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雲蕉園,紅香綠玉——《紅樓夢》成書過程新說
獨起憑欄對曉風,滿溪春水小橋東。始知昨夜紅樓夢,身在桃花萬樹中。
——陳子龍《春日早起》
1、紅學困境火花閃
我這個人有個說不上好壞的毛病,一旦迷上一件事情,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必欲弄它個水落石出而後快。自從「大膽假設」清初的洪升為《紅樓夢》作者以來,埋首故紙堆中,不分晝夜考證分析,已沉溺了五年多時間,先後撰寫論文近百篇,對紅學研究中的諸多謎語,一一加以破解,自感收穫頗豐。但無須諱言,仍有一系列謎團雲裡霧裡,令我冥思苦想,不得要領。
那些瑣屑的問題且不論,舉其縈縈大者,即所謂新舊紅學之矛盾。新紅學認定《紅樓夢》乃曹雪芹根據江寧織造府之風月繁華生活創作之煌煌巨著,有胡適、周汝昌輩之《考證》、《新證》證實。而所謂已經「破產」之舊紅學,二百多年來,卻種子綿綿不絕,信奉者代有傳人。細讀舊紅學的各種流派作品,如康熙朝政治說,明珠家事說,廢太子隱事說,順治董鄂妃說,悼明反清說等等,似乎也都言之鑿鑿,不無道理。但這些學說互相之間橫向和縱向又都絕不兼容,孰是孰非,殊不易斷定。
忽有一日,重新翻開國學大師陳寅恪舊作《柳如是外傳》,突然發現(當初並未注意),明末清初的江南名妓——著名詩人、才女加俠女柳如是,出道之初的芳名竟是「楊影憐」!聯想到《紅樓夢》中甄士隱那個可憐的女兒「甄英蓮」(脂批「應憐」),頭腦中立時閃過一串火花:真是太巧合了,陳大師筆下的這個「影憐」,與《紅樓夢》中的「英蓮」,有什麼必然的聯繫麼?循此思路搜羅史料,細加厘剔,還真的發現了一系列令我目瞪口呆的巧合:《紅樓夢》通篇故事,與這個「楊影憐」還真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現寫出來,以公示紅學同好。
2、風塵才女楊影憐
楊影憐即柳如是。柳如是何許人也,恐怕不會像武則天、慈禧太后那樣,為今天的人們所熟悉。但在明末清初那段天翻地覆的日子裡,她可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江南艷妓、尚書夫人、風塵詩人、愛國俠女,集萬種風流、千般才情於一身的響噹噹「花王」名流!
柳如是出生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逝世於清康熙三年(1665),年僅四十七歲。她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改朝換代的動盪中度過的,飽嘗了妓女的辛酸,也經歷了貴夫人的榮耀;遭遇了戰亂的痛苦,也顯示了反抗的光輝;創作了輝耀千古的詩歌,也落得個投繯自盡的悲劇下場。
影憐本姓楊,名雲娟,至今我們也無法知道她的出生地和家庭情況,只知道她從小就被賣進妓院做了侍女。明崇禎二年(1629),剛剛十二歲的影憐,被罷職的宰相、吳江豪門周道登買去做妾,改名為朝雲——與宋朝蘇東坡的侍妾同名。崇禎四年(1631)末,由於家庭中別人的挑唆,剛剛十四歲的朝雲,又被周家趕了出來,賣到蘇州妓院,從此踏上了茫茫風塵之路。
此時的雲娟(朝雲),已經擺脫了滿身稚氣,出落成一個名副其實的「美人」。在蘇州,雲娟(朝雲)逐漸艷幟高張,聲價日隆。為了擺脫對昔日痛苦的回憶,按照唐朝大詩人李商隱(義山)的詩句「對影聞聲已可憐」,為自己改名「影憐」。在周府做妾時,受周道登影響,影憐學到了一些吟詩繪畫的本領;墜入風塵後,由於影憐同名士交往日多,逐漸學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女詩人!
3、木石前盟紅樓夢
風塵中的妓女,都有強烈的從良願望,楊影憐當然也不例外,在送舊迎新的悲慘生活中,她也不斷地尋覓著自己人生的最終歸宿。影憐年輕、漂亮、知書達理、風度翩翩,根本看不起那些聲色犬馬、碌碌無為的凡夫俗子,她要為自己找一個有真才學、真性情,與她性相近、情相投的飽學之士寄托終身。然而,風塵女子要想尋覓到稱心的人生知己是何其困難。
一個絕好的機會向楊影憐招手了。崇禎五年(1632)十一月初七,在松江名士、當代大儒陳繼儒(眉子)慶祝七十五壽辰的「佘山大會」上,一個讓她魂牽夢繞、牽掛終生的人,不期然來到她的身邊。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陳子龍。陳子龍(1608——1646)字臥子,號大樽,松江縣人。從小就顯示出過人的才華,文武兼備,學識超群,胸懷大志,慷慨激昂,與幾個情投意合的年輕志士,組織了一個詩社——幾社,陳子龍自然成了幾社領袖。在佘山大會上,陳子龍出盡風頭,楊影憐也一鳴驚人,那種傳統的一見鍾情式的愛情,在兩個人的身上發生了。楊影憐從此成了幾社中唯一的女成員,與陳子龍和其他幾社青年英俊時相酬唱,兩個人幾經纏綿相思,終於同居了。
他們愛情的小巢就設在松江城南門外南園的「小紅樓」裡,這是陳子龍向朋友借來的一初空閒別業,既作為幾社的聚會場所,也作為陳楊的鴛鴦愛巢。那些日子裡影憐是多麼快活啊,白天她同子龍及朋友們縱情遊玩酬唱,晚上與自己心愛的人如膠似漆。憤怒出詩人,愛情更出詩人,這一時期,陳楊二人都展示出了驚人的才華,創作了大量流芳後世的作品,其中最令人振聾發聵的作品,竟是楊影憐歌頌自己情人陳子龍的《男洛神賦》!大家都知道曹子建著名的《洛神賦》,有幾人知道,在中國文學史上,居然還有一篇與之媲美對應的由女詩人創作的《男洛神賦》,真可謂石破天驚!
