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紅樓夢》
一
偉大的不朽的作品《紅樓夢》是我國小說藝術成就的最高峰。關於它的深入人心,清代的筆記裡有一些故事。有一位作者說,他從前在杭州讀書的時候,聽說有某商人的女兒,貌美,會作詩,因為太愛讀《紅樓夢》了,後來得了肺病。她快死的時候,她父母把這部書燒了。她在床上大哭說:「奈何燒殺我寶玉!」又一位作者說,蘇州有個姓金的人,也很喜歡讀這部小說,他給林黛玉設了牌位,日夜祭祀。他讀到林黛玉絕食焚稿那幾回,就嗚咽哭泣。這個人後來竟瘋瘋癲癲了。 這些故事是比較奇特的,未必都是真實的。前一位作者更是企圖用那個故事來反對《紅樓夢》。然而這些故事卻也反映出來了這樣的事實:《紅樓夢》的藝術異常迷人,它所創造的人物異常成功,它對許多讀者的精神生活發生了強烈的影響。
我們少年時候,我們還沒有讀這部巨著的時候,就很可能聽到某些年紀較大的人談論它 ,他們常常談論得那樣熱烈 。我們不能不吃驚了:他們對它裡面的人物和情節是那樣熟悉,而且有時爆發了激烈的爭辯,就如同在談論他們的鄰居或親戚,如同為了什麼和他們自己有密切關係的事情而爭辯一樣。後來我們自己讀到了它,也許我們才十四歲或十五歲。儘管我們還不能理解它所蘊含的豐富的深刻的意義,這個悲劇仍然十分吸引我們,裡面那些不幸的人物仍然激起了我們的深深的同情。而且我們的幼小的心靈好像從它受過了一次洗禮。我們開始知道在異性之間可以有一種純潔的癡心的感情,而這種感情比起在我們周圍所常見的那些男女之間的粗鄙的關係顯得格外可貴,格外動人。時間過去了二十年或者三十年,我們經歷了複雜的多變化的人生。我們不但經歷了愛情的痛苦和歡樂,而且受到了革命烈火的鍛煉。我們重又來讀這部巨著,它仍然是這樣吸引我們──或許應該說更加吸引我們。我們好像回復到少年時候。我們好像從裡面呼吸到青春的氣息。那些我們過去還不能理解的人物和生活,已不再是一片茫然無途可尋的樹林了。這部巨著在我們面前展開了許多大幅的封建社會的生活的圖畫,那樣色彩炫目,又那樣明晰。那樣眾多的人物的面貌和靈魂,那樣多方面的封建社會的制度和風習,都栩栩如生地再現在我們眼前。我們讀了一遍又一遍。我們每次都感到它像生活本身一樣新鮮和豐富,每次都可以發現一些以前沒有察覺到的有意義的內容。
偉大的作品,整個世界文學史上也為數不多的偉大的作品,正是這樣的:它能夠獲得不同年齡和經歷過不同生活的廣大的讀者群的衷心愛好;它能夠豐富和提高我們的精神生活;它能夠吸引我們反覆去閱讀,不僅因為它的藝術的魅力像永不凋謝的花一樣,而且因為它蘊藏的意義是那樣豐富,那樣深刻,需要我們去作多次的探討然後可以比較明瞭。
《紅樓夢》出現於18世紀中葉,出現於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段興盛的時期。經過了一百餘年的統治,以滿族入主中國的清朝不但已經打敗了漢族的抵抗和反叛,而且征服了北部、西北、西部和西南的少數民族。它這時的統治應該承認是鞏固的、強有力的,否則無法解釋那樣多次的戰爭的勝利。然而,這並不是說種種嚴重的社會矛盾──首先是國內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就不存在了。有些和《紅樓夢》所描寫的那個貴族大家庭相像,這個王朝看起來很顯赫,實際卻很快就要轉入衰敗了。就是18世紀末葉和19世紀初年,農民起義象火一樣連綿不斷地燃燒在許多地區。到了1840年,離《紅樓夢》的出現還不到一百年,鴉片戰爭就爆發了。在中國的土地上存在了二千餘年的封建社會從此就走向瓦解。《紅樓夢》這部巨著為這個古老的社會作了一次最深刻的描寫,就像在歷史的新時代將要到來之前,給舊時代作了一個總的判決一樣。它好像對讀者說:這些古老的制度和風習是如此根深蒂固而又如此不合理,讓它們快些滅亡吧!雖然在這沉沉地睡著的黑夜裡,我無法知道將要到來的是怎樣一個黎明,我也無法知道人的幸福的自由的生活怎樣才可以獲得,但我已經詛咒了那些黑暗的事物,歌頌了我的夢想。
二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1 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這部不朽的小說的第一回裡,並且說他曾「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這樣來記下他的長期的辛勤的勞動。然而關於他的傳記材料,至今為止,我們知道的還是很少。
曹雪芹的先世原是漢人,但很早就入了滿洲旗籍。他的祖父曹寅曾作過蘇州織造、江寧織造、兩淮巡鹽御史等官職。曹寅能作詩詞戲曲,喜歡藏書和刻書。有名的《全唐詩》就是清朝皇帝要他負責刊刻成的。曹寅死後,他的兒子曹禺頁 和嗣子曹兆頁 相繼承襲江寧織造。1727年,因虧空罷任,並被抄家2 。曹家不久就回北京居住了。曹雪芹到底是曹禺頁 的兒子還是曹兆頁 的兒子,沒有材料可考3 。他的生年也不能確知。估計約生於1716年左右4 。他的幼年和少年時代,是曾經歷了一段繁華的生活的。他的朋友愛新覺羅敦敏在贈他的詩裡說,「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風月憶繁華」,應當不是虛語。他回到北京以後,經歷不詳5 。只知道他後來住在北京西郊。1757年,愛新覺羅敦誠在《寄懷曹雪芹》詩中說他「於今環堵蓬蒿屯」。1761年贈詩,更說他「舉家食粥酒常賒」。大概中年以後,曹雪芹更為困頓了。後來因為孩子夭亡,他悲傷成疾6 ,遂於1763年2月12日逝世。
敦敏、敦誠是清朝的宗室。他們也是兩個不得志的旗人。敦誠做過一次小官,不久就退休了。他們生活也比較貧困,並且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很深,詩文裡常常流露出一些牢騷不平之意。敦誠更喜歡流連山水,縱酒談佛。他們和曹雪芹是很熟的朋友。正是由於他們自己有些牢騷不平,他們很欣賞曹雪芹的狂放和高傲。從他們的詩文裡,我們還知道曹雪芹健談好酒,工詩喜畫。他們說他的詩的風格近於李賀,並且用阮籍、劉伶來比擬他的為人。敦誠有一首《佩刀質酒歌》,題下的小注記載了曹雪芹的一件軼事:
秋曉,遇曹雪芹於槐園1 ,風雨淋涔,朝寒襲袂。時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飲之。雪芹歡甚,作長歌以謝余。余亦作此答之。
從這件軼事很可以想見曹雪芹的性格。可惜的是他那首長歌我們卻讀不到了。
雖然曹雪芹說過《紅樓夢》寫了10年,但到底是在哪年開始寫的,已無法確定。根據脂評我們知道賈府衰敗以後的故事也寫成了若幹部分。但現在卻只存前80回,後面部分的稿本早已散失了。他這部小說起初只在朋友間傳著,知道的人是很少的2 。大約他逝世以後,才以抄本的形式流傳起來,而且廟市中已有抄本出賣,每部要賣幾十兩銀子3 。1791年和1792年,程偉元把他和高鶚所續的40回放在一起,兩次以活字印行,不僅有一個時候北京許多的案頭都有一部,而且流行到了南方4 。等到翻刻日多,這部偉大的小說就流傳更廣了。
《紅樓夢》廣泛流傳以後,獲得了眾多的讀者的衷心愛好,視為奇珍;但也引起了一些頑固的封建主義者的反對,甚至加以燒燬和嚴禁5 。還有一些人則喜歡穿鑿附會地對這部書進行所謂「索引」。《紅樓夢》開卷第一回說:「作者自云:因曾經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6 後來又說:「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故曰賈雨村云云。」作者的意思不過是說,這部書雖然以他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但這個故事卻是虛構的,卻是小說。那些頭腦冬烘的「索引」派卻以為這部小說的人和事都有所影射,企圖去把那些真人真事都找出來。於是有些人說它是寫的康熙時的大臣明珠家裡的事,賈寶玉就是明珠的兒子納蘭性德;有些人說它是寫的清朝皇帝福臨和董小宛的故事,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福臨和董小宛;有些人說它暗中有反滿的意思,書中女子多指漢人,男人多指滿人,並且說林黛玉薛寶釵等就是朱彝尊高士奇等人。所有這一類荒唐無稽之談都說明了這些人根本不瞭解文學。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是關於這部巨著的第一篇正式的認真的評論文章。這篇文章推崇《紅樓夢》為「宇宙之大著述」,並以哥德的《浮士德》相比。然而它對於這個大著述的內容的解釋卻是錯誤的。王國維不去肯定這部小說裡的對於人生的執著和熱愛,對於不合理的事物的反對和憎惡,卻把它和西歐資產階級悲觀主義哲學牽合起來,說它的思想價值在於鼓吹「解脫」和「出世」。五四運動以後,胡適批評了那些「索隱」派,那是對的。然而,他對於《紅樓夢》的內容的理解也是錯誤的,他又從反動的實驗主義的觀點來否定了這部巨著的價值和意義。胡適和他的信從者說《紅樓夢》就是曹雪芹的「自敘傳」,說賈政就是曹兆頁 ,賈寶玉就是曹雪芹,裡面寫的都是真事,那就連作者開卷第一回明明說過的「真事」已經「隱去」,這不過是「用假語村言敷演出」的故事,也即虛構的故事,都直接違反了。
