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是醜角嗎
一提起這位劉姥姥:眼前就看到一個「村氣」十足的老媽媽插了滿頭的花朵,喝得酩酊大醉,層出不窮地鬧笑話。「劉姥姥進大觀園」久已成為人們常常引用的語言。
若問到劉姥姥的來歷麼?說句「繞脖子」的話吧:北京劉姥姥的女婿劉狗兒的父親王成的父親,曾認識過南京王熙鳳小姐的父親的父親。這位小京官王老頭兒貪慕那位大京官王老太爺的權勢,曾藉著「同衙門」的機緣而「聯過宗」--這就成了「本家」。隔了兩代之後,北京王家的人變成住在鄉下的窮莊稼人王狗兒,而南京王家的人卻是住在北京城裡的高門大戶賈府的太太王夫人和當家少奶奶王鳳姐。如今這鄉下的窮狗兒的丈母娘劉姥姥硬想拉扯上過去的那一段關係,再去向他們高攀,真是「明月行中天,螻蟻向之揖」,其中的距離該有多麼遙遠呀!
然而這是我們的作者自己說明白:要從「千里之外,芥豆之微」,把這位劉姥姥拉進大觀園大大地出一回風頭。「朝廷還有三門窮親戚呢」,王熙鳳說的是事實。這位七十五歲的老太婆為了女婿之坐困窮鄉,一籌莫展,就忽發奇想,要「捨出老臉」到城裡去「闖闖運氣」,因此她就必須提心吊膽地跨過高門坎兒,一層一層地向上爬。奇怪的是居然就被她攀登到金陵寶塔十三層的金項--賈母的身邊。
劉姥姥到了賈府主要的表演是少見多怪,常出憨相:「……身子就像在雲端裡一般,滿屋裡的東西都是耀眼爭光,使人頭暈目眩;劉姥姥此時只有點頭咂嘴念佛而已。」大觀園中的人們就只欣賞她這一點,劉姥姥之被一些讀者認為丑角,也就在這一點上,作者寫出不少很出色的故事。
幾乎她每一回的動作,每一次的語言,都引起人們的轟然笑聲。這些小故事有其共同的意義,即作者從她處處外行,種種可笑,反映出賈府的處處豪貴,種種奢侈,而人間竟有如此懸殊的生活境界和大不相同的生活規律。在這裡,作者也側面地提出了究竟該是誰教訓誰、誰嘲笑誰的問題。例如:這一頓的錢就夠我們莊稼人過一年多,「一兩銀子也沒聽見個響聲兒就沒了」,「你們在這金門繡戶裡,那裡認得木頭」等等。若說窮人到富人家裡就必會鬧笑話,那麼寶玉下鄉看見紡車也不認識,受了那二丫頭毫無顧忌的嗔叱,不也是鬧笑話嗎?
那麼劉姥姥是不是一個大傻瓜呢?作者一入手就說她是一個「久經世故的老寡婦」。看她初次見到賈母,會立刻想出一種奇特的稱呼,她說:「請老壽星安!」多麼巧妙而恰當。此後,和賈母的許多對話又多麼得體。鴛鴦和鳳姐設計取笑她,她果然在筵席上說出:「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引起全場狂笑。但事後她對鳳姐和鴛鴦說明:「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笑兒!」
原來她有意與鳳姐、鴛鴦配合著「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心裡是雪亮的,不過是裝傻罷了。她為賈母和眾姐妹講鄉村故事,什麼下雪天一個紅衣女孩兒抽柴草,什麼九十多歲老奶奶抱孫子等等,也完全為了迎合寶玉和賈母諸人的好奇心理。像這樣見風轉舵,信口開河,投其所好,這叫人懷疑她是不是純粹的農民老婦人所能擅長!
劉姥姥膝下本無子息,只靠兩畝薄田度日,「如今……遂一心一計,幫著女兒女婿過活」。可是那女婿王狗兒本是一個官僚地主的孫子,沒落為郊區的農民,曾為幫助賈府大管家周瑞爭買土地而出過些力,看來這王狗兒反正不像是一個道地單純的農民。按照性格,劉姥姥也許是出身於城市居民,她曾先有都市生活見聞與磨煉。小市民固然常是身居下層的,但也常會具備庸俗、投機、狡猾、向上爬的品質,否則怎麼有膽量到那「天堂」式的賈府去探險?她所謂到城裡去「闖運氣」、「丟老臉」,總是多少有些估計的。當她初闖進大觀園,必然有眼花繚亂手足失措的過程,可是略經摸索,就窺見了一些門徑。自己目的是明確的,內心是沉重的。作者寫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目的在於「告幫」,只是戰戰兢兢,十分緊張。第二次再來目的本是為了道謝,卻不料受到人家的特別「欣賞」和「優待」,要她充當一個鼻子上抹著白粉的「女清客」,見機而作的劉姥姥也就自願接受任務,粉墨登場,見廟燒香,博得大家的歡笑。結果不但大吃大喝,酒足飯飽,還得到許多禮物的恩賜,滿載而歸。從這方面看來,她是的確具有丑角條件的。
但這並不在於賈府上對一個鄉下老太婆「出洋相」的嘲笑。當時林黛玉就不欣賞劉姥姥那一套粗俗的表演,而且一針見血地指出劉姥姥來此大吃大喝的本質,曾諷刺她為「母蝗蟲」,黛玉又叫惜春畫一張《攜蝗大嚼圖》,嘲笑賈府貴人們興趣之卑俗。從我們讀者看來,劉姥姥既不是一個油嘴滑舌的騙子,也沒有像某些貪利受辱的人們在王鳳姐面前「跪著打磨旋兒」。二進榮國府的時候,王熙鳳要劉姥姥為自己女兒巧姐取個名字,說要靠靠老人家的福。這是作者預先安排下,將來榮府潰敗,巧姐被賣而去投靠了她的故事。到那時,只有一個劉姥姥是有義氣,敢擔當的。到那時,劉姥姥的面貌就一點也不滑稽了。這足見作者既揭出了劉姥姥自覺扭丑角為人幫閒湊趣的一面,也指出劉姥姥平日生活本非丑角的一面。
在中國的小說、彈詞和民間故事中,也提出一些老婦人的典型。她們之中的正派人物就常以豐富的經驗,對人的熱情充任著人們日常生活的顧問、助手,或為人排難解紛。另一種就是以巧言令色,奔走豪門,幫閒拉縴,助虐營私,成為眾人所鄙視的「三姑六婆」。劉姥姥雖然是從城市到了鄉村,看來還不是走街坊、說是非、作罪惡的「老虔婆」。「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故事之所以在人們口頭上流傳,是由於作者把劉姥姥的形象描寫得逼真、活躍、淋漓盡致。人們對她先是嘲笑,而終於同情,為什麼?因為作者要人們理解劉姥姥本質是善良的。
劉姥姥在《紅樓夢》主題中看來不重要。就是不寫這個人物,對於整部故事的發展也並不生什麼影響。是不是作者出生貴胄,享慣榮華,後來又受盡貧困無援之苦,既知深鎖朱門的生活空虛,也深知一切小人物的哀愁。於是使讀者從劉姥姥的眼中看到了富貴豪門之奢侈浪費,飽暖無聊,不自知慚愧,反以窮人開心。試看賈府那些高貴的老太太,太太們以及那些有權力有勢的管家奶奶們,有誰能像劉姥姥這樣心地淳厚?《紅樓夢》作者用這樣一個鄉村老婦人和那麼多城市貴婦人來對比,劉姥姥就成為賈府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