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門檻外(1)
鐵門檻外(1)
鐵門檻外
——妙玉、芳官、智能兒等
《紅樓夢》書中一串出家人,唯妙玉的形象較完整。
她一出現就是一位佳人型的女尼,已經在「鐵門檻外」。
在書中諸多的出家女性中,也唯有她,進入了「十二釵」的「正冊」。可見曹雪芹對她的看重。
第五十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冬天賞雪,因寶玉聯句落第,李紈罰他去櫳翠庵向妙玉討一枝紅梅。「寶玉忙吃一杯,冒雪而去。李紈命人好好跟著。黛玉忙攔說:『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李紈點頭說:『是。』」
可見妙玉對寶玉獨厚之意,眾人盡自會意。然而中間並無多少鋪墊。那妙玉在惜春處下棋,見寶公子來,便紅了臉。只寫到此為止。
《紅樓夢》一書及書中人物的可愛之處就在於:能「容情」。大觀園中的小姐們芳心剔透,無所不覺,但惻隱暗懷。能不點破時,盡量不點破。即使李紈說她「為人可厭」,也沒有嘲笑她到「對寶玉獨厚」這一點。黛玉的話中也含有關愛。
這其實是中國古人的一種做人原則,也是美學法則。
所謂溫柔敦厚,溫文爾雅者,自《詩經》始。
眼睛乾淨,見「有」若「無」,乃真佳人。
此與襲人那種「無」中看「有」,無中生有,並用一些無憑據的話去進讒於王夫人,品性相悖,故襲人不能算「佳人」。
第十七至十八回「榮國府歸省慶元宵」,賈家僕人介紹妙玉時,說她:「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文墨也極通,……模樣又極好」。可見那妙玉本也是佳人隊伍中人,據說是因為「自小多病」所以「帶髮修行」,才到了尼庵。
昨天的妙玉曾是今日的眾千金,而明天的她們又焉知不會成為另一個妙玉呢?那惜春後來果然如此。所以,眾人對妙玉,多有惺惺相惜之意。
書中沒有下面描寫,那大雪滿山時,寶二爺與妙玉二人,在園中摘梅相贈時,如何相對。細節省略。想那妙玉見寶玉來討梅花,必是親到園中選擇,又不失其身份。一番交往,是為雅事。
一會兒,寶玉便擎了一枝極豐美的梅枝歸來。這邊李紈已經準備了美女聳肩瓶,貯了水準備插梅。接下來,寶玉所作紅梅詩,則句句是對妙玉孤身清冷的讚美與憐惜。
他把妙玉比作了一枝嫦娥「檻外梅」。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佛教中的蓮花金剛,俱喻含男女性事。那觀音菩薩的楊枝露,也不排除有男女雲雨甘露的意思。而對於這些,妙玉已經無可求。
唯有那獨居於廣寒宮內的嫦娥,才是妙玉的寫照。嫦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美麗超凡,寂寞無邊的形象。在這裡寶玉表現了對妙玉命運的理解。
事隔經年,寶玉過生日時,意外地接到妙玉祝賀的帖子:「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心中暗自稱奇,頗有受寵若驚之感。
記住別人的生日,並來祝賀,對於俗人尚且是一種親近之舉;而對於一個庵中的出家女尼,則更有芳心獨訴之嫌。何況這被賀者又是一個滿園春色的年少貌俊的公子哥兒。
怡紅院中那花團錦簇的生日宴上,妙玉去不了。只能是在她那山高月小的櫳翠庵修行房中,寫下這言猶未盡的帖子。且這也有一點擔風險的意思。
寶玉對這一張突兀的帖子,會採取什麼舉動?萬一在姐妹們中隨意取笑,遇上口角尖刻的,不免要受些嘲弄,亦無人保護,豈不是自討無趣?
但妙玉還是投了這一帖子。
且看她並不是每一位過生日都投帖子,甚至對那些比寶玉更見熟的姐妹也沒有此舉。就知道她在寂寞的青燈古佛下,已經將寶玉引以為知音。
也許在雪裡贈梅時,二人曾面對面地有過「個人化」的交流?不過寶玉的性靈,還在於不必口舌相告,自然便能意會青年女性的萬般細膩。
但寶二爺愛忘事,哪有她庵中度年如日的單純,一往專注的重情?
投帖與贈梅,成為妙玉清寂人生中的一插曲,一詩句,一點綴。就這麼一點點,安慰著她那情竇初開的青春。何其稀貴。
為了躲避傷害,她逃離凡塵。然青春正茂,情緣尚未展開,豈能就真正厭倦了人世?
寶玉在接到她賀生日的帖子時,不勝榮幸,曾請教於邢岫煙。
曾與妙玉作鄰居的岫煙,便引出了妙玉所喜愛的詩句:「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借岫煙之口,講出妙玉崇尚莊子,讚歎率性而為,和不隨俗的天性。
知道了「檻外人」的由來。寶玉便冠以「檻內人」之名回帖。雖以「檻」為界,卻依然表達出雙方那種欲近卻遠的心情。
寶玉的愛護態度,表現了曹雪芹對於女尼處境的深切理解和同情。
冊子上說她是:「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這段判詞不應該看作是對妙玉的諷刺,而應該是對她這種邊緣處境,迷惘情懷的擔心牽掛。
但除了能夠替妙玉沖洗一下被劉姥姥弄髒的地面,寶玉實際上不能為她做得更多。此處寫出了妙玉的「為人可厭」之處。對待劉姥姥顯得不厚道。
妙玉小姐固有潔癖和貴族脾氣,厭惡粗人俗俚,有自戀傾向。恐怕,這也是作為她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吧。
她要將劉姥姥站的地用水洗過,將其喝過的茶盅拿出去,不過是她的任性比較外露而已。潔癖非惡性,何必以為怪?
現代社會心理學承認,人皆有氣息之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一種文化,不可抹殺。妙玉做出的事情,我等亦可能做出。比如一位不速之客十分放肆,又與我生活氣息懸殊很大,我必不喜歡,必要清潔居室。
妙玉作為一位風雅少女的尊嚴,是一向只能用宗教的形式來維護的。失去的昔日尊貴,也只能用宗教方式來支持。但世人則要求她像一個標準的尼姑一樣,謙遜隨和。所以常有人批評她「矯情」「可厭」。其實是不許妙玉保留有自己的昔日小姐架子、身份及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