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樓高高幾許--兼解寶黛等無謎底燈謎

紅樓樓高高幾許--兼解寶黛等無謎底燈謎

紅樓樓高高幾許--兼解寶黛等無謎底燈謎

紅學研究

詩曰:

半部紅樓看不真1,香銷茶盡尚逡巡2。

欲知是書隱存事3,須問木居有緣人4。1 百回《紅樓夢》至第五十回有寶釵、黛玉、寶玉無謎底燈謎,五十一回有寶琴無謎底懷古詩十首,恰好書至一半,陷讀者於困頓,故曰「看不真」;

2 行文至八十回,已然香銷茶盡,曲終人散。但讀者不解,猶待下回,而不知全書已完。是有「尚逡巡」之說。

3 所謂「詩中有人,詩外有事」,歷來野史皆燒得,獨此書不能。「書外有書,焚不得」,是指書裡書外,隱含無限「傷心家國事」。

4 說旁觀但需冷眼,曰木居(目巨)全在有緣。所謂「人欲開口,先須開眼;開口則易,開眼則難」。

百年夢幻一紅樓

關於《紅樓夢》一書的結構,全書旨在百回之說,書中或隱或明,多處點筆。

見第一回

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女媧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的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梗峰下。所謂「三萬六千五百」恰合周天之數。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此則為百年。地球繞日轉一回為一年,百年則為百回。暗示全書作者旨在百回。

再有第二回戚序回前:「以百回之大文,先以此回作兩大筆以冒之,誠是大觀」。

第八回戚序回前詩有:「莫把心思勞展轉,百年事業總非真」。

再看第二十五回「紅樓夢通靈遇雙真」有脂批云「通靈玉除邪,全部百回只此一見,何得再言。」如此等處為明示讀者。

第五十回寶釵無謎底燈謎:

鏤檀鍥梓一層層,豈系良工堆砌成。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所謂「鏤檀鍥梓一層層」乃指該書含蓋南北兩朝兩府的史實,複雜的敘事結構。「雖是半天風雨過」指書至第五十回,恰好半部,故稱「半天」。「何曾聞得梵鈴聲」,雖未聽到琴樂之聲,紅樓大戲已然演過一半。「梵鈴」(VIOLIN)當指樂曲聲,此又點是書體裁為戲曲腳本。

外證見吳喬《流寇長編》自敘,有「……黃巢之破兩京,乘激水諸軍解散之間而入 ……則尉繚子所謂:善用兵者,殺其士卒之半也……賊不知書暗與之合……」。

對照寶琴懷古詩第一首《赤壁懷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游。恰好是諸軍激水之際。故由五十一回分開一部大書,而為全書之半,仍合百回之數。

再有續書作者厲鶚作為知情者,為此書做續時,本也要續做二十回,以合原書意旨,但因脂批內容龐大,二十回文字實難包容。故不得以而做四十回。

盛席華宴終散場

但全書只寫了八十回,是否未完之作?多數人被脂批繞進去,真以為《紅樓夢》未完,作者已逝。故有探佚之說。其實,作者每稱文稿迷失,或未完待續的部分,皆為書中所隱之事,故需索隱,而非探佚。

前人有稱此書為讖緯之書,此見高明。作者正是以八十回(八十年)石頭記,見證滿清之百年之後。「只單單的剩了一塊未用」,此石恰是百年所餘。

還是第五十回,湘雲的謎語《點絳唇》

溪壑分離,紅塵遊戲,真何趣?名利猶虛,後事終難繼。謎底解釋,湘云「哪一個耍的猴子不是剁了尾巴去的。」暗示此書無通常概念的結尾。

趙執信《談龍錄》條四,王士禎《分甘余話》條一三九,皆稱此等「猶歐陽公以八分為隸」。

作者稱此書為開放式結尾。見《圍爐詩話》卷一,有「結句收束上文者,正法也。宕開者,別法也」。所謂「對景即足壓卷」。

何謂「對景」?書中正文連脂批共有七處點筆。

如:第三十三回,「襲人聽了這兩件事都對景。」第三十四回:寶釵「將來對景,是要吃虧的。」等。凡提到「對景」,則指書裡書外所隱之事,情景對應。

如何對景壓卷?先看書外之景:

