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淺析寶釵
在《紅樓夢》中,寶釵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角色。有人說她完美,有人說她陰險。和她有關的幾個事件,似乎都充滿了爭議。
首先,是寶釵的「野心」問題。
在我看來,寶釵應該是頗有抱負的。這一點,大約與探春類似。當然,抱負和野心之間,似乎也很難有明確的界限。因此,一般來說,判斷的標準只能是根據最後的結果。白居易有詩云:「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可是,《紅樓夢》卻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準確的說,是不知道「金玉良緣」是如何成就的)。因此,便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當然,由於高續的影響,負面的解釋似乎更有市場。
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多懷濟世之志,正是希望能夠「讀書明理,輔國治民」。自《離騷》以來,有多少文學作品,表達了懷才不遇的感慨!即使是詩仙李白,在有機會時,也是非常興奮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篷篙人」。若確有治理國家之才,棄而不用,豈不可惜?寶釵事事留意,頗為精明。若是由她來治家,應該不錯的。在我看來,齊家和治國,其實是一個道理。舊時女子無法出去做官,只能通過治家來發揮自己的才幹了。寶釵的「停機德」,亦為勸夫讀書求仕之意。一個是治國,一個是齊家,均為儒家的理想。夫妻二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正是世俗眼中的美滿姻緣。
但是,為什麼寶釵有時會給人一種「隱士」的感覺呢?我想,是因為她的淡雅和無為吧?平時不太計較得失,顯得比較寬宏大度。這給人一種無慾無求的感覺。從寶釵的大多數表現來看,這樣說似乎也沒有錯。
不過,文中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寶釵對「情報」的掌握是令人吃驚的--有些甚至連平兒都不知道的。她為什麼要搜集這麼多情報呢?難道只是為了娛樂麼?對榮府的情況瞭解得門兒清,卻是一種「無為」的狀態,豈不令人奇怪?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所說的「無為」,只是無作為而已。這與道家所說的「無為」,其涵義還是有差別的。道家的人物,其實也並不是完全無所作為的,比如張良、范蠡。所謂的「無為」,是順其自然,而不刻意為之。若是需要,自然也可有一番作為。所謂「大隱隱於朝」,亦是如此。儒、道兩家所不同的,是其心態。儒家的人物,即使是隱居,也是時時想有一番作為的;而道家的人物,即便在朝中,亦可隨時拂袖而歸。儒家後來發展到理學,「存天理,滅人欲」,最是壓抑人性的。而寶釵的天性,顯然被強烈地壓抑了,頗不「自然」。
作者對寶釵的評價是「山中高士」。寶釵之「高」,自是不必說。「高士」隱居在山中,是為了什麼呢?在我看來,是在等待時機。「釵於奩內待時飛」,亦表明了寶釵的這種狀態。寧靜致遠曾說,寶釵是耐得住孤獨,卻耐不住寂寞的。這一點我同意:她是一個不甘寂寞,希望有所作為的人。「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亦表明了寶釵的志向。
諸葛孔明在隱居隆中之時,天下事無不瞭然於胸。顯然,他還是有用世之心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出山做準備。對他來說,隱居只是暫時而已。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在我看來,寶釵的這種狀態,亦是蓄勢待發。所謂「淡極始知花更艷」,則更見其精神。從本質上來說,寶釵並不是一個隱士。「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高士」,也有暫隱的時候。從古至今,這樣的例子也並不在少數。