對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批判掃除了胡適的影響。在對於《紅樓夢》的評價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們認為它不但決不是如胡適所說的那樣「平淡無奇」,只是描寫了一個貴族家庭的「坐吃山空」、「樹倒猢猻散」的「自然趨勢」,而且它的內容也不限於只是反對和暴露了某些個別的封建制度,而是巨大到幾乎批判了整個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築和整個封建統治階級,並且提出一些關於人的合理的幸福生活的夢想。但是有些具體問題仍然有爭論,仍然沒有得到解決,還有待於我們的繼續探討。
偉大的作品正是這樣:儘管它早已廣泛流傳了,早已深入人心了,然而在關於它的解釋和說明上都常常有不同的看法,還需要進行長期的研究,因而後來的研究者常常要對於以前的評論作出一些修正。這是並不奇怪的。因為這種作品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龐大的存在,對於它的認識要經過一些曲折和反覆,而解釋和研究的人又往往要受到許多限制,不僅是個人的思想和藝術見解的限制,而且還有他們的時代的學術水平的限制。
三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是《紅樓夢》裡面的中心故事,是貫穿全書的主要線索。雖然曹雪芹並沒有把這個悲劇寫完,但在這部小說的第五回,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所聽見的《紅樓夢》十二支曲裡面,他就告訴了我們這個愛情故事的結局將是不幸的:
[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望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這就是說,賈寶玉後來雖然和薛寶釵結婚了,卻仍然忘記不了林黛玉,仍然認為是終身恨事。如果說這一支曲子還寫得比較含蓄,還只說是「美中不足」,只說是「意難平」,緊接著的另一支曲子就把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戀而不能結合的痛苦寫得很沉重,簡直是一首聲淚並下的悲歌了:
[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高爾基曾經說過:「在偉大的藝術家們的身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時常好像是結合在一起的。」1 曹雪芹正是這樣。《紅樓夢》這部小說正是寫得人物和生活都那樣真實,而又帶有大膽的幻想的色彩。關於這部小說的來歷,作者首先給它虛構了一個奇異的故事。他說,女媧氏煉石補天的時候,三萬六千五百塊石頭都用上了,單單剩下一塊未用。這塊石頭「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歎,日夜悲號慚愧」。這個正式的故事開始以前的故事並不是沒有意義的。這顯然含有牢騷不平的意思。一塊頑石和這部小說又有什麼關係呢?故事繼續說,有一天,這塊石頭聽到一僧一道坐在它的旁邊,談到紅塵中的榮華富貴,它動了凡心,想到人間去。那個僧人就大展幻術,把它變成一塊扇墜大小的鮮明瑩潔的美玉2 ;然後把它「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於是這塊石頭就記載了它所親自經歷的一段故事。這就是這部小說的來歷。這也是《紅樓夢》又名「石頭記」的緣故。關於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的來歷,作者也給它編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說,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絳珠草。它因得到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性」。等到神瑛侍者要下凡,她也就決心下世為人,好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以償還甘露之惠。神瑛侍者投生到人間就是賈寶玉;林黛玉就是絳珠仙子。這個故事和上面那個故事又怎樣結合起來呢?按照脂本系統的本子,那塊由石頭變成的美玉應當就是賈寶玉出生時嘴裡所銜的玉。但在小說裡面,作者又常常用這塊石頭來代表賈寶玉。所以在《紅樓夢》十二支曲中說,「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石」和「美玉」都是這賈寶玉;「木」和「仙葩」都是這林黛玉。後來程偉元印的本子乾脆改為神瑛侍者也就是那塊石頭了。作者開頭就聲明過,他這是「荒唐言」。把神話式的故事寫得這樣迷離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賈寶玉所姓的賈也就是假語村言的假。或許作者本來有這樣的寓意,在封建統治階級及其擁護者來看,他並非真可寶貴,並非肖子;然而作者卻喜愛他是一塊「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的頑石。按照作者的計劃要寫成和賈寶玉結婚的薛寶釵,她帶有一個金鎖。這就是所謂「金玉良姻」的來源。作者在出於自己的情投意合的戀愛和父母包辦的婚姻之間虛構了這樣一些情節,也可能是有寓意的。在當時的世俗的人看來,也就是在封建統治階級及其擁護者看來,薛寶釵是一個貴公子的理想的伴侶,正好像他們所珍貴的金和玉兩相匹配一樣。而一個不肖的子弟和一個不幸的弱女子卻不過和石頭和草一樣卑微。卑微,然而互有深厚的牢不可破的愛情,就像在生前已經有了情誼的盟誓。
從生物學的觀點看來,人類的異性之間的互相吸引,互相愛悅,以至要求結合,也不過是受了自然的法則的支配,也不過是為了延續種族。然而人到底和其他生物不同。人類用自己的手創造的文明把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大為提高,大為豐富了。男女的互相愛悅和要求結合,在一個文明人看來,並不僅僅是為了生育子女,卻首先是和個人的生活個人的幸福密切有關的事情。而異性之間的愛情,這種本來是基於性的差別和吸引而發生的情感,到了後來竟至昇華為一種純潔的動人的心靈的契合,好像性的吸引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了。人類的生活裡面出現了這種感情,就不能不在觀念上和實際上都對於兩性生活發生了很大的影響:婚姻只有在愛情的基礎上才是合理的,幸福的,道德的,否則就是相反的東西。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說,在所有歷史上的統治階級中間,婚姻都是由父母來安排的,中國的封建婚姻制度也是男女結合必須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紅樓夢》第五十七回,薛姨媽對林黛玉和薛寶釵講了一個月下老人的故事。她說這個月下老人是專管男女婚姻的。如果他用一根紅絲把兩個人的腳拴住,憑你兩家隔著海,隔著國,或者有世仇,也終久會成為夫婦。如果他不用紅線栓,儘管你本人願意,或者經常在一起,都不能結婚1 。這個故事在過去是很流行的。它反映了封建社會的婚姻制度的特點,它是那樣盲目,那樣不能由自己選擇。《紅樓夢》不僅通過許多激動人心的故事訴說了這種婚姻不能自主的痛苦,而且它對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作了更深刻的暴露。它寫出了這種婚姻制度的犧牲者主要是婦女。它寫出了這種婚姻制度容許公開的多妻制,容許各種各樣的公開的和秘密的淫亂,然而它卻不能容許花一樣開放在這不潔的家庭中間的純潔的癡心的戀愛。