然而,陳子龍畢竟有他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妻子,自己的難言之隱,他要投入到扶助大廈將傾的事業中去,不可能長期沉溺與卿卿我我。兩個人同居了二年之後,崇禎八年(1635),楊影憐神色黯然,痛苦地離開了小紅樓。
分手後,陳楊二人的愛情之火不僅沒有熄滅,反而在兩地相思中越燃越旺了。兩個人都寫出了大量思念歌頌小紅樓的詩作。楊影憐無時無刻不想到「醒時惱見小紅樓」,貫穿了她的整個後半生。陳子龍也在天南地北懷念「角聲初到小紅樓」,直到英勇殉國。他在《春日早起》詩中寫道:「獨起憑欄對曉風,滿溪春水小橋東。始知昨夜紅樓夢,身在桃花萬樹中。」這是《紅樓夢》名字最直接、最可靠的出處。
4、西溪不系哭小青
楊影憐變得多愁善感起來,用陳子龍贈給她的詩說,就是「風風雨雨能痛哭」。看到月缺花殘春盡,她要傷感;想到壯士拚殺疆場,她要落淚;親歷悲慘命運風塵女子的墳墓,她的眼淚更像斷線珍珠一樣,盡情地流淌。
同心上人陳子龍分手後,陳楊二人分別整理出版了自己在小紅樓中的詩作,楊影憐命名自己的詩集為《戊寅草》,又名《鴛鴦樓詞》;陳子龍命名自己的詩集為《屬玉堂》,並為《戊寅草》做了一篇長序,同時,還寫了一首七古詩《長相思》,淋漓盡致地表達了相思之情,並勸影憐要想得開,「但令君心識故人,綺窗何必常相守」。
為了出版自己的詩集,楊影憐來到了杭州。《戊寅草》的出版,是由杭州古道熱腸的富商汪然明資助的,影憐來杭,下榻汪然明建在西溪的橫山別墅。西溪外有轉山溪水,內有無際蘆蕩,河渚間坐落著眾多園林和寺觀。西溪漫山遍野的紅梅和珍貴的綠萼華白梅,勾起了影憐千般詩思;汪然明的遊船有著一個新穎別緻的名稱「不系園」,載著心如不系遊船的影憐,徜徉在西湖綠樹紅牆之中,又勾起了影憐萬種柔情。
西泠橋畔的蘇小小墓和孤山蘭因館的馮小青墓,是影憐經常拜謁徜徉的地方。蘇小小倒也罷了,馮小青幾乎是影憐的同時代人,他的丈夫馮雲將尚健在,在他築於孤山的快雪堂中,與影憐時相酬唱。在這裡,影憐寫下了風塵女子的無盡情思和哀思,每當提筆,便淚如泉湧,打濕了花箋。但影憐不僅是個才女,又是一個俠骨柔腸的巾幗俠女,面對造化弄人,她也決絕地喊出:「神女生涯倘是夢,何妨風雨照嬋娟」,這是何等磊落的胸襟!
5、紅顏白首結秦晉
自從與陳子龍分手後,影憐夢魂牽掛著昔日小紅樓的知己。女為悅己者容,影憐總是按照自己在小紅樓熱戀時的形象打扮自己,蠻腰弓鞋,柔媚中透出一股英氣,粉面黛眉,成熟中顯得那麼年輕。惹得江南文人學子,無不投以艷慕的目光,引來了無數讚美的詩篇。文人們有的把她喻為芙蓉,形容其美貌;有的把她譬為蘅蕪,形容其馨香;有的把她稱為仙子,形容其飄逸;有的把她贊為精靈,形容其聰敏。無論如何讚譽,大家對她一個共同的通俗稱呼,就是「美人」。有幾年,影憐自己也以美人為號。
由於美人身邊沒有英雄相守,免不得招致社會上一些豪強無賴的欺凌,「美人」急需找到一個風流倜儻而又有共同語言的寬闊肩膀來依靠,幾經周折,一個人進入了她的視野。這個人就是東林黨領袖、雄踞詩壇盟主地位五十年的當朝「宗伯」(禮部尚書)錢謙益!
錢謙益字受之,號牧齋,蘇州常熟人。生於明萬曆十年(1582),逝世於清康熙三年(1664),享年八十三歲。在明末清初,錢謙益可是個聲名顯赫、也臭名昭著的大人物!他自幼聰敏好學,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中進士,在朝廷黨爭中屢次挫敗,但作為東林黨的領袖,才學出眾,向孚眾望,故吏門生滿天下。從社會地位上看,錢謙益足以依靠;從學識知識上看,錢謙益堪為良師,雖然錢楊二人年齡相差三十六歲,但楊影憐還是在內心接納了錢謙益。
幾經周折,崇禎十四年(1641)六月初七,錢謙益用迎娶嫡夫人的禮儀,鳳冠霞帔迎娶了楊影憐!須知,在那個時代,錢謙益的陳夫人和其他姬妾尚在,用嫡夫人禮儀迎娶一個風塵女子,錢謙益也是要付出極大的勇氣的!
