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作者發現之旅
《紅樓夢》自足為我國美術上唯一大著述,則其作者之姓名與其著書之年月,固當為唯一考證之題目。(王國維《紅樓夢評論》)
提示:因本人此文觀點來自書(以甲戌本為底本,不足以庚辰本補齊)中,即內證(外證另文別述) ,故大段引用原文及脂批,且用數字標序。文字加黑或下方著重線及()括號內為本人批注。楷書為引文,細明體為本人文字。
一、 質疑曹雪芹
關於曹雪芹,全書八十回正文,只有第一回略為提及。
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此為問題之緣起:「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並不足以支持其著作權,於是人們又引脂批為證:
若云「雪芹披閱、增刪」,然則開捲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足見作者之筆,狡猾之甚。後文如此處者不少。這正是作者用畫家「煙雲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弊了去,方是巨眼。
請讀者細讀細品這一段文字,這那裡在證實雪芹著書,分明是點醒觀者此乃作者用畫家「煙雲模糊」處。試想:開捲至此這一篇「楔子」,誰撰不可?空空道人、吳玉峰、東魯孔梅溪、曹雪芹、脂硯齋皆可。誰說只有曹雪芹方可書寫曹雪芹三字?「前人撒土迷了後人的眼」 後文如此處者,確實不少。如:
1、甲戌本第一回,脂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
2、甲戌本第一回,脂批「余謂雪芹撰此書,中亦為傳詩之意
3、甲戌本第二回,脂批「只此一詩便妙極。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長。余自謂評書,非關評詩也。
4、甲戌本第十三回,脂批「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因命芹溪刪去
5、庚辰本第二十二回,脂批「此回未成而芹逝矣,歎歎!丁亥夏。畸笏叟
再有暗示成書年代及作者為曹氏後人,庚辰本有:
6、第十六回,脂批「文忠公之
7、第三十三回,正文,賈母對賈政「我和你太太、寶玉立刻回南京去
8、第五十二回,脂批「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樣寫法,避諱也
9、第五十四回,正文「續琵琶的胡笳十八拍
10、第七十五回,側評「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對清,缺中秋詩,俟雪芹
其中,1——5為《石頭記》原有脂批,6——10為後人改筆。而此等刪改之文,連同富察明義、愛新覺羅·永忠、袁枚、裕瑞等外證,因涉及是書傳承中諸多歷史事件,本人另文詳論,此略不表。
再看批書人做了如上1——5條肯定作者為曹雪芹的同時,又不忘見縫插針、順手牽羊的將前文肯定予以駁倒。最為有力的:
第二十一回,襲人對寶玉:「我們這起東西可是白玷辱了好名好姓的」。脂批「趙香梗先生《秋樹根偶譚》有:…公然折克非己祠,旁人有口呼不得。夢歸來兮聞歎息,白日無光天地黑,安得曠宅千萬官,太守取之不盡生欽顏,公祠免毀安如山。」
這一段批語,可謂將前面種種之理由,一併道盡。其中,「祠」通詞,指此書。「白日」乃青天白日。即此書寫作之環境。公祠(詞)免毀安如山,如此張冠李戴,不過是委曲求全。
「幻出煙雲萬種看,先求紙上字平安」
再有黛玉再續寶玉續《莊子因》有「無端弄筆是何人,作踐南華莊子因。不悔自己無見識,卻將醜語怪他人。」脂批「借阿顰詩自相鄙駁,可見余前批不謬」。再次照應前文相關批語。
雪芹,何許人?別文另述,此處不便展開。
《石頭記》洋洋八十回文字,智慧、機括無處不在。既能明借雪芹著書,亦可暗藏真實作者,那能不讓我等見了「真佛」呢?
二、 發現作者
關於書名及作者,依書記述: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第一次出現真人姓名)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批閱(此為問題之緣起)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1
回看開篇,此石幻形入世之經歷:「說起根由,雖近(實非)荒唐,細諳(作
者告誡)則深(說深,定然極深)有趣味。」「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吳籍也)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女媧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暗合全書百回之數),只單單的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梗峰下」(點出峰字)。2
引文1作者群中第一次赫然出現「吳玉峰」三字,引文2中既見「吳」又見「峰」,獨不見「玉」,但有一塊通靈之石,何故?此石尚未經幻化成玉也。故見石,不見玉。
敬請各位先記下:「吳玉峰」三字。
此石後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唸咒書符、大展幻術,變作可佩可拿之鮮明美玉(玉至),攜入紅塵(仍無玉),歷盡炎涼悲歡。幾世幾劫後,空空道人路經無(吳)稽崖青梗峰,忽見一石上編述歷歷。
脂批:昔子房後謁黃石公,惟見一石。子房當時恨不能隨此石去,余亦恨不能隨此石去也。3
何故仍見石而不見玉? 又問:黃公何處?此乃伏脈千里之筆,稍後自然明白。
但見石上所記:「然朝代年紀、地輿邦國,卻反失落無考。『朱旁』據余說,卻大有考證。」4(既可考,如何考?)