作者完成此書初稿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當時之清廷,孝莊皇太后(1687年)、佟皇后(1689年)相繼故去;太傅明珠(1688年)已被罷相,北黨勢力受到壓制;南黨領袖、大學士徐乾學借被彈劾請求歸隱,隨之高士奇等眾多官員先後離京;又有洪升、查慎行、趙執信等人因國喪期間搬演《長生殿》劇,獲罪被驅逐出京。該劇有意刺痛康熙帝及明珠。所謂「武帝自知身不死,教修玉殿號長生」。因順治帝福臨與納蘭性德皆出家為僧(此為書中所隱二事),故有康熙帝及明珠「二人皆惡此劇」之說。再加上恰在佟皇后國喪期間,搬演唐明皇與楊貴妃一併升天,確實也是「別有用心」。

再看書中情景: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風流 美優伶斬情歸水月」。大觀園女子,晴雯等一命嗚呼!芳官等一走了之!

第七十九回「薛文龍悔娶河東獅 賈迎春誤嫁中山狼」更是「獅子一吼,百獸腦裂」。

第八十回,王道士所謂「吃過一百歲,人橫豎是要死的……」。

正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青峰」。書裡書外恰好對景。

餘下二十回書,是不肖作了。神龍見首即見尾。石碑有字早立在那裡。作者以人身之必有死,喻朝代之必然亡。只有拭目以待。

見第七十七回,周瑞家的道「這東西(人參)比別的不同,憑他是怎樣好的,只過一百年後,便自己就成了灰了。如今這個雖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爛木,也無性力的了……」。

再看結尾的第八十回,「茗煙(明煙)手內點著一支甜夢香,寶玉命他坐在身旁,卻倚在他身上……」。至此,清煙、明煙合為一縷……

拋書人對一支秋

《紅樓夢》全書八十回,架構了《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四部野史。卻不是各書二十回,說完這家,說那家。而是有間架、順逆、正閏、千皴萬染、穿插過脈。

因意在百回,故上下分界在五十回。所謂「兩山對峙」。前五十回,北為主線,重寫清興;後三十回,南為主線,重寫明亡。當然中間穿插明珠與牧齋兩家之事。而以明之亡寓意清之亡。

第三十八回湘雲《供菊》詩有:「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支秋」。黛玉評詩「拋書人對一支秋,已經絕妙,將《供菊》說完,沒處再說,故翻回來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前五十回已然將南北幾門子事說完,後三十回,再翻回來說。此為有順有逆。

第五十回寶玉無謎底燈謎:

天上人間兩渺茫,琅干(玉字邊)節過謹提防。鸞音鶴信須凝悌,好把唏噓答上蒼。「琅干(玉字邊)」指青玉;「鸞音鶴信」意旨離世登仙。首二句意思為前五十回以清為主線,至此由北(天上)轉南(人間)。末二句則是:只留明眼待清亡!

第五十回黛玉無謎底燈謎:

錄耳(馬字邊)何勞縛紫繩?馳城逐塹勢猙獰。主人指示風雷動,鰲背三山獨立名。黛玉詩接寶玉,由北而南,全聽主人指示。意指後三十回,乃以南明三帝一監國為線。

由此,第五十回,湘雲、寶釵、寶玉、黛玉燈謎之謎底,全在該書之篇章結構。湘雲詞給出謎底為全書八十回(剁去結尾);寶釵詩意在全書由五十回分開上、下兩部;寶玉詩指上半部以清為線;黛玉詩謎底為後半部以南明為線。

此為《紅樓夢》大戲通篇架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