曹雪芹是自己知道他這部作品在描寫愛情上的特別傑出的。在開始他的故事之前,他批評了才子佳人小說「千部共出一套」,「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他認為歷來的愛情故事「不過傳其大概」,而且大半不過寫了些「偷香竊玉,暗約私奔」,「並不曾將兒女之情發洩一二」。他完全實現了他的藝術上的抱負。放射著天才的光芒的《紅樓夢》不僅使那些概念化公式化的文筆拙劣的才子佳人小說黯然失色,而且在內容的豐富和深刻上遠遠地超過了在它以前的許多的著名的描寫愛情的作品。
《紅樓夢》裡面曾經提到兩部很有名的描寫愛情的戲曲,《西廂記》和《牡丹亭》。賈寶玉對林黛玉稱讚《西廂記》說「真真這是好書,你要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呢。」林黛玉看完以後,覺得「詞藻警人,餘香滿口」。以後他們常常引用它裡面的精彩的句子。後來林黛玉又獨自聽到《牡丹亭》的「驚夢」一折中的唱詞,她覺得「十分感慨纏綿」以至「心動神搖」,「如醉如癡」,最後落下淚來。作者把這些情節集中在一回來寫,固然是為了描寫他們的青春的覺醒,描寫他們曲折地表達了愛情而又仍然受到封建禮教束縛的苦惱;但也可以看出,作者是十分欣賞這兩部名作的。這兩部名作在描寫愛情上可以看作是《紅樓夢》的先驅。 《西廂記》的詞句的優美,情節的單純,和諧,幾乎整個作品就像一首抒情詩一樣,這在過去的戲曲中是無與倫比的。《牡丹亭》的「驚夢」中的那些膾炙人口的曲詞也可以說是描寫女子傷春的千古絕唱。曹雪芹正是從這些方面推崇他們。然而在內容上《紅樓夢》決不只是吸取了他們的精華,更主要的卻是在描寫愛情生活上展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西廂記》所描寫的愛情是一見傾心式的愛情。使張君瑞一下就著魔的不過是崔鶯鶯的美貌和風度;引動崔鶯鶯的也不過是張君瑞的相貌和才情;這就叫做「才子佳人信有之」。然後就是相思病和幽期密約。這樣的情節後來成了許多小說和戲曲的公式。我們並不是一般地反對這種情節。異性之間的愛悅最先總是由於外貌的吸引;而且在一般青年男女根本沒有接觸機會的封建時代,一見傾心式的戀愛也還是比父母包辦的婚姻優越。但是,《西廂記》所描寫的這樣的愛情到底還是比較簡單的。所以《西廂記》裡面最有吸引力的人物並不是張君瑞和崔鶯鶯,而是紅娘。《牡丹亭》所描寫的愛情更離奇一些。它還不是發生於真正的一見,而是發生於夢中。文學的世界裡面,奇特的想像是完全可以容許的 。這也是反映了封建社會的青年男女太沒有接觸和戀愛的機會。作者湯顯祖在題詞中說:情之至者,「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他就是以這個大膽的幻想的故事來寫愛情的力量。但杜麗娘的愛情的根據是什麼呢?她對柳夢梅說,「愛的你一品人才」,「是看上你年少多情」。這也仍然是比較簡單的。《紅樓夢》所描寫的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是建立在互相瞭解和思想一致的基礎上面。他們是從幼年時候就在一起長大的。他們是在較長時期的生活之中培養了彼此的感情。兩小無猜,這也還是過去的文學作品描寫過的。但必須有思想一致的基礎,這卻是《紅樓夢》才第一次這樣明確地寫了出來。賈寶玉對於薛寶釵的美貌和肉體的健康是曾經動過羨慕之心的,然而他所選擇的卻是林黛玉。這並不是僅僅因為從較長時期的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感情,而是因為薛寶釵所信奉的是封建正統階級所規定的「立身揚名」的道路。這也正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互相認為「知己」的緣故。必須建立在互相瞭解和思想一致的基礎上這樣一個愛情的原則,是在今天和將來都仍然適用的。曹雪芹生活在我國近代歷史開始之前,然而他在《紅樓夢》裡面卻提出這樣一個關於戀愛和結婚的理想,這樣一個在當時一般男女無法實現因而實際是為了未來提出的理想。偉大的作品正是這樣的:它所提出的理想不僅屬於它那個時代,而且屬於未來。
我們讀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已經包含了一個時代的戀愛的原則,這並不是說他們的戀愛就已經和現代的戀愛一樣。偉大的作家可以提出未來也適用的理想,然而他卻不可能描寫出當時並不存在的生活。在曹雪芹的時代,是還不曾出現近代的和現代的那樣的戀愛的。因此,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又有一個非常觸目的特點,就是它仍然帶有強烈的封建社會的戀愛的色彩。這種特點首先表現在那種特有的曲折和痛苦的表達愛情的方式上。有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賈寶玉和林黛玉常常鬧彆扭,吵嘴,有時吵得很厲害。今天的讀者也許會奇怪,他們既然互相愛著,為什麼又那樣常常鬧彆扭,為什麼在還沒有成為悲劇的時候就那樣不幸福呢?在封建時代,特別是在他們那樣的階級和家庭,愛情是不能正面地直接地表達的。關於這,作者在第二十九回做了說明。他說,寶玉對黛玉「早存了一段心事,只是不好說出來,故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黛玉也是「每用假情試探」,也是「將真心真意瞞了起來,只用假意」,這樣就「難保不有口角之爭」了。第三十二回,又在這樣一段小兒女的口角之後,寶玉和黛玉說「你放心」。黛玉仍然假裝不明白這句話。她走了以後,寶玉在發呆的狀態裡竟把來找他的丫頭花襲人誤當作黛玉,大膽地訴說起他的心事了,花襲人聽了,嚇得「魄消魂散」;她覺得這種違反封建禮教的愛情是那樣可怕,以至「也不覺怔怔地滴下淚來」。這是寫得異常深刻的。封建禮教不僅成為賈政和王夫人這樣一些人堅決信奉的大道理,而且竟至深入到花襲人這個奴隸身份的人的頭腦裡面。在她看來,她和寶玉發生了性的關係,那是可以的,因為她不過是一個丫頭,而且是寶玉房中的丫頭。至於寶玉和黛玉如果也發生什麼事情,那就完全不同了,那就是「丑禍」了。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所處的就是這樣的環境。這正像一棵植根在石頭底下的富有生命力的小樹一樣,不管怎樣受到壓抑,還是頑強地生長起來了。生長起來了,然而不能不是彎曲的,畸形的。因此,他們的愛情不能不是痛苦多於甜蜜,或著說痛苦和甜蜜是那樣緊緊地交織在一起,以至分不清到底什麼更多。《紅樓夢》就是寫出了這種「兒女之真情」,而且寫得那樣細膩,那樣激動人的心靈。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帶有強烈的封建社會的戀愛的色彩,還不僅僅表現在他們表達愛情的方式上,而且表現在他們的行動沒有更大膽的突破封建禮教的限制。這就說明他們的戀愛不但同近代的和現代的戀愛不同,而且同封建社會的比較下層的人民中間的戀愛也有差異的。
