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紅樓夢》判詞不符之成功處

談《紅樓夢》判詞不符之成功處

談《紅樓夢》判詞不符之成功處

紅學研究

《紅樓夢》第五回將十二金釵正冊及部分副冊、又副冊中的判詞敘寫明白,又將《紅樓夢》曲十二支歌了一遍,對書中主要人物的性格作了總結,同時也對其命運作了預示。這判詞與曲子也就成了全書的總綱與宗旨。從此回開始,故事發展過程中便可以時不時返回來與判詞、曲子對照,而後卻又發現有時人物的命運與這判詞、曲子中所示不符,也便生出許多猜測、許多爭執。

對於人物命運與判詞不符,自《紅樓夢》出世便有許多不同的觀點。一說,種種不符是修改增刪的結果,可能是增刪中作者的疏忽,或者是因為增刪的時間不同,作者自己的想法有了改變;二說,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本就不是同一作者所著,其種種不符由不同作者的意圖不同和後續作者不能與曹雪芹原意相符而導致;三說,種種不符本是作者敗筆;四說,種種不符是各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含了前面幾種情況。種種不同說法,大都是反面的證明、解釋、推脫不符的現象。很少有人去證明種種不符可能是作者最成功的筆觸與意識。

細品全書,本人認為只有人物命運與判詞的不符,卻才是全書成功之大成功處。

首先,判詞是「神仙」、「命運」對人的規範與桎梏,而真正的人物命運與判詞不符就是對「神仙」、「命運」的抗爭與否定,去除了宿命論的框子,強調了人在與「命運」、環境的鬥爭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勝利的可能性,雖然這種可能性在「命運」面前很弱小、很不成比例。從而也鼓勵人發揮自己的能動性,鼓勵人積極上進,有所思考,有所做為。這點是人物命運與判詞不符的第一大成功之處。

其次,人物命運與判詞的不符是和作者的思想意識相一致的。曹雪芹(姑且沒有提到高鄂)在極其貧苦潦倒的處境下,「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本來就是對命運的抗爭,對自己的認可,對人要有所思考、有所做為的最好證明,判詞不符也是作者這一思想意識的反映,也是作者對人的理解與表白。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