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林黛玉進賈府》
語文教學要把每堂課都變得饒有興味,依我之見,主要取決於教師「導」得如何。而「導」得好壞的關鍵又在於教師課前「琢磨」的功夫如何,是否確定了一條明晰、簡練、最能揭示課文原義的讀解思路。就中學語文課本本身而言,內容龐雜,體裁多樣,作者跨度大,因而,每接觸到一篇、一單元,必須先費一番功夫慎重確定各個不同的讀解思路,切忌簡單歸類,即使是同一作者、同類體裁的作品,也應有所分別。如《葫蘆僧判斷葫蘆案》與《林黛玉進賈府》,出處相同、作者相同、體裁一致,但前者以情節取勝,後者則在交代環境、刻劃人物方面大做文章。因此,絕不能採用同一種讀解思路。以下本人就教授《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課前「琢磨」的讀解思路作一簡單陳述:
首先,從題目入手,展開對問題的討論。先引導學生將已熟悉的《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的題目與之比較,《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節選自《紅樓夢》第四回,其原題為「葫蘆僧判斷葫蘆案,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課文取了本章的前半部分,編撰者順理成章地以原題的前部分作課文的題目;然而《林黛玉進賈府》的題目卻放棄了第一種編排方法,沒有把原題「托內兄如海薦西賓,接外孫賈母接孤女」截取一半,而是另加了題目。這顯而易見的區別便構成了我的第一個問題:編撰者如此這般的理由是什麼?學生對此只須速讀課文,稍作思考,一般都會得出以下結論:林黛玉是貫穿始終的線索人物。但這只是個淺層回答,教師可深入追問:難道林黛玉在文中只起了線索作用?以她為線索就一定比別人更合適嗎?當然,這種深層問題,不要求學生立刻答覆,只要能引起思考即可。
其次,承接以上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小說中對人物評價的差異問題。為了便於以下討論,先和學生交換兩個看法:(l)誰都無法保證,自己對同一事物初見時的印象和常見後的感知結果是一致的。(2)人只要生活在社會群體中就免不了「打上階級的烙印」,即形成相應的愛僧是非標準。
以上觀點得到了認同後,就引導學生著意分析小說對王熙風和賈寶玉兩個人物形象的表現角度和結果的差異。當黛玉見過眾人之後,便耳聞目睹了「璉嫂子」的一番精彩的表演:先聞其言--「這樣放誕無禮」;再看服飾--「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滿眼的珠光寶氣;又觀其面貌--「丹鳳三角眼」「柳葉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而其行動--「說著,便用帕拭淚」,忽又「忙轉悲為喜」。以上這些,是黛玉--這個沒有浸染賈府任何一點是非標準的人對王熙鳳的初次感知和評價,至少她對「璉嫂子」的放肆、刁鑽、隨機應變和權力慾十足是不喜歡的。至此,可以引導學生換一個角度作一番比較:以上這些,不讓黛玉觀,而讓一個長期生活在賈府,悉知並認可各種人物的尊卑地位的人去看,其結果很可能與黛玉的大相逕庭,並且王熙鳳的種種行為也會變得合情合理,無可指摘。
再看小說對寶玉的評價結果更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反差:在王夫人眼裡其子是「孽根禍胎」、「混世魔王」,在黛玉母親的印象中,寶玉「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帷廝混」;而先在腦海中存有對寶玉不良印象的黛玉,等親眼見到寶玉時,著實吃了一驚:一個眉清目秀、生氣勃勃、英俊多情的「年輕公子」,使她產生了「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裡見過一般」的親切感。至此,學生不用啟發,便會先於教師發問:為什麼,面對同一個對象,不同的人竟會產生如此差異的評價結果?究竟誰更客觀、更真實呢?這又很自然地引出了另一個深層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教師仍不要急於下結論,而是先引導學生讀解以《西江月》為題的兩段詞賦。它採用正文反批的手法對賈寶玉的品行、命運等方面進行暗示,我們從「潦倒不通世務」,「於國於家無望」等詞句中已隱約感受到:他的行為和思想與統治階層相對立。這時,教師可以聯繫其他章節的內容,作以下分析:賈寶玉,這個《紅樓夢》中最有生氣的青年男子,之所以被賈府的上上下下視為「憊懶人物」,說到底,還是價值標準的問題。《四書》,這一儒家精典歷來被統治者視若神明,賈政有道:「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可賈寶玉卻「怕讀」;而被上流社會普遍斥為粗俗讀物的《西廂記》、《牡丹亭》,他卻愛如珍寶。眾人一致認定「書中自有黃金屋」,不惜一切地擠進仕宦之途;而他則諷刺那些熱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社會推崇「男尊女卑」的道德觀;他卻不屑一顧地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通人!」不難看出:賈寶玉--這個叛逆的典型之所以為週遭環境所排斥,根本原因在於他與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截然相悖。正如魯迅先生妙語所言:「賈府的焦大是不會愛林妹妹的。」因而,一個階層怎麼能對它的反叛者給予公允的評價呢?這樣,對上述種種問題不必一一作答,學生也會有深刻認識的。
再次,總結全篇,呼應題目,導引學生認識:作者用黛玉的視點透視賈府的環境及人物的合理性。其理由如下:(一)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及當時寄人籬下的處境,決定了她必然要察言觀色、洞悉一切。還在去賈府的路上,她對自己的行為就做了限制:「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去」。這與其說是種初來乍到的生疏感,還不如說是林黛玉所特有的自我保護意識,而作者要的恰恰就是這個效果,讓賈府中的一切都在這個「細緻人」的眼中變成特寫:賈府生活的極盡奢華,政治地位的顯赫,甚至小廝、丫頭們的裝束,一切都細緻入微地展現開來,更不要說對人物的服飾、形容、一笑一顰入木三分的刻劃了。這些細緻的觀察既符合黛玉的性格與處境,也巧妙自然地完成了本節在小說中交代典型環境的重大使命。(二)憑林黛玉當時的條件,她是最有可能還事物以本來面目的人。她時年幼小,長於閨閣之中,體弱多病,讀書雜博,思想較為開放,加上她涉世不深,不瞭解社會的險惡與複雜,以上這些都決定了她對事物的判斷比他人更單純、客觀、真實。行文至此,學生會不得不歎服編撰者另設題目的睿智,我的整個導讀過程也該嘎然而止了。
我之所以採用這樣的教學思路,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1)本章節內容龐雜,描繪細緻,教師很容易被諸多閃光點所吸引,往往難以割捨,從而導致面面俱到的弊病。
(2)試圖在教學中給學生多帶來一點驚異感。我認為,教學中長期的按部就班會使學生產生麻木、習慣的心理,從而削弱積極的探求心理,因此,我放棄了「教參」所提供的幾大塊分析的方案,而是抓住文章中能引起爭論的幾個疑點,由淺入深地探討,從而使讀解思路的主幹線顯現出來。
(3)教學中應大膽地使用「空白」的藝術。在讀解本文的處理上,我有意地弱化了諸如環境、字詞等項內容,目的是給學生留有餘地。我相信,只要引起了對課文本身的濃厚興趣,其他方面,學生會主動、認真地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