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居士與灰侍者
《紅樓夢》第五回在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與可卿攜手出去游頑之時,迎面一道黑溪阻路,並無橋樑可通。
正在猶豫之間,忽見警幻後面追來,告道:「快休前進,作速回頭要緊!」寶玉忙止步問道:「此系何處?」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萬丈,遙亙千里,中無舟楫可通,只有一個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撐篙,不受金銀之謝,但遇有緣者渡之。爾今偶游至此,設如墮落其中,則深負我從前諄諄警戒之語矣。」話猶未了,只聽迷津內水響如雷,竟有許多夜叉海鬼將寶玉拖將下去。
其中「木居士」和「 灰侍者」是否有特殊意義呢?
關於「居士」一詞,隋朝慧遠的《維摩義記》解釋道:「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為居士。」因此居士原為居家道士,後來佛教盛傳之時專指在家奉佛之人。「侍者」則是指佛教中跟隨長老左右、聽從長老使喚的僧人,阿難為釋迦牟尼的侍者,乃侍者之始,後有五侍者、六侍者之稱。因此,「木居士」和「 灰侍者」可看作曹雪芹隨意擷取「木」和「灰」相對作為居士和侍者的名稱,這與「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的取名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亦有一僧一道的對應組合關係(居士可指道士)。
《紅樓夢大辭典》解釋,木居士乃指木製的神像,如唐朝時韓愈的《韓昌黎集》卷九有詩《題木居士》:「火透波穿不計春,根如頭面干如身。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這可能就是曹雪芹擷取「木居士」一名的出處;而灰居士指泥塑的和尚。筆者認為,木製神像、泥塑和尚只是比喻,不能由此得出木筏上掌舵、撐篙的是毫無生命的神像、塑像,藉以強調迷津的難渡。木和灰好似雕塑的外觀,木取其外表形象和木然之態,灰是其好似泥塑像的土灰色。《紅樓夢》第二十七回:「那林黛玉倚著床欄杆,兩手抱著膝,眼晴含著淚,好似木雕泥塑一般。」也是以「木雕」與「泥塑」組合在一起,比喻其木然之態。此外,《紅樓夢人物辭典》認為,「木」與「灰」取「草木土灰」或「枯木死灰」之義,比喻其無足輕重。
以上的解釋只能是一部分,是否還有更深一層的隱意呢?回答是肯定的。灰侍者取自泥塑的和尚,賈寶玉原為神瑛侍者,曾多次申言要做和尚,其最後的歸宿是看破紅塵,出家為僧,這決不是偶然的巧合。筆者在《玉、石、土——賈寶玉的三重性》一文中詳細論證了賈寶玉具有玉、石、土三重身份,其土的身份正與「泥塑的和尚」相合,因此灰侍者為賈寶玉的化身。木居士則是林黛玉的化身,黛玉在五行中屬木,這可從姓林系「雙木成林」及其前身絳珠仙草等得以論證。
《紅樓夢》第一回故事緣起中交代:
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游於離恨天外,饑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便鬱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來,陪他們去了結此案。
神瑛侍者下凡銜玉而生便成了賈寶玉,絳珠仙子成了林黛玉。然而正如一僧一道二仙師所言,那紅塵中雖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最終賈寶玉與林黛玉無法於塵世所容,早早地離卻紅塵,回歸仙境。
第五回警幻引賈寶玉到太虛幻境的目的,是由於塵世中的賈寶玉「稟性乖張,生性怪譎」,恐無人規引入正。警幻先以情慾聲色等事警其癡頑,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後入於正路,望其能改悟前情,「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這是從俗世的角度希望賈寶玉不要墮入「迷津」。黑溪迷津正提醒紅塵中賈玉玉式沉溺於迷途中人們,「作速回頭要緊」,而對於那些看破世事的「有緣者」才可渡之,到達仙境。賈寶玉與林黛玉是《紅樓夢》人世間超凡脫俗的人物,用來在迷津中木筏上的掌舵和撐篙者,具有紅塵中人「榜樣」的警示作用。同時,也點出了紅樓夢後部書中他們的歸宿,以「木」、「灰」含「槁木死灰」之義,表示他們在塵世中意志消沉、孤單寂寞、無情無趣,對一切無動於衷而最終萬境歸空,回歸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