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解夢》之寧國府實隱清皇宮(五)
(七)自寧國府除夕祭祖看賈氏家族即清皇族
《大清會典》中規定,宗室封王者的廟制為「立廟七間,中五間為堂,左右二間隔以牆為夾室」。貝勒、貝勒、公則為「立廟五間,中三間為堂」。一品至三品官與貝勒等世爵公侯之家同。寧公家廟本來只應有三間正堂,結果小說中作者不但令它有五間正堂,還令其在正堂前又擁有三間抱廈。另外,宗祠內不臨街的「黑油柵欄門內五間大門」與清太廟(當今天安門東側的勞動人民文化宮)牆內的「五間戟門」恰好相同;小說中所寫的「進入院子,白石甬路;兩邊皆是蒼松翠柏」的寧府宗祠,又與太廟內白石鋪地,古柏參天處處照應。霍氏認為,作者這樣寫,就是啟發讀者將它與清太廟之間產生聯想。
在此回之前,脂硯齋曾加上了大段批文:
「《祭宗祠》一題極博大,《元宵開夜宴》一題極富麗,擬此二題於一回中,早令人驚心動魄,不知措手處。乃作者偏就寶琴眼中款款敘來,首敘院宇匾對,次敘抱廈匾對,後敘正堂匾對,字字古絕。檻以外檻以內是男女分界處,獻帛獻爵擇其人,應昭應穆從其諱。是一篇絕大典制文字。最高妙是神主看不真切一句,最苦心是用賈蓉為檻邊傳蔬人,用賈芷為儀門傳蔬人,體貼入細。噫,文心至此,脈絕血枯矣,誰是知音者。」
霍氏認為,這段批文是在說這篇典制文字非同一般。同時,批書人是利用批書之機小心謹慎地誘導讀者成其為「知音」。霍氏給我們分析了寧府宗祠的幾副對聯,首先看院宇兩側的對聯:
肝腦塗地,兆姓賴保育之恩;
功名貫天,百代仰蒸嘗之盛。
霍氏認為,這副對聯已透出,賈氏宗祠實當為清皇室家廟。上聯中的「兆姓賴保育之恩」中的「兆姓」,其時是泛指全國各族人民而言。「百姓」即百家之姓,只有漢族才用「百家姓」。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作者以「兆姓」作了高度的概括。能給予「兆姓」以「保育之恩」的,不是皇家,又是何人呢?再看下聯中的「功名貫天」。「功名」是指官爵,「功名貫天」則是說這個家族的官運可以直貫雲天,高與天齊。在封建時代,誰人的「功名」地位可以直貫雲天?不是皇家,又能屬何人呢?再看抱廈兩邊的對聯:
勳業有光昭日月,
功名無間及兒孫。
霍氏認為,這副對聯無非是讚頌賈家功昭日月,富貴永傳。可是在《清史稿》卷一六一《皇子世表》中記載著,除了「睿、禮、鄭」等八王,「以佐命殊勳,世襲罔替」外,其他親王、郡王均需世降一等,更不必說一個小小的寧國公了。對於世降一等的這種特點,小說中也有交待,如在第二回介紹黛玉家世時作者就寫到「……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至如海,便從科弟出身」。又如,在小說第三回林如海向賈雨村介紹榮府的情況時說道:「……大內兄(榮公之孫)現襲一等將軍,名赦,字恩侯」。再如,小說第十三回賈珍在為賈蓉捐官時所寫的履歷上更鮮明地帶出這種「世降一等」的特點:
「江南江寧府江寧縣監生賈蓉,年二十歲。曾祖,原任京營節度使世襲一等神威將軍賈代化;祖,乙卯科進士賈敬;父,世襲三品爵威烈將軍賈珍。」
小說中記載的以上情況,說明作者對清代襲封時依世遞降是清楚的。可是作者在對聯上仍寫著「功名無間及兒孫」,將一個民公之家寫成「世襲罔替」之族,霍氏認為,這正從側面提供了「寧府即清宮」的又一旁證材料。最後,五間正殿前懸一鬧龍填青匾,寫道是:「慎終追遠」。旁邊一副對聯寫到:
已後兒孫承福德,
至今黎庶念榮寧。
這副對聯進一步強調了寧榮二府的後世子孫可以不斷地受到祖上的福惠;而黎明百姓則時時要感念寧榮二府的恩德。在小說中,後兩聯均為先皇的御筆。霍氏認為這副對聯的內容與清宮太和殿內皇上御題匾對的筆墨極類同。太和殿上其額曰:「皇建有極」,聯曰:
祖訓昭垂,我後嗣子孫尚克欽承有永;
天心降鑒,惟萬方臣庶當思容保無疆。
作者在進行了上述種種鋪墊之後,才開始寫出這種滿漢合祭的奇特的祭祀方式。在寫到漢族祭祀方式時,作者是參照親王的祭祀方式寫的,並且有意讓「神主」叫人「看不真切」。這是作者所能寫的最高層次的祭禮方式了。為了避諱,他當然不敢將皇家祭祀的典制搬入書中。霍氏認為,作者將滿漢祭祖的方式寫進書中,是為了給故事打下鮮明時代標籤。雖然作者在一開始就說故事發生的時代已無朝代年紀可考,可是作者卻將只有清代才有的品官家祭沿用滿俗的祭祀方式雜揉在寧府的祭祖活動中。為了加強這種暗示,書中還對寧府祭祖時所用銀兩是從光祿寺關來預先向我們作了交待。光祿寺是官署之名,自北齊起,光祿寺掌管皇室膳食,歷朝相沿。至清代,皇帝膳食改由內務掌管,光祿寺為外廷職司,只管祭祀所用膳食等事。所以,從寧府祭祖所用銀兩由光祿寺關這點,也可證明書中的故事發生在清代。
還有一點,小說中提到「宗祠」中有多處使用帶有「龍」的花紋。如抱廈前上面懸一「九龍金匾」,「五間正殿前懸一鬧龍填青匾」,連正殿裡居中懸著的寧榮二祖的遺像,亦「皆是披龍腰玉」。在封建時代,「龍」在封建帝王時代,代表著最高的權力與尊嚴,是皇帝的象徵。霍氏認為,這就進一步披露了寧榮二公的身份地位。在已出版的庚辰本為底本的《紅樓夢》將「披龍腰玉」改為「披蟒腰玉」,一字之差,卻將寧榮二公的身份地位改掉了,使得寧榮二府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所以霍氏認為,脂硯齋告誡讀者「此書一句不能丟,一字不能改」,否則,就改掉了作者寫此書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