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沉湖之謎——「紅樓心語」之十

林黛玉沉湖之謎——「紅樓心語」之十

林黛玉沉湖之謎——「紅樓心語」之十

紅學研究

導視

  林黛玉——

《紅樓夢》裡的第一女主角。

她最終究竟是怎麼死亡的?

通行本《紅樓夢》描寫的,

林黛玉因寶玉娶寶釵憤懣而死,

是否符合作者曹雪芹的原筆原意?

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

從細讀《紅樓夢》文本入手,

又在脂硯齋批語中找出蛛絲馬跡,

對林黛玉的最終結局,

進行全新的獨家揭秘。

旁白:

紅學界普遍認為,曹雪芹的《紅樓夢》在完成之後,由於種種原因,除前八十回大體保存下來以外,後面的內容全部迷失,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後四十回,是在曹雪芹去世近三十年以後,由高鶚續寫。

高鶚對《紅樓夢》的第一女主角林黛玉的最終死亡做了如下的安排:在賈家不斷敗落之後,為了給處於瘋癲狀態的賈寶玉沖喜,賈母棄林黛玉於不顧,採用王熙鳳設計出的調包計,安排賈寶玉與薛寶釵成婚。林黛玉眼睜睜看著自己心愛的人迎娶了薛寶釵,於是,「焚稿斷癡情」,最終悲憤而死。

關於林黛玉的這樣一個結局,由於通行本的廣泛流傳而深入人心。但是,劉心武先生認為,儘管「焚稿斷癡情」堪稱高鶚續書中文筆最成功的部分,但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筆原意。那麼,劉心武先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曹雪芹究竟會如何安排林黛玉最終的人生結局呢?

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繼續做客《百家講壇》,進行他的揭秘《紅樓夢》之旅,為您全新揭秘林黛玉的死亡之謎。

這一講我們要來探討在曹雪芹筆下,黛玉是怎麼離開人間的。

小說裡面,它對寶玉和黛玉的身份是有一個特殊的設定的,這本小說告訴我們,寶玉和黛玉原來都在天界。寶玉是天界赤瑕宮的神瑛侍者,黛玉原來是天上一棵仙草,絳珠仙草後來修煉成了一個女身,寶玉下凡以後,黛玉跟著下凡。如果更準確地表述的話,就是神瑛侍者下凡以後,修成女身的絳珠仙草也隨即下凡。書裡面說得很清楚,天上的絳珠仙草下凡,它有一個很明確的目的,就是因為在天界,在西方靈河岸,在三生石畔,赤瑕宮裡面的神瑛侍者每天出來給它灌溉甘露,才使得絳珠仙草能夠健康地生長,並且後來修成了一個女體。所以,絳珠仙草修成女體以後,可以叫做絳珠仙子。她下凡以後,成為林黛玉,她就要把一生的眼淚還給天上的神瑛侍者。因為這個神瑛侍者下凡以後是賈寶玉,林黛玉一生就要把她的眼淚還給賈寶玉。這是在第一回裡面就跟讀者講述的一個帶有神話色彩的人物關係的設計,是非常美麗的一個描述。

在書裡面後來的情節流動當中,我們就有一個感覺,就是從天上下凡到人間的這二位,他們本身在人世間並不知道自己是天界下凡的,除非他們做夢,有時候他們可能會隱隱約約地恢復在天界的感覺。總之,在人間,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有著天界的仙人的身份,他們就和其他的人間的俗人一樣生活。