曹雪芹在批判才子佳人小說的時候,還指出了它們的一個公式,就是在男女主人公之外,「又必旁出一個小人其間搗亂,亦如劇中之小丑然」。其實許多戲曲也是這樣。世界上自然是有壞人的;但把一切美好的願望之受到阻難和破壞都只歸咎於這種個別的人物,而且把他們寫得很簡單和不真實,那就太偶然太表面了。《紅樓夢》所描寫的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完全不是這樣。在這一對互相愛戀的少男少女之外,書中也出現了薛寶釵這個第三者。她曾經常常是他們吵嘴的原因。她對於賈寶玉也並非沒有愛慕之意,而是她後來事實上成為賈寶玉的妻子,習慣於讀那些公式化的小說戲曲的人,很可能就會把她看作是一個破壞寶玉和黛玉的愛情的小人。曹雪芹雖然沒有來得及把全書寫完,他在第四十二回以後就用事實來打破了這種猜想。他寫林黛玉和薛寶釵互相親密起來,不再心懷猜忌,以至後來賈寶玉也覺得奇怪。這固然和黛玉經過了一些痛苦的試探,已經知道了寶玉的愛情的穩固,不再猜疑嫉妒有關;但更重要的卻是作者所寫的薛寶釵本來並不是一個成天在那裡想些陰謀詭計,並用它們來破壞別人的幸福的人。只是因為她是一個封建正統思想的忠實的信奉者,賈府才選擇她作媳婦,而且我們今天才很不喜歡這個人物。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成為悲劇,不是決定於薛寶釵,也不是決定於鳳姐,王夫人,賈母,或其他任何個別的人物,而且這些人物沒有一個寫得像戲中的小丑一樣,這正是寫得很深刻的。這就寫出來了它是一個封建制度的問題。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的必然性,還不只是由於個別的封建制度。不幸的結局之不可避免,不僅因為他們在戀愛上是叛逆者,而且因為那是一對叛逆者的戀愛。封建統治階級固然很強調所謂「風化」,所謂「男女之防」;但如果並不觸犯更多的或者更根本的封建秩序,僅僅在男女關係上有些逾閒越檢,對於本階級的男子,還是完全可以赦免的。在《西廂記》所從取材的「會真記」裡,我們就可以見到這種事例。那也是一個悲劇的結局,然而那只是女方的悲劇。至於那個男主人公,當時的人不但不責備他始亂終棄,反而都稱許他為善於補過。賈寶玉卻不但在林黛玉死後仍然愛著她,不像張生那樣悔改,而且他對於一系列的封建制度都不滿和反對。他反對科舉、八股文和做官。他違背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和嚴格的等級制度。他討厭封建禮法和家庭的束縛。他把四書以外的許多書都加以焚燬,那當然包括許多封建統治階級極力提倡的著作1 。這樣一個大膽的多方面的並且不知悔改的叛逆者,是不能得到赦免的。這樣一個叛逆者,林黛玉卻同情他,支持他,愛他,而且她本人也並不是一個馴服的女兒,等待著她的自然也就只有不幸的命運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是雙重的悲劇。曹雪芹把雙重悲劇寫在一起,它的意義就更為深廣了。封建制度封建道德的不合理和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敗,罪惡,不僅必然要激起人民的反抗,而且也必然要從它的內部產生一些叛逆者。中國過去的歷史和文學都不斷地記錄了這樣的事實。賈寶玉就是許多叛逆思想和叛逆行為的一個集中的表現者。
四
賈寶玉和林黛玉都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叛逆者,這對於說明他們的悲劇的必然性是很重要的。但如果要再進而分析這兩個典型人物的性格的特點,也只是停留在這樣的一般的理解上,那就不夠了。那就太粗略了。典型被歸結為一定社會歷史現象的本質,典型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政治性的問題,這樣一些片面的簡單化的公式在不久以前的《紅樓夢》問題討論中十分流行。許多論文都重複地引用這些公式,並根據它們來說明賈寶玉和林黛玉這樣一些人物。現在蘇聯已經批評了這些錯誤的公式,這對於我們要比較完全地瞭解賈寶玉、林黛玉以及其他許多文學中的典型,是很有幫助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和文學中都出現了許多叛逆者。就在《紅樓夢》第二回,賈雨村講到許多「正邪兩賦而來」的人,其中如阮籍、嵇康、劉伶、卓文君、紅拂等都是有一定的叛逆性的人物。然而賈寶玉和林黛玉跟他們卻又多麼不同!《儒林外史》裡面的杜少卿,同樣是從封建官僚家庭出身的子弟,同樣反對科舉,然而賈寶玉跟他也多麼不同!甚至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這樣兩個因為互相是「知己」而相愛的人物,他們的性格之間也存在著多麼大的差異!在階級社會裡,人總是有階級性的,人總是有一定的政治傾向的,不管他是否自願。然而任何一個人都決不是抽像的階級性和政治傾向的化身。他或她各有各的個性和特點。文學中的人物,如果不是公式化概念化的而是現實主義的作品中的人物,當然也是這樣。特別是那些成功的典型人物,它們那樣容易為人們所記住,並在生活中廣泛地流行,正是由於它們不僅概括性很高,不僅概括了一定階級的人物的特徵以至某些不同階級的人物的某些共同的東西,而且總是個性和特點異常鮮明,異常突出,而且這兩者總是異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同中國的和世界的許多著名的典型一樣,賈寶玉這個名字一直流行在生活中,成為了一個共名。但人們是怎樣用這個共名呢?人們叫那種為許多女孩子所喜歡、而且他也多情地喜歡許多女孩子的人為賈寶玉。是不是我們可以笑這種理解為沒有階級觀點和很錯誤呢?不,這種理解雖然是很簡單的,不完全的,或者說比較表面的,但並不是沒有根據。這正是賈寶玉這個典型的最突出的特點在發生作用。《紅樓夢》是反覆地描寫了這個特點的。在他沒有出場的時候,別人就介紹了他七八歲時說的孩子話「女兒是水作的骨肉,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他對許多少女都多情。不但對於活人,甚至劉老老信口開河,給他編了一個已經死了的「極標緻」的小姐的故事,他也要派人去找那個並不存在的祭祀的廟宇。他既然對許多少女都多情,就不能不發生苦惱。有一次,當林黛玉和史湘雲都對他不滿的時候,他就不能不「越想越無趣」:「目下不過兩個人,尚未應酬妥協,將來猶欲何為?」有一次當晴雯和花襲人吵鬧的時候,他就不能不傷心地說:「叫我怎麼樣才好?把這個心使碎了,也沒人知道。」雖然後來他見到大觀園內也有不理睬他的女孩子,才「自此深悟人生情緣各有分定」,不可能死時得到許多女孩子的眼淚。但他喜歡在許多女子身上用心的癡性並沒有改變。平兒被賈鏈和鳳姐打罵以後,寶玉讓她到怡紅院去換衣梳洗,補償了他平日不能「盡心」的「恨事」,竟感到是「今生意中不想之樂」。香菱因為斗草把石榴紅綾裙子在泥裡弄髒了以後,寶玉叫花襲人把一條同樣的裙子送給她換。他也是很高興得到這樣一次「意外之意外」的體貼和盡心的機會。後來他又把香菱斗草時採來的夫妻惠和並蒂菱用落花鋪墊著埋在土裡,以至香菱說他「使人肉麻」。《紅樓夢》用許多筆墨渲染出來的賈寶玉的這種特點是如此重要:去掉了它也就沒有了賈寶玉。這就是這個叛逆者得以鮮明地和其他歷史上的和文學中的男性叛逆者區別開來的緣故。這就是曹雪芹的獨特的創造。當然,這個特點是和賈寶玉身上的整個的叛逆性完全統一的。從封建統治階級和封建禮教看來,這本身也就是一種叛逆,也就會引起「百口嘲謗,萬目睚眥」;而且在賈寶玉完全否定他的階級給他規定的道路,從他的生活中又再也找不到其他什麼值得獻出他的青春和生命,這種對於純潔可愛的少女的欣賞和愛悅,特別是對於林黛玉的永不改變的愛情,正是他精神上的唯一的支柱。
賈寶玉這個典型的人物的這個特點是很明顯的。問題在於如何解釋它。第七十八回,賈母也就曾說到他的這個特點:
我也解不過來,也從未見過這樣的孩子。別的淘氣都是應該,只他這種和丫頭們好叫人難懂。我為此也擔心。每冷眼查看他,只和丫頭們玩鬧,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愛親近他們。既細細查試,究竟不是如此。豈不奇怪?想必原是個丫頭錯投了胎不成?