且聽石兄之言:「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宗脈之宗)躡跡(字跡之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耳目而反失其真傳者。5
再看空空道人眼中石上所記之事,「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擬妄稱(看清此四字,後有大用)脂批:要緊句…」6
書至第15回,話說寶玉舉目見北靜王,水溶向賈政笑道:「令郎真乃龍駒鳳雛。非小王在世翁面前唐突,將來『雛鳳清於老鳳聲』未可量也。『朱旁』妙極!開口便是西昆體,(仍先記下)寶玉聞之,寧不刮目哉。」7
第50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寶琴:伏象(灰線也)千峰突;湘云:盤蛇(草蛇也)一徑遙。」8
鳳姐:「我哪裡是孝敬的心找了來,我因為到了老祖宗那裡,鴉沒雀靜的…」脂批:…今如此寫來,真是不可移易。9
第51回 「李紈又道…關夫子一生事業,皆是有據的,如何又有許多的墳?自然是後來人敬愛他生前為人,只怕從這敬愛上穿鑿出來(注意此句),也是有的。」 十
同回,「只見老婆子取了藥來。寶玉命把煎藥的銀吊子找了出來…」脂批:找字神理,乃不常用之物也。⑾
第53回 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全回脂批僅三句(果真老祖宗那裡,鴉沒雀靜),一句:來的也有理,去的也有情。「外頭體面裡頭苦」脂批:新鮮趣語;再一句即是夾批:這一回文字斷不可少。(關鍵至此)⑿
再來看書中記述,(請細細讀)「凡從文旁者,賈敬為首;下則從玉者,賈珍為首;再從草頭者,賈蓉為首…」⒀(請再讀),將加黑並劃線字依序逐個寫出,即:文玉草。
文玉草。(原來,見石而不見之玉,埋伏在此。回應前文23)
真個伏象(灰線)千峰突。(各輩居長者為首肅立於堂上,一如眾峰)
依據此理,上溯兩代,即賈演輩從水旁,賈代化輩從代字。即:水代文玉草。水意為清。(後文詳論)即清代文玉草。
吳玉峰(1611——1695年)
中國地方志 昆新兩縣續修合志(一)卷三肆游寓,有記:
吳殳,又名喬,字修齡,太倉人,來贅昆山。明崇禎十一年補諸生,尋被斥。遂事佛兼好神仙。游京師,與鄢陵梁日緝友善。劇談世外、徹夜不倦。聞江淮有異人,裹糧往從之。殳有書,無所不窺。自天文、樂律、地理、兵法,下至醫藥、卜筮、壬奇、禽乙、刺槍、舉棒,靡不探原。竟委其詩,初學明人、中忠溫李,晚年所見益邃。自悔少作。譏刺宏嘉以來有辭無意者。謂唐詩最盛。以其有興比賦耳。宋人鮮興比而多賦,然而言猶達意。宏嘉之復古唯尚聲色並賦,義亦亡之。其所服膺者,常熟馮班、金壇賀棠二人。合采其說,成《圍爐詩話》六卷。又取李商隱無題諸詩詳說,其意為《西昆發微》。其議論皆前人所未有。又善古文辭。嘗作史論二十篇,見者服其識力。又據吳偉業《倭寇紀略》為《服膺錄》四卷,其略言明所以亡有四十三失,而皆嗇喑果之所致。時以為篤論。康熙乙亥卒。年八十五歲。
「打頭不遇作家,到老終究是骨董」
第二回雨村偶至郭外,隱隱的有座廟宇,上題「智通寺」,「走入看時,只見一聾腫老僧,在那裡煮粥。及至問他兩句話,那老僧既聾且昏,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脂批「畢竟雨村還是俗眼,只能識得阿鳳、寶玉、黛玉等未覺之先,卻不識得既證之後……未寫通部入世迷人,卻先寫一出世醒人……」
此人何人?著述時之作者,年已七十之吳喬也!
驀然回首,⒀、⑿、⑾……3、2、1一片燈火闌珊!
仍是53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
依書記述:「兩邊大樑上,掛著一對聯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燈。每一席前豎一柄漆干倒垂荷葉,葉上有竹信插著彩燭。這荷葉乃是嵌琺琅的,活信可以轉,如今皆將荷葉轉向外,將燈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戲分外真切。窗格門戶一齊摘下,全掛綵穗各種宮燈。廊簷內外及兩邊遊廊罩棚,將各色羊角、玻璃、戳沙、彩絲、或繡、或畫、或堆、或摳、或絹、或紙制諸燈掛滿。廊上幾席,便是賈珍、賈璉、賈環、賈琮、賈蓉、賈芹、賈芸、賈菱、賈菖等。」(請看了又看)直至你讀出下句:
宗伯薨哀逝日爾滅口(此中寓意涉及書中所隱之事,後文詳書)
確是盤蛇(草蛇)一徑遙!(名字排起一徑之遙)
回末,賈母笑說:「難為他說的巧。」便說了一個「賞」字!…賈珍、賈璉已命小廝們抬了大菠蘿的錢來,暗暗的預留在那裡。
正如第一回那僧所言:
慣養嬌生笑你癡,菱花空對雪澌澌。
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
脂批「前後一樣,不直雲前而雲後,是諱知者。伏後文」
行文至此,再來回顧此書之問世流傳。
1791年,萃文書屋木活字本一百二十回無批語《紅樓夢》問世。這一年為乾隆五十六年辛亥。青天白日,只有山高月小(高鶚有詩集《月小山房遺集》);
1911年,上海有正書局荻葆賢影印八十回有脂批《石頭記》。該年辛亥革命勝利,溥儀退位。滿清296年統治宣告結束。 於是乎「水落石出」;
1927年,因胡適,甲戌本為世人所知。此時,溥儀出宮,國民政府已成立故宮博物院。終於可以「拋磚引玉」。甲戌本之珍貴,除唯一保存是書原貌、有大量批語,至為關鍵在於它唯一保存了「吳玉峰」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