林黛玉每次和賈寶玉鬧彆扭,都要流淚。根據第一回的假設,她都是在還灌溉之恩。書裡面有沒有一回寫到林黛玉的眼淚還得差不多了呀?是有的,這就是在第四十九回。那個時候,林黛玉和薛寶釵之間的猜忌已經消除了,林黛玉對賈寶玉也放心了。在這種情況下,賈寶玉也表達了他對林黛玉和薛寶釵和好的疑問,林黛玉回答之後,他也表示了理解。這個時候,就有這樣的對話,黛玉就說了,說:「近來我只覺心酸,眼淚卻像比舊年少了些似的。心裡只管酸痛,眼淚卻不多。」作為人間的一個女性的存在,她本來愛哭,老有那麼多的眼淚,現在她自己就意識到她的眼淚少了,她沒有意識到,她是天上的一個絳珠仙子在還淚。可是,讀者讀到這兒心裡就明白,就是說她的總淚量應該基本等於在天上神瑛侍者灌溉她的那個總量,這個量不斷減少,最後就接近於零,它在走向零,因此實際上也就預示了林黛玉的還淚之旅是有終點的。

寶玉,雖然是仙人下凡,到了人間,他並不清楚自己是怎麼回事。所以,他所有的思維都是人間化的。聽了黛玉這個話以後,寶玉怎麼說啊?寶玉說:「這是你哭慣了,心裡疑的,豈有眼淚會少的?」他就不知道,他們兩個有一種特殊關係,人家的眼淚就是會遞減,把您當年那個灌溉量償還得差不多了之後,人家就沒淚了。

旁白:

在《紅樓夢》中,作者曹雪芹對男一號賈寶玉與女一號林黛玉的前世今生的設計確實極為精妙,讓這兩個人物那跌宕起伏的悲劇故事充滿了神秘色彩。而對有著仙界身份的林黛玉,如何安排她的最終結局,一定是作者曹雪芹需要精心設計的內容。那麼,在前八十回《紅樓夢》中,最能夠體現林黛玉生活狀態與精神氣質的黛玉葬花,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深入分析作者曹雪芹創作意圖的最好文本。如此說來,黛玉葬花,這個《紅樓夢》裡面最美麗的畫面之一,究竟體現出林黛玉怎樣的生命特點?而這與她最終的死亡又有什麼關係呢?

書裡面描寫林黛玉,她有一個特點,就是詩意生存。她的生活是詩化的生活,而且林黛玉的生活是充分地藝術化的,黛玉葬花是一次完整的行為藝術。

「行為藝術」這個概念在西方是近一百年來,乃至於近五十年來才出現和熱鬧起來的,但是我們的老祖宗曹雪芹在二百多年前,他就在他的小說裡面寫了林黛玉的行為藝術。這我絕不是誇張,你想她葬花是不是行為藝術啊?

首先,她有道具。有什麼呀?有花鋤,因為她最後葬花,她要刨坑,有花鋤。林黛玉,一個弱不禁風的人,她扛一個花鋤,你想這個花鋤如果不是一個藝術化的花鋤,是一個市賣的花鋤,甭說扛了,她舉都舉不起來,就說明她為自己製作了一個她能夠扛在肩上的一個花鋤,這個花鋤必須要特殊製作,這不是藝術行為是什麼行為?而這個花鋤上還掛一個花囊,這花囊顯然是精心地縫製和刺繡的。還不算完,另一隻手還要拿一個花帚,因為花瓣需要掃在一起。這個花帚,你想一想,能是傻大姐用的那個大笤帚嗎?肯定不是,它肯定是一個非常精緻的,而且它的製作的原料可能還不一定是竹子什麼的,我們很難想像,但是我們又可以想像,它是完全藝術化的。

服裝更不消說了,她在那天,肯定是自己精心設計自己當天的服飾。然後,她扛著花鋤,花鋤上還有花囊,她這手還拿著花帚。她有道具。

她葬花有路線。在大觀園她已事先踏勘好,她有路線的,從她的瀟湘館出來,沿著什麼什麼樣地方,比如過了沁芳閘,再怎麼怎麼樣,最後到達一個角落裡,一個花塚。她有路線,有終點。

而這整個過程當中,她吟唱自己事先準備好的葬花詞,她這個行為藝術是有聲行為藝術,還不是無聲的,這就是林黛玉。你想曹雪芹在那個時代能想像出這樣一個場景,塑造這樣一個人物,讓她有這樣的一個完整的藝術化的行為,這很了不起。