6、金玉良緣絳雲樓
事實證明,楊影憐的選擇是正確的。錢謙益真心實意地愛上了影憐,以一個丈夫和父親的雙重角色,呵護著可憐的影憐。迎娶之前,錢謙益建議楊影憐改姓柳,名是,字如是,號河東君。因為錢謙益自號東澗老人,柳姓是河東郡望,所以如此取名號。又因為二人都有出塵思想,按佛家「如是我聞」的說法,為河東君取字,同時,又在常熟自己家中,新築一我聞室,供柳如是居住,可謂周慮萬全。
錢謙益不愧為一代宗師,在他的精心教導下,柳如是不論是歷史還是文學知識都突飛猛進,更令世人刮目相看。夫妻二人在我聞室頻繁酬唱,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篇。柳如是也不愧一代才女,要不了多久,她的詩才就與丈夫相伯仲,令錢謙益在酬答時頗費腦筋。時人評論,錢柳之詩,要論厚重深沉,當推丈夫;如講輕靈飄逸,還讓妻子,可謂各有所長。
為了方便夫妻二人的日常生活和學術研究,錢謙益在並不富裕的情況下,籌措資金,在家中半野堂後,另築一座美奐美倫的三層樓房。新樓取名「絳雲樓」,這個名字是柳如是自己取的,並親自手書鐫匾的。為什麼如此取名?大家不要忘記,柳如是的原名是楊雲娟,與陳臥子同居地是小紅樓,從自己名字中取一個「雲」字,從小紅樓化出一個「絳」字,合起來正是「絳雲」,以示不忘自己在小紅樓中的美好愛情。
絳雲樓二三層樓做藏書樓,藏儲了一萬多卷極為珍貴的孤本秘籍;一樓做夫妻的起居室。錢謙益此時正致力修明史,柳如是成了丈夫最好的助手。她不僅與丈夫切磋,為丈夫抄寫,更多的是為丈夫查閱資料文獻。由於她博聞強記,即使絳雲樓中卷帙如山,她也能隨口說出某個典故在某書某卷,某書某卷在某架某層,隨手拈來,從不出錯。錢謙益佩服之至,戲稱妻子是「柳儒士」。世人對錢柳的旖旎生活羨慕不已,稱為「金玉良緣」。錢姓金旁,美人如玉,一語雙關,可謂恰當。
7、天翻地覆英雄色
崇禎十七年(1644年,甲申),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吊死,延續276年的大明王朝灰飛煙滅了!但此時以南京為留都的半壁河山還在,國家還不能算徹底滅亡。錢謙益此時迅速從家鄉常熟趕往南京,加入了南明小朝廷的隊伍,被封為禮部尚書。柳如是隨後也隨同丈夫來到南京,成了偌大尚書府裡唯一的女主人。陳子龍此時也來到南京,被任命為兵科給事中。
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南明小朝廷極其昏庸腐朽,皇帝昏聵無能,朝廷黨爭激烈。忠義之士紛紛被罷斥或誅殺。陳子龍看到朝政無望,當年八月便辭職回到家鄉;而錢謙益卻在弘光元年(順治二年,1645)五月十四日,在清軍兵臨城下,皇帝和將軍紛紛逃跑,城中已無將士防守的情況下,與一群南明大臣,冒著瓢潑大雨,向清軍統帥跪獻了降書順表!
城破之前,柳如是十分鎮定,她親手做了一席好酒菜,恭敬地舉起酒杯,勸丈夫自殺殉國,留下一個青史好名聲。但錢謙益貪生怕死,以自小怕水為由,不肯投湖。柳如是激憤之下,撩起衣巾,自己向湖中投去,但又被僕人濕淋淋打撈上來,欲死不能。一個風塵女子,能在過破家亡時自殺殉國,比起西方的《羊脂球》來,不知要高尚多少!
南明小朝廷覆亡後,幾社領袖陳子龍,在嘉興的水月庵托身為僧人,暗中開始了反清復明活動,被隆武政權封為兵部尚書,節制七省漕運,總督江南義軍。順治四年五月十三日,陳子龍不幸被俘,經歷嚴刑拷打始終威武不屈,在押解南京的途中,乘守軍不備,躍起投水,自盡殉國,成為一名著名的民族英雄。
8、纏綿病榻哀蒼生
柳如是病倒了。她過去就有咳嗽發燒的病根,那年在杭州無地容身的困窘中,她曾經病得九死一生,幾次吐血,在汪然明的精心照料下,方才脫離險境。這次,她吞嚥下了自己親手釀下的苦酒,如何能不病。昔日的「木石前盟」,雖然沒有為她帶來名譽和地位,但她為情人陳子龍的大義凜然、殺身成仁而驕傲自豪;而在國破家亡時,「金玉良緣」帶給她的卻是屈辱、是良心的折磨、是人生大節的喪失!
錢謙益降清後,被帶往北京。順治三年(1646)正月,被清廷封為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作為降臣,他的日子很不好過,外部的屈辱和內心的自責時時折磨著他,當年六月,他便名為請假,實為辭職,回到了家鄉常熟。柳如是看到丈夫的民族正義感尚未完全泯滅,就用冷嘲熱諷來規勸丈夫,希望他重新做人,投入反清復明大業。錢謙益也幡然悔悟,以花甲之年,暗中開始了與各地義軍的聯絡和籌劃。
順治四年(1647)三月,由於一次起義失敗,錢謙益被叛徒供了出來,被官府緝拿下獄,解往南京。正在病榻上的柳如是,蹶然而起,陪著披枷戴鎖的丈夫,邁著兩隻三寸金蓮,徒步前往南京。她立誓要把丈夫營救出來,如果不成,她可以代丈夫赴死,最起碼,也要和丈夫一起去死。她巧妙地周旋於當時江南總督洪承疇和兵部尚書梁清標的母親吳太夫人面前,終於取得他們的幫助,將錢謙益無罪開釋。
9、蕉園絳雲葬詩魂
錢柳夫妻終於又回到了家鄉的絳雲樓,重新開始了編撰《列朝詩集》的舊日生活。有柳如是的幫助,詩集的編撰順利快捷。詩集中有一卷名為「香奩」,收集的是有明一代女才子的文學作品。柳如是對這一卷情有獨鍾,親自擔負起了採集和評論工作,她不僅收錄了很多大家閨秀、淑女賢媛的詩作,也收集了大批風塵女子的酬唱詩篇。
在《香奩集》中,柳如是以客觀、公允、精到的眼光,來採集、批評這些女性文人的作品。她的評語有理有據,入情入理,直言不諱,侃侃道來,充分顯示了她不僅具有女詩人的卓越才華,還具有女文學批評家的獨到才能。
順治七年(1650)年十月初二日,一場突發災難降臨了。與錢柳夫妻相依為命的文學樂園——絳雲樓,不慎被一場大火完全燒燬了!那雕樑畫棟的精美樓寓,連同裡面存儲的萬卷珍貴古籍,以及錢謙益傾半生精力寫出的二百五十卷《明史稿》,一起化成了灰燼!
錢謙益極度悲痛之下,寫出了一首題名《蕉園》的詩。詩中說,「蕉園焚稿總凋零,況復中州野史亭!」「東觀西清何處所,不知汗簡為誰青?」其後,在《金陵雜題絕句》中又寫道:「人疑(立人)陽秋家汗青,天戈鬼斧付沉冥。赤龍重焰蕉園火,燒卻元家野史亭」。
錢謙益一生醉心於修明史,當年在明朝為官時,曾編撰成了卷帙浩繁的《歷朝實錄》,貯存在北京太液池畔的「蕉園」內,後被一場大火燒燬。今天自己在「半野堂」(絳雲樓)中苦心孤詣寫下的這寫史稿,即使不算正史吧,也是很有價值的野史。詩中所說的「蕉園」、「半野」(絳雲),都是明史的代稱。詩人向蒼天發問:為什麼大火如此無情,燒燬了「蕉園」正史之後,又燒燬了我重建的「絳雲樓」(野史亭)呢?!