這像是作者向我們提出的問題,要求我們來解答。第二回,賈雨村對這個問題曾作過解釋。他說,天地有什麼正氣和邪氣,這兩種氣相遇必然互相博擊。人要是偶秉這種正邪交錯之氣而生,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生於薄祚寒門則為奇優名倡,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這種解釋我們自然不會滿意。在我們現在,又還可以見到或聽到這樣的解釋,說是賈寶玉的缺點,這是他的戀愛觀和戀愛生活方式不好,這是他的愛情不專一,這是他身上的污濁和頹廢的一面。這種意見也是不妥當的。
少年男女和青年男女本來容易有互相愛悅之情。賈寶玉又是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裡,和許多美麗的聰明的少女很接近。他那個階級的男人和結了婚的婦女本來沒有或極少有使他喜歡的,只有少女們比較天真純潔,而那些被壓迫的奴隸身份的丫頭尤其值得同情。第七十一回,鴛鴦和探春訴說著封建大家庭的矛盾和苦惱,尤氏說寶玉「只知道和姊妹們頑笑」,「一點後事也不慮」。寶玉笑道:「我能和姊妹們過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麼後事不後事!」這句話雖然是笑著說的,卻說的很悲傷。寶玉為什麼那樣愛和女孩子們親近也可以在這裡得到解釋。那不僅僅由於少年男女的自然的互相吸引,而且由於他對他那個家庭和階級都感到了絕望。在對平兒和香菱的體貼和盡心上,卻是同情和喜悅結合在一起,而且更多地是出於同情。書中曾寫寶玉想到平兒並無父母兄弟姊妹,獨自處於賈璉和鳳姐之間,比黛玉尤為薄命,因而傷感流淚;又曾寫寶玉對於香菱也是憐惜她沒有父母,連本姓都不知道,被人拐出來,賣給薛蟠這樣一個霸王。把這種複雜的對於少女們的情感都說成是消極的不好的東西,這是還不如賈母的觀察客觀和細緻的。
賈寶玉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不好的毛病來;雖然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分明一個人,怎麼變出三樣來?」這也是作者要把他的性格的特點寫的很突出。我看這也不是什麼戀愛觀和戀愛生活方式不好,還是書上那個小丫頭春燕的評論很對。她說:「這話雖是混說,到也有些不差。」為什麼有些不差呢?這是因為在那樣的社會裡,不僅是封建地主階級的結了婚的婦女,就是她們的女僕,也是年齡越大就沾染惡習越多。至於對黛玉的愛情,寶玉的確是不夠專一的。就是在晴雯死去,寶釵搬走以後,他所想到的還是有兩三人和他同死同歸。這也正是賈寶玉的愛情跟近代的和現代的愛情還有不同之處。這和中國封建社會裡面多妻制的合法存在不無關係。不把他對女孩子的多情和癡心同他身上的整個叛逆性聯繫起來看,不把它本身作為對於封建禮教和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的觀念的大膽的違背,不把它裡面的合理的和優越的因素看作基本的東西,反而簡單地苛刻地加以否定或指摘,那是不合乎歷史主義的觀點的。
賈寶玉的性格的這種特點也是打上了他的時代和階級的烙印的。然而少年男女和青春男女的互相吸引,互相愛悅,這卻不是一個時代一個階級的現象。因此,雖然他的時代和階級都已經過去了,賈寶玉這個共名卻仍然可能在生活中存在著。世界上有些概括性很高的典型是這樣的,它們的某些特點並不僅僅是一個時代一個階級的現象。但是,如果今天有人有意地倣傚賈寶玉,而且欣賞他身上的那些落後的因素,那就只能說是他自己犯了時代的錯誤,《紅樓夢》是不能負責的。
如上所說,賈寶玉這個叛逆者的叛逆性不僅表現在他對於科舉、八股文、做官等一系列的封建制度的不滿和反對,而且特別突出地表現在他對於少女們的愛悅、同情、尊重和一往情深,也即是對於封建禮教和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的觀念的大膽的違背上。這是和作者所寫的這個人物的許多具體條件很有關係的。他不但生於公侯富貴之家,而且他是一個還不曾入世的少年人。他的「行為偏僻性乖張」就最容易往這方面發展。至於林黛玉的性格的特點,如果只用叛逆者來說明,那就未免也過於籠統了。有些文章說她是「具有濃厚解放思想的人物」1 ,說她「幾乎兼有崔鶯鶯、杜麗娘的柔情和祝英台、白素貞的勇敢堅強」2 ,這正是一種忽略了這個典型性格的個性和特點的結果。我們還是看在生活中,人們是怎樣用林黛玉這樣一個共名吧。人們叫那種身體瘦弱、多愁善感、容易流淚的女孩子叫林黛玉。這種理解雖然是簡單的,不完全的,或者說比較表面的,但也並不是沒有根據的。這也正是林黛玉這個典型的最突出的特點在發生作用。《紅樓夢》也是反覆地描寫了這個特點的。在她還沒有出場的時候作者就給我們講了一個「還淚」的故事。她第一次見到寶玉,寶玉發癡摔玉,她就真的第一次還了淚。後來又說明她的性情是「無事悶坐,不是愁眉,便是長歎,且好端端的,不知為了什麼常常的便自淚道不幹的」。當她經過了多次的暗中試探,知道了寶玉的愛情的可靠的以後,她又悲傷父母早逝,無人為她主張,而且病已漸成,恐不能久待。她好像已經預感到她的不幸的結局了。後來寫她的病越來越重了,有一次,寶玉勸她保重,不要自尋煩惱。她拭淚說:「近來我只覺心酸,眼淚恰像比舊年少了些的。心裡只管酸痛,眼淚卻不多。」寶玉說:「這是你哭慣了,心裡起疑,豈有眼淚會少的。」又一次,紫鵑對黛玉說:「公子王孫雖多,那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兒朝東,明兒朝西,要一個天仙來也不過三夜五夕也丟在脖子後頭了。」她這樣講了當時的一般上層女子的命運,然後勸黛玉決心愛寶玉。她說:「豈不聞俗話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就是對這樣親密的伴侶,黛玉也不能吐露她的胸臆,只有暗暗地哭泣了一夜。 