還有一次,林黛玉離開瀟湘館,那個時候還跟寶玉生著氣呢,雖然跟寶玉生氣,她作為一個詩化的存在,她還是詩人氣質,她的生活是完全藝術化的。

她一邊走,一邊囑咐紫鵑,說:「你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紗屜,看那大燕子回來,把簾子放下來,拿獅子倚住,燒了香,就把爐罩上。」什麼生活呀?現在咱們講和諧社會,講人與自然的和諧,林黛玉老早就人和自然和諧了,她的屋子裡允許燕子來做窩的。她說「你把屋子收拾,撂下一扇紗屜」,幹嗎呀?大燕子飛出去給它的小燕子覓食,就要飛回來餵食,要讓大燕子覺得方便,所以在瀟湘館她的那個紗窗裡面會有一個灰空間,灰空間裡面會有燕子窩,大燕子是會飛回來飛出去的,這就是林黛玉的生活。然後把簾子放下來,什麼叫「拿獅子倚住」?「獅子」是一個工藝品,就是鎮住簾子的底邊,讓它在空氣流動當中不至於過分紊亂,她非常精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然後,當然還要享受鼻息的快感,還要燒香,這個香不是封建迷信燒那個香,是增加室內芳香程度的一種高級的香料。這個香不讓它很猛地散發出來,因此,你在香籠裡面放了香以後,你還要把爐罩上,有一個帶花漏的爐蓋。你看人家林黛玉。貴族小姐生活都是很享受的,但是,她這不是物質上的享受了,她把它變成一種詩化的生活態度,這樣生存。

還有一回,她命令丫頭把鸚鵡站的那個架子摘下來,她養鸚鵡,不是籠養,是架養。她說,你把它摘下來以後,另掛在月洞窗外的鉤子上。瀟湘館有月洞窗,窗子的形狀是非常生動活潑的,不都是一個模式。然後,她就坐在屋內,隔著這個紗窗挑逗鸚鵡做戲,她還教自己的鸚鵡念詩,這就是林黛玉。

所以,林黛玉她是詩意的生存,林黛玉一旦淚盡,要離開這個世界,她一定也會詩意地消逝。

我想,我的邏輯肯定成立。這樣的一個生命,何況她是一個天上的仙女下凡,她離開人間時一定是充滿詩意的,當然,那將是一首淒美哀艷的詩。

旁白:

按理說,一部文學作品中有關主人公的人生命運、情感糾葛,無非就是一種藝術創作,讀者也會由此產生出不同的閱讀感受。但是,劉心武先生認為,儘管高鶚對林黛玉安排了「焚稿斷癡情」這樣一個悲劇性的結局,在最基本的思路上符合曹雪芹的構思,但在林黛玉的死亡時間、死亡原因、死亡方式等方面的處理上,都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有意圖,從而使得讀者對《紅樓夢》的創作意圖和審美享受都產生了嚴重的誤導。那麼,既然如此,劉心武先生會如何破解林黛玉的真實結局?他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當然,因為大家現在看的《紅樓夢》一般都是通行本。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的後面四十回,是高鶚續的。高鶚的續書,有人很喜歡,特別是關於林黛玉的那段故事。由於調包計,賈母又拋棄了她,她就眼睜睜看著自己心愛的人娶了薛寶釵。在瀟湘館裡面,都沒有人管她的死活,於是,她就「焚稿斷癡情」,就「魂歸離恨天」了。