10、芙蓉莊裡歌紅豆
由於絳雲樓一把大火,不僅燒燬了錢柳夫婦的藏書和手稿,錢家歷代積攢的許多名貴字畫、玉器、古玩,也一起葬身火海,錢家當時就窮了下來,主要靠錢謙益賣文為生,生活日見困窘。
順治十一年(1654)錢謙益意外繼承了外祖父的一處莊園遺產——常熟城東三十里的「芙蓉莊」。芙蓉莊不僅名字風雅,周圍風景也十分秀美。莊內還有一棵百年紅豆樹,所以又被當地人稱為「碧梧紅豆莊」。,對芙蓉莊略加修茸之後,夫妻二人攜帶他們的小女兒,搬來這裡居住。
錢柳夫妻搬進芙蓉莊後,一件奇跡發生了,莊中那株已經二十多年不開花的老紅豆樹,忽然之間竟花發滿枝,香飄數里!這年九月,在錢謙益華誕前,居然結下了一粒紅豆,而且僅僅一粒!柳如是雖然對陳子龍終生懷念,但對蒼老的丈夫能夠真心悔過,並且在垂暮之年為反清復明大業辛勤奔走,也充滿了一腔柔情。在錢謙益的壽禮上,妻子獻給他的禮物,就是這顆代表著相思的紅豆,令錢謙益老人激動不已,在席上口佔十首絕句,歌詠紅豆,歌詠愛情!
11、規劃將軍故國情
錢柳夫妻之所以搬來這裡,除掉風光怡人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還是為了同江南義軍聯絡方便。這一時期,錢謙益同他的學生鄭成功來往頻繁,正策劃著鄭氏水師由長江口溯江而上,力爭奪取南京,佔領江南半壁,再圖恢復全國。
順治十一年(1654)正月,鄭成功的水師,在張名振、張煌言的統帥下,攻入長江口,停泊在金山江面。柳如是隨丈夫親自來到水師大營簞食壺漿犒勞義軍。在這支威武的軍隊裡,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有一支身著戎裝、腰佩刀劍、英姿颯爽的娘子軍!
柳如是一生俠肝義膽,年輕時經常扮作男裝,或儒生,或武生,自比宋朝擂鼓戰金山的梁紅玉。為了裝備起義的五百「羅漢軍」,她在自己生活窘困的情況下,把一生積攢的價值萬金的首飾,連同「百寶箱」,慷慨地捐給了義軍,為世人交口稱奇,讚歎不已。
這次也是在與梁紅玉戰鬥地點同名的金山,見到真正的女兵,柳如是內心之激動,可想而知。她同娘子軍的首領阮姑娘立刻成了好朋友。張名振看到此情景,笑著說,將來戰事結束,讓阮姑娘在你個女將軍左右侍奉,讓你終日和「危畫(女旁)將軍」在一起。可惜的是,鄭成功水師戰敗後,阮姑娘在舟山戰死,永遠沒有侍奉左右的機緣了!這支娘子軍的殘部,在「鄧小腳」的率領下,後來轉戰閩南山區,給清兵以慘重打擊。最後,終因力量懸殊、糧草斷絕,全軍覆沒,所有女兵全部壯烈犧牲!
12、榮木家難了殘生
康熙三年(1664)五月二十四日,八十三歲老翁錢謙益,帶著幾多榮譽、幾多愧悔、幾多留戀、幾多牽掛、幾多悲哀、幾多憤怒、幾多遺憾、幾多滿足,靜靜地離開了人世,離開了與他後半生須臾不離、相濡以沫的夫人柳如是!
客觀地說,此翁生前確有臨難屈膝、「兩朝領袖」的歷史污點,但他晚年痛悔昔非,為反清復明辛勞奔波,瑕不掩瑜。更何況五十年雄居文壇領袖地位,清初的大家名流幾乎都出自他的門下,當時的社會聲望還是頗高的,就連黃宗羲、顧炎武這樣的反清志士、當代大儒,對錢謙益也是尊敬有加。只是到了乾隆中期,才把他打入「二臣」行列,查禁了他的全部著作,才使他聲名狼藉的。
錢謙益的屍骨還沒有寒,錢家就發生了「家難」!錢家的一些家族無賴,在錢朝鼎的唆使支持下,強奪錢家的土地,變賣錢家的莊園,私分錢家的錢財,砸毀錢家的靈堂。錢謙益的兒子錢孫愛懦弱無能,女兒女婿還不便出面,維護「宗伯」後裔是重任就落在了柳如是一個弱女子身上。
面對那些如狼似虎的兇徒,一個弱女子又能怎麼樣呢?柳如是剛毅的臉上閃過一絲冷笑,她寫下了痛快淋漓的遺囑,代女兒、女婿寫好官府訴狀,又給錢翁生前好友寫下幾封求助信,然後平靜地走進錢家正室榮木堂,用三尺白綾,把自己吊在正堂中央!她要用自己的死來震驚官府、震驚社會、震驚一切有良知的人們!一代才女、俠女、烈女、豪女、奇女柳如是就這樣去了,年僅四十七歲!
柳如是的死,有「家難」的原因,其實「家難」也只是導火索而已。陳之龍自殺殉國時,她就產生過殉死的念頭,由於錢翁對自己一往情深,又到了暮年,要人照顧。現在,錢翁也化碧西歸了,自己的餘生還有什麼意趣?也趕到天國去,同自己一生兩個知己去會面,了結「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的感情糾葛吧。
13、重起蕉園續殘夢
就在柳如是在常熟榮木堂殉夫的康熙三年前後,在杭州的西溪,一群聰明美麗的才女,組成了一個「蕉園詩社」。她們雖然都是大家閨秀,但結隊踏青,群集遊湖,花前聯句,月下琴曲,頗似模仿當年金陵風塵女子的風雅生活。
「蕉園詩社」的成員,有與柳如是年齡相當的顧玉蕊、徐燦、柴靜儀,也有年齡小一輩的林以寧、朱柔則、錢鳳婉、錢鳳綸、馮又令、毛安芳、張槎雲、李淑等。她們把自己的詩社命名為「蕉園詩社」,稱自己為「蕉園五子」和「蕉園七子」。查杭州當時的著名景點或名園,並沒有一個以「蕉園」命名的地方,顯然詩社之名並非取自西湖景色,那麼她的來歷究竟在哪裡呢?
