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年的事情」
「乾隆二年的事情」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至六十九回不是「乾隆二年的事情」
劉心武先生說:
第五十四到第六十九回這十六回,我又可以斷定,它是寫乾隆二年的事情。
根據呢?
「上一回所表的那一位老太妃薨逝了。……這樣一個背景人物,其實也是有原型的。恰恰在乾隆二年年初,宮裡面就死了一位康熙身邊的女子。」
「《紅樓夢》的第五十四回到第六十九回,應該就是講的乾隆二年的故事。在乾隆二年,沒有其他的任何一個康熙的妃嬪,或者宮裡面跟康熙有關係的、有名有姓的女子薨逝,就只有這麼一個,實際生活當中是熙嬪,小說裡面叫作老太妃的薨逝。而乾隆為了團結皇族,表達他對祖父的尊重,為了向官員百姓表現他如何提倡孝道,當然,更是為了顯示他繼承祖業的合法性,就為這位熙嬪大辦喪事。這成為那一年裡開初的一樁大事,書裡寫賈母等去參與祭奠,也寫在年初,完全合榫。所以,你看書裡雖然石頭自己說,我寫的這個年代無考,但是脂硯齋就說了,大有考證。我就根據脂硯齋的指點,考證了一番。」1
值得注意的是劉心武先生舉出的這個證據,與上一章的證據在性質上是有區別的:上一章的證據是從《紅樓夢》文本中尋找出來的,而這一章的證據是文本的原型。假如我們把《紅樓夢》文本和解讀的人看作是兩極——文本是一極,解讀的人是一極的話,那麼,文本的原型應該又是另外的一極。它與解讀的人並不是直接的對應關係,而是從原型:「康熙的嬪妃」→文本:「老太妃薨逝」→解讀:「乾隆二年的事情」。我們為什麼在這裡著重點一下呢?因為不僅僅是一個例證,而是他經常在講述中從原型到文本,再到揭秘,形成了一個明顯的邏輯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