我也承認,這是高鶚續書裡面文筆最好的一段。問題是,我在前面講座一再跟大家說了,高鶚和曹雪芹不是合作者,兩個人不認識,無來往,生命軌跡沒有重疊和交叉。高鶚續寫八十回後的《紅樓夢》,大體是在曹雪芹已經去世二十多年以後,而他的續寫和被篡改過的前八十回合起來,印刷成為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那個時候,曹雪芹去世已經將近三十年了。所以你可以認為有一個人續書了,續得不錯,你卻不可以認為這就是曹雪芹的《紅樓夢》,這是高鶚的後四十回《紅樓夢》。曹雪芹的《紅樓夢》他是寫完了的,脂硯齋不是說了嗎?全書到了三十八回,就怎麼樣呢?就已經三分之一有餘了,他是寫完了,他的八十回後是迷失了。所以,我們可以做一些探佚工作,來探索後二十八回究竟是什麼樣的內容?其中關於黛玉之死應該是怎麼樣的描寫,我想這種探佚應該還是有意義的。

我個人認為,黛玉之死首先應該是在賈母死亡之後。

因為我前面已經費了老大力氣分析,讓大家能聽懂我個人的一個觀點,就是只要賈母活一天,賈母就要為林黛玉護航一天,而且賈母從一開始就願意寶玉和黛玉婚配,不可能賈母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同意一個調包計,甚至於不顧林黛玉的悲苦生死,她就拉下臉來絕情,這不符合曹雪芹前面的有關賈母和林黛玉關係的描寫。所以,林黛玉她離開人世,首先應該是在賈母去世之後。

在這個情況下,當然,王夫人和薛姨媽她們促成金玉姻緣最大的障礙就沒有了,形勢就明朗了。

而在上一講,我又講到了,榮國府裡面不僅有一個利益集團,另一個利益集團,趙姨娘、賈環他們,也下了毒手,很可能就通過賈菖和賈菱配藥,使林黛玉作為一個世俗的生命存在慢性中毒。再加上,我上一講也跟大家說了,趙姨娘在誰面前最有發言權啊?她跟誰說都可能沒人聽,有一個人,不管聽不聽,她在耳邊說,絕無問題,這個人恰恰就是賈政,就是榮國府這個府第法定的主人。

所以,賈母死後,林黛玉沒有了靠山,金玉姻緣又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她自己又吃了趙姨娘通過賈菖、賈菱所配的藥,又慢性中毒。而趙姨娘又向賈政告發了所謂林黛玉和寶玉之間的不軌行為。趙姨娘你不能說她完全造謠,我上次講給你聽了嘛,第五十二回,她小步子捯進瀟湘館內室,騰就衝進去了,一下子看見賈寶玉正挨近林黛玉身子說話呢,因此,當她向賈政告這個狀的時候,她甚至還心安理得,我親眼所見嘛!然後,她可以滿世界誇張渲染,甚至於造謠誣蔑。所以,林黛玉的處境就非常地糟糕。

而最關鍵的還在於,林黛玉她到人間來是為了還淚,而她的眼淚基本上已經哭干了。所以,是她回到天上的時候了。人間的黛玉在這個情況下,就會主動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旁白:

劉心武先生認為,林黛玉的生活方式是一種詩意存在,加上她兼具絳珠仙草的仙界身份,因而,林黛玉的死亡方式一定是一種詩意的死亡方式。那麼,這究竟會是一種怎樣的死亡方式?劉心武先生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根據我的研究判斷,在曹雪芹筆下,八十回後,林黛玉最後她的死亡形式,應該是一次比葬花甚至於更優美的行為藝術。

她所採取的方式,我個人認為就是沉湖。

有一個紅迷朋友聽我說到這兒,他就急躁。他說我知道了,您的意思是說黛玉自殺,跳湖了。

第一,我沒有說黛玉自殺。

黛玉是天上的仙女,你說自殺,你這樣概括,我不能完全反對,因為你表述的意思大體正確。但是,我寧願選擇另外的語彙,因為林黛玉她是很詩意地安排自己向人間告別的過程。她是詩意地而來,詩意地而去。所以,我覺得與其說是自殺,不如說她是仙去,她來自仙界,又復歸仙界。

跳湖這個說法,我是堅決不贊成。因為這說明你對跳湖和沉湖之間的重大的行為的藝術上的區別麻木不仁。跳湖,是從高處往下,一個拋物線,咕咚一聲。當然,可能死得很痛快,但是毫無詩意。沉湖,是自己穿戴好了以後,從水域的淺處慢慢走向深處,很不一樣啊!

