢》;若要真懂,恐怕程偉元,特別是高鶚絕對不敢如此賣勁的校刊並付印的《紅樓夢》的。所以程高二人對《紅樓夢》的貢獻也完全是出於一種誤解,絕不是有意識的。
摘自《紅樓夢研究》第九章
第九章 後四十回及其作者…………………………………………(727)
一、高鶚補作的否定…………………………………………(727)
二、後四十回中的一些框架結構問題………………………(740)
1.時間問題……………………………………………………(741)
2.生日問題……………………………………………………(756)
3.方位問題……………………………………………………(763)
4.簡結…………………………………………………………(765)
三、後四十回的作者………………………………………………(768)
1.後四十回中的幾處特殊文字………………………………(769)
2.後四十回的作者是張宜泉…………………………………(776)
四、後四十回中的某些寫作內容……………………………………(778)
1.寶玉「出家為僧」…………………………………………(780)
2.寶玉「中舉」………………………………………………(780)
3.甄寶玉與李綺、也即與李紈、賈蘭的奇特組合 …………(782)
4「蘭桂齊芳,家道夏初」、香菱結局及其它………………(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