林黛玉這種封建社會的上層女子就是這樣痛苦,這樣無法表達自己的愛情,也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她只有一直同悲傷和眼淚相陪伴。自然,人的性格總是複雜的。作者也曾寫到了她的性格的其他方面。寫她冰雪一樣聰明。寫她孤高自許。寫她有時候也心直口快,而且善於詼諧。寫她對於愛情是那樣執著,那樣癡心。寫她並不只是「好弄小性兒」,對於她所愛的人有時也是很溫柔的。然而她的性格上的最強烈的色彩卻是悲哀和愁苦。這是一個中國封建社會的不幸的女子的典型。在她的身上集中了許多不幸。父母早死;寄人籬下;因為不願去討得周圍的人的歡心而陷於孤獨;遇到了一個「知己」然而卻是沒有希望的愛情;異常痛苦地感到了封建主義對於少女的心靈的桎梏而又不能更大膽地打碎它;最後還加上日益沉重的疾病。她首先是一個女子,這就使得她的叛逆性和反抗性和賈寶玉有很大的區別。而許多不幸又使得她和過去的文學中的那些癡情的女子的面貌也很不相同。她對自己曾歎息過,她比崔鶯鶯還薄命。杜麗娘雖然曾經憔悴而死,她的單純的少女的心靈也不曾經歷過這樣多的酸辛。祝英台和白素真,那是從勞動人民的口頭創造出來的人物,她們身上只有勞動人民的某些特點和色彩,幾乎可以說殘酷的封建壓迫在她們的性格上留下的痕跡並不顯著。林黛玉的叛逆性和反抗性卻主要是這樣一種痛苦的形式表現出來:儘管不幸已經快要壓倒她了,她卻仍然並沒有屈服,仍然在企圖改變她的命運;儘管她並不能打碎封建主義對於她的心靈的桎梏,她卻仍然在和它苦鬥,仍然在精神上表現出來了一種傲岸不馴的氣概。
第六十三回,在行占花名的酒令的時候,黛玉掣得的是一根畫著芙蓉花的象牙花名簽子,那上有一句詩:「莫怨東風當自嗟。」1 這是中國古代的詩的委婉的表現方法,「莫怨」正是「怨」。而這個吹落百花的「東風」,在我們今天看來,就是封建社會。林黛玉這個性格的特點,比較賈寶玉是更為具有強烈的時代和階級的色彩的。隨著婦女的解放,這個典型將要日益在生活中縮小它的流行的範圍。然而,即使將來我們在生活中不再需要用這個共名,這個人物仍然會永遠激起我們的同情,仍然會在一些深沉地而又溫柔地愛著的少女身上看到和她相似的面影。
《紅樓夢》就是這樣深刻地通過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提出了青年男女的婚姻自主的要求,提出了以互相瞭解和思想一致為基礎的愛情的原則,而又塑造了賈寶玉和林黛玉這樣兩個不朽的典型。
五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是《紅樓夢》裡面的中心故事和主要線索。然而全書所展開的生活是那樣廣闊,遠不止是寫了這個悲劇。《紅樓夢》是屬於那種世界文學史上為數不多的巨大的作品,內容異常深厚的作品,它不是從生活中抽取了一個故事來描寫,出現的人物限制在這單一的故事的範圍之內,而是在我們面前就像展開了生活本身,就像在真實的社會中一樣人物是那麼眾多,糾葛是那麼複雜。它寫了寧國府和榮國府這樣兩個封建大家庭,主要描寫了榮國府,也可以說,這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發生的環境。然而,它卻又並不是把這兩個家庭僅僅當作背景來寫。這也正像生活本身一樣,在真事的生活中許多人物和事件常常是互相聯繫而又各自具有獨立的意義,我們難於把它們僅僅當作某一部分的背景。
有人計算過,《紅樓夢》裡面寫了448人2 。這裡面自然也有許多人物是並不重要的。但僅就我們讀後留有鮮明的印象,以至長久不能忘記的人物而論,也至少是以數十計。對於這樣巨大的作品,一篇論文是無法接觸到它的全部內容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就我們認為最重要的部分來作一些說明而已。
讀者們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嗎,當我們還是少年的時候,和我們的同學或者朋友一起讀完了這部書,我們爭論著它裡面的人物我們最喜歡誰,最後終於一致了,我們最喜歡的不是探春,不是史湘雲,甚至也不是林黛玉,而是晴雯。我想我們少年時候的選擇和偏愛是有道理的。
曹雪芹寫了許多可愛的或者有才能的丫頭。他對於這些身居奴隸地位的少女顯然抱有很大的同情。其中寫得最出色的就是晴雯。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的時候,在薄命司首先看到的是「金陵十二釵又副冊」,而晴雯又正居首頁。冊子上的那幾句關於晴雯的話不只是預示了她將來的遭遇,而且充滿了同情和悲悼: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晴雯原是賈府世僕賴大家用銀子買的一個小丫頭。因為賈母喜歡她生得「十分伶俐標緻」,賴嬤嬤就把它當作一件小禮物孝敬了賈母。她和香菱一樣可憐,連家鄉父母也不記得。《紅樓夢》裡描寫她的場面並不多,然而每個片段都很吸引人。她的性格是明朗的,健康的,不像林黛玉精神上那樣悲苦。她也不像花襲人那樣卑屈,而是以平等的無邪的心去對待賈寶玉,就像對待親密的兄弟和友人一樣。對王夫人那樣一些高踞在她頭上、可以要她生也可以要她死的「主子」,她也並不畏懼和屈服。幾乎可以說她是大觀園中唯一的一個野性未馴也即是人民的粗獷氣息還保留得最多的女孩子。果然她也就是大觀園中一個最悲慘的犧牲者。我們已經讀不到曹雪芹寫的或者打算寫的林黛玉之死了,不知道那會多麼悱惻動人。但晴雯之死我們卻還可以讀到,這或許是《紅樓夢》中最悲傷最纏綿的場面。這一段描寫特別感動我們,還不僅僅由於寫出了「兒女之真情」,而且由於它表現了這樣一種悲慟和憤怒:這是一個沒有任何罪過的少女的含冤而死,這是那種死不瞑目或者怨氣沖天的含冤而死。花襲人是和賈寶玉有私情的,然而大受王夫人的賞識和信任。晴雯完全是清白的,然而被罵為狐狸精,被摧殘致死。作者這種對照的描寫正式控訴了封建禮教及其維持者是多麼虛偽,多麼荒謬而又多麼殘酷!