不要覺得我說這個話好像是怪話,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人就採取過這種藝術化的死亡方式,以激勵民眾。比如說辛亥革命的一個烈士叫陳天華,聽說過吧?陳天華怎麼死的呀?你看有人就非要說是跳海,陳天華沒有跳海,陳天華叫做蹈海,這有很重大的區別。

陳天華他覺得非常苦悶,他喚起中國民眾結束清朝統治,他寫了《猛回頭》等激昂的文字,他首先剪去清朝規定男人必須留的那個辮子,所以現在留下陳天華的照片——陳天華那個時候世界上已經有了照相術——他是披肩發,他剪了辮子。然後,在日本,他蹈海。這個事件有相關文獻可以證明。他留下遺言,在蹈海前一天寫下了《絕命書》。他使自己的行為本身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震撼力。1905年12月8日,他從海邊的淺處一步一步走進去,海水沖擊到他胸部的時候,他一個感覺;頸部時候,一個感覺;最後,淹過他的頭部,他覺得他完成了他的人生的使命,告訴大家,應該改變滿清王朝統治中國的腐朽現實。陳天華作為一個激昂的革命者,這樣的行為,你怎麼評價是一回事,但是,他沒有跳海,他是蹈海。

林黛玉,現在我再強調,我告訴林黛玉的死亡方式,你不要概括成跳湖,她是沉湖。

旁白:

林黛玉,《紅樓夢》裡最重要的一位女性人物,最終以沉湖自盡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雖然有些出乎意料,但卻在情理之中。可是,我們不禁要問,劉心武先生關於林黛玉沉湖而死的依據究竟是什麼?在《紅樓夢》前八十回的文本裡面,是否有相關證據來證明他的這種判斷呢?

我根據是什麼呢?還是要從前八十回裡面的曹雪芹的文本來進行考察。

因為曹雪芹的藝術手法,我重複了多次,好像很多紅迷朋友也贊同。就是他總是有伏筆,他總是在很多地方設下伏筆,然後,在很久以後再去呼應、照應。而且,上一講我也說了,脂硯齋就說他「文筆細如牛毛」。它就是這樣一個文本,有人說這麼讀《紅樓夢》的話累不累啊?那您不願意累,是您的自由。我這樣讀,我不僅不感到累,我感到很快活,我獲得很大的審美趣味。不是說所有小說都得這麼寫,天下很大,人各有志,小說有很多種,這是其中一種。

為什麼我說她沉湖?

在八十回裡,有很多伏筆。現在,我不按順序說,我按我心目當中認為的重要性、次要性,按這個順序來排列,開頭我說最重要的,最後我再說一個最重要的,當中說一些其次的。

有一個根據,就是第七十六回。

第七十六回就寫到在中秋節,黛玉和湘雲兩個人就很寂寞地在中秋之夜在湖畔聯詩。聯來聯去,聯到最後,聯出兩句,這兩句驚心動魄,湘雲那句是「寒塘渡鶴影」,林黛玉那句是「冷月葬花魂」。底下你看有人皺眉頭,哎,「葬花魂」,「葬詩魂」吧?「冷月葬詩魂」是很多通行本的寫法。在考察了各種古本之後,我個人認為,曹雪芹的原筆應該是「花魂」,而不是「詩魂」。為什麼?「花魂」在《紅樓夢》裡面不是一個陡然出現的語彙,早在這一回之前多次出現了「花魂」這樣的語彙。比如說,第二十六回就有兩句,叫做:「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癡癡何處驚?」就有「花魂」這個字眼。在林黛玉的葬花詞裡面,「花魂」出現的次數就很多,比如說:「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你看,「花魂」是一個《紅樓夢》裡面固有的概念、固有的語彙。在第七十六回這個地方,它就是林黛玉的象徵,就和上一句那個「鶴影」是史湘雲的象徵一樣。