如果不是考證柳如是的歷史,還真的很難發現,「蕉園詩社」的名稱,就是來源於錢牧齋在絳雲樓焚燬後寫下的「蕉園」詩!所謂「蕉園」和「中州野史亭」,就是牧齋所修明史被焚燬的地方。顯而易見,這些女子是在借詩社聚會,抒發自己對明朝覆亡的民族之痛!查這些女子的丈夫或父親,都是明朝的遺民,他們的妻女,借詩社抒發亡國的痛楚心情,也就不奇怪了。
柳如是的詩集《戊寅草》,就是在杭州西溪出版的,並由杭州風行各地。「蕉園詩社」這些姐妹似乎都有先睹為快的條件;當年柳如是和錢牧齋,三次遊歷杭州,下榻之地都在西溪;西溪古蕩的錢家,就是「蕉園詩社」成員錢氏姐妹的家,是否與錢牧齋為本家,待考,似乎不無可能。「蕉園五子」成員徐燦,其丈夫是清初大學士陳之遴,蘇州拙政園就是他家的園林,當年柳如是生女兒時,曾在拙政園居住很長時間,是否曾與徐燦酬唱往來,以兩人的氣質,似乎不無可能。種種跡象都證明,「蕉園詩社」的建立和取名,都與錢柳夫妻的「蕉園」詩有密切關係,詩社的女詩人們,同柳如是一樣,都是懷著亡國之痛的遺民妻女。
14、白門楊柳思阿儂
「蕉園詩社」活動的集中場所,在西溪的洪園。洪園的主人,就是在明朝顯赫了一百多年的望族洪家。此時剛經歷改朝換代的陣痛,處於「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末世境地。「蕉園詩社」的成員,與洪家都連絡有親,洪家的洪園,及其周邊的著名景點秋雪庵、花塢、藕香橋等地,自然就是這些才女即興瀟灑的天堂了。
洪家的長子洪升,字方(日旁)思,號稗畦,也是一個風流倜儻的種子。由於從小抱亡國之痛,不以功名為念,整天醉心於創作傳奇劇本。他的代表作《長生殿》,與孔尚任的《桃花扇》,號稱中國戲曲史上最輝煌的雙子星座!《長生殿》傳奇表面上是寫「安史之亂」,實際上也是借古諷今,抒發明末遺民亡國之痛的作品。
洪升的《稗畦集》中,曾經收錄了一首至今無人能夠理解的五言詩:「可憐短檠燈,熒熒照孤寢。翠帷白玉床,珠被黃金枕」。「一日不見君,一宵不成寐。秋雨復春風,安得不憔悴」。「待歡歡不來,喚歡歡不語。白門楊柳邊,定有留歡處」。「冉冉芙蓉花,零落秋江水。歡總不憐儂,儂自為歡死」。
表面上看來,這似乎就是一首青年人思念情人的情詩,但細細分析,卻又大繆不然。這個「歡」是誰?是男還是女?是女為什麼思念「芙蓉花」?是男又為什麼怕情人被「白門楊柳」留住?女人還會到秦淮河畔嫖宿麼?白門是南京的代稱,一個杭州青年,他的情人怎麼能被相隔千里的「白門楊柳」留住呢?
對這首無論如何也說不通的詩歌,如果看了前面關於柳如是事跡的內容,就會迎刃而解了。原來這個洪升,是在收集研究柳如是的事跡。柳如是先姓楊後姓柳,曾在南京當「宗伯夫人」,不恰恰是「白門楊柳」麼?錢牧齋的詩中,就不止一次把柳如是稱為「白門楊柳」。所謂「歡」,來源於著名樂府《楊判兒》:「歡欲見蓮時,移湖安屋裡。芙蓉繞床生,眠臥抱蓮子」。陳子龍與柳如是熱戀時,曾多次用《楊判兒》典故入詩互訴衷腸,因為「蓮」、「芙蓉」、「蓮子」等,都隱含著柳如是的姓名和形象。一天看不到這朵「芙蓉花」的作品,一夜就誰不著覺,足見洪升收集研究柳如是事跡之勤奮。他收集研究柳如是事跡幹什麼?顯然,他要以柳如是的故事做原型,創作一部文學作品。
洪升為什麼對柳如是的故事那麼感興趣呢?一方面他同「蕉園姐妹」們長期在一起進行文學活動,既然姐妹們把自己的詩社命名「蕉園」,以示對明末清初「痛史」的哀悼之情,洪升必然也受到柳如是這個才女兼俠女的感染,對她在西溪及其整個江南的故事發生興趣。洪升與錢柳是否有過直接交往,沒有證據。錢柳於康熙三年去世時,洪升已經二十歲了,此前錢柳多次在他的家鄉西溪遊歷居住,似乎有面見的可能。
另一方面,洪升的老師毛先舒就是幾社成員,與陳子龍生前時相酬唱,一起研究探討過匡時救世的大計。毛先舒雖然同陳子龍年紀差不多,但出於敬佩之情,對陳子龍以師事之;陳柳在小紅樓同居時,毛先舒也必然同柳如是有過酬唱交往。陳子龍自殺殉國後,毛先舒終生懷念這個良師益友。洪升是毛先舒的學生,當然從老師那裡知道了更多的陳柳故事。另外,洪升師事的王士禎、施愚山、陸麗京、丁澎等大學問家,與錢謙益生前都有密切交往,並視之為師執,親自為他遞接手杖。洪升在他們那裡,也應該得知許多錢柳當年的逸事。
15、墨莊曲譜芙蓉俠
收集柳如是事跡的人,似乎還不止洪升自己,他的表妹,「蕉園詩社」骨幹、後七子的發起人林以寧,居然以柳如是的事跡為藍本,創作了一部傳奇《芙蓉俠》!
