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名詞的聯想和回目的設計(6)

第五章 名詞的聯想和回目的設計(6)

第五章 名詞的聯想和回目的設計(6)

論紅樓夢

第五章 名詞的聯想和回目的設計(6)

   

十五、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艷埋親理

該回目在其隱喻意味上相似於第五十二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含恥辱情烈死金釧」,一方面是生命的高潮,一方面是死亡的凶訊,只是在那回中與死亡相對的是愛情的高峰體驗,這回是大觀園少女的生日聚會。當然,這個聚會截然不同於四十三回中的攢金慶壽的閒取樂,而是大觀園群芳的最後一次晚餐(參見本著第三章有關論述)。不僅如此,該回目在敘事上以生死相對的寓意形式將故事從大觀園引向寧國府,從而引出二尤之死。小說從五十八回「杏子陰假鳳泣虛凰,茜紗窗真情揆癡理」的起於青萍之末,敘至該回可謂風雲齊集,大觀園世界已是危在旦夕,但此刻筆鋒突然朝外一轉,不寫大觀園的如何衰敗,而是先在外面營造死亡的氣勢,然後黑雲壓城似的將這氣勢逼向大觀園,寫出其分崩離析的景象。因此,該回目不僅在故事上有生死相對的寓意,而且在敘事上又有一種由此及彼由內而外、推開一步然後回鋒的轉勢在示。

十六、第七十八回薛文起悔娶河東吼,賈迎春誤嫁中山狼

我在第三章的敘述閱讀中曾指出,大觀園群芳的凋零在小說中是分二步寫出的,從七十回到七十八回主要描述丫環層少女的遭受摧折,從七十九回起,進入小姐層少女的命運展示。這個回目同時暗示兩個少女的落難,香菱和迎春,但在回目設計中卻採用了明寫和暗寓的對照手法。迎春誤嫁中山狼是明寫,香菱遭逢夏金桂是暗寓。一個是出嫁而遭殃,一個為娶進而致禍。一進一出,全藏殺機;二個少女,一樣命運,獅吼狼嚎之下赴命黃泉。對此,回目中又特意以悔娶和誤嫁點明元兇。因為從直接起因上使香菱迎春致死的是河東吼和中山狼,但從根本上犯下罪過的卻是薛蟠和賈赦。因此回目以悔娶的悔字鞭撻薛蟠,以誤嫁的誤字指控賈赦。這樣的寓意在閱讀中是不可疏忽的。

例舉以上回目之後,我想說的是《紅樓夢》作為一部既天然渾成又玲瓏剔透的藝術精品,不僅每一個人物和細節不可疏忽,即便每一筆描寫、每一首韻文、每一個回目乃至每一個人名或地名都值得細加玩味。而無論在人地命名和回目設計上,小說動用的與其說是文學手法,不如說是董狐之筆。因為與後人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中以史筆寫文不同,《紅樓夢》以文筆寫史。而且,歷史的虛構在此不再以王朝更迭、宮廷政變、盜賊蜂起、群雄作亂之類的權術和暴力為主要內容,而是以大觀園兒女情長為首要對象。故事和敘事的命名因此便有了異乎尋常的意義。正如一場語言革命離不開名詞的更新一樣,歷史的再度虛構將命名推到了先行的位置。過去的歷史場景經由這樣的命名從宮廷和沙場轉變為大荒山和大觀園這樣的空幻之地和庭院閨閣,以往微言大義也從「鄭伯克段於鄢」之類的評判變成「有福人」和「多情女」、「敏探春」和「賢寶釵」、「慧紫鵑」和「慈姨媽」之類的對比以及「魁奪」與「諷和」、「悔娶」與「誤嫁」之類的修辭。人地的命名使名詞發揮了翻天覆地的作用,而回目的設計又使形容詞和動詞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意。其中諸如「楊妃戲綵蝶的」的「戲」字和「飛燕泣殘紅」的「泣」字,猶為一字千鈞,既活寫人物個性又道出人物命運,在詞性上既是動詞又具形容詞效應,如此等等。小說整個敘事由此被構造得出神入化,運勢磅礡多變,韻文飛轉靈動,命名隨意點化,回目則耐人尋味,宛如點點航標,尋覓些許最為隱蔽的港灣深處。面對如此神奇的敘事結構,本著所及不過引玉之磚,詳盡奧妙之處,有待進一步開掘。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