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的眼光
常見到有人討論賈母對釵黛或襲晴的態度。
若要說明這個問題,首先要看看賈母的眼光。她最喜歡或欣賞的,是什麼樣的人。在我看來,賈母最賞識的,有三個人:寶琴、可卿和鴛鴦。一個是理想的女孩,一個是理想的媳婦,一個是理想的丫頭。
賈母對寶琴的喜愛,就不用多說了吧。以寶玉的評價,寶琴似比寶釵還要勝一籌。賈母把捨不得給寶玉的衣服都給了寶琴,並逼著王夫人認了乾女兒。這樣的待遇,大概是從來沒有人享受過的吧?有人把寶琴比作《圍城》中的唐曉芙,我覺得頗有道理。
以釵、黛而言,寶釵過於世故,而黛玉又有些尖酸。而寶琴呢,則是身兼二者之長:既才思敏捷,又見多識廣。這樣的女孩,大約是最理想不過了。
在寶琴來時,釵、黛已經和好了。不禁有一個猜想:可卿在做女孩兒時,是否就是這個樣子的?在她身上,兩人的優點,似乎已經非常和諧地結合在一起了。
「賈母因又說及寶琴雪下折梅比畫兒上還好,因又細問他的年庚八字並家內景況」,似有為寶玉求配之意。可惜,已經許了梅翰林家了。看來,這樣的女孩,大約連作者都捨不得給寶玉的--就像《圍城》的作者捨不得把唐曉芙給方鴻漸一樣。
可卿呢,不用說是「兼美」了。在賈母眼中,乃是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這樣的評價,可謂高矣。當然,可卿涉及了一個「淫」字,常為人所不齒。但是,說到「淫」字,在紅樓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涵義。就連寶玉,也被警幻評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呢!
可卿是「幻情」之身。她死前對鳳姐交待的一番話,足見其不俗的見識。在我看來,十二釵中無人可比。
「賈母素知秦氏是個極妥當的人,【甲戌側批:借賈母心中定評。】生的裊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我想,如果不是年齡的差異,賈母會不會把可卿給寶玉呢?
可惜,這兩個人物,在書中都如同曇花一現,以致沒有給人太深的印象。
說到鴛鴦,在我看來,也是身兼襲、晴二人之長。人緣既好,又有傲骨,可真是賈母調理出來的好丫頭。從鴛鴦對襲、平二人的話來看,也足見其見識不凡,可以說對世事是看得很透的。很難想像,這是一個丫頭能說出來的話。
以我的理解,對此三人的賞識,就反映了賈母的眼光。從她自己來看,其年輕時理家能力不讓鳳姐;從給寶釵佈置房間等生活細節來看,其審美情趣也頗為不俗。可以想像,她在做女孩或做媳婦時,恐怕也不比寶琴或可卿差。
從名字來看,寶琴之「琴」,秦可卿之「秦」和「卿」,都與「情」字諧音。「鴛鴦」也與「情」相關。在我看來,賈母是一個重情而又不乏理性的人。
從賈母房中出來的丫鬟,性格各異,卻都成為各房中的佼佼者。可見,以賈母的心胸,可以欣賞各種不同的美。印象中,好像很少見過賈母明顯地不喜歡哪個女孩的(不僅對女孩,對媳婦也是如此。賈母喜歡鳳姐是不用說的;但對李紈,卻也頗為體貼照顧)。從這一點上看,倒和寶玉有些類似。賈母房中,就像一個溫暖、宜人的大苗圃,可謂百花齊放、爭奇鬥艷。賈母的包容性,似可與唐朝相比--這也正是賈府的繁盛期。
可是,到了抄撿大觀園後,便逐了晴雯、司棋、入畫。賈母給寶玉和小姐們的丫鬟,主要有六個:襲人、晴雯、紫鵑、侍書、司棋、入畫。這樣,從賈母房中出來的丫鬟,就去了一半。此時的大觀園,已顯衰竭之象。賈母等人中秋賞月,也倍感淒清。這正是賈府敗落的前兆。正如探春所說,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方能一敗塗地。
在社會的選擇中,像釵襲這樣的人存活下來了--這不過是因為她們符合了世俗的眼光,體現了「適者生存」的原則。可是,因為處於末世,亦不免有生不逢時之歎。到最後,寶釵被棄,襲人另嫁,亦令人生出不少的感喟。
在秋風秋雨中,柔弱的花兒,自然是早已凋謝了;而稍微堅強一些的,也終究是熬不過去了。從賈母房中的百花爭艷,到「三春去後諸芳盡」的蕭殺,榮府的「運數」,到此也就算是盡了--這也體現了可卿所說的盛衰榮枯之理。
晴雯去後,寶玉曾有一比:海棠樹死了一半。我想,等到襲人等也去了,那麼這株海棠樹也就完全死掉了。那麼,這位怡紅公子(「怡紅」之名,便是取自寶玉院中的那株海棠)也就一無所有了。於是,神瑛的這場紅塵之行,就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
關於賈母對襲晴的取捨,也是頗有爭議的。她不像王夫人,有著非常明確的態度,棄晴而取襲。
在我看來,她把這兩個丫鬟給了寶玉,自然是覺得兩個都不錯,各有各的好處。襲人呢,可以盡忠職守;晴雯呢,自然是美麗靈巧。這兩個丫頭,可以分別滿足寶玉的不同需求。從晴雯被逐時賈母所說的話,可以看出,她是有些傾向於晴雯的(至少在最初是這樣的)。但是,王夫人後來選擇了襲人,卻也不見賈母有什麼不悅。
賈母識人的本領,也頗不一般。比如寶玉,在我看來,是一個非常容易被誤解的人。幾乎所有人都和賈政一樣,把他看做「淫魔色鬼」了。賈母則說:「我也解不過來,也從未見過這樣的孩子。別的淘氣都是應該的,只他這種和丫頭們好卻是難懂。我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頭們鬧,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愛親近他們。既細細查試,究竟不是為此。豈不奇怪。想必原是個丫頭錯投了胎不成。」這種看法,也是不入俗流的。
相比之下,王夫人就顯得比較世俗了。在黛晴身上,有不少可貴的品質。顯然,賈母是可以欣賞這種類型的美。可是,這種美卻不能為世俗所容。於是,只不過在賈母的溫室中存活了一段時間;一旦出去,就很快被世俗的力量所扼殺--在我看來,王夫人就代表了這種世俗的力量。
我想,賈母對於釵、黛的態度,可能也是類似的。黛玉進了賈府,受到的疼愛,僅次於寶玉。當然,她是外孫女兒,又沒了父母,賈母多疼一些也並不奇怪。她常是二玉並提,說其「可惡」,其親熱勁兒也可見一斑了。對寶釵呢,賈母則似乎很少表過態。印象中,就只有那次在薛姨媽跟前稱讚寶釵。在我看來,這話不免有客氣之意,卻也並非違心之語。在賈府中,有哪個不誇寶釵呢?像黛玉這樣的,就是招人疼、讓人憐的;而像寶釵這樣的,就是受人敬、被人誇的。
以我的理解,從感情上來說,賈母自然是偏疼黛玉的;但從理性上來說,可能覺得寶釵也會成為一個好媳婦。
就家庭背景而言,黛玉家雖比不上寶釵家豪富,卻也是個清貴之家。黛玉的父親,還是個探花呢!而在賈府中,卻連個像樣的讀書人都沒有。從選媳婦的眼光來看,賈府也不像是特別重視出身的。比如,寧府中的「第一夫人」尤氏,其家境中也很平常。因此,釵黛的家世,並不是問題的關鍵。
有人說,黛玉的性格不好。不過,在賈母眼中,卻也未必如此。以她的眼光,是可以欣賞黛晴這種美的。在我看來,賈母是一個重情的人(她自己的夫妻感情似乎也不錯),應該會比較關注寶玉的情感需求。另外,她似乎也並不是很在意寶玉讀書好不好,並不去強迫他走「仕途經濟」之路。其實,在那樣的家庭,並不一定是要通過讀書才能出身的。豈不見,那賈珍、賈璉、賈蓉等,不也沒怎麼讀書麼?他們卻也是不愁出路的。
「史太君破陳腐舊套」,有人說,賈母此言是針對二玉的,表明了對黛玉的不喜。其實,那番話與第一回中石頭所言,乃是異曲同工。脂批也說:「首回楔子內云『古今小說千部共成一套』云云,猶未洩真。今借老太君一寫,是勸後來胸中無機軸之諸君子不可動筆作書。」 老太太批道:「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寶黛二人是青梅竹馬,其感情也是逐漸由朦朧而明確,並不屬於那種一見鍾情的類型。那種「才子佳人」的老套,確實是頗不合情理的。
在第二十九回,寶黛一場大鬧,老人家居然急得哭了起來:「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咽這口氣。」 在我看來,此語可謂至情至性。該回脂批云:「清虛觀賈母鳳姐原意大適意大快樂,偏寫出多少不適意事來,此亦天然至情至理必有之事。」「二玉心事此回大書,是難了割,卻用太君一言以定,是道悉通部書之大旨。」
當然,賈母也並非是一個完全感性的人。她不會不考慮寶玉的前途、家族的興衰等因素。但是,以我的理解,她卻也未必會把這些因素放在首位。如果只能二中選一的話,我想她還是會選擇黛玉的。不過,若是寶釵做媳婦,她大概也不會反對。
賈母並非沒有偏好。她的態度不像王夫人那麼明確、那麼極端,也正是其開闊之處。
不過,在我看來,就算是賈母有著絕對的權威,成就了寶黛的婚事,其結局恐怕也不會樂觀。賈母畢竟老了,等她一去,賈府照樣是王夫人的天下。「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賈母對王夫人,也是如此。到了那時,恐怕也不免陸游和唐琬的結局。以賈母頭腦之清晰,自然會明白這些。她絕不忍心自己心愛的外孫女兒受這樣的委屈。因此,即使賈母有心,也不能硬來的。況且,以賈母的為人,卻也不是那樣霸道的人,不會一點都不顧兒媳的意見(王夫人畢竟是寶玉的母親啊)。
據我推測,黛玉最後應該是被王夫人「排除」掉的。以她的品格,是不為世俗所喜的。對王夫人來說,怕是不能接受黛玉這樣的媳婦。她更關心寶玉的前途,而不大注重其情感需求,因此無疑會取釵襲而棄黛晴。她取中釵襲,是因為兩人都會勸寶玉去走「正途」;而在黛晴的影響下,有可能會走上「邪路」。
在我看來,賈母看中寶琴,應該是考慮了很多的。這大約是一種較好的解決方式:賈母不消說是喜歡的了;而王夫人呢,我想應該也是可以接受的。據我猜想,如果不是寶琴已經有了人家,這門親事還是很有可能做成的。
寶琴既然不成,那麼最後的結果,就多半是寶釵了(且不考慮黛死釵嫁的無奈)。試想,一方只是有所偏好,而另一方則是明確地反對其中的一個。那麼,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兩人都不討厭、可以接受的那個。
王夫人看似獲得了成功。但是,正如賈母所說,寶玉是個不聽妻妾勸的人。因此,即便是娶了釵襲,都無法「改造」他--這可是一塊冥頑不化的「石頭」啊。
在我眼中,賈母也可算是性情中人了。身為一品夫人,地位可謂極盡尊貴了。可是,卻也不見她作威作福。她最喜歡的,不過是和孫子、孫女們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盡享天倫之樂罷了。
賈母是一個罕見的、沒有變成「魚眼睛」的老太太。想來那寶玉或黛玉活到這個年紀,恐怕也不過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