說到寶釵的「無為」,書中有一次例外,從中亦可看出一些端倪來。
在鳳姐病時,寶釵以親戚的身份,輔助李紈和探春理家。這也算得上一次小小的「實習」吧。當然,那一回主要是為了表現探春;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寶釵對治家顯然有著自己的見解。這說明,她平時對此是頗為留心的,並且有過自己的思考。不過,她畢竟只是榮府的親戚,礙於身份,也不好多管事的。在這一回裡,寶釵之才,也不過露了三分;而探春,則發揮得比較充分。因此,寶釵的表現,雖不像探春那樣出彩,卻也是頗見實力。兩人的才幹,可謂各有千秋。這時,她已很清楚鳳姐理家時的弊端,再加上與探春的交流,應該可以說是胸有成竹了。有了這樣的基礎,等到她理家時,想必會有比較出色的表現。
既有理家之才,又有停機之德,這大概是那個時代挑媳婦最重要的兩條標準吧?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榮府挑寶釵做媳婦,也是不奇怪的。
當然,寶釵是應王夫人之請、不好推脫才過來幫忙的。她的表現,應該說是非常得體、合度的,挑不出什麼毛病來。但據我推測,寶釵雖然深藏不露,絕不會像鳳姐那樣躍躍欲試,但內心大概也期待著有這麼一個機會展才吧(就像黛玉在元妃省親時想要大展詩才一樣)。不過,寶釵的「內熱」,是被「冷香丸」強壓了下去的,因此給人一種不好表現的感覺。等到她成了榮府的媳婦,那麼鳳姐自然是要讓位的,此為「高士」出山之時。
在第一回中,脂批云:「託言寓意之旨,誰謂獨寄興於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賢之恨,及今不盡,況今之草芥乎?家國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運其數則略無差異。知運知數者則必諒而後歎也。」這話用在英蓮身上,似乎有些難解。
以我的理解,英蓮(應憐)就是古今薄命女子的一個縮影(正因為「薄命」才「應憐」);而釵、黛,則是「薄命司」女子的典型代表(英蓮和可卿的容貌有些相似,是否暗示著她和釵、黛的聯繫呢)。如果說,黛玉脫不開那個「情」字;而寶釵,則是書中所要表達的另一個主題。
諸葛亮未出茅廬,便三分天下。隨後,出山輔佐劉備。到最後,六出岐山而未果,終於病死在五丈原上。「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岳飛,精忠報國,希望能雪靖康之恥,後來卻屈死在風波亭上。
據我推想,寶釵也是類似的。顯然,在嫁入榮府之前,她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在治家方面,定會吸取鳳姐和探春(此二人的才幹已是不凡了)的經驗教訓,榮府應該會有一些起色。可是,她縱然是「高士」,無奈榮府已至「末世」(如冷子興所言,「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雖傾盡心力「運籌謀畫」,卻仍然無法挽回頹勢。最後,還是逃脫不了覆滅的命運。
其實,家事和國事,道理都是一樣的。在書中,也常常是「家」和「國」並提(再如,「金紫萬千誰治國,裙釵一二可齊家」。脂批云:「五件事若能如法整理得當,豈獨家庭,國家天下治之不難」)。一個是國,一個是家。雖有治國/齊家之才,無奈時運不濟,只得抱恨終身。所謂「有命無運」,則是生不逢時、壯志難酬。
與寶釵相反,黛玉顯然沒有什麼用世之心。雖然閒來也偶爾為榮府籌劃一下,但畢竟心思並不在這上面。她在菊花詩中奪魁,在我看來,則是一種隱喻:菊為隱者之花,為陶淵明所最愛者。黛玉是那麼純粹:因情而來,為情而去。如出水芙蓉,一塵不染,天然去雕飾。讓人感覺只是人們心中的一種夢想,不是凡塵中所能有的。