晴雯這個人物特別能激起我們的同情和喜愛,原因就在這裡。她美麗,聰明;她的性格很明朗並富有反抗性;她和賈寶玉的親密的關係是純潔的;而且她的夭折代表了封建社會裡的許多無辜者的屈死。向來有這樣的說法,花襲人為薛寶釵的影子,晴雯為林黛玉的影子1 。這兩對人物的確各有相同之處,而且晴襲和黛釵都是用的兩相對照的寫法。但是,從人物的個性和特點來說,這些人卻又是很有差異的。儘管或者同是封建正統思想的擁護者,或者同是叛逆者,但所處的階級地位不同,所受的教養不同,她們的個性也不同,就不能不有了顯著的差異。
一直跟著賈母的鴛鴦,平時看起來是和順的,善於和這個家庭的人們相處的。然而當年老好色的賈赦要強迫討她做妾的時候,她也爆發了一次激烈的反抗。她對平兒說:「別說大老爺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這會子死了,他三媒六聘地娶我作大老婆,我也不能去。」平兒說:「可惜你是這裡的家生女兒。」她說:「家生女兒怎麼樣?牛不吃水強按頭?我不願意,難道殺我的老子娘不成?」為了表示她的堅決,她許下了一個一輩子不嫁人的誓願,並且用尖刀鉸她的頭髮。僅僅因為她是賈母依靠的丫頭,賈母也不同意,她才沒有立即陷入悲慘的境地。
《紅樓夢》中所寫的這一類「身為下賤」的女孩子們的反抗都是非常動人的。這像是一片陽光出現在這個大家庭的陰鬱的天空上。這些奴隸身份的少女,等待她們的是各種各樣的不幸。不是像晴雯金釧兒那樣無辜地慘死,就是像司棋那樣觸犯網羅而遭到嚴懲。不是像平兒香菱那樣陷入作小老婆的「火坑」,就是像鴛鴦這樣只有一輩子不嫁人。再不然,就是隨便配人和當姑子了。在這些人身上,婚姻的不自由和身體的不自由是結合在一起的。
名居「金陵十二釵副冊」之首的香菱,按照那個冊子上的題詞也即是作者的計劃,她的結局也是慘死,遭夏金桂虐待而死。香菱這個身世十分可憐的女子,被薛蟠那樣一個齷齪不堪的人連搶帶買地霸佔為妾,已經夠不幸了。而薛蟠後來所娶的妻子夏金桂又是一個潑婦。作者描寫這個潑婦不是沒有用意的。然而高鶚的續書在這些地方卻完全違背原意,不惜用虛偽的粉飾現實的大團圓的結局或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結局,來代替曹雪芹原來的悲劇氣氛十分濃厚的結構,不但鳳姐死後平兒扶正,而且夏金桂自己把自己毒死,香菱也終於作起大奶奶來了。
尤二姐尤三姐也應當是「金陵十二釵副冊」裡面的人物。尤二姐是一個軟弱的善良的女子。按照封建道德看來,她曾有淫行,但實際卻不過是沒有能夠對那些荒淫的貴族子弟的誘惑和強暴進行反抗而已。她先和賈珍有曖昧關係,後又嫁給賈璉作妾,最後被毒辣的鳳姐害死了。結局是和香菱相同的。尤三姐卻是一個潑辣的、敢作敢為的、大觀園姊妹以外的另一種類型的女子。她也曾和賈珍同流合污,然而她內心裡卻埋藏著反抗的火種。她被侮辱到不能忍受的時候就可以給賈珍賈璉以報復。她也是一個要自己選擇配偶的叛逆的女性。她對尤二姐說:「終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兒戲。我如今改過守分,只要我揀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憑你們揀擇,雖是富比石崇,才過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裡進去了,也白過了一世。」她就是這樣明確地提出了婚姻自主的要求。她的意中人是柳湘蓮。她對這個男子其實也沒有什麼瞭解,和舊的愛情故事一樣,只是一見就傾心了。她的結局也是悲慘的。和高鶚的續書印在一起的本子,在尤三姐的故事上有些不同。這種後出的本子把尤三姐寫成完全是清白的,並不曾和賈珍胡混在一起,這樣好像尤三姐的性格前後更一致一些。但這樣一來,她的悲劇的結局就是由於誤會了,賈寶玉也就不應在柳湘蓮面前默認她品行不好了。先寫她失足而後來又寫她性情剛烈,這仍然是可以理解的。受了踐踏而又不甘於被踐踏的人積憤已久,就會這樣。
《紅樓夢》不僅寫出了這些社會地位很卑微或者比較卑微,便於封建統治階級把她們當作奴隸、當作玩物、或者當作螞蟻一樣隨便可以奪去生命的女子的種種不幸,而且就是那些「金陵十二釵正冊」裡面的人物,那些貴族的女兒,也很多都被寫為「有命無運之物」。不僅林黛玉,賈府的四姊妹都是薄命的。賈元春作了封建最高統治者的妃子,在那些喜歡千篇一律地把男主人公的結局寫為狀元及第、奉旨完婚的作者的手中,這一定會寫成榮耀而又幸福。但曹雪芹卻是怎樣寫的呢?賈元春回家省親的時候,大觀園裝飾得「金銀煥彩,珠玉爭輝」,靜悄得無人咳嗽,十來對紅衣太監騎馬緩緩地走來,垂手站立,然後聞得隱隱細樂之身,然後是一對對的儀仗隊和捧著各種用具的太監過完,然後是這位年輕的妃子駕到。這也真是寫得繁華而又莊嚴。然後寫到賈元春見到她的母親王夫人和祖母賈母的時候,卻是──
賈妃滿眼垂淚,方彼此上前廝見,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三個人滿心裡皆有許多話,只是俱說不出來,只管嗚咽對泣。邢夫人、李紈、王熙鳳、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圍繞,垂淚無言。半日,賈妃方忍悲強笑,安慰賈母王夫人道:「當時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到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說到這句,不禁又哽咽起來。
見到她的父親賈政的時候也是這樣:
又有賈政至簾外問安,賈妃垂簾行參等事。又隔簾含淚謂其父曰:「田舍之家,雖★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這是寫得何等深刻呵,在富貴繁華的氣氛的核心裡卻是沉痛已極的悲傷!這是現實主義所能達到的驚人的成就。賈元春的薄命還不要等到她的早夭,她被送到那「不得見人」的皇宮裡,就已經是為人間少有的不幸所選擇了。賈迎春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她的奶媽的兒媳婦在她房中大鬧的時候,她卻在那裡看「太上感應篇」。這樣的人竟嫁給了一個狼一樣的男子。回想起作女孩子的時候的生活,她不能不覺得那比天堂還要美好。按照作者的計劃,她出嫁一年後就將被虐待而死。年齡最小而性情很孤僻的惜春,她的結局是「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只有混名叫做「玫瑰花」的探春,在八十回中她被寫為得到家庭的寵愛,還管過家,好像並沒有遭遇到什麼真正的不幸。探春是一個精明的有才幹的女子。她的這種性格是寫得很突出的,特別是在描寫她代替鳳姐管家的那一段。她的頭腦裡的封建思想比較濃厚。她自己是庶出,但卻很強調「主子」「奴才」之分。因為她的親舅舅是賈府的僕人,她就不承認他是舅舅。不過她和薛寶釵還是很有區別的。她敢於說朱熹的文章也不過是「虛比浮詞」,薛寶釵卻儼然以衛道者自居,立刻就加以駁斥,說她「才辦了兩天事就利慾熏心,把朱子都看虛浮了」。而且她對封建大家庭的矛盾和苦惱多次表示不滿,不像薛寶釵那樣「隨分從時」。像這樣一個聰明的有過人的才幹的女孩子,如果生長在合理的社會裡,她的才能得到充分發展,是可以作出許多有益於社會的事情的。然而,「才自聰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她也只能等待出嫁罷了。這大概就是她的根本的不幸。作者計劃中的她的將來的出嫁是遠嫁。不過和史湘雲的薄命相似,這個結局在前八十回中不曾寫出。
史湘雲也是很早就父母雙亡,在家庭裡並不幸福,然而卻和林黛玉的性格相反:「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她是一個快活的豪放的女子。作者把他所欣賞的某些所謂名士風流寫在她身上,然而卻又仍然是一個天真的少女,這就另有一種嫵媚。她總是說薛寶釵好,也曾勸過賈寶玉留意「仕途經濟的學問」。然而這都不過表示她的天真和幼稚罷了。她的性格和行為卻是薛寶釵極力推崇的封建主義給婦女們規定的格言,「女子無才便是德」,完全不合的。在作者的計劃中,她的結局也是出嫁後的早夭1 。
