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門檻外(3)
鐵門檻外(3)
芳官等俱屬稚嫩之人,豈能真正「斬情」?而日後若有情遇,亦逃不出智能的模式。「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也幾無例外地是她們掙扎於空門中的寫照。
那智能與秦鍾悲慘的愛情邂逅,對於正在準備元妃晉封慶典的賈府眾人,是幾乎不存在的。唯有寶玉「悵然如有所失」,獨守淒涼,而對元春帶來的榮華「視有如無,毫不曾介意。因此眾人嘲他越發呆了。」
這就是賈寶玉這個人物的價值所在,他的心鏡透明,如同一座人性遭遇的氣象所,觀測與紀錄著所有被吞噬的青春與人性;也像氣象員一樣,對天氣的惡變毫無辦法。
這些所有以各種原因進入空門的女性,包括惜春,無一不曾得到過他的關注與同情。
寶玉自己最後是由「檻內人」變成了「檻外人」,這一點各家說法倒都沒有異議。窮困也罷,「情破」也罷;成仙也罷,苟活也罷,總之是成了一和尚。
而檻外人者如妙玉,則又遭大劫,重入檻內顛簸。
想那千年的「鐵門檻」也不過是一道山門,任憑清風明月來去,亦擋不住洪水猛獸。鳳姐受賄在鐵檻寺內拆散情侶之事,亦是檻內檻外相勾結而成。可見檻內檻外,風光是連成一片的。
王國維則以為:紫鵑惜春之入空門不能與寶玉相比。
故寶玉為《紅樓》之主角而她們不是。
《紅樓夢》以「不悟」表現「悟」的美學至道。內中人俱為癡性。癡於錢、情、利、名、氣、性。一條路走完才算悟。
走,就是美,悟則是深。那「好了歌」中,「好」就是不悟,「了」就是悟。按書中的字面解:悟就是「白茫茫」,就是「真乾淨」。悟就是散,就是「大廈傾」和「燈將盡」。就是在人世生活的一切迷戀和線索的消失中斷。
作者對書人人的這些各種癡迷,並無標定的褒與貶,寫來都是至性,天生人成這樣。他和她的活法,想頭就是這麼一種,沒有這一種和這種種,就沒有人和人世。
那賈瑞因為貪淫,進入到道人所送的「風月寶鑒」中,縱慾而死。故《紅樓夢》又名《情僧錄》,也叫《風月寶鑒》。
作者並沒有讓高雅的活法戰勝低俗的活法這種意圖,都是花,都屬於花開花落。都是鳥,都屬於末世鳥。其實,這才是作者對世界和人生探索的某種領悟,才是真正的大悟。
曹雪芹在書中多次貶斥煉丹修行登仙術,說明其對於成仙之說,亦甚徘徊。書中所說的太虛幻境,仙姑世界,與正統的佛道宗教殿堂也不相干;是他創意的自由靈魂的幻想樂園。
「千年鐵門檻」只是一道人人都要結束生命的歸宿,所謂「大限」者也。
「檻內」「檻外」俱是人間遊戲,並無更大奧秘。
觀曹雪芹本人,其經歷紅塵而歸隱清靜,超脫,獻身心目中的文學創作,達成一種中國式的理想人生觀。這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過程。
故此,書中的「太虛幻境」,可以認為是一種對人生體驗後的藝術昇華,藝術體驗。即是他在世俗生活結束之後,所投身的那一種靈性生活。