林以寧字雅清,號鳳瀟樓,她的詩集名為《鳳瀟樓集》和《墨莊詩鈔》。前者來自她的號,可以理解,後者的意思是什麼呢?原來我以為因為該人信奉墨子、老莊的學說,細思又不妥,信奉老莊是當時士大夫流行的信仰,但信奉墨子者當時卻寥若晨星,一個女流似乎更無此可能。研究柳如是的生平後才發現,原來她有個好朋友蘇先,字子後,號「墨莊」。蘇墨莊曾作新柳詩,很得錢牧齋讚賞;蘇墨莊又工侍女畫,曾為柳如是畫像,形神俱備,很受時人推重。林以寧很大可能是因為崇拜柳如是的詩,看過墨莊的畫,方如此為自己的詩集取名的。
林以寧本姓林,林由「二木」組成,恰應「楊柳」二字,更容易與柳如是呼吸相通。她的傳奇《芙蓉俠》已失傳了,但從名字上看,顯然是寫一個風塵俠女的故事。聯繫到「蕉園詩社」和「墨莊」,推斷此傳奇表現的是柳如是事跡,似乎言之成理。洪升的前半升一直沉溺在創作《長生殿》中,雖然收集了柳如是的諸多事跡,但自己並未用於創作。考慮到洪升與表妹林以寧感情親密,用自己的資料,幫助表妹創作《芙蓉俠》,是有可能的。
《紅樓夢》出現的「危畫(女旁)將軍」和「真真國女孩子」的故事,很可能就是《芙蓉俠》中原來記載的故事。從柳如是探視張名振水師大營所見的娘子軍來看,她們才是「危畫將軍」和所率女兵的原型。清初關於林四娘的記載很多,但都是山東青州城破後死於恆王府的柔弱女鬼,只有《紅樓夢》中的林四娘是個慷慨戰死的赳赳巾幗英雄。鄭成功與台灣的關係,任人皆知。寫柳如是探視水師大營,出現「危畫將軍」、「真真國女孩子」,自在情理之中。
16、萬艷同悲寄香菱
《紅樓夢》中的英蓮,被薛蟠搶到手後,改名「香菱」。作者為什麼這麼為她改名呢?似乎也有深刻用意。前面說過,《紅樓夢》中的「英蓮」,來源於柳如是原名「楊影憐」的諧音,那麼,香菱似乎也應該來源於柳如是批注的婦女詩集《香奩集》。但問題似乎並不那麼簡單,一則「奩」「菱」並不同音,如果取自「香奩」二字諧音,應命名「香憐」而非「香菱」;二則洪升並沒有以柳如是事跡創作作品,似乎很難注意到這些細節。
「香菱」這一名字的真正來源,應該是「湘靈」。《紅樓夢》中的「英蓮」改名「香菱」,正暗示了《紅樓夢》的創作過程!原來,在「蕉園詩社」活動期間,林以寧以柳如是的事跡,創作了《芙蓉俠》傳奇,書中的主角,正是「影憐」(英蓮)。洪升以楊貴妃的事跡,創作了《長生殿》傳奇。《長生殿》的故事,根據洪升自序說明,是「止按白樂天的《長恨歌》」創作的,而所謂「湘靈」(香菱),正是白居易青年時的戀人,也是《長恨歌》中女主角的原型。
後來由於洪家發生了「家難」,洪升被迫出走北京,一去二十年,「蕉園詩社」也無疾而終了。二十年後,也就是康熙三十一年(1692),洪升經歷了慘痛的人生夢幻之後回到故鄉。此時,「蕉園詩社」的眾姐妹們,一個個都落得個「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下場。
此時的洪升,一心想以自己的遭遇和「蕉園」姐妹們的事跡,創作一部文學作品。於是,把林以寧的《芙蓉俠》拿來,對其中的人物加以改頭換面,寫成了「蕉園」姐妹的形象,把書中的主人公,改女為男,寫成了自己的形象。大家可能還記得,《紅樓夢》開篇,就寫甄士隱夢中看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帶「一干冤孽」去托生(造凡歷劫)。托生的誰呢?就是大觀園中那些薄命女子。問題是,這些女子的前生那「一干冤孽」又是誰呢?顯然,就是指明末清初改朝換代時期冤死的那些風流女子!洪升創作《紅樓夢》,把大觀園中那些聰明美麗的女子,看作剛剛死於動亂中的「冤孽投生」,符合當時人們的一般心理。林以寧、錢鳳婉等「蕉園姐妹」,出生時間一般都在順治十年左右,與過去的死後投生說法吻合。
洪升特意在《紅樓夢》中保留了「英蓮」這個名字,後來又讓她改名「香菱」,以示這個「香菱」雖然是從「英憐」來的,但已經不完全是原作品的「英蓮」了。這一改寫過程是相當複雜困難的,傳奇只有「標目」,沒有「章回」,的確需要「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篡成目錄,分出章回」。直到最後,實話說,《紅樓夢》還是一部有缺陷的作品,例如「大寶玉」和「小寶玉」的矛盾,元妃比寶玉究竟大一歲還是大上十多歲,都沒有很好解決。
17、蛛絲馬跡非巧逢
我們在上述柳如是的生平中,不難找到《紅樓夢》中好多特殊提法的來龍去脈。寶玉所居之「絳雲軒」,應來自錢柳的「絳雲樓」。既然洪升的姐妹們曾經以「蕉園」為自己的詩社命名,洪升何嘗不能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絳雲軒」呢?林黛玉的「絳珠仙子」稱呼,顯然也來自柳如是的「絳雲樓」和「小紅樓」。至於「神瑛」侍者的說法,真正的出處在柳如是所寫的《男洛神賦》。《紅樓夢》元妃省親一節中,寶玉頑固地堅持使用「紅香綠玉」,正因為它隱含著「蕉園」和「絳雲軒」,隱含著錢柳的歷史以及自己與姐妹們的現實。所謂「絳洞花王」,既是「絳雲樓」中的女性花王柳如是,也是「絳雲軒」中憐香惜玉的賈寶玉,即作者自己。
薛寶釵的別號「蘅蕪君」,本來就是柳如是的別號「蘼蕪君」,蘼蕪就是蘅蕪,沒有歧義。另如元妃到宮中去做的「女史」,就出自錢牧齋的一方印章。「探春迎春惜春」三姐妹的名字,都出自柳如是的作品文字。其他如「榮喜堂」、「白玉堂」、「紅香綠玉」、「花魂詩魂」、 「化灰化煙」、「相思紅豆」、酒令中的「不系舟」等《紅樓夢》中幾乎所有特殊用語,在柳如是的作品中,都能找到出處。
最值得注意的是黛玉的名字。黛為黑色,雪(薛)為白色,一黑一白,相映成趣。史載,錢柳結婚夜,柳戲問錢:你愛我什麼?錢曰:我愛你「烏個頭髮白個肉」;錢反問柳,柳戲答:我愛你「白個頭髮烏個肉」。可發一大笑。
其實,黛玉的姓、名、字、號,都來源於柳如是的一首《朝雲詩》,朝雲是柳如是當年用過的名字,朝雲詩當然就是柳如是的詩。詩曰:「林風卻立小樓邊,紅燭邀迎暮雨前。潦倒玉山人似月,低迷金縷黛如煙。歡心酒面元相合,笑厴歌顰各自憐。數日共尋花底約,曉霞初旭看新蓮。」同一首詩中,林、黛、玉、顰、蓮(芙蓉)等字眼都有了出處,當非偶合。