《紅樓夢》寫了許許多多性格鮮明、使人不能忘記的女子。儘管她們有的是姊妹,有的境遇相似,然而她們的個性的差異卻那麼大,一點也不會被混淆。在這個主要由少女們構成的世界裡,當然不僅有悲傷和痛苦,同時也洋溢著青春的歡笑,生命的活躍。而且正是這些篇章使得這個悲劇不至於使人感到透不過氣來。然而這些女子的結局卻都是不幸的。這是封建社會的婦女的命運的真實反映。
把許多女子都寫得聰明,有才幹,行止見識都遠遠地高出了賈赦、賈政、賈珍、賈璉這樣一些男子之上,這像是給賈寶玉的想法作了證明:「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這些渣滓濁沫。」這是一種大膽的發現,大膽的思想。這直接反對了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的傳統看法,而且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男女不平等是埋沒了多少聰明的有才能的人,並且給她們造成了各種各樣的不幸。這就不能不激起了人們的深深的同情,不能不設想到合理的社會不應該是這樣。封建婚姻制度是婦女們的不幸的一個具體的原因。《紅樓夢》不僅在林黛玉身上,而且在其他許多女子身上都寫出了這個問題。封建社會的納妾制度和奴婢制度是婦女們的不幸的又一些具體的原因。《紅樓夢》也十分動人地寫出了這些野蠻的制度是怎樣摧殘和虐殺了許多年輕的婦女。
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男女不平等,特別是揭露了那些直接壓迫婦女的制度的罪惡,這是《紅樓夢》全書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是一種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的表現。
六
列入「金陵十二釵正冊」的女子還有薛寶釵、王熙鳳、秦可卿、李紈、妙玉、巧姐等人。秦可卿的故事結束得最早。按照那冊子上的圖畫和《紅樓夢》十二支曲,她是死於懸樑自縊。由於《紅樓夢》稿本的讀者,作者的親人或友人,勸他刪去這一段大膽地揭露封建家庭的醜惡的描寫,我們就讀不到「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的文字了。和尤二姐姊妹一樣,秦可卿也是一個封建統治階級的男性的荒淫行為的犧牲者。李紈在書中出現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寡婦。作者計劃寫她在兒子長大並做官以後就死去了,只留下一個「虛名兒」給後人欽敬或者給他人作笑談。這也可以說是打算寫封建社會的所謂節婦的不幸。但這個年輕婦女的長長的守節生活中的痛苦並沒有得到大膽的充分的描寫。妙玉是一個帶髮修行的尼姑,也是生於讀書仕宦之家,書中把她寫得十分矯情。她竟至稱林黛玉為「大俗人」。這個有潔癖的女子不僅「青燈古殿」斷送了她的青春,而且「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巧姐在八十回中還是一個孩子,要到賈家衰敗之後才遭到艱難困苦。但這些結局我們都讀不到曹雪芹的描寫了。
薛寶釵和王熙鳳是書中的兩個重要人物。作者給她們準備的結局也是不好的,所以她們的名字列在太虛幻境薄命司的冊子上。薛寶釵的結局是結婚以後,賈寶玉仍然不愛她。高鶚的續書在這個情節上是寫得大致不差的。王熙鳳的結局是「身微運蹇」,「家亡人散」,而且「哭向金陵事更哀」1 。高鶚所寫的和原來的計劃不大相合。這兩個人物的結局雖然也不好,但他們的性格和活動卻顯然含有另外的意義,主要的已經不是表現婦女的不幸了。
對薛寶釵這個人物,讀過《紅樓夢》的人都是不會忘記的。但在生活裡面,她的名字卻不像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樣流行,成為共名2 。這或許是這個性格的特點不像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樣突出。因此,對她的看法是曾經有爭論,而且現在也仍然可能有爭論的。
清代的筆記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
許伯謙茂才(紹源)論《紅樓夢》,尊薛而抑林,謂黛玉尖酸,寶釵端重,直被作者瞞過。夫黛玉尖酸,固也,而天真爛漫,相見以天。寶玉豈有第二人知己哉?況黛玉以寶釵之奸,郁未得志,口頭吐露,事或有之。蓋人當歷境未亨,往往行之歌詠。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聖賢且如此,況兒女乎?寶釵以爭一寶玉,致嬌柔其性:林以剛,我以柔,林以顯,我以暗,所謂大奸不奸,大盜不盜也。書中譏寶釵處,如丸曰冷香,言非熱心人也。水亭撲蝶,欲下之結怨於林也。借衣金釧,欲上之疑忌於林也。此皆其大作用處。況楊國忠三字明明從自己口中說出,此皆作者弄狡獪處,況寶釵在人前,必故意裝喬;若幽寂無人,如觀金鎖一般,則真情畢露矣。己卯春,余與伯謙論此書,一言不合,遂相齟齬,幾揮老拳,而毓仙排解之。於是兩人誓不共談《紅樓》。秋試同舟,伯謙謂余曰:「君何為泥而不化耶?」余曰:「子亦何為窒而不通耶?」一笑而罷。嗣後放談,終不及此。3
這個故事不但說明了對薛寶釵的看法可以這樣不同,爭論到幾乎要打起架來,而且還提出了一個對薛寶釵的性格的解釋,說她「奸」。這種說法是相當流行的。王希廉的《紅樓夢問答》中有這樣的話:
或問:「寶釵似在所無譏矣,子時有微詞何也?」曰:「寶釵深心人也。人貴坦適而已,而故深之,此春秋所不許也。」
或問:「寶釵深心,於何見之?」曰:「在交歡襲人。」
或問:「襲人不可交乎?」曰:「君子與君子為朋,小人與小人為朋,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吾不識寶釵何人也,吾不識寶釵何心也。」
或問:「寶釵與襲人交,豈有意耶?」曰:「古來奸人干進,未有不納交左右者,以此卜之,寶釵之為寶釵,未可知也。」
大某山民的「總評」也這樣說:
薛姨媽寄人籬下,陰行其詐。笑臉沉機,書中第一。尤奸搬入瀟湘館。
寶釵奸陰性生,不讓乃母。
鳳之辣,人所易見;釵之譎,人所不覺。一露一藏也。
這都是說薛寶釵的特點是奸陰[注4]。從這可以看出,過去的有些讀者之反對薛寶釵,是和我們不大相同的。我們是討厭她那樣堅決地擁護封建正統思想,也即是堅決地擁護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而這些讀者卻是因為把她看成一個女曹操。根據這種看法,《紅樓夢》本書曾兩次從林黛玉的口中說薛寶釵並非「心裡藏奸」,都不過是「作者弄狡★處」而已。但是,曹雪芹如果把薛寶釵寫成個女曹操,為什麼不明寫她的奸陰,卻讓我們來猜謎呢?
是有這樣一些讀者,他們把小說當作謎語來猜。他們認為書上明白寫的都沒有研究的價值,必須刁鑽古怪地去幻想出一些書上沒有寫的東西來,而且認為意義正在那裡。就是上面那個王希廉,他說黛玉是鳳姐害死的,因為黛玉到賈府時帶有數百萬家貨,害死了她賈府才好吞沒這筆財產[注5]。就是上面那個大某山民,他說「石頭記乃演性理之書,祖大學而宗中庸」[注6]。關於《紅樓夢》的無稽之談那是例不勝舉的。什麼時候我們的許多文學名著才能免於這一類的奇異的災難呵!
從書上的明白的形象的描寫,其實我們是可以看清楚薛寶釵的思想和行為的。她不止一次地勸導賈寶玉,要他順從地走封建統治階級給他規定的道路,以至引起賈寶玉很大的反感,說她是「入了國賊祿鬼之流」。她又用「女子無才便是德」那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