「冷月葬花魂」,就是說在一個淒清的中秋之夜,湖面上倒映著中秋的滿月,湖波蕩漾,而這個情況下,花魂就默默地、一步一步地沉進去了,就埋葬在裡面了。所以,這一句聯詩,就是林黛玉沉湖的一個暗示,就是一個伏筆。

還有,早在第二十三回,林黛玉初進大觀園,住進瀟湘館,和賈寶玉兩個人偷讀了《西廂記》。分手以後,她一個人慢慢地走回瀟湘館。這時候,聽見遠遠傳來了學戲的那些小姑娘唱曲的聲音,聽到的就是《牡丹亭》裡面的句子。《牡丹亭》裡句子又勾引起她想起了很多過去古人的詩句。這個時候,曹雪芹下筆的時候就反覆地寫了這樣一些句子,比如說「花落流水紅」、「水流花落兩無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它都構成一個密集的意向,就是美如花朵的青春的少女,會最後在水中結束她的生存。我想她聽曲,你可以摘引很多不同的句子,為什麼你來回來去,她聽到的和她想到的都是有這樣的內容呢?根據曹雪芹的寫作習慣,他不可能是隨便一寫,他就是一個伏筆。

書裡寫到,在大觀園裡面,成立了詩社。第三十七回,就出現了海棠社。組織海棠社以後,大家說以後寫詩就別用咱們哥哥妹妹這麼個稱呼了,咱們得想一個署名,大家當詩翁嘛,就都要有一個別號。最後,林黛玉的別號就是「瀟湘妃子」。

瀟湘妃子,什麼意思?瀟湘妃子它指的是遠古傳說時代堯、舜、禹當中的那個舜,他有兩個妃子,一位叫做娥皇,一位叫做女英。舜是一個非常好的部族領袖,他經常外出巡查,後來他就不幸死於蒼梧。娥皇、女英就去尋找他,就很悲痛,娥皇、女英的淚水灑到竹子上,就使得這個竹子上面出現了斑痕,這就是所謂的斑竹、瀟湘竹,「瀟湘妃子」這個別號就來源於此。娥皇、女英最後怎麼死的呀?「淚盡入水」。這是古書上記載的,娥皇、女英最後尋找這個舜,找不到,最後,她們的眼淚就哭干了,最後就在水裡面死去了,死在江湖之間。因此,「瀟湘妃子」這個別號本身,實際上也在暗示林黛玉最後她是沉湖。

到後來,詩社又由海棠社變化為桃花社,林黛玉做了《桃花詩》,後來他們就把這個詩社名字改成了桃花社。後來,由於史湘雲偶然在春天拈了一個柳絮,就帶頭做柳絮詞。當然,在柳絮詞裡面,我前面也講到了,林黛玉和薛寶釵所做的柳絮詞還是鮮明體現出兩個人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價值取向、不同的人生感受。林黛玉那一首柳絮詞,詞牌是《唐多令》,第一句叫做「粉墮百花洲」。「粉」,表面說的是花粉,實際上也是在暗示一個女性,她結束她的生命是墮在哪兒了呢?「百花洲」,「百花洲」是水域的名稱。就這一句,說明也是一個伏筆。