林黛玉善病愛哭、詩才敏捷、爭強好勝等性格,都與真實的柳如是相同;至於她從來不說「仕途經濟」混帳話,從柳如是的情人陳子龍抗清殉國,南明亡國時勸丈夫自殺殉國,本人也長期參與反清軍事鬥爭大業這點,也不難看出端倪。
崇禎十二年,杭州西溪的汪然明,為柳如是出版第二本詩集《湖上草》,收錄了柳如是在西湖所寫的詩和與友人通信的三十一封尺牘。出版前,汪然明特意請遠在福州的林天素為之作序。林天素名雲,自稱雲道人,號稱三山才女,是風塵女子中少見的冰雪美人。林天素游西溪時,住的就是汪然明在橫山別墅旁邊特意為她準備的「隨喜庵」。聯想到《紅樓夢》中那個孤高傲岸、目無下塵的女道人妙玉,不是十分發人深省麼?
需要說明的是,名末清初,在文人眼中筆下,僧道是不分的,僧家不論出家人還是居士,都又可以成為道人,吳偉業筆下的卞玉京,有佛家居士名號,同時又自稱道士。「如是我聞」是佛家語言,但居住在「我聞堂」的柳如是,卻被別人稱為女道士。所以《紅樓夢》中的「情僧」,另稱為「空空道人」,也是這一時期的特殊稱謂。
18、何來情情情不情
脂硯齋批曰:《紅樓夢》描寫中,「黛玉情情,寶玉情不情」。什麼意思?紅學界都認為囫圇難解。其實有什麼難解?「情情」就是合乎清理之情,「情不情」就是不合常理之情。為什麼不合常理呢?因為書中人物從《芙蓉俠》轉化過來的過程中,主要人物的身份發生了重大變化,故此顯得不甚合理。
《芙蓉俠》的主角,應是柳如是、陳子龍、錢謙益,一女二男,兩對婚姻關係;而《紅樓夢》則改成寶玉、寶釵、黛玉,一男二女,雖仍是兩對婚姻關係,但對像發生了性別變化。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金玉合用二寶,木石合用二玉,釵黛的名字合起來就是寶玉,說明作者把原書中人物的角色打亂重分了。
我們再來看《紅樓夢》「太虛幻境」中,釵黛合用一幅畫,合用一套判詞,從而引發「釵黛合一」的推測問題。因為在《芙蓉俠》中,她們本來就是一個人,「停機德」和「詠絮才」都是柳如是。「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本來指的是陳柳「前盟」成了「虛化」,分手後雙方的思念之情,《紅樓夢》中寶黛並未分手,何來兩地思念牽掛?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本來說的也是柳如是與錢謙益締結婚姻後,仍然苦苦思念陳子龍。「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山中高士」本來就是指銀髮滿頭、滿腹詩書的錢謙益;「世外仙株」本來是已經死去、在地下寂寞世界的陳子龍;那個思念的「玉」,本來是「美人如玉」的柳如是。所以「縱然是齊眉舉案」,與錢氏締結了金玉因緣,「到底意難平」,內心深處還是思念著昔日的戀人陳子龍。
陳子龍為什麼成了「閬苑仙葩」、「世外仙株」呢?請不要忘了柳如是的《男洛神記》,所謂「洛神」,非「仙葩」「仙株」而何?為什麼又是「世外」呢?一是陳子龍乃松江人,松江別稱「雲間」,「雲間」不是「世外」麼?二是其時陳子龍已經壯烈殉國,其靈魂可謂正在「世外」「寂寞」中。這樣寫柳如是對陳子龍和「木石前盟」的懷念和留戀,是十分恰當的。
紅學界的人都知道,寶釵、黛玉的名字,是套用一句唐詩「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而來的,這是不錯的,但這兩句詩暗含的不應是《紅樓夢》中釵黛兩個女人,而應是一男一女。雪花滿頭的「高士」自應指錢翁,月下林中的「美人」更應指自號「美人」的柳如是。本來在《芙蓉俠》中第一主角的「玉」是個女性,第二、三主角是男性,一個是雪染雙鬢的學者,一個是血氣方剛的少年。《紅樓夢》把《芙蓉俠》中一女二男的愛情糾葛,幻化成一男二女的愛情糾葛,人物的角色發生了變化。第一主角由女變男,也就是調換了陳子龍和柳如是的位置,讓陳子龍成為賈寶玉,當然要出現「情不情」的結果;寄托柳如是形象的任務,放在林黛玉身上,變成第二主角,性別依舊,也當然「情情」了。寶釵的形象,是從錢謙益幻化而來的,由男轉女,由老轉少,更有好多不合理之處,如她的博學,她的過度成熟,她的陰毒手段等,不是一個天真少女應有的。讓他姓薛(雪),稱為「高士」,可明顯看出錢翁的蛛絲馬跡。
但問題並不是一對一那麼簡單,實際上《紅樓夢》中的三主角,是把《芙蓉俠》三主角打亂重分的,否則三人名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起來就是「寶玉」、「釵黛」,是難以理解的。關於「寶玉」名字的來歷,紅學界多認為來自「此鄉多寶玉」詩,但未必如此,我說是來自錢謙益在《長慶集》的跋中所說:「寶玉大弓其猶有歸魯之征乎」,這樣寶玉的名字就與白居易聯繫起來了,完全符合洪升根據《長恨歌》創作《長生殿》的事實。洪升懷著對表妹林以寧的感情改寫《芙蓉俠》,自不願完全刪去表妹所寫的詩、畫和「自度曲」,《紅樓夢》中自然就要產生今天紅學界爭訟不已的「釵黛合一」公案了。
19、國仇家難不了情
清初的文人墨客,多樂於研究明朝之所以「呼啦啦似大廈傾」的歷史,特別是對南明小朝廷的歷史研究更多。好多文學作品,都是按照「愛情加政治」的模式創作的,用南明某名士與某風塵女子的愛情糾葛,穿起當時風雲變幻的政治鬥爭,作品寫得即柳綠花紅,又深沉空幻。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當推《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是洪升的同時代人,他曾親往江南,搜集了大量素材,其後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愛情為經線,以南明朝廷政治鬥爭為緯線,創作出這部流芳千古的作品。
我研究這段歷史幾半個世紀,有一點感到非常奇怪:當時類似於《桃花扇》侯李愛情的故事,都有人寫,例如,吳偉業就寫過自己與卞玉京的故事,還寫過《圓圓曲》,用春秋筆法討伐吳三桂。《影梅庵囈語》記載了冒辟疆和董小宛的故事,寇白門、顧橫波的故事也不乏文人涉足。但作為金陵風塵女子的翹楚,作為文人眼中的「花王」,柳如是的故事為什麼沒有人去寫?
