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征:賈寶玉
賈寶玉是《紅樓夢》中的第一主人公;是曹雪芹滿懷理想和激情,傾其心血和才力創造的藝術形像;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全新的不朽典型。脂硯齋稱賈寶玉是「古今未見之一人」,並說「不獨於世上親見這樣的人不曾,即閱古今小說傳奇中,也未見這樣的文字:」同時,賈寶玉這一人物形像既豐滿深刻,又生動鮮明,至今還流行在生活中,並且將會永遠活在人間。
然而,舊世界裡出現的新人,往往被世俗看成乖僻邪謬,不近人情,甚至被人看成狂、瘋、癡、呆、傻,無復人理。這正是先覺者們普遍的命運。賈寶玉不僅在《紅樓夢》中成了「百口嘲謗,萬目睚眥」的對像,被看作瘋、癡、呆、傻,被王夫人罵為「孽根禍胎」、「混世魔王」,就是在讀者和「紅學」家眼裡,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賈寶玉是封建貴族階級的叛逆者;有人說他是新興市民階層的代表;還有人說,賈寶玉的民主主義思想是「古已有之」的,他的叛逆性格是對古代民主傳統的繼承和發展;也有人說,賈寶王叛逆性格的形成,是由於受大觀園「女兒國」的影響。賈寶玉到底是一個什麼形像?他在書中處於什麼地位,起著什麼作用?這一形像有什麼社會意義和美學價值?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關於賈寶玉的來歷,《紅樓夢》開篇講了個荒誕神奇而又寓意頗深的故事,女媧煉石補天,煉成了三萬六干五百零一塊;結果單單剩下一塊,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這塊頑石自經女媧鍛煉,靈性已通,自來自去,可大可小;原來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的龐然大物、卻縮小到扇墜兒一般,而且是鮮瑩明潔的寶玉模樣。一天,遇著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在它上面縷了幾個字,攜它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去走一遭。於是,石頭城中,榮國府內,生下一位公子,一落胞胎,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這就是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那塊頑石的幻相。
本來一塊頑石,無知無覺;坦然洪荒之中,平靜安寧,悠遠恆久。偏偏又通了性靈,並且變成了人,有了感覺,有了情義,有了靈魂,享受了人間的諸種美妙,也吃盡了人間的種種痛苦。但最終還要變成石頭,還要回到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這是一個圓環,無始無終。這不但是賈寶玉的「歷史」;也是宇宙和人類的歷史。——如今且書歸正傳,分析一下賈寶玉這個人物形像。
熱愛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是賈寶玉這個典型的最突出的特徵。《紅樓夢》反覆寫了這個特徵,有時還用神話(如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的故事,「太虛幻境」的描寫)和誇張的筆墨(如「抓周」試志,對劉姥姥信口開河信以為真)渲染強調這一特徵。他還沒有出場之前,別人就介紹了他七八歲時說的孩子話:「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骨肉。」後來書中又寫他這樣的想法:「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他對許多少女都多情。