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虎胡同
曹雪芹在小石虎胡同結識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朋友———敦敏、敦誠,也是在這裡開始構思他的畢生之作《紅樓夢》
徐志摩火熱的激情和不羈的個性,讓他在既有的社交圈子裡發起了以石虎胡同7號為俱樂部的聚餐會,後來演變成為著名的新月詩社
北京的胡同多,趣味和講頭也多,經常在一個名字背後就隱含著一段歷史、一種傳說。在西城,有兩個石虎胡同,顧名思義就是胡同中原有石虎雕像。如今「石虎」早已不見蹤影 ,倒是從胡同中走來的人物頗有來頭,稱得上藏龍臥虎。單說小石虎胡同,就曾經有曹雪芹和徐志摩留下過重要足跡。這條胡同東起橫二條,西至西單北大街,全長199米,明代稱石虎胡同,後因比另一條石虎胡同短小,為作區別,於1965年改名為小石虎胡同。
胡同路北有一座三路多進的大院落,在明代是常州會館,清初成了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的額駙(駙馬)府,雍正三年又改為右翼宗學。傳說這個院子是北京「四大凶宅」之一,紀曉嵐曾描述過這所房子:「閱年既久,故不免有時變怪,然不為人害也。廳西小房兩楹,曰『好春軒』,為文達燕見賓客地,北壁一門,橫通小屋兩極楹,童僕夜宿其中,睡後多為魅出,不知是鬼是狐,故無敢下榻其中者。」
曹雪芹在宗學府當了十年的「鄰曲」,並在這裡結識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朋友———敦敏、敦誠。他們詠詩揮墨,高談雄辯。曹雪芹也是在這裡開始構思他的畢生之作《紅樓夢》。周汝昌說:「院裡的一株棗樹,應該『見過』曹雪芹的。」周老說的這棵古棗樹,今天仍矗立在北院內,它高10米,干周長2.8米,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樹齡,被稱為「京都古棗第一株」。近年來多次呼籲保護名人故居的著名學者舒乙先生告訴筆者,在「蒜市口十七間半」被拆之後,小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學府已經成為曹雪芹在北京唯一沒有爭議的生活遺跡了。這座宗學府在民國期間更易為蒙藏民族學校,李大釗曾在古棗樹下,向進步青年宣講革命理論。古棗樹院落隔壁的石虎胡同7號是民國年間有名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