還有一個伏筆,第四十四回鳳姐過生日演戲,有一齣戲是《荊釵記》,裡面有一折叫《男祭》。這齣戲的主人公叫王十朋,這折戲就表現王十朋跑到江邊去祭奠一個人。

寫這一筆幹什麼呢?因為這一回寫得很巧妙,鳳姐過生日是很重要的一個日子,但是賈寶玉卻突然不通知他家裡的人,自己跑到外面去了,穿了一身素白的衣服,騎著馬,只有一個小廝焙茗跟著他,他幹嗎去了呀?簡而言之,讀者都忘記了金釧跳井的事了,因為這場風波到故事情節發展到這兒時候,早已經過去了。但是,曹雪芹下筆很厲害,他通過這一筆告訴你,賈寶玉對金釧始終不忘,他知道是因為自己的行為不當而造成了金釧的死亡,所以,他去祭奠金釧去了,因為這一天也是金釧的生日。但是,賈寶玉去了以後還是趕回來了,因為他畢竟還得在鳳姐的生日的宴席、唱戲這種場合上出現。

這個時候,曹雪芹就寫得很厲害了,別人都不在意了,惟有林黛玉看到了王十朋在江邊祭奠一個人的時候,林黛玉就發話了,說:「這王十朋也不通得很,你不管在哪裡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上來做什麼?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哪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

曹雪芹他這一筆,可以說是一石三鳥:

第一,所有人都猜不出來賈寶玉哪兒去了,有一個人,她跟賈寶玉心心相印,賈寶玉的行為她最理解,林黛玉猜出來了。就知道,他是去祭奠金釧去了,林黛玉這個話就是說其實你要祭奠金釧,金釧不是投井死的嗎,天下水總歸一源,你從咱們榮國府、大觀園都可以舀一碗水,你對著那碗水去表達你的哀悼不就齊了嗎?你非要跑出去幹嗎?她就知道,寶玉一定是跑到外面的某一個水邊——寶玉後來是跑到了一個庵裡面的水井邊上去完成這個祭奠——它就說明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有心靈感應,林黛玉說這個話就是說給賈寶玉聽的。

同時,它也就由此說明,林黛玉本身說這樣的話,一個人死於水域,另一個人要來祭奠她,這叫做讖語。「讖語」這個詞在《紅樓夢》裡面多次出現,就是對今後命運的一種事先的暗示。這也就是說明林黛玉最後她的死亡和水、和水域有關係。

同時,第三層意思又告訴我們,就是在林黛玉死於水域之後,賈寶玉將祭奠她,很可能那次賈寶玉就是舀了一碗水,「天下水總歸一源」,對著碗中水來祭奠她,這很可能在後面會有這樣的情節。所以,像這些都是伏筆。

旁白:

我們知道,《紅樓夢》區別於其它小說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的特殊寫法,無論是黛玉、湘雲的中秋聯詩,還是林黛玉「瀟湘妃子」別號的特殊寓意,以及寶玉祭奠金釧「一石三鳥」的暗示,都是這種伏筆寫法的表現。不過,除了《紅樓夢》本身的文本之外,脂硯齋批語是解讀《紅樓夢》的最重要的依據,很多《紅樓夢》八十回之後的線索,就是通過脂批得以略知一二的。那麼,在黛玉之死這個關鍵的環節上,劉心武先生是否能夠找到直接支持自己觀點的脂批呢?

還有一個更強有力的伏筆,我說了,我一開頭說一個伏筆,就是中秋聯詩,「冷月葬花魂」,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伏筆。

實際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伏筆是在第十八回,就是元妃省親的時候點戲,點了四出戲。

哪四出戲呀?大家都記得,第一出是《豪宴》,出自《一捧雪》,我在前面的講座裡面告訴了大家,脂硯齋指出,說《一捧雪》中「伏賈家之敗」。就說明賈府最後的敗落,除了很多具體的原因之外,將糾纏在一件古玩上。所以,在元妃省親的時候,第一齣戲「伏賈家之敗」,就出現了一捧雪這樣一個古玩,以這個古玩為名字的這樣一齣戲。

第二出叫《乞巧》,這是《長生殿》當中的一折,說這是「伏元妃之死」。這個含義很明確,我就不展開了。

第三出就是《仙緣》,《仙緣》是《邯鄲夢》當中的一折,脂硯齋指出是「伏甄寶玉送玉」,究竟甄寶玉送玉是怎麼回事,我將在以後的講座裡面講述我個人的探佚心得。

現在我們關鍵是要分析第四出《離魂》,這是《牡丹亭》當中的一折。脂硯齋在這個地方就明明白白地有一個批語,就說是「伏黛玉之死」。

你現在去看這個《牡丹亭》裡面《離魂》這一折,這一折在原始的劇本裡面叫做《鬧殤》,我不多說,咱們把《鬧殤》當中的一些唱詞念一念,你就明白了。當中怎麼說啊?說「人到中秋不自由」,你看,和這個中秋節有關係。「奴命不中孤月照」,和冷月有關係。「殘生今夜雨中休」,和夜有關係。「恨匆匆,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玉芙蓉」,芙蓉花有兩種:一種是木本的,長在旱地;一種是水生的,就是荷花。這裡所說的「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就說的是荷花,是水裡面的花朵,就是在影射林黛玉最後她是沉湖,死於水域。

書裡面林黛玉是芙蓉花,不僅是暗示,也是明寫呀!你還記得賈寶玉做壽,「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抽那個花簽,林黛玉抽的是什麼簽啊?林黛玉她抽的簽就是芙蓉花,上面寫著「風露清愁」,有一句詩叫做「莫怨東風當自嗟」。怎麼證明這個芙蓉花就是水芙蓉呢?在賈寶玉他痛心於他最心愛的身邊人晴雯被攆出去夭折之後,他寫了《芙蓉誄》,他這個《芙蓉誄》的芙蓉指的是荷花,書裡面有非常明確的描寫。他問小丫頭,說你晴雯姐姐死的時候怎麼說?小丫頭當時說好像隨口編,說她就上天當了花神了,寶玉就問她當的是總花神還是具體花的花神呢?當時荷花盛開,小丫頭就說她當的是這個花神,芙蓉花的花神。所以,這個芙蓉不是木芙蓉,而是水芙蓉,是無可爭議的。黛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她就「冷月葬花魂」了。別的可以不信,在元妃省親的時候,點了四出戲,第四出「伏黛玉之死」,有脂硯齋的明明白白的批語,這個你不好不信。

而且脂硯齋說了,「所點之戲劇伏四事,乃通部之大過節大關鍵。」

黛玉之死,當然是小說裡面的一個大關鍵。

所以,黛玉她是沉湖。

而且,她一定會像黛玉葬花一樣,精心地設計她的服裝,她的道具,她的行為路線。她會不會有一首告別人世的詩呢?也可以去想像。她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進水域去。當然,因為黛玉她是一個天上的神仙下凡,她在人間的所謂的死亡,實際上是復歸天界。

所以,我估計,曹雪芹這一段描寫會非常優美。而且最後,她會跟世俗的一個人死亡很不相同。黛玉沉湖最後,比如說第二天人們發現了什麼以後,不會有屍體的,只會有她的衣服和她的釵環存在,只會留下她的腰帶或者她的披紗,她是仙遁。這個是書裡面說得很清楚的,她本來不是人間的一個凡人,她是一個絳珠仙子。

關於林黛玉,我們講了這麼多,我們下面必須要去探討一下薛寶釵。

薛寶釵,人們對她已經說過了無數的話,我有什麼新鮮的角度、新鮮的話語嗎?我覺得我還有。我現在首先就提出一個問題,讓大家回去想一想,就是薛寶釵作為一個溫良恭儉讓的閨中女兒的一個模範人物,為什麼在小說裡面寫到的清虛觀打醮、端午節前後,她變得那麼煩躁?甚至於她表情很難看,話語很難聽,這是怎麼回事?

從下一講起,我將用六講跟大家一起探討薛寶釵,並且將從這個問題切入,跟大家一起共享揭秘紅樓之旅的快樂,敬請期待。

[作者附註:這一講的編導是孟慶吉先生,在此向他表示感謝。]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