不但對於活人,連畫上的美人也伯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他既然對許多少女都多情,就不能不發生苦惱。有一次,當林黛玉和史湘雲都對他不滿的時候,他就不能不「越想越無趣」——「目下不過兩個人,尚未應酬妥協,將來又欲何為?」又一次,當晴要和襲人吵鬧的時候,他就傷心地說:「叫我怎麼樣才好呢?把這個心使碎了,也沒有人知道。」雖然通過「齡官畫薔」一事,「自此深悟人生情緣各有分定」,不可能死時得到所有女孩子的眼淚,但他喜歡在女孩子身上用心的癡性並沒有改變。這就是魯迅所概括的:「愛博而心勞」。也如警幻仙子所說的「意淫」。這樣概括和形容賈寶玉的性格特性,不單因為賈寶玉生長在少女群中,多所眷愛,而且他的愛並非只是男女之愛,而是更廣泛意義上的對周圍不幸者的愛。所謂「愛博」或云「博大的愛」似應包含兩層意思:其一,這種愛是廣義的,包括親近、愛戀、體貼、尊重、同情等;因此其二:這愛所及的對像也就是比較廣泛的。不限於黛、釵、湘,也包括晴、襲、紫鵑、鴛鴦、平兒、香菱和其他一些小丫頭,等等。惟其「博愛」,所以「心勞」。設想賈寶玉心目中僅有一黛玉,他哪裡至於如此勞碌!為人擔憂,代人受過,替丫頭充役,這類事在賈寶玉的「行狀」中簡直多不勝舉,俯拾即是。即如「平兒理妝」一節,事情原本與寶玉毫不相干,然而他十分同情平兒的不幸,不僅「勞形」、為其理妝,而且「勞心」、歎其身世。他想到「賈璉惟知淫樂悅己,並不知作養脂粉;平兒並無父母兄弟姊妹,獨自一人,供應賈璉夫婦二人。賈璉之淫,鳳姐之威,他競能周全妥帖,今日還遭荼毒,想來此人命薄,比黛玉尤甚。」但因他能為平兒理妝,補償了他平日不能「盡心」的「恨事」,竟感到是「今生意中不想之樂」。香菱因斗草弄髒了石榴紅綾裙之後,他讓襲人將同樣一條裙子送給她換,也是很高興得到這樣一次「意外之意外」的體貼和盡心的機會。後來他又把香菱斗草時採來的夫妻蕙和並蒂蓮用落花鋪墊著埋在土裡,以至香菱說他「使人肉麻」。可見寶玉並不因為鍾情林妹妹而一葉障目,無視其他眾多女兒的不幸和痛苦。他的心懷,可算得較為博大的。即以其對林黛玉的愛而言,如果僅屬單純的性愛,也不至於「勞心」到那種地步。他對黛玉的愛,正是以同情、關切、尊重、相知為基礎的。同情和愛情自然是兩回事,但同情可以是愛情的起點和支柱。這邊,一曲《葬花辭》尚未吟罷;那邊,早已慟倒在山坡之上了。足見寶玉對黛玉的身世、處境、病體、心性體察最深,感受最切,這些絕不是單純的性愛所能包容的。賈寶玉的「多所愛」的確包含了對弱者的不幸和痛苦的同情和關切。這種性質的愛,或許就叫人道主義吧!
《紅樓夢》用許多筆墨描寫和渲染了賈寶玉的這一性格特點,使之異常鮮明和突出,並且又是如此重要:去掉了它也就沒有賈寶玉。這就是這個叛逆者得以鮮明地同文學上和歷史上其他叛逆者區別開來的緣故。這就是曹雪芹的獨特的創造。
賈寶玉的這種崇拜女性的性格特點,是和他身上的整個叛逆精神一致的。封建社會是「男尊女卑」,而賈寶玉競翻了個過兒:「女清男濁」。這在封建統者看來就是一種叛逆,自然會引起「百口嘲謗,萬目睚眥」;而且賈寶玉完全否定了他的家庭給他規定的道路之後,除了少女們的純潔可愛,能使他尊敬和愛悅之外、現實生活中再也沒有什麼事物值得他獻出青春和生命的了,特別是對林黛玉的堅貞不變的愛情,成了他精神上的唯一支柱。第七十一回,鴛鴦和探春訴說著大家庭的矛盾和苦惱,尤氏說寶玉「只知道和姊妹們頑笑」,「一點後事也不慮」。寶玉說:「我能夠和姊妹們過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麼後事不後事!」這句話雖是玩笑話,卻說得很悲傷。寶玉為什麼那樣愛和女孩子親近?怎樣解釋他的「女神崇拜」的特點?第七十八回,賈母曾這樣說到她對寶玉的看法:
我也解不過來,也從未見過這樣的孩子。別的淘氣都是應該的,只他這種和丫頭們好更叫人難懂。我也為此提心。每冷眼查看他,只和丫頭們頑鬧,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愛親近他們。既細細奎試,究竟不是如此。豈不奇怪?想必原是個丫頭錯投了胎不成?