在我看來,所謂的出世,並非是沒有任何欲求。陶淵明為什麼要出世呢?是因為感覺世事如樊籠,不得任情任性;而回歸田園,則是重返自然。以我的理解,這與黛玉的追求,也並無本質的區別。
有無用世之心,全在個人的選擇,並非是判斷孰優孰劣的標準。寶釵雖有抱負,卻不能和雨村相提並論,亦不可以「祿蠹」視之。在我看來,黛玉和寶釵,表明了士大夫的兩種傾向:出世和入世。釵黛之爭,亦是其矛盾的體現。當然,中國傳統文人的理想,入世的思想一直是主流、正統的。像陶淵明這樣的,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人,只是心中想過這個念頭罷了,卻並未付諸實施。就連蘇東坡這樣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也不過是說說而已。
在我看來,寶釵和黛玉基本上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理想。因此,寶釵近聖,黛玉若仙。儒家的修煉,偏於外,因此寶釵謹言慎行,其表現近乎完美;道家的修煉,在於內,因此黛玉雖有鋒芒,但內心卻很明澈。
釵、黛二人的不同表現,是因其心中不同的追求所致。若想有所作為,則必須修身,方可齊家治國;若是為情而生,自然是揮灑性情,不拘世俗禮法。黛玉和寶玉之間,親密不避嫌疑;而在寶釵,就不能不有所顧慮了。
曾聽人討論賈母對寶黛姻緣的態度。在我看來,賈母疼黛玉是真的。當然,寶玉對黛玉自然也少不了照顧。應該說,黛玉在榮府所受的待遇還算是不錯的。若非如此,黛玉也不會被寵出那樣的「小性兒」來。當然,父母雙亡、寄人籬下,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了。
作為外孫女兒,黛玉自然是可人疼的;但若是選媳婦,自然還是寶釵這樣的合適。即便是賈母挑了寶釵作媳婦,那也不表明她就不疼愛黛玉。賈母是我很喜愛的一個角色,而續書中則把她寫得太無情了。
既云「莫怨東風當自嗟」,那麼黛玉之死也就不必歸咎於「東風惡」了。
在我看來,續書寫得太戲劇化、太煽情了。雖然賺取了不少眼淚,卻反落入書中所批判的「陳腐舊套」:寶釵成了破壞寶黛姻緣的小丑,而賈母、鳳姐等則成了幫兇。就我的理解,這樣反倒失去了那種平淡中的深沉。
寶釵最被人指責的是滴翠亭事件和對金釧之死的反應。
在我看來,滴翠亭事件說明:寶釵也不是聖人,沒有人可以那樣完美。使了個「金蟬脫殼」之計,讓別人疑心是黛玉偷聽了這段隱私。應該說,這與寶釵平時所表現出來的風格顯然是不一致的。當然,人都是有私心的,寶釵也不例外(相比而言,我倒是覺得黛玉惜寶玉勝過自己)。把這件事推到黛玉身上,隱隱表露出她對黛玉的一些敵意。當然,黛玉老早就表現了對寶釵的敵意。這表明,寶釵對此也並不是真的滿不在乎的。
對金釧之死,她最初是不知情的;後來,看到王夫人和寶玉的情形,便也猜出了幾分。這表明她對世事的洞察是非常明晰的。但是,她是一個頗有城府的人,即便自己有什麼看法,也不會輕易表露出來的。她很理性,不會由著自己的性子做一些無益之事。在情感上,她是比較含蓄的。即便對寶玉,也極少流露真情。在我看來,即使她對金釧抱有同情和傷感,也未必會表現出來。不管怎麼說,這也不過是她的性情罷了,並沒有傷害到別人(這件事罪責在於王夫人,而寶玉亦是難逃其咎)。
比較喜歡寶釵的是她的善解人意。她對湘雲的體貼照顧,確實是雪中送炭。這時的寶釵,給人一種大姐姐的感覺。湘雲對她,自然也是由衷的感激與敬重。後來,送黛玉燕窩,那一番話,也是實實在在地為黛玉著想。黛玉後來對她去了疑心,擯除了成見,兩人遂成金蘭之交。在我看來,能得到黛玉的認同,是非常難得的。
以我的理解,薛寶釵和甄寶玉,才是般配的一對,是真正的「金玉良緣」。寶釵若是嫁了賈寶玉(是石頭,而非美玉),那才是配錯了鴛鴦。這樣的結合,對雙方來說都是不幸福的。只可惜,前八十回中沒有寶玉成親的情節。
寶玉最後絕塵而去,「金玉良緣」亦成泡影。在我看來,寶釵身上寄托了作者入世的理想;而她的結局,則象徵了這種理想的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