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夢斷紅樓月半殘》
新近問世的長篇小說《夢斷紅樓月半殘》,作者是徐淦生。我與徐先生有文藝因緣,今觀他拿出新著來,心有所感,漫書數語,作為隨想之痕跡——只因又目損後,已不能寫真正的書評了。
徐先生是多年來鍾情曹雪芹這一人物主題的資深作家,他創作曲劇《曹雪芹》是我認識他的開始。其後,他又是同名的京劇電視片的主筆人,也與我有不止一層的關係。記得我對「戲詞」若干地方的字句作過修飾潤色的建議與「實幹」(動筆逕改)。此劇播放後,頗受好評,如遼寧師範大學的梁歸智,在他的紅學論文集《簫劍集》裡就有專篇評賞。瞭解了這些情況,可以佐助說明:他又執筆將多年致力的主題「變體」為小說,這就是底蘊雄厚,老手輪,不同於一般的「後生可畏」了。
全書長達60萬言,通過眾多人物與情節的精心創造,反映了偉大作家曹雪芹的一生。在他之前,如端木蕻良,如台灣的高陽(許晏駢)等,都曾寫過同題小說,似乎皆未完成而中斷。徐先生此書,應推為第一部「完整體」。所以可貴。
小說一般多是藝術創造,但寫曹雪芹,又需要參考「曹學」的研究成果,由作者取捨剪裁注,加以豐富化與藝術化,所以此書的一個特點是它汲取了學術性的養分,將它轉化為文學的「體現」。
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看來徐先生掌握的基本上是有其識見的。
書名七個字,一句詩,表現出作者的韻語(詩、詞、曲……)的知識和造詣,——當然也透露了全書內涵的一個特色。此七言詩句,是采自畫藝大師齊白石老人的一篇絕句:
「風枝露葉向疏欄,夢斷紅樓月半殘。
舉火稱奇居冷巷,寺門簫瑟短檠寒。」
這首詩,極為名貴——是白石老人自題《紅樓夢斷圖》橫幅的佳作,寫出了雪芹在坎坷的人生旅程中艱辛寫作《紅樓夢》的那一歷史境界;而徐先生取來作為書名,正是為了標出他的小說的精神和藝術的嚮往圖卷之代表標誌。
小說創造的女性人物之多以及其穿插結構的複雜而巧妙的關係,也是小說的一個特色。這種難度很大的章法,作者表現出他的才力。因為那很容易落於「千人一面」的境地。
寫曹雪芹的一生,實際上是必將主題展拓為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文化、社會中的大背景屏幕之下,方能顯示這一人物的價值意義的。在這一方面,作者也付出了很大努力,作出了一定的成績。
我在這篇小文所想說的就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話:敢寫這位奇才俊士,並居然以60萬言的巨著完成了他的創作心願,這本身就是一種大手筆。小說是「通於大眾」的「市井派」世俗文學,異於高文典冊;它向廣大讀者介紹宣傳了中華第一流的偉大文星曹雪芹,本身也即是一大功績。
至於作者的文筆,應如何評介?這需通讀全書方有發言權,自愧已無能為力,好在當今文學評論家濟濟多士,留待他們給予品論,妄言只能貽笑大方,所以「藏拙」是為上策。
《夢斷紅樓月半殘》徐淦生/著 大眾文藝出版社
注
因我是研曹者,在此不能不聲明一點:寫此小文的動機與目的,皆與本人的學術觀點無關,希望不致發生誤解。例如,徐著是主張雪芹為曹之遺腹子的,而我則異於是,認為應是曹的次子。(見甲戌本《石頭記》凡例「背父母教育之恩,負師兄規訓之德」。《戚》本則作「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這是最明顯的不同論點,其他不必在此列舉,本文用意全然與此無涉,請讀者朗鑒。
再有一點即小說人物對話中,出現今人的語式和詞彙,這是否最好?這是當前歷史文學中常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