這像是作者向我們提出的問題,要求我們來解答。第二回,賈雨村對這個問題曾作過解釋。他說:天地有什麼正氣邪氣,二氣相遇必然互相搏擊。人要是偶秉這正邪交錯之氣而生,生於詩書清貧之家則為逸士高人,生於薄祚寒門則為奇優名倡,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這種解釋,我們當然不會同意。但究竟應該怎樣認識和解釋這一形像呢?這必須從賈寶玉所處的物質世界和生活環境中找答案。
少年男女本來容易有互相愛悅之情。賈寶玉又是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裡,和很多美麗聰明的少女很接近。而那些男人和已婚的女人本來沒有或極少使他喜歡的,只有少女們比較天真純潔,而那些被壓迫的奴隸身份的丫頭,其身世遭遇更容易引起他的同情。賈寶玉說的「女兒是水做的骨肉」,這是一個有著詩意像征的概念,跟林黛玉以花自喻是很一致的。「女兒」是像花一樣鮮艷、美麗、芳香,像水一樣的清澈、晶瑩、明潔,她們的青春生命裡閃耀著真和美的光彩。賈寶玉正是從她們身上看到了人生的價值,發現了優美的靈魂和純真的愛情。這感動著他,使他甚至忘卻了自己。他對少女的愛,本質上是純真無私的。這正反映著他的人本主義的理想。
但是,賈寶玉的女性崇拜並不是無限的。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不好的毛病來;雖然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得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分明一個人,怎麼變出三樣來?」書中小丫頭春燕評論得很對,她說:「這話雖是混說,到也有些不差。」為什麼說不差呢?這是因為在封建社會裡,不論是統治階級的結了婚的婦女,還是他們的女僕,也是年齡越大就沾染惡習越多。抄檢大觀園時,斥逐司棋的周瑞的老婆氣勢洶洶的樣子,曾經深深地激怒了賈寶玉,他指著恨道:「奇怪!奇怪!怎麼這些人只一嫁了漢子,染了男子的氣味,就這樣混帳起來,比男人更可殺了。」這說明賈寶玉並非無緣無故恨結了婚的老婆子,而是她們沾染了惡習,失去了純樸,將自己曾經受過的苦再如到別人身上。
賈寶玉對待婦女的態度,反映了他的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這不是「性愛的美感」,而是充滿了社會的理想。賈寶玉所愛的正是受壓迫的一群弱者,而他所憎惡所痛恨的卻只是壓迫者及其爪牙。這在客觀意義上,就有著從封建禮教壓迫下解放婦女的要求。這種初步民主主義和人本主義思想,與賈寶玉的叛逆性格是一致的。構成賈寶玉叛逆性格的還有其它方面,如他反對封建婚姻制度,反對科舉,反對八股文,反對封建禮教等等。他是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他是新生的市民階層的典型。他的出現無疑是對封建社會的衝擊和破壞,意味著封建社會「忽喇喇似大廈傾」!
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已經明白曹雪芹用他的高度的想像力所創造的石頭故事的深刻寓意,以及那個通靈寶玉究竟實質是什麼。原來問題的核心是:賈寶玉處於榮國府繼承人的地位;他的「聰俊靈秀」的天賦,使這個貴族家庭對他寄於特別高特別殷切的希酬要求;然而,他不僅絲毫無意於立身揚名、治家經國,而且他對那個家、國已經徹底絕望,並走上背叛的道路。他和他的父親是那樣水火不容,勢不兩立。他不愛讀的書,偏偏要他讀;他不愛做八股文,偏偏要他做;他不愛和那些峨冠博帶的傢伙應酬,偏偏逼他出去應酬;他認為茫茫塵世,只有女孩子們的世界是一片淨土,他的父親總要把他拉出這片淨土,他的母親總要來摧殘這一片淨土,還有他的伯父、哥哥、侄輩之流總要來污穢、踐踏這片淨土。特別是,他愛的人,偏偏不許他愛;他不願結的姻緣,偏偏要他結。「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個人物就是處在這樣糾纏不解的矛盾痛苦中。所謂頑石幻化通靈寶玉,無非就是對於這種糾纏不解的矛盾的解釋。這就是說:賈寶玉的本質,對於封建貴族家庭來說,本來只是無用的頑石;而他的地位和天賦,卻又使他在貴族家長心目中是「寶玉」。真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注,本文作者陳繼征,是西安交通大學在職教授,對《紅樓夢》、《三國演義》、唐詩宋辭等研究很深,我曾經聽過他的《紅樓夢藝術鑒賞》選修課,本文(以及本站的其他陳繼征老師的評論文章)就摘自陳老師的這本書。)
--《紅樓夢藝術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