要說故事旖旎好看,要論經歷豐富深刻,要看故事流播廣泛,清初無過於柳如是的故事,那些文人是沒有看到還是不感興趣呢?當然都不是。其真正原因,不是沒人寫,而是寫了,我們今天的讀者沒有看出來。描寫柳如是故事的作品,就是當年的《芙蓉俠》和今天婦孺皆知的《紅樓夢》!就連《紅樓夢》這個名字,都是從陳子龍思念柳如是的詩中化用來的,見本文題頭詩。
《芙蓉俠》失傳了,也可以說沒失傳,她的內容被改頭換面,納入了《紅樓夢》。康熙三十一年,洪升夫婦經歷了一場人生夢幻之後,回到了闊別二十載的故鄉杭州。在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洪升開始追尋青少年時代「蕉園姐妹」們的足跡。西溪仍然是那麼美麗,秋雪庵、花塢、藕香橋、蘆汀沙漵都還是原來的樣子,但已經物是人非!當年在這裡風流倜儻的「蕉園姐妹」們,如今不是悲慘地早亡了,就是無奈地遠嫁了,留下來的幾個姐妹,也都在痛苦生活中飽受煎熬。面對此情此景,洪升悲從中來,他要為姐妹們閨閣昭傳,要寫出家族之恨和歷史之恨。於是,在林以寧妹妹的《芙蓉俠》傳奇的基礎上,洪升重新謀篇佈局,把《芙蓉俠》中的柳如是、陳子龍、錢謙益三個主角,置換成了自己和林以寧妹妹、錢鳳婉妹妹的新三角形象,另加上馮又令(史湘雲原型)、元迎探惜等姐妹的形象,仍用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的架構,創作了新的小說《紅樓夢》!
朋友們可能還記得,《紅樓夢》中居然有兩塊「石頭」,一塊是「三生石」,一塊是「大荒石」。「三生石」又稱「神瑛侍者」,與「絳株仙子」一起,構成了淒婉的「還淚」故事。而「大荒石」只是慨歎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並沒有體現出「還淚」的情緒。據陳寅恪先生說,錢柳的「金玉緣」,十分符合中國傳統的「三生」概念。顯然,《紅樓夢》書中的「絳株仙子」和「神瑛侍者」,來源於記載錢柳姻緣的《芙蓉俠》;而「大荒頑石」的故事,則明顯是作者自況。
改編後的《紅樓夢》,作品的經線是寶玉和姐妹們「千紅一哭」的遭遇,緯線是甄士隱、賈雨村、香菱(英蓮)、危畫將軍、真真國女孩子等顯示的社會背景;換句話說,洪家及其四大家族的家庭悲劇是《紅樓夢》的經線,而柳如是、陳子龍、錢謙益代表的改朝換代、天翻地覆的社會悲劇是《紅樓夢》的緯線。經緯交織,構成了一幅明末清初的社會長卷,展示了作者心中的家仇國恨。從這個意義上看,《紅樓夢》作品的主題更深刻,思想更積極,意義更偉大!
20、國學大師窺紅樓
本文的材料均取自於陳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別傳》。陳先生的確不愧為國學大師,一部百萬字的作品,洋洋灑灑,精細嚴密,實為治學之典範。陳大師在《別傳》中,似乎也看出了柳如是事跡與《紅樓夢》故事的連帶關係,但一是囿於胡適先生的成見,二是《紅樓夢》研究並非大師的專長,故大師不肯下結論,只是在《別傳》的關鍵地方,不時插上幾句《紅樓夢》如何如何,以啟迪讀者。這種但開風氣不為師的治學品德,的確值得今天那些在紅學領域專橫跋扈的所謂紅學家們好好學習。
在《別傳》第五章中,「寅恪按」:一熱一冷之情景大有脂硯齋主(脂硯齋之別號疑用徐孝穆新詠序「燃脂暝寫」之典,不知當世紅學家以為然否?)評《紅樓夢》「壽怡紅群芳開夜宴」回中,「芳官嚷熱」一節的感慨,唯脂硯齋主則人同時異,而穎川明逸則時同人異。
在《別傳》第四章中,在論及河東君多愁善病時,寅恪按:清代曹雪芹糅合王實甫「多愁多病身」及「傾國傾城貌」,形容張崔兩方之辭,成為一理想中之林黛玉。殊不知雍乾百年之前,吳越一隅之地,實有將此理想而具體化之河東君!
由此可以看出,大師不是沒有看出《紅樓夢》中林黛玉形象以河東君為原型的可能性,但出於學者的謹慎,大師不作明言,只是羅列在這裡立此存照,讓研究《紅樓夢》的專家來評判。另外《別傳》的寫作目的,是研究柳如是,不是研究《紅樓夢》,是研究歷史,不是研究文學。以大師的人品學風,做此處理,是十分得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