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曹雪芹生平和北京舊居
長期以來,有關《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生平和居住地一直是紅學界關注的焦點。「曹雪芹故居在崇文區蒜市口」的消息一經傳出,就引起國內外極大關注。在北京來說,這是個最簡單的「四合院」的規格……這個居住地點,對曹雪芹日後萌起寫作小說《石頭記》的意念,也是大有關係的。
1982年10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員張書才先生在清代內務府分類檔案中,發現了一件雍正七年(1729年)的《刑部致內務府移會》,上載明「京城崇文門外蒜市口地區十七間半房、家僕三對,給予曹寅之妻孀婦度命。」張先生拿乾隆《京城全圖》對照研讀,見蒜市口街北從東往西數第三個院落,全院有房(包括大門)18間,與《移會》中記載的17間半相似。經實地勘察,原蒜市口16號院(現廣內大街207號)的形狀、規模與《京城全圖》所標識的院落相符合。又加院內的格局、周圍的環境與《紅樓夢》書中內容聯繫緊密,認為此院即是曹氏舊居。其後,紅學界著名學者端木蕻良、周汝昌、馮其庸等先生多次到磁器口和207號院考察,發表了不少文章。
周汝昌:關於曹氏舊居
雍正「開恩」,將所抄房產人口,統統賞給了新任織造。後因他們君臣二人見那曹家實在可憫,發了善心,雍正還特命留一點兒房子,使兩世孤孀還有一處立錐之地,不致流落為街頭乞丐。於是隋赫德奏報請准了,把在京的一處住房撥給了曹家。
隨著父親犯罪、逮問回京的曹雪芹,確實住進了新撥給的恩賞住房,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
曹雪芹在北京的生活,由此開始——以至他病逝於城外西郊。
曹雪芹的這處北京新居,坐落在外城的東偏,崇文門外直對的南面,有一處地名蒜市口。在此,隋赫德給他家安排了一個小院子,共有十七間半房屋。在北京來說,這是個最簡單的「四合院」的規格……雖是低級的住宅,但仍然是一具獨門獨院的封閉式宅院。曹家雖是犯官,畢竟是內府旗人,他們是應該與漢人區別的。但是,把他家單單擺在了外城住,這正說明了曹家此時的政治地位是已然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我們今天設想,曹雪芹的幼少年時期,定居於這裡,對他此後的成長,影響絕不會小。他可以較為遠離開皇室、滿族貴官、八旗武士等等這種類型人群的氣氛,而逐漸接近較多的普通百姓和一些當時中下層社會的各式各樣的人,形形色色的職業和技藝。這個居住地點,對他日後萌起寫作小說《石頭記》的意念,也是大有關係的。
關於曹雪芹其人
《紅樓夢》突出一個「夢」字,它也的確在各個方面都帶有「夢」一般虛幻、「夢」一般神秘的性質。書中故事在空間上變化多端,在時間上無法界定,撲朔迷離,飄忽怪異。一會兒是太虛幻境的虛像,一會兒是大觀園的實景;一會兒是女媧補天的遠古時代,一會兒又是「京都」市井的世俗場景。說建築、說服飾、說容貌、說表情、說人情習俗、說四時節令、說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說梨園規矩青樓陋習……那作者似乎無所不知無所不通。從家族關係內外環境到人物個性男女戀情,看似信馬由韁放筆寫去,卻又情節緊湊環環相扣,張弛有度指揮若定,把握得頗有分寸恰到好處。不是天下少有的奇才,如何寫得出如此驚世駭俗的偉大作品!
這奇才就是曹雪芹。
這「奇」,不僅在其才,還在其人:這位一生僅寫出《紅樓夢》一部作品的作者,本身就是一個謎。
關於曹雪芹的來歷,經過紅學家們將近一個世紀的考證爭論,基本已經有了一個比較確定的輪廓。由對曹雪芹的研究還衍生出紅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曹學」,甚至有人聲稱「紅學就是曹學」。此說也是紅學界爭論不休的問題,似我輩外行聽不懂也搞不清,我們關心的就是這樣一個問題:曹雪芹是誰?所以,對於那探究的過程就不再囉嗦了,這裡只說一下目前基本為大多數專家所接受的結果──其實說下去大家就會發現,有許多事情還是說不清楚!
曹雪芹,號雪芹,又號芹溪居士,或芹溪處士,大約是在1724年生於南京(有說生於1715年,有說生於1712年,有說生於1715~1720年間──總之說不清楚)。曹氏祖籍為如今的河北豐潤(有說是遼寧瀋陽,有說是遼寧遼陽,有說是遼寧鐵嶺,──總之還是說不清楚)。先祖本是漢人,為多爾袞屬下家奴,歸於正白旗,後來自然隨主子進關。
曹家傳到曹璽時,開始有些名氣了。曹璽當了「江寧織造」,他的兒子曹寅、兩個孫子相繼承襲,連做了數十年的江寧織造。曹家與康熙皇帝關係密切,康熙數次南巡,有4次住在南京曹家的織造府中,那是曹家的鼎盛時期,曹雪芹就是出生於那個時候,所以從小便享盡了榮華富貴。據說,曹雪芹是曹寅的孫子、但也有人說他是曹